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1页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2页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3页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4页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技术设计方案 目 录第一章. 前言6第二章. 综述9第一节. 项目概况9第二节. 设计依据及规范9第三节. 设计范围103.1. 安全防范子系统103.2. 管理与监控子系统103.3. 信息子系统103.4. 其他系统10第四节. 工程项目需求分析104.1. 总平规划分析10第五节. 工作界面分析11第六节. 系统防护范围及四道防线11第七节. 系统各部位的防护措施12第八节. 设计目标与原则128.1. 设计目标138.2. 设计原则138.3. 产品选型配置原则13第三章. 子系统主要功能分析15第一节.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15第二节. 闭路监控系统15第三节.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16第四节. 住户报警系统16第五节. 停车场管理系统17第六节. 电子巡更系统17第七节. 背景音乐系统18第八节. 公共设施管理系统18第九节. LED显示系统18第一节. 一卡通系统18第一一节. 水表集抄系统19第一二节. 信息网络系统19第一三节. 小区智能化控制中心19第一四节. 物业管理系统19第一五节. 系统联网19第一六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9第四章. 设计方案-周界报警系统20第一节. 系统概述20第二节. 需求分析20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203.1. 前端213.2. 传输213.3. 管理中心223.4. 联动22第四节. 系统功能及特点224.1.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22第五章. 设计方案-闭路电视监控系统25第一节. 系统概述25第二节. 需求分析252.1. 系统防护范围252.2. 功能分析25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263.1. 前端部分263.2. 中间传输部分273.3. 控制中心部分27第四节. 系统功能274.1. 通信功能274.2. 图像监控274.3. 联动功能284.4. 记录查询284.5. 通信链路的检测284.6. 人员管理284.7.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8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285.1. 大立牌16路实时硬盘录像机DV-109C16285.2. 三立(SANTATCH) ST-BC7060黑白摄像机295.3. 精工SSG 0612自动光圈镜头305.4. 维多AV-7150室外防护罩305.5. 维多AV-7150室外球形防护罩305.6. 三立矩阵监控主机ST-MS650A64*831第六章. 方案设计-楼宇可视对讲系统33第一节. 系统概述33第二节. 需求分析33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333.1. 住户设备部分343.2. 总平网路设备部分343.3. 管理设备部分343.4.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图34第四节. 系统功能35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365.1. 黑白可视分机AH-H130V1365.2. 可视电源AH-TY13V1365.3. 联网控制器AH-WN200V1375.4. 分支保护器AH-TP202/203V1375.5. 可视管理中心机AH-M2001V137第七章. 设计方案-住户防盗报警系统39第一节. 系统概述39第二节. 需求分析392.1. 户内探测器位置分析392.2. 系统功能分析39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403.1.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图403.2. 前端403.3. 传输413.4. 管理中心41第四节. 系统功能、特点414.1. 系统功能414.2. 系统特点42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445.1. 楼宇防盗服务器AP-C320445.2. 防盗报警主机AP-KC13144第八章. 设计方案-车辆管理系统45第一节. 系统概述45第二节. 需求分析452.1. 出入口分析452.2. 具体规划45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453.1. 系统实现说明46第四节. 系统功能、特点48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485.1. AT-C200O自动出卡入口机485.2. 道闸UD-310/320495.3. 出/入口控制器AT-C121/AT-C120505.4. 地感检测器AT-C400515.5. 系统管理软件 AT-S120052第九章. 设计方案-电子巡更系统54第一节. 系统概述54第二节. 需求分析542.1. 巡更方式选择分析542.2. 巡更点部置及区域划分管理54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55第四节. 系统功能、特点554.1. 系统功能554.2. 系统特点56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565.1. 巡更棒Ocom-PA565.2. 