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说明书.doc_第1页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说明书.doc_第2页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说明书.doc_第3页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说明书.doc_第4页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说明书感谢您使用本产品,为了使您得到更好的安全保护,请您使用本产品前先详细阅读本产品使用说明书。只有严格依照产品说明书中的内容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得到完善的服务并可以安全使用该产品。RICCARDO SPASCIANI SPA 公司和其指定的代理商将不会对由于用户不正确或不适当的使用以及未经授权私自维修该产品所导致的危险负责。空气呼吸器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在有了解该产品应用限制的员工的监督下使用。一、 概述该使用说明书适用于MK2系列中的RN(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二、 应用领域2.1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本产品适用于在污染环境、救火现场、紧急救护现场、化工厂的日常维护及其它缺氧环境中使用。2.2 使用警告和使用限制该装置不可在水下使用。持续供氧时间取决于使用者的气瓶储备。2.3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特殊应用借助一根长达30米的气管,使用者可将背架放在地上,四处走动。面罩上的报警系统在气量不足时可发出报警,需使用特殊的支持腰带来固定气管。如果需要,可以配备一个四向阀,供第二人同时工作,第二人也需配有报警系统,也需使用特殊的支持腰带来固定气管。使用四向阀也可连接空气管来延长供气时间。当使用空气管(设置压力为5.5bar)供气时,气瓶将自动关闭供气。三、空气呼吸器技术描述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由以下部件组成:带有固定带(8)的背架(1)气瓶(2)减压阀(3)带高压气管(10)的压力表(9)带安全快插接口(11)的中压气管(6)带声音报警系统的需求阀(4)全面罩(5)3.1 带有固定带(8)的背架(1)背架为聚乙烯材料制成,按照人体工学设计。整体设计让使用者可以轻松的用单手操作整个装备。背架可携带从110mm到170mm 不同尺寸的气瓶,通过一个特别的固定带也可同时携带两个110mm的气瓶(钢瓶)。固定带包括垫肩和腰带,特殊的倾斜式带扣易于调节。3.2 碳纤维铝合金内胆复合材料高压气瓶(2)气瓶净重:3.5KG充装压力:30.0Mpa试验压力:45.0Mpa水容积: 6.8L使用年限:15年充装气体:空气复检周期:5年 以上数据为美国SCI碳纤维瓶的技术参数。气瓶因规格和产地不同,以上数据也有差异。3.3 减压阀(3)减压阀采用耐腐蚀性的铜制成。不论气瓶的压力为多少,减压阀都可恒压(5.5bar)传送气体。当气瓶内的压力降低到55+/-5bar时,一个独特的装置可将气瓶的输出压提高到8bar,从而使需求阀上的报警系统打开。减压阀可与下列部件连接:符合有关国际标准的高压接口(12)与压力表(9)相连的特殊的高压管(10)与需求阀(4)相连的中压管(6)辅助气体出口(16)3.4 带报警系统的需求阀(4)玻璃纤维材质。锁住阀的按钮(17)在初次吸气时打开。3.5 全面罩(5)全面罩使用方法更多的介绍请参阅相关使用说明书。四、使用图示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从供气源供气供第二人呼吸用将背板放置在地上,接长管五、操作说明气瓶中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减压为5.5bar,由需求阀传向面罩。第一次吸气后,按钮(17)自动弹开,需求阀向面罩内注入适量空气,保持内部为正压环境。当RN MK2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气瓶中的压力降低到55+/-5bar,中压管的压力立即升到8bar,从而使装置开始报警,直到气体耗尽。报警系统靠近使用者的耳朵,即使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中,使用者也能听到报警声。报警声由使用者每次将要吸入的气体引起,所以不会浪费气瓶中的气体。RC MK2 移动供气源报警时,报警声反复进行提醒辅助人员的注意。报警声在当气瓶中的气体用完后才停止。六、操作顺序只有检测过的呼吸装置才可以使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下列测试。