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方法.ppt_第1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方法.ppt_第2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方法.ppt_第3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方法.ppt_第4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方法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安明喆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前言 随着新型高效减水剂的发明与应用 矿物超细粉的回收与加工 纤维材料的发展以及新型水泥基材料的发明 混凝土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尤其是高性能混凝土 HPC 和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目前HPC和UHPC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重特大工程中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1 什么是UHPC 活性粉末混凝土 ReactivePowderConcrete 以下简称RPC 作为UHPC的一种 是90年代中期法国Bouygues公司Richard等人研制出的具有超高强度 高韧性 高耐久性 且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超高性能混凝土 Ultra HighPerformanceConcreteUHPC 所谓 超高 包含两个方面 超高的力学性能和超高的耐久性 UHPC以DSP densifiedsystemscontaininghomogeneousarrangedultrafineparticle 技术为基础 使 DSP S 砂 F 纤维 体系的抗压强度 200MPa DSP S 砂 G 碎石 的抗压强度 150MPa 定义 RPC由超细活性粉末 水泥 优质细骨料 高强度纤维等组分 通过最优化级配设计 经高温热合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 是超细粒聚密材料与纤维增强技术相结合的高技术复合材料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国外RPC主要研究及应用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国内RPC主要研究机构及研究内容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本课题组自开展RPC研究以来 先后得到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 车站顶棚 高炉屋顶 建筑外墙面层板 车站声屏障板 建筑外墙面层板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2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各类RPC预制构件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一 RPC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2 RPC研究及发展现状 韩国RPC人行拱桥 日本Sakata Mirai人行桥 加拿大Sherbrooke人行桥 我国青藏铁路RPC桥梁 北京五环路RPC盖板 桥梁工程 二 RPC制备原理 1 基本原理 1 匀质性的改进1 用细骨料代替粗骨料2 提高浆体的力学性能3 降低骨料与浆体的比值4 减少界面与改善过渡区 3 热处理改善微观结构1 按合理制度高温养护2 激发活性组分的活性 4 掺入钢纤维增加韧性与强度高强度钢纤维改善韧性 提高强度 2 密实度的提高1 优选原材料2 最密实配料2 成型工艺 二 RPC制备技术 2 配合比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混凝土的集料尽可能地紧密堆积 集料颗粒之间的空隙由具有一定水胶比的浆体填充 胶凝材料级配合理 进一步再考虑颗粒间的物理化学反应 通过颗粒间的相互粘结形成均匀的内部结构 达到超高强和高密实 三 原材料 1 原材料组成 1 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2 骨料 石英砂 粒径范围0 1250 m 三种粒级 3 钢纤维 细圆形钢纤维 直径0 20mm 长度12 14mm 4 矿物添加剂 多种活性矿物通过活性组合实验与最佳颗粒级配计算配制 5 高性能减水型外加剂 新型高性能减水剂 深紫色透明液体 减水率为31 三 原材料 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 强度等级不低于42 5级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得大于8 其它性能应符合GB175 2007规定 不得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我国配制活性粉末混凝土所用水泥一般为42 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1 1水泥 42 5 水泥的熟矿物组成 其中 石膏掺量为2 95 3 0 三 原材料 1 2骨料 RPC所用骨料为石英砂 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要求 分粗砂 中砂 细砂三种粒径 不同粒级石英砂的超粒径含量限制如下 三 原材料 1 3钢纤维 钢纤维应采用高强度圆截面纤维 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要求 RPC配制过程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可以减小水泥用量 提高组份的细度和反应活性 同时还可以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从而改善其基本性能 通常活性粉末混凝土中掺加的矿物掺合料有 硅粉 粉煤灰 矿粉 偏高岭土等几种 1 4矿物掺合料 三 原材料 1 4 1硅粉 硅粉也叫硅灰 SilicaFume 是工业电炉在高温熔炼工业硅及硅铁的过程中 随废气逸出的烟尘经特殊的捕集装置收集处理而成 常用的硅粉是灰白色球状粉末 表观密度通常为150 250kg m3 比表面积 20m2 g 粒径小于1 m 平均粒径为0 1 0 2 m 无定形SiO2含量 