通信座Ocom-PB575.3. 信息钮DS1990A575.4. 巡更软件介绍58第十章. 设计方案-背景音乐系统59第一节. 系统概述59第二节. 需求分析59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593.1. 前端音箱选型603.2. 中心控制设备选型60第四节. 系统功能60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605.1. 纯后级定压功放AP2500605.2. 前置放大器AP-9811P615.3. 分区选择器AP-9813D615.4. 全天候室外音柱CS-52061第十一章. 设计方案-一卡通系统63第一节. 系统概述63第二节. 需求分析63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643.1. 网络结构说明64第四节. 发卡管理子系统644.1. 发卡管理功能644.2. 门禁管理子系统674.3. 标准消费管理子系统694.4. 标准消费机功能70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715.1. 门禁控制器A300H1715.2. 读卡器PKR310725.3. 标准消费机PK-81272第十二章. 设计方案-卫星电视接收系统74第一节. 系统概述74第二节. 需求分析74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74第四节. 系统功能74第五节.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755.1. 邻频调制主机PBI 2500MB-860755.2. 卫星天线765.3. 卫星接收器765.4. 高频头765.5. 混合器PBI-3016的技术指标775.6. 大楼放大器77第十三章. 设计方案-电子显示屏系统78第一节. 系统概述78第二节. 需求分析78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选型78第十四章. 设计方案-公共设备监控80第一节. 系统概述80第二节. 需求分析80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80第四节. 系统功能81第五节.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81第六节. 系统配置清单82第十五章. 设计方案-机房建设、UPS、防雷接地83第一节. 系统概述83第二节. 需求分析83第三节. 产品选型83第四节. 设计思想834.1. 设计要点834.2. 机房装修设计说明844.3. 电气设计说明84第五节. 接地系统865.1. 接地类型865.2. 大楼弱电接地系统865.3. 接地系统设计87第六节. 防雷保护说明:87第七节. 敷线方式和要求88第八节. UPS供电88第九节. 机房配置清单88第十六章. 设计方案-物业管理系统90第一节. 系统概述90第二节. 系统特色说明92第三节. 功能业务特点923.1. 支持ISO9001管理规范933.2. 强大的财务收款管理933.3. 办公管理自动化933.4. 基于Web方式的领导查询933.5. 开发式WEB接口933.6. 人机界面特点93第四节. 设计方案-物业业务管理系统模块介绍934.1. 日常工作管理934.2. 物业基本资料管理944.3. 收款管理964.4. 客户服务管理964.5. 工程设备管理974.6. 治安消防管理984.7. 人事行政管理98第十七章. 设计方案-智能接线箱9965第一章. 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居安全、舒适、便捷已成为每个老百姓关心的实质性问题。这使得建筑楼宇的功能逐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单一的封闭型休息居所向集休息、娱乐、办公等为一体的开放式、智能型多功能小区转变。另外,世界范围内的电信业的重新调整和飞速发展,使电讯服务商、有线电视服务商、硬件设备及其他新兴企业参与到通讯业务的竞争。同时,随着数字广播电视卫星和电讯供应商支持视频服务,有线电视(CATV)运营商将面临一个崭新的竞争时代。而个人对PC的需求达到了创记录的数字,国际互联网(Internet)、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电子邮件(E-mail)等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这方面需求还不断在飞速增长。因此,小区的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就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卖点。理想的智能化家居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网络漫游、电子购物、网上医疗、参观虚拟博物馆和图书馆、点播自己喜爱的影视节目,甚至在数千里之外通过因特网遥控家里的电器的开关和调节器,从而调整房间照明亮度、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当家庭中发生安全警报时(盗警、火警、煤气泄漏以及疾病紧急呼救等),在外的家庭成员可以接到报警信息,并可通过电话或网络查询确认家庭中的安全状况。这些功能得以实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的飞速进展。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工程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一体化智能网络系统,它是智能住宅的灵魂和中枢。我公司在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与各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配合,全面沟通,已完全具备真正的系统一体化集成能力,可根据小区的不同需求,开发相应的系统一体化集成软件,并使小区智能系统具有更强的扩展能力,让强壮的巨人拥有聪明的脑袋。