6.1 准备6.1.1 连接气瓶RN MK2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固定气瓶装置包括:1)带有齿的固定带(A) 、(B),可调节,并且通过带扣(C)将一条带子锁到另一条带子上。2)杠杆(D)绷紧带扣。3)安全锁(E)避免气瓶意外开启。安装气瓶a) 将气瓶垂直放在水平地面,阀朝上,通过接口(12)与减压阀相连。b) 将背架放在水平地面,打开杠杆(D),调节带扣直到所需的长度。带(A)的末端必须放在气瓶下一个特别的凹槽内。c) 调节带扣。d) 拉起杠杆,同时提起安全锁盖(E)。在适当位置锁好杠杆,然后按下安全锁盖(E)。更换气瓶e) 拉开盖(E)f) 拉开杠杆(D)g) 更换气瓶长度调节进行e 、f步骤,然后打开带扣,进行a-d步骤。双气瓶:插入固定带,然后调节长度。6.1.2 连接需求阀(快插接口)将中压需求阀和减压管插在一起。注意:当将两个部分分离时,需用手向后用力褪下母插口。当气管中有气压时,请不要断开连接。按下按钮(17)以防止漏气。6.1.3 检查气管的位置(RN 管)压力表和需求阀气管应通过压力扣钉固定在左肩带上。中压管从左臂下通过,然后固定在腰带上。6.1.4 检查气管位置(RC 管)需求阀上的中压气管需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进气管由支持腰带固定。6.1.5 检查气瓶压力按下按钮(17),关闭需求阀。打开气瓶阀。对于压力为200bar的气瓶,压力表的读数应至少为190bar。对于压力为300bar的气瓶,则至少为280 bar。6.1.6 检查高压气密性关闭气瓶阀,压力表的读数的降低速度不得超过20bar/min。6.1.7 检查报警系统 打开瓶阀,增压。 关闭瓶阀。 推橡胶底,打开需求阀的按钮(17)。 用手掌堵住需求阀的出口,慢慢放出空气。当压力值为55+/-5bar时,快速释放空气。需求阀此时应发出持续的报警声直到空气完全释放出来。注意:建议以非常慢的速度释放空气,在压力为55bar时,稍停几秒钟。 重新锁上按钮(17)。七、使用呼吸器7.1 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将肩带尺寸放到最长,拉开带扣,将肩带的末端插入带扣。调节肩带,直到使用者能够舒适的背好背架。固定腰带。将左右带扣插好,调节到适合的位置。将肩带的末端别在腰带下。7.2 使用中需经常检查压力表的数值,根据气瓶中的剩余气体量来安排工作进度。当压力降到55+/-5bar时,每一次吸气都会使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声。此时,使用者应及时离开污染地区。如果在紧急的情况中需要更多的空气,可用手按住需求阀的橡胶底部。容量为6.8升的气瓶,在报警后可持续供气10分钟。7.3 使用后 关闭气瓶阀 将面罩内的剩余气体放掉 按下按钮(17),锁住需求阀。以备下次使用 解开腰带 将装置放在清洁的地方八、维护8.1 气瓶充气原则: 空气符合EN132标准(可呼吸气体)。 最后一次压力测试的日期需打印在气瓶上。在气瓶送去充气时,瓶阀必须关闭,防止瓶内变得潮湿。在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应避免气瓶受到震动。不要拖拉瓶头阀来移动气瓶。8.2 拆卸需求阀打开快插口(11),取下需求阀,旋下需求阀盖,取出阀膜、弹簧和塑料垫圈。清洁后,重新装配,注意在旋上阀盖的时候,不要弄皱阀膜。重新装配时,按照上述相反步骤进行即可。将阀膜及金属盘面朝需求阀的里面,塑料垫圈放在凹槽内,弹簧放在需求阀的中间,顶部对着阀膜中央。8.3 清洁和消毒使用冷的皂液清洗需求阀,然后用清水冲洗。注意:厂商可提供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洁剂和消毒剂。在使用化学制品时,不要超过规定浓度。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因其会损伤塑料或橡胶部件。九、测试注意:以下测试需在清洁和修理后进行。需求阀膜和其它橡胶部件一旦出现变质或老化(变硬、变粘、起皱)。厂商可提供相关的检测设备。以下所述的部分测试可以使用该设备来进行。9.1 需求阀的气密性(+7 mbar) 将气瓶与减压阀连接,气瓶关闭。 将需求阀与中压气管连接。 按压需求阀的橡胶底来打开按钮(17)。 将需求阀与测试装置相连。 向需求阀内压入空气,使其内部压力达到+7mbar。在1分钟内压降不得超过1mbar。9.2 需求阀的正压测试 打开气瓶阀。 将需求阀与测试设备连接。 按压需求阀的橡胶底来打开按钮(17)。 压力表的读数应为3.2到3.9mbar。9.3 气瓶内压力见 高压气密性见 报警装置见6.1.7十、贮存在室温条件下贮存、避光、远离热源和腐蚀性化学物质,避免潮湿。干燥、清洁的呼吸装置应存放在防灰的箱子中。注意将装置放在背架上时,固定带不要起皱。十一、维护表部件活动1234567呼吸装置清洁呼吸装置功能气密性ab呼吸装置背架检验需求阀清洁需求阀消毒需求阀阀膜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