基础心理学习题.doc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习题.doc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习题.doc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习题.doc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一-1 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2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 A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B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3 心理现象可分为( ) A 心理过程和人格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4 心理过程包括( ) A 认识、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5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 A 2B3C4D5-6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阶段 A 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 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思维四个 D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五个 -7.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 ) A 能动性和主观性 B客观性和反应性 C形象性和抽象性 D原则性和灵活性 -8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 )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A 可以B难以C没法D. 只能在某些方面 -9心理学是(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0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冯特B韦伯C费希纳D艾宾浩斯 -11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A 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 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2 冯特和铁钦纳是( )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 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 D行为主义 -* 13 (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14 ( )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机能主义B精神分析 C. 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 15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 ) A. 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 B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D生理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259心理学研究() A 动物的心理现象 B儿童的心理现象 C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D除动物以外所有的心理现象 -260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 ) A 是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B只适用于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C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D只适用于成人心理现象的研究 -261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 ) A 心理过程和人格 B知、情、意和能力、气质、性格 C 知、情、意和个性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262 心理过程包括( ) A 认识B. 情感C意志D能力 -263 人的心理是( ) A 脑的机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大脑活动的产品D一种客观的现象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二-16 ( )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A 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 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D. 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17 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 A 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 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拟人论原则 C 客观性原则、还原论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D 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原则、拟人和还原相结合的原则 -18 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外,还必须坚持( ) A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还原论原则 C 拟人论原则 D“生物学化” 原则 -19 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 ) A 个案法 B模仿法 C 无条件反射法D拟人法 -20 神经元是( )的基本结构单位 A. 神经系统 B感觉器官 C 运动器官 D内脏器官 -21 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 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B 脑神经 C 神经元 D 12对脑神经 -22 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A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B 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C 细胞、突起和纤维 D 细胞核、突起 -23 神经元具有( )的功能 A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 产生感觉、引起运动 C 接受刺激、传入刺激和传出刺激 D 传入刺激、产生感觉、引起运动 -24 神经元可分为( )等几种 A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思维神经元 B 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整合神经元 C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D 视觉神经元、听觉神经元、嗅觉神经元和味觉神经元 -25 神经系统是由()构成的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 C 脊髓和大脑 D 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26 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 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C 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D 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27 自主神经又叫( ) A 感觉神经B运动神经 C 植物神经D联合神经 -28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组成的 A 小脑和大脑 B脊髓和大脑 C 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D小脑和大脑皮层 -29 大脑是由( )构成的 A 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 B 延脑、桥脑和中脑 C 脑干和端脑 D 延脑、桥脑、中脑和端脑 -30 脑干包括( ) A 桥脑、下丘脑和中脑B延髓、中脑和下丘脑 C延脑、桥脑和中脑 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 -264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 ) A 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 B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C临床事实的证明 D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265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 ) A 事物的形象B概念C体验D活动 -266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 B. 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C 心理就是行为 D行为就是心理 -26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B.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C 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68 (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A 要重视人的本能的作用 B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C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D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三-31 网状结构是( ) A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B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 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D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 -32 丘脑是() A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B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D皮层下较高级的运动中枢 -33 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 A 网状结构 B丘脑C下丘脑D小脑 -34 下丘脑是() A 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B皮层下调节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35 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 ) A 脑干 B丘脑 C下丘脑 D小脑 -36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 )等组成部分 A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感觉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 C 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D 额叶、顶叶、枕叶和旁叶 -37 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 ) A 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B 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颈上回和枕极 C 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D 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和言语中枢 -38 中央后回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39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 A 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C颞上回 D枕极 -40 中央前回是大脑皮层( ) A 躯体感觉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 C 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41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 ) A 对称的 B不对称的 C 左半球优于右半球 D右半球优于左半球 -42 大脑两半球() A 解剖结构对称,功能也对称 B 解剖结构对称的功能就对称,解剖结构不对称的功能就不对称 C 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D 解剖结构不对称,所以功能也不对称 -43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 ) A 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B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C 左半球形象思维占优势 D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44 对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 ) A 左半球 B右半球 C 左右半球没有区别D有人在左半球,有人在右半球 -45 1860年( )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A 布洛卡 B罗杰斯佩里 C巴甫洛夫 D艾宾浩斯 -* 269 ( )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A 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 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C 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D 从适应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 270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 A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B心理活动的脑的机制 C 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 D. 