具体而言,既通过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控制室实现对整个小区的功能控制和物业信息管理,把各相互独立的弱电子系统构件整合一个完美的整体,协同工作,并可视具体要求和将来发展任意拆装各弱电子系统。对小区智能化系统,基本要求是: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达到建设部提出的小区智能化建设示范工程的标准。因此,我们的方案将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及建设部三星级智能小区标准要求来进行设计。 功能应包括:l 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l 建立小区的物业管理信息子系统,使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能够提供高效的服务和实现较低的运营成本,为小区住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l 建立小区的计算机数据网络,满足小区住户的信息服务要求。l 建立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方便小区的管理,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l 建立小区的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实现小区物业管理的自动化。l 所用设备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品。l 所用设备便于操作、便于维护,稳定性好。随着小区的大型化、多功能化和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内所采用的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种类不断增多,其管理已非人工所能应付。因此,智能小区物业集成系统(HI-IMS)应运而生。智能小区简单来说,就是利用HI-IMS系统进行管理的建筑。智能小区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小区能够帮助小区的住户、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其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智能化”,在于它所采用的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一体化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达到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安全、舒适、快捷的综合服务的目标和节能的效果。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小区内建立一个综合集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应能将建筑内的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系统、各种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综合物集成系统的信息平台。对于智能小区而言,选择什么样的系统和设备,既可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同时又能兼顾用户需求发展的要求,有效的、最充分的利用投资为住户营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是当前智能小区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从业宗旨。我们可以基于以下4个方面来了解构建智能家居的必要性。第二章. 综述第一节. 项目概况小区名称位于小区项目地点,建筑面积多少万平方米,绿地面积多少万平方米,楼面积多少万平方米,其中多少幢(多少个单元)为小高层住宅楼,层数为多少层跃多少层、多少幢(多少个单元)高层住宅楼,层数分别为多少层跃多少层。小区出入口有多少个。地下车库面积多少平方米(停车泊位多少辆),车库多少个出入口,其中一进一出多少个。第二节. 设计依据及规范l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l 建设部三星级智能小区标准l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l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l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l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l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算编制办法(GAT7094)l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T-50314-2000)l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l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l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7-2002)l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X700)l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l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及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4-12505-90)l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l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l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l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l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l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l 招标文件及其图纸l 本公司设计规定第三节. 