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砧上拂还来.doc_第1页
捣衣砧上拂还来.doc_第2页
捣衣砧上拂还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捣衣砧上拂还来”拂去的是“水”吗?新沂市高级中学王湖 邮编221421苏教版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2008年1月第4次印刷)编选了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据说是陈后主创制的,张若虚所写的题材虽未脱离汉末以来屡见不鲜的游子思妇的离愁,但他以月贯穿全文,用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等意象作为衬托物形成了美妙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春江花月之夜浩瀚幽邃、恬静优美的巨幅画卷。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杂论)。此文(唐诗宋词选读第7页)对“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是这样注释的:“这两句指闺中思妇不胜离愁,将帘卷月,帘卷而月不卷。捣衣之时,月照砧上,拂之欲去,水去而月不去。”这里的“水去而月不去”让人生疑,何来的“水”?教材编者是否认为这里的“捣衣”就是“洗衣”?不得而知。笔者又查看了该书配套教学参考书(2008年8月第4版)本文的“名家赏析”(选自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作者袁行霈),文中是这样赏析的:月光照在门帘 ,卷也卷不去,照在衣砧上,拂了却又来。袁老的文中没有提到“水”。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对“玉户”二句是这样解释的:月光照入室内,离人对此不耐,欲讲帘卷月,而月光只自不去。离人在月下持衣愁苦,初疑砧上是霜,及去拂拭而光不动。徐增认为这里拂去的是“霜”。旧时洗衣,常用木棒捶打衣服,但表示洗衣服的词常用“浣”或“濯”,其中“濯”字意义最广,既可以指洗衣服,又可以指洗器物,也可指洗手足。“涤”字一般指洗器物,“洗”字原指洗脚,后来“洗”的意义扩大就替代了“濯”和“涤”。捣衣在古代有两种意思。其一,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服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谭光沛吟女须诗云:“秭归永固溯开基,千古著名数女须。贤德由来传淑训,婵媛非是表芳姿。捣衣溪畔砧仍旧,照面井中月上时。昔日绣花当此际,锦文满幅夜迟迟。”这里的捣衣石是女须给屈原洗过衣裳的地方,遗址在秭归东北方向的女须庙前。其二,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刘禹锡捣衣曲云: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辞海中没有具体解释“捣衣”,只是说“捣衣”又名捣衣曲秋水弄秋杵弄是琴曲,传为唐潘庭坚所作,抒写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亲人捣洗寒衣时的怀念之情。古人捣衣或在河边,或在院中。在河边常是“洗衣”,常在白天进行;在院中就是“捶软寒衣”,常在晚上。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宋徽宗赵佶摹本)描绘了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宋代诗人熊禾的捣衣曲中也有这样的诗句:“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隔篱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宋元之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衣服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大多都是贵族穿的,寻常百姓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大缺点就是太硬,穿着不舒服,也不好缝制,所以在缝制或穿前要把它放到平滑的石板上,用木棒敲平。在古典诗词中,常将捣衣用的石板称为“寒砧”, 也被称为“玟砧”,汉代班婕妤捣素赋中有“於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的诗句。因为捣衣多在秋夜进行。诗人往往用“寒砧”“砧声”或“捣衣”等意象来表达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之情。李白的子夜吴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中“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这中间的捣衣和砧声都是这个意思。因为“洗衣”是生活中的平常之事,没有深意可寄,所以古典诗词中的“捣衣”多指“捶软衣料”之意,来传递闺思或思乡之情。再来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捣衣”是否为“洗衣”之意。“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更何况是在“浦口。第二句中前一分句写游子,后一分句写思妇。意思是说,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做伴,徘徊着不忍离去,这月光更牵动思妇的愁思,惹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从内容上看,这里的“捣衣”和“砧上”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意象,不应该是洗衣的意思。从空间上来看,徘徊的月光惹动了思妇的愁思,思妇试图用两个动作排谴心中的苦闷:一是在屋内用帘卷月,一是到石砧上捣衣。明月高悬,“砧”上盈满月光,思妇心不在焉地捶打着衣料,月光如霜般的笼着砧上的“寒衣”,随着衣服的翻动,月光“拂之又来”,由屋内到院内,这是符合逻辑的,王建的捣衣曲(全唐诗第298卷067首)中也有“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的诗句。所以说,这里不可能空间一下子转换到河边、江边,自然也就不会有“水去月不去”了。这里“卷不去,拂还来”表面指月光,实际是指无法排遣的离愁。“捣衣”和“洗衣”,不是能够等同的一组词。笔者认为,苏教版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注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