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271 心理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 A 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 -272 神经元可分为( )等几种 A 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 思维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 -273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 ) A 躯体神经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C脑D脊髓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四-46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 ) A 运动性言语中枢B听觉性言语中枢 C 视觉性言语中枢D书写性言语中枢 -* 47 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神经生理学家是() A 布洛卡B罗杰斯佩里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 -* 48 罗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 ) A 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 B 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 C 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D 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49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 ) A 巴甫洛夫 B冯特 C 桑代克和斯金纳 D罗杰斯佩里 -50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创立了( ) A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学说 D反射学说 -51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 A 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兴奋和抑制 D静息和活动 -52 ( )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A兴奋 B抑制 C反馈 D反射 -53 反射是指( ) A 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B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的神经通路 C 把活动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D 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54 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 ) A 反射B反馈C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55 条件反射是() A 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B 个体通过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C 人所独有的反射活动 D 把活动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56 吃酸梅流口水是() A 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 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 57 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除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扩散和集中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外,还有() A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B两种信号系统 C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D动力定型 -* 58 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叫( ) A 神经过程的扩散 B神经过程的泛化 C 相互诱导 D动力定型 -* 59 动力定型是指( ) A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B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 C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抑制现象 D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60 感觉是指( ) A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74 自主神经系统( ) A 又叫植物神经系统 B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 C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275 脑干包括( ) A 丘脑B延脑C桥脑D中脑 -276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等组成部分 A 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 -277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 A 兴奋B抑制C反射D反馈 -278 ( )是无条件反射 A. 吃食物流口水 B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 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五-61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 A 视觉和听觉 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62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 A 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 -6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 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64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 A最小可觉差 B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 65 韦伯定律可以表示为( ) AS KlgRBI/I KC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D. 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66 费希纳定律可以表示为( ) ASKlgRBI/I KC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D. 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67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A 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联觉 -68 对光适应是( ) A 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B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 C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D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69 对暗适应是() A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B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C在暗环境中视觉感觉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D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70 为了保护对暗适应( ) A 最好戴上一个墨镜 B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C戴上一个蓝色的眼镜就可以 D戴上一个彩色的眼镜就可以 -* 71 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象,这叫() A 正后象B负后象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 -72 ( )叫联觉 A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D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73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A 10纳米100纳米B80纳米280纳米 C 380纳米780纳米D88纳米122纳米 -74 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A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B感觉细胞和联络细胞 C 中央窝细胞和边缘细胞D科蒂氏细胞和前庭细胞 -* 75 位于中央窝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A 中央窝细胞 B边缘细胞C杆体细胞D锥体细胞 -279()属于条件反射 A 吃食物流口水 B谈虎色变 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望梅止渴 -280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A是无条件反射 B是条件反射 C 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 281 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 A 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 B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规律 C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D动力定型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六-76 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 A 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B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 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D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77 色觉异常的遗传途径大多数是由( ) A 色觉异常的母亲传给儿子的B外祖母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 C 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D色觉异常的父亲传儿子的 -78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范围内的空气振动 A16Hz20000Hz B20Hz5000HZ C1000Hz4000Hz D200Hz 20000HzZ-79 人耳对( )范围内声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 A 100HZ1000HZ B1000HZ 4000Hz C5000Hz10000Hz D10000HZ 15000HZ-* 80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 A 首先丧失对低频声音的听觉 B首先丧失对中频声音的听觉 C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D首先丧失对低频和高频两端声音的听觉 -* 81 科蒂氏器官是( )的感受器 A 听觉 B嗅觉 C味觉 D振动觉 -* 82 听觉的感受器是( ) A 三个半规管 B听神经 C 内耳的科蒂氏器官D颞叶的颞上回 -83 声音的基本特性是( ) A 音调和响度 B. 