智能小区总体架构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其系统概括为“1个平台,2个基础,2分支”。“1个平台”:是小区智能化系统中心管理平台。中心管理平台主要针对智能化各子系统的集中管理,在建立开放式计算机管理局域网基础上,通过结构化布线将多元化信息服务管理和与物业管理进行综合,为住宅小区的服务和管理提供高科技的智能化手段。“2个基础”:是指小区智能系统的网络结构,即由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组成。“3个分支”:是指智能化系统根据小区住户需求及物业管理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小区智能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楼宇访客对讲系统家庭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耗能表远收系统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宽带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设备监控系统小区智能化系统结构框图第四节. 设计范围4.1. 安全防范子系统l 周界防越报警l 闭路电视监控l 无线电子巡更l 楼宇可视对讲l 住户防盗报警4.2. 管理与监控子系统l 停车场管理l 水表集抄l 一卡通(门禁、消费)l 设备自动控制l 物业管理4.3. 信息子系统l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l LED显示屏4.4. 其他系统l 智能接线箱l 中心机房建设l 系统联网第五节. 工程项目需求分析合理的需求分析是小区智能化系统成败的关键,智能小区的建设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最新、最先进产品和技术的试验,而是适用智能化系统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并综合应用和服务。5.1. 总平规划分析本小区由几个区域组成,分期施工。管理中心位于几楼内。室外布线系统应与电信、广电线路统一规划,主管道为共沟不共井,支管道至单元门口手井采用共沟共井。其平面管道路由如下图所示:第六节. 工作界面分析室内管道预埋由土建方完成,此次室内布线施工仅包括室内部分。本次投标施工范围包括:楼内穿线及安装设备,室外管道及线缆的敷设。室外管线部分本次只做计初步方案,其中管线、手孔井及挖土方量等所涉及到的工程量均只报单价。室内外管道的施工分界以预埋的出墙套管为界(出墙1米)。第七节. 系统防护范围及四道防线对于小区的居住环境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多层次的技术防范措施来予以保证。据此,我们确定了项目名称的四层防护体系:第一层:小区的周界防护,同时还辅以人工巡更。第二层:对出入小区的人员实施门禁控制,对出入车辆实施停车场的自动管理。第三层:对小区的重要部位实施闭路电视监控。第四层:对小区内的所有住户构建家庭报警网络。以上防护范围形成了四道防线:整个小区的主入口、小区周界、停车场出入口小区的主干道、绿化地带及中心广场活动中心 住户住宅楼的楼梯口及住宅楼周界 住户室内。第八节. 系统各部位的防护措施小区周界及对外出入口:我们采用低照度彩色或黑白摄像机,进行防护,并利用小区的车辆管理系统对车辆进出场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同时在小区的周界设置红外对射报警探测器,并辅助离线巡更防护,形成小区的防线;住宅楼梯口及住宅楼:在小区的住宅楼梯口安装联网型可视对讲梯口机,各楼幢设置无线巡更钮,形成小区的防线。住户室内:预留报警接口,住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接入紧急按钮及燃气报警探测器,形成家庭报警网络。系统各部位防护措施表:防线防范位置防范手段设备种类第一道防线小区周界报警监控红外对射探测器固定摄像机小区出入口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监控可视对讲一体化摄像机小区入口主机第二道防线小区主干道地下停车库监控巡更一体化摄像机离线巡更钮第三道防线住宅楼梯口可视对讲巡更可视对讲梯口机离线巡更钮第四道防线住户房间内部报警燃气探测器、门磁、红外幕帘、紧急按钮(预留接口)第九节. 设计目标与原则9.1. 设计目标设计一步到位、管线敷设一步到位,系统要充分和有效地应用系统集成,系统选型需选择具有成熟性、先进性及人性化的高档产品, 建成后的系统要体现先进、可靠、实用、便捷。 9.2. 设计原则l 智能化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实用;l 为住户提供高度安全的、先进的、实用的、可扩展的、成熟的弱电系统;目 标遵循原则考虑方面保障方式功能集成性价比设备结合需求特点主流产品、主流技术、扩展性强充分考虑小区和住户实际情况,按需选材从物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效集成合理性先进性优化优越l 为住户打造舒适的、安全的、高品位的、宜人的居住空间。实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降耗、操作简便的功能;9.3. 