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PAC-SBR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doc_第1页
PAC、PAC-SBR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doc_第2页
PAC、PAC-SBR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doc_第3页
PAC、PAC-SBR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C-SBR、SBR法处理土霉素废水对比实验研究1前 言土霉素废水主要来源于发酵液经溶媒提取后剩余的残液1,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脂物,pH值呈碱性,温度也较高,带有颜色和异味。抗生素废水的处理难度大,残余物质对环境危害大,因此发达国家将常规抗生素原料的生产转向发展中国家2。目前,我国土霉素的市场需求稳定,畜用土霉素需求量很大,废水排放还会有增加的趋势3。作者以土霉素葡萄糖配水为实验用水,通过PAC-SBR、SBR工艺对比研究,确定最佳运行周期,得出投加活性炭对处理效果及污泥性质的影响。2实验21机理SBR工艺在运行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顺序、间歇式的周期运行,工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对间歇排放、基质浓度波动较大的废水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4。但目前单纯SBR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COD去除效率较低,出水水质波动,同时出现污泥膨胀等现象,甚至可能系统运转中断。在处理系统中投加活性炭有利于反应器的稳定运行,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因而吸附毒物能力强;同时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增加系统的生物量,改善污泥沉降性能5。22废水来源采用人工配水,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营养元素和微量金属元素以保证废水的COD:N:P为100:5:6。配水中土霉素浓度在不同阶段的投加量分别为20m/L(第一阶段)、50 mg/L(第二阶段)、80 mg/L(第三阶段)。反应器中pH的值用NaHCO3调节,以保持反应器中的pH值为6.57.8。23方法在同一污泥负荷,污泥浓度,进水COD为8001000mg/L的条件下确定最佳活性炭投加量,最佳运行周期。在确定的PAC最佳投加量及运行周期下,进行SBR、PAC-SBR处理废水指标的对比研究。分析和研究的指标包括废水COD处理效率的变化,污泥沉降性能,污泥形态等。24主要装置、仪器及材料SBR反应器自行设计,材质为有机玻璃,便于观察水流状态、曝气强度及活性污泥的絮凝情况。主要实验仪器:TL-1A COD速测仪 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 曝气装置 (袖珍型气泵)TG328B电光分析天平 722分光光度计 202-V1恒温电烘箱 XS2-HS显微镜 主要药剂:粉末活性炭;土霉素;人工配制葡萄糖废水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药剂;COD测定所需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硫酸、硫酸银、氯隐蔽剂;邻苯二甲酸氢钾;调节pH值所需的碳酸氢钠。接种污泥取自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的活性污泥,SS浓度10.2g/L。3 结果与讨论3.1 运行周期及最佳投加量的确定3.1.1确定PAC投加量范围PAC的投加量分别为0,200,500,1000,1500mg/L时,不同曝气时间COD的去除率情况如图3-1。 31曝气时间COD去除率图随着粉末活性碳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也不断提高,由图3-1可以看出PAC投加量由0mg/L提高为500mg/L,COD去除率有很大变化,而10001500mg/L时,COD去除率提高不明显,故选择5001000mg/L的范围做进一步的确定。 3.1.2 PAC最佳投加量确定PAC投加量分别为600,800,1000mg/L时,COD的去除情况如图3-2。PAC投加量由600mg/L提高到800mg/L,COD去除率提高约为5,而PAC投加量为1000mg/L与800mg/L时,COD去除率无明显提高,故PAC最佳投加量取为800mg/L,曝气时间10h。图3-2 曝气时间-PAC投加量-COD去除率图3.1.3 最佳闲置时间的确定在进水,出水时间不计,沉淀时间1.0h,通过实验确定闲置时间,以确定最佳运行周期。PAC 投加量800mg/L,曝气时间小时条件下,闲置时间分别为0.5h, 1.0h, 1.5h, 2.0h, 3.0h,其COD的去除情况如图3-3。 图33 PAC-SBR闲置时间-COD去除率图由图3-3可以看出闲置时间由0小时提高为0.5小时,COD去除率提高10,由0.5小时提高为1.0小时,COD去除率提高约8,由1.0小时提高为2.0、3.0小时,COD去除率提高仅为23,故取闲置时间为1.0小时。实验结果表明,运行周期取.是最佳的,其中曝气.,沉淀.,闲置.。3.2 运行阶段3.2.1 COD去除率实验运行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土霉素浓度分别为20mg/L, 50mg/L, 80mg/L。图3-4 第一阶段COD去除率(1) 第一阶段土霉素平均投加量20mg/L,由图34可以看出COD去除率有明显波动,这主要是因为实验初期污泥活性差,对COD抗冲击能力不高。在此阶段,PAC-SBR较SBR对COD去除率平均高出7。(2) 第二阶段 图3-5第二阶段COD去除率土霉素平均投加量为50mg/L,COD去除率PAC-SBR仍高于SBR,且出水水质较第一阶段稳定,这可能是因为污泥活性增强。但其沉降性能较前阶段变差,说明土霉素增至50mg/L时污泥性质有了变化。(3)第三阶段土霉素浓度为80mg/L,如表3-8所示, COD去除率PAC-SBR仍高于SBR,且出水水质较第一阶段提高,这是泥量增加,活性增强的缘故。但其沉降性能较前阶段更差,通过镜检可知是少量丝状菌引起的7。图3-6 第三阶段COD去除率 3.2.2 运行阶段污泥变化土霉素浓度为2050mg/L时,污泥沉降性能是比较理想的,而土霉素浓度为5080mg/L时,污泥沉降性能逐步变差,由镜检发现微生物种群中出现了少量丝状菌。4.结论(1)曝气时间越长,COD的去除率越高,但时间过长,COD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经济曝气时间。本实验表明, COD浓度12001500mg/L的抗生素废水,SBR周期为12小时是最佳的(其中曝气10h,沉淀1h,闲置1h,进、出水时间不计),出水COD值可降到150mg/L,其COD去除率可达90。(2)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增加, COD去除率明显提高,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不宜采用过高的投加量。实验数据表明,PAC投加量800mg/L是经济合理的,(3)相同试验条件,PAC-SBR对COD去除率较SBR平均高出5。(4) PAC-SBR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较SBR反应器中污泥好,其SVI值分别为110、130.8mL/g。(5)对于实际生产废水,SBR反应器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建议进一步研究SBR反应器也与其他工艺联合,如预处理SBR、厌氧SBR等处理抗生素废水。参考文献1 张丽杰,陈建中.抗生素废水的处理研究J.有色金属,2003,55:1442 张杰,相会强,徐桂芹.抗生素废水治理技术进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2):443 魏有权,王化军,张强.土霉素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6):504 林丰妹,郑平,陈建松.SBR法的特点及其在生物脱氮中的应用J.环境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