响度和音色 C 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84 ( )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A 声波的频率 B声波的振幅 C 声波的波形 D声波的变化 -85 嗅觉适宜刺激的一个主要特性是( ) A 有色彩 B有振动 C能溶解 D具有挥发性-* 86. ( )是嗅觉的感受器 A 前庭器官 B科蒂氏器官 C 鼻腔上膜的嗅细胞D半规管 -* 87 嗅觉适宜刺激必须具有挥发性,是因为() A 嗅觉器官位于鼻腔上膜 B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才有气味 C嗅觉器官位于鼻腔下膜 D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才能作用于科蒂氏器官 -88 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 )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 A听 B. 嗅 C味 D触 -89 基本的味觉有( ) A 咸、甜、苦、酸 B酸、甜、苦、辣 C 甜、咸、麻、辣 D酥、脆、甜、咸 -* 90 味觉的感受器是( ) A. 味蕾 B. 科蒂氏器管 C半规管 D前庭器官 -* 284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诱导包括() A 正诱导和负诱导 B同时性诱导和相继性诱导C 扩散诱导和集中诱导 D超限性诱导和保护性诱导 -285 感觉的属性包括( ) A 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86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 A 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 最小可觉差 D j.n.D-* 287 韦伯定律( ) A 说的是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B说的是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C可以用公式表示为:S KlgR D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I K-288 ( )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 A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C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七-91 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 )A 触觉、压觉、振动觉、运动觉、痛觉 B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和痛觉 C振动觉、运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D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92 生理零度是指( ) A 皮肤表面的温度B37C36.5D正常的体温 -* 93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 ) A 内耳的耳蜗B. 内耳的前庭器官 C 科蒂氏器官D游离的神经末梢 -* 94 内耳的前庭器官是( )的感受器 A 平衡觉 B运动觉 C机体觉 D触压觉 -95 运动觉又叫() A 动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似动 -96 内脏感觉包括( )等感觉 A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B. 平衡觉、运动觉和疼痛 C饥饿、触压、振动、渴和疼痛 D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振动和触压 -97 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 A 引不起内脏感觉 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 C 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D.引起忽强忽弱的内脏感觉 -98 痛觉感受器( ) A 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B只存在于皮肤中 C 只存在于外部感觉中 D不存在于内脏器官中 -99 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 A 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 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 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 D 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100 ()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A 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01 知觉是指( ) A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02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 A 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 103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A完整性 B整体 C选择性 D理解性 -104 知觉包括( )等多种 A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B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和痛觉 C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平面知觉和错觉 D平衡觉、运动觉、视知觉和错觉 -105 空间知觉包括( ) A 距离知觉、似动知觉、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 B运动知觉、远近知觉、距离知觉和实体知觉 C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D平衡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和错觉 -289()的现象属于感觉后像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90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 A 同时对比现象 B相继对比现象 C 彩色对比 D感觉适应现象 -291 ( )的现象属于感觉对比现象 A 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 B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92 ( )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 A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荣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93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 A 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 B红外线 C 光波 D紫外线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八-106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 ) A 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B眼睛的调节作用 C 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 D双眼视差 -107 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 A 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C似动知觉D方位知觉 -108 机体生理节律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节律性的变化叫() A 生物反馈B生物节律C生物钟D生物链 -109 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 ) A 似动知觉B时间知觉C空间知觉D运动知觉 -110 对物体( )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A. 空间特性 B延续性和顺序性 C. 在空间的位移 D. 距离和方位特性 -111 似动现象( ) A 是指物体在空间中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B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C又叫双眼视差 D又叫知觉的理解性 -112 (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A 错觉 B梦 C无意识 D幻觉 -* 113 错觉一般按照()等所形成的错觉来分类 A 线段、面积、方向、面孔识别、记忆的准确性 B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 C线段、面积、图形、方向、方位、形重、视听、螺旋 D感觉、知觉、思维的特点和意志的品质 -114 ( )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 识记 B记忆 C再认 D回忆 -115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 A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五种 B 感觉记忆、知觉记忆、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意义记忆五种 C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D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种 -116 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A 语言记忆B意义记忆C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 -117 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 ) A 四个基本环节B三个基本环节 C 三个基本系统D四个基本系统 -118 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 ) A 保持、回忆、遗忘 B再认、回忆、遗忘 C 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D保持、记忆、遗忘 -119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A 无意识 B遗忘 C幻想 D幻觉 -120 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 ) A 冯特 B艾宾浩斯 C韦伯 D费希纳 -294 ( )在听觉适宜刺激的范围内 A 5000赫兹的空气振动B1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C乐音 D噪声 -295 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 ) A 它的分子能散布于空气当中 B具有挥发性 C 能溶解 D有气味 -* 296 因为味觉的感受器味蕾位于舌面和上颚等处,所以它的适宜刺激必须是( ) A 能溶于液体的 B具有挥发性的 C 有味道的 D有颜色的 -* 297 味蕾分布在( )等处 A 舌面 B牙龈 C上颚 D皮肤表面 -298 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 ) A. 痛觉B温觉、冷觉C触压和振动觉D机体觉 -299 皮肤表面的温度() A是皮肤不觉得热和凉的温度 B一般是指37的温度 C 叫生理零度 D叫心理零度 -* 300 运动觉的感受器分布在( )中 A 肌肉 B筋腱 C关节 D皮肤 基础心理学习题之九-121 艾宾浩斯是( ) A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B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C. 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D最早用部分报告法实验证明存在着瞬时记忆的心理学家 -122 遗忘的进程是( ) A. 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123 (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A表象 B想象 C再造想象 D再认 -* 124 表象具有( ) A 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B抽象人概括性和稳定性 C直观性、概括性和片断性 D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概括性 -* 125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 A 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 126 表象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是因为表象具有( ) A直观形象性 B片断不稳定性C可操作性 D概括性 -127. 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长短是划分( )的标准 A 记忆过程 B思维活动 C 图像记忆和声象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