产品选型配置原则l 必须配置成熟的技术智能化弱电系统是新兴的技术,涉及建筑(住宅或建筑)使用的多个方面。必须明确智能化弱电系统,尤其对住宅,是一门使用性非常强的技术。我们现在规划的是面临21世纪的系统,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因此,在技术上要提高其科技含量,在使用上要求简便实用,而且,在技术上要讲究成熟,不允许任何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如果将一些不成熟的技术或设备推销给开发商,那么在交付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不准、开启不灵、安保虚设等问题。l 必须配置实用的技术智能化弱电技术的发展成果,几乎可以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内容,如电子安保、电子通讯,电子物管,电子家政等,几乎所有的人工劳动都可用智能化弱电技术来代替。然而,从实际出发,弱电智能化应当选用那些最必要的,最有用的技术。也就是说,传统的技术或人工难以做到的、劳动强度比较高的、或者人工操作特别麻烦的工作,可以用智能化弱电技术来代替;有些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工作,或者通过人工劳动可以增添生活情趣的那些家务劳动,就没有必要非智能化不可。l 必须配置性价比高的技术众多的智能化弱电系统必然会增加建筑的成本,这些成本的最终承担者是消费者。即使有些技术非常成熟和实用,但由于价格昂贵,或者今后的使用费很高,或者维护费很高,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应多从性价比,多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等方面加以考虑,看一看是否属于必需的。l 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注意“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降低成本,减少投资,防止重复投资和多次投资。l 融合性和主题性突出该地块艺术主题,与艺术主题的统一和协调。智能系统目标是营造安全、高效、文明、方便、舒适的社区环境,最终体现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现实关爱。在设计中必须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始终贯穿智能化方案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紧贴用户需求。第三章. 子系统主要功能分析第一节.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由小区的报警接收计算机、报警主机、探测器、传输总线构成报警网络结构。当发生非法翻越时,探测器可立即将警情由该级总线传送到小区保安管理中心。 建立封闭式的小区,加强出入口管理,防范区外闲杂人员进入,同时防范非法翻越围墙或栅栏。建立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在小区的周界安装探测器。当发生非法翻越时,探测器可立即将警情由总线传送到小区保安管理中心,同时联动电视监控系统(注:夜间与周界探照灯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域的探照灯自动开启),对发生警情处进行监视。小区管理中心将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翻越区域,以利于保安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其功能要求如下:l 周界须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l 探测器抗不良天气环境,干扰能力强;l 小区划分适于报警时准确定位;l 报警中心具备语音/警笛/警灯提示;l 小区管理中心通过显示屏或电子地图识别报警区域;l 翻越区域现场报警,同时发出语音/警笛/警灯、警告;l 小区管理中心可控制前端设备状态的恢复,如误报或事故处理完成;l 并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域的图像自动在监控中心监视器中弹出;l 进行报警中心报警状态、报警时间记录及打印。第二节. 闭路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在小区周界、小区出入口、干道广场、电梯轿厢及小区停放车辆场所等处设置不同类型的摄像机,将图像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功能要求如下:l 对小区周界、主要出入口、通道、停车场出入口、电梯轿厢及其它重要区域用彩色摄像机进行监视;l 为了满足夜间低照度及客户需求时,前端设备主要采用低照度或超低照度摄像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画面质量;l 小区管理中心监视系统采用硬盘主机进行图像记录;可实现图像的切换和分割等功能;l 视频失落及设备故障报警;l 图像自动/手动切换、云台及镜头的遥控。第三节.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可视对讲管理系统是由小区的管理中心机、梯口主机、可视室内分机、传输总线构成。可视对讲系统是在住户、单元楼梯口、小区管理中心安装防盗门和可视对讲装置,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可视对讲、住户与小区管理中心、访客与小区管理中心进行语音传输;住户可遥控开启防盗门,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户与访客、住户与小区管理中心、访客与小区管理中心进行语音传输;通过室内分机可遥控开启防盗门电控锁;实现住户可利用钥匙开启防盗门锁;系统具有增值功能:小区短信发布。第四节. 住户报警系统住户报警系统是由管理中心的报警接收计算机、报警主机、探测器、传输总线构成报警网络结构。