90 三 原材料 粉煤灰 flyash 是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 是煤粉进入1300 1500 的炉膛后 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 活性粉末混凝土中 由于水胶比较低 所以在配制过程中掺入粉煤灰具有如下优点 1 粉煤灰能和硅灰一起改善拌合物的流动性及和易性 降低拌合物的粘稠度 减少搅拌时引入的气泡 提高基体的密实度 2 由于粉煤灰在早期不参与水化 所以在整个胶凝组分中水灰比 水 水泥 并不低 因此掺加粉煤灰有利于水泥在早期的水化 同时在水化后期 粉煤灰能与水泥水化物进行二次水化反应 起到进一步填充密实的效果 3 利用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还能够降低总成本 提高性能价格比 1 4 2粉煤灰 三 原材料 1 钢纤维 1 钢纤维 1 4 3其它矿物掺合料 偏高岭土是在一定温度和条件控制下煅烧的高岭土 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掺加的偏高岭土具有加速水泥水化效应 填充效应及火山灰效应 从而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此外矿粉也可用于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 三 原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通过掺加减水剂来降低水的用量 从而降低水胶比 用来配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减水剂应有很好的减水效果 并能与所选水泥相匹配 即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好 1 5高效减水剂 三 原材料 高效减水剂性能指标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检验按GB8076 2008要求进行 掺量宜在2 5 3 0 四 制备及成型工艺 活性粉末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一样 仍然是一种多相水泥基复合材料 可以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制备设备 但在生产工艺控制上有特殊要求 其制备及成型步骤如下 四 制备及成型工艺 1 制备工艺 技术要求 1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应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 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定位 2 搅拌设备应为强制式搅拌机 搅拌机转速不宜低于45转 min 3 投料 搅拌顺序 先加石英砂和钢纤维 搅拌3min 再加入水泥和矿物掺合料 搅拌1min 最后加水和化学增强剂 再搅拌4min 4 搅拌完毕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拌合物坍落度宜控制在140 180mm 拌合物应在20min内浇筑完毕 单一构件应一次浇注成型 5 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搅拌 运输 浇筑及构件静停应在10 以上的环境下完成 6 在浇筑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构件过程中 应随机抽样制作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试件 试件应随构件同条件下成型 并随构件同条件养护 四 制备及成型工艺 搅拌好的RPC材料应一次性装入试模并高出试模上口 在振动台上振动成型 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跳动 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多加插捣 持续到RPC表面出浆为止 振捣过程中注意抹平压光 并防止气泡产生 振捣结束刮去多余的拌合物 用抹刀抹平试件表面 将模具放入养护室 养护至24h 36h后拆模 2 成型工艺 四 制备及成型工艺 成型完毕的构件先要放入温度20 2 相对湿度95 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内养护24h 36h 之后拆模 然后将脱模后的试件放入蒸汽养护箱中 先将温度调至45 2h后调至60 再2h将温度升高至75 后维持不变 养护68h后取出试件 最后将养护后的试件放到温度为 20 2 湿度为 60 5 的恒温恒湿试验室 3 养护方法 五 工作性 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发生离析 泌水的条件下 能够满足一系列施工工序 如拌合 运输 浇灌 振捣等 的性能 包括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 对RPC而言 影响其工作性的主要因素有 水胶比 砂胶比 钢纤维种类及掺量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五 配合比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1 水胶比 水胶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度影响 随着水胶比的增大 拌合物的流动度也随之增大 五 配合比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2 砂胶比 砂胶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度影响 随砂胶比的增大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流动度逐渐减小 五 配合比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3 钢纤维种类及掺量 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性影响 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减小 流动性变差 五 配合比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不同纤维类型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性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