通过在小区各住户内的不同位置(卧室、客厅及厨房),安装不同类别的探测器主要进行夜间及假日期间的监控。当监测到警情时通过各自的防盗报警主机由总线传输至管理中心的报警接收计算机。计算机将准确显示警情所发生的住户地址及业主名称和所遭受的入侵,管理中心可根据情况迅速处警。管理中心,该中心可实现:l 监视和记录入网用户向中心发送的各种事件,如:报警事件、开关机报告、故障报告、测试报告等;l 同步地图显示:在防范地区地图上实时显示发生事件的用户区域位置。l 及时处警功能l 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地点、探头报警原因;l 前端报警器可在一秒钟内接收60条报警信息。l 记录处警过程l 向上一级处警单位转发警情。信息管理:l 录入、修改、打印用户信息,统计查询用户信息,建立用户医疗档案,并自动传送到物业集成系统中;l 实时维护用户的撤布防信息、测试信息;l 按接警、处警方法、警情性质查找统计各种警情信息。直方图统计显示各种报警及误报原因,自动计算误报率,辅助中心管理,降低误报。防盗报警主机:l 一个报警主机支持八个防区信息处理;l 报警及时 ,一秒钟可接收60个警情;l 需适合于住宅使用,性能可靠;l 布撤防方法简单;l 支持主要的通讯格式;l 电池欠压后自动现场语音提示或向中心报告;l 自动向管理中心发送布防/撤防报告。探测器:l 适合于住宅使用:,性能可靠;l 防范布置合理,有效;l 安装隐蔽性强,不影响住宅环境;l 同时,可在住宅安装求助按钮及紧急安全求救按钮,与报警系统相结合建立医疗看护求助系统及紧急安全求救系统。第五节. 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计算机、停车场控制器、道闸、出卡机、读卡机及传输总线构成停车场管理网络结构。通过对停车场出入口的控制,完成对车辆进出及收费的有效管理,停车场管理系统可根据小区的出入口多样性实现集中式的多进多出管理,从而实现费用的统一管理,停车场管理数据通过局域网实现数据互通。功能要求如下l 支持多监控,多收费模式,既停车场的多进多出的联网控制模式;l 防砸车,防止车辆跟车出入场,并提供报警;l 车辆进出及存放时间的记录、查询;l 临时车辆收费的管理;l 固定车辆存放的管理。l 固定车辆:固定卡、贵宾卡、月卡(非接触卡、遥感卡)管理。l 临时车辆:临时卡自动计时、计量、计费。第六节. 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是在小区各区域(各楼栋门口、周界及楼层)等重要部位确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并安装巡更站点,采用离线巡更方式,需携带巡更记录器。保安人员需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到达巡更点并进行记录,记录信息传送到小区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可调阅打印各保安巡更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保安人员的管理, 从而实现人防和技防的结合。功能要求如下:l 实现巡更路线的设定、修改;l 实现巡更时间的设定、修改;l 在重要部位及巡更路线上安装巡更站点;l 中心可查阅、打印各巡更人员的到位时间及工作,情况;l 巡更违规记录提示。第七节. 背景音乐系统在小区中心绿地景观、干道绿化带、休闲地带等处设置放音设备,由管理中心集中控制,可在节假日、每日早晚及特定时间播放音乐。同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可作为紧急广播强制切入使用。功能要求如下:平时播放音乐节目,在特定分区可插入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通知等;当火灾及其它紧急事件发生时,可切换至火灾报警广播或紧急广播。第八节. 公共设施管理系统对小区内给排水、变配电系统以及电梯等进行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公共设备的最优化管理并降低故障率。采用智能开关方式和定时自动控制方式实现公共照明及环境灯光的自动控制。 从而达到优化整个小区灯光照明,延长灯具寿命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功能要求如下:功能要求如下l 电梯运行状态显示、控制、查询、故障报警及停电时的紧急状况处理;l 公共照明开启、关闭时间的设定;l 公共照明控制回路的开启设定;l 灯光场景的设定及照度的调整。第九节. LED显示系统LED显示系统是由小区管理中心、局域网络、LED显示牌构成集中式管理结构。电子公告,每天可以向居民发布天气预报、报刊新闻、社区公告等,该电子公告可取代目前使用的公告黑板,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大屏幕显示的内容由中心计算机控制,通过一套专用软件,可方便修改电子公告牌显示的内容。其主流技术以高亮度LED显示屏为主。投入不宜太高。第一节. 一卡通系统要求停车场系统、门禁、及会所消费等系统实现“一卡通”管理。实现如下功能:(1)一卡通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制卡、发卡及所有IC/ID卡的制作、发放、挂失、补发、注销等。采用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对停车场管理、门禁、会所消费等系统的联网统一管理,并且数据、信息等保存于同一张卡内。(2)餐饮、娱乐、健身等非现金消费管理:确认身份、确认消费权限和最大消费额,可作记账收费系统,也可用作预付费卡。(3)车场管理包括:车位分配管理、出入管理、收费管理等。(4)可视对讲门口机刷卡开锁及门禁管理。第一一节. 水表集抄系统项目名称在高层及小高层住户设置水表集中远抄系统,将住户水表读数集中送传到智能化控制中心。具有实时或定时抄表功能,抄表时间可任意设定;可监测基表异常。具有断线报警功能,并记录报警时间;可采用联网与非联网两种管理模式;对抄表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实现自动收费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具有防雷击、防电弧等措施,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运作。第一二节. 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由宽带网络、电话通讯、有线电视等组成。其中宽带网络、电话通信由电信运营商设置安装,有线电视系统由广电中心统一规划施工。本次信息系统主要是为每一住户提供一个多媒体箱,做为信息网络的枢纽。第一三节. 小区智能化控制中心机房内的各种电脑、电子、电器设备以及操作使用和维护,都对机房的环境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当今中心机房的装修设计风格必须达到明亮、清新,装修材料选用主要考虑抗静电、防火、吸音、防尘方面特性。第一四节. 物业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包括硬件及软件部分,本次为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硬件内容,软件部分待物业管理需求明确后量身定制。硬件内容主要为物业管理提供100M到桌面的办公环境。第一五节. 系统联网系统联网亦可称为系统集成,主要功能是实现主要智能化系统会所管理中西与期块管理中心实现两级管理,地块主要智能化系统与会所管理中心实现通信。第一六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本系统共设一套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卫星电视节目4套,系统采用860MHZ双向邻频传输模式设计。第四章. 设计方案-周界报警系统第一节. 系统概述现代人们追求环境的美化,希望居住在一个田园式的环保小区而不是生活在一个铁丝网与高墙之中,为此许多发展商采用通透式栅栏配合绿化来改善小区的外貌与形象。但是这种方式却带来了保卫安全的难度,小区保安要求一旦有非法者入侵,小区必须能立即有所反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解决了这个矛盾,采用红外对射探测器并配合相应的联动设备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来入侵,并能立即发出声光多种报警,从而有效的起到了保卫的作用。周界报警系统是在小区的围栏上设置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防止罪犯由围墙翻入小区,保证小区内居民的生活安全;当有人员非法越过防范区域,探测器立即发出报警信息时,系统通过总线将信息传至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通过电子地图直观了解报警地点,同时启动监控系统进行摄像及录像(夜间同时启动周界探照灯),管理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警。项目名称的周界报警系统是一个警情探测、中心监控和相关系统、设备的有机集成系统。第二节. 需求分析l 项目名称的南侧及西侧周界底层为商场,东侧及北侧为栅栏式围墙。l 针对项目名称的地理情况,我们在该小区的东侧、北侧及消防通道围墙处设置红外对射探测器。l 考虑到施工方便、管线辅材节省、系统易于扩展与集成等原因。系统采用先进的总线式信号传输网络,通过“单防区模块”对信号进行编码,再通过总线传输到中心计算机。l 考虑到室外环境如雨、雾、雪等情况对探测器光线的衰减,设计探测器的警戒距离有一定的预留量,即80米对射探测器实际安装距离为50-60米。l 将长距离的周界分割为若干个防区,安装多对短距离对射探测器,以便报警时能迅速判断报警位置。l 报警时应联动灯光及监控等设备。对射探头使用情况如下:序号:对射型号单位数量1双束红外对射探测器-40对12双束红外对射探测器-60对43双束红外对射探测器-100对3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产品选型周界防越报警系统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小区的周界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计算机,当外来入侵翻越围墙、栅栏时,探测器会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管理中心,同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阻吓。 根据项目名称的四周地形特点,设置了不同对数的艾礼富对射式红外报警探测器位于小区四周上,主要用于防止非法人员的侵入,所有前端探测器都通过单防区模块挂接在RS-485总线上,管理中心设置1台的博士DS7400XI报警主机,可接入各种报警信号,对各种非法侵入活动进行实时探测。报警主机对射探测器报警键盘警号前端中心驱动器单防区模块单防区模块两芯总线,可通过放大器延长继电器联动模块DS7488连接输出控制设备灯光、CCTV、模拟地图等对射探测器电话报警110中心通过接口设备与LAN联网传输其系统构成图如下:由上可见,周界防越报警系统由前端、传输、中心三部分组成,以下就这三部分别进行阐述。3.1. 前端前端是由周界报警探测器组成,项目名称的周界防护采用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发射端接收端图1对射探测器对射探测器对射探头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发射端发射经调制后的两束红外线,这两条红外线构成了探头的保护区域(图1)。如果有人企图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红外线被同时遮挡,接收端输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主机报警(图2)。如果有飞禽(如小鸟、鸽子)飞过被保护区域(图3),由于其体积小于被保护区域,仅能遮挡一条红外射线,则发射端认为正常,不向报警主机报警。对射探测器对射探测器发射端接收端图2经过调制的红外线光源是为了防止太阳光、灯光等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