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4.doc_第1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4.doc_第2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4.doc_第3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4.doc_第4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固氮1农田土壤的表层中自生固氮菌含量高。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加抗生素不加抗生素加氮源不加氮源加葡萄糖不加葡萄糖AB C D2氮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大量元素,一些微生物对土壤中含氮物质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请判断下列有关这些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能把N2转化为NH3,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圆褐固氮菌能分泌生长素,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转化为N2,是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D土壤中一些微生物能把尿素等物质转化为NH3,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4下列与固氮微生物相关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有机物B圆褐固氮菌属自生固氮细菌,故其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C根瘤菌能侵入任何一种豆科植物的根部进行固氮D根瘤菌的固氮过程必须有固氮酶的催化,圆褐固氮菌则不需要5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氮循环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代表参与相应过程的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乙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完全不同B丙类微生物一定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因为相应过程不需要氧气C参与丙过程的微生物,有的能独立完成该过程,有的则不能D甲和丙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而乙的活动则使土壤氮素丧失6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生物均含蛋白质,氮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域。下面是关于氮被生物体吸收途径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氮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高达78%,可被植物体直接利用通过自然固氮,可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硝酸盐或氨盐,从而被植物所吸收所有植物都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其根部的根瘤菌可将氮气转变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NH4、 NO3、NH3等,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A B C D7关于根瘤与根瘤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瘤菌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的自养型的原核微生物B根瘤是根瘤菌的聚集体C根瘤是根瘤菌在其共生植物体内所形成的癌变D根瘤是根内皮层的薄壁细胞受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进行分裂,组织膨大而形成的8下面有关固氮微生物及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B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氨气C根瘤菌同化作用类型为共生,圆褐固氮菌为自生D在配制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时不需加入有机氮但需加入糖9氮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大量元素,一些微生物对土壤中含氮物质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请判断下列有关这些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能把N2转化为NH3,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B圆褐固氮菌能分泌生长素,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C硝化细菌能把NH3转化为NO3,自然情况下只能发生基因突变D土壤中一些微生物能把CO(NH2)2等物质转化为NH3,这些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10在如下图所示的氮循环途径中,关于四类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异养需氧型 B为自养厌氧型C为自养需氧型 D为自养需氧型1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N循环部分示意图,表示微生物类群,a为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微生物、属于生产者,、属于分解者B从异化角度来看,属于需氧型,属于厌氧型Ca过程为动物提供的是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动物体内转化D植物可利用的氮素主要来源于的自生固氮菌12下图表示几种相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细胞内的同一种酶B经途径可以使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增多C图中过程的完成需经过脱氨基作用或转氨基作用D能完成过程的生物,CO2可以作为其碳源,NH3可作为其能源物质13下图表示土壤中微生物为植物提供氮的过程,图中分别代表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N2、是NH3,A代表的细菌异化作用方式可能是需氧型B是NH3、是NO3,固氮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是NH3、是NO3,A代表的细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碳源D是NH3、是NO3,在实验室培养固氮菌均可用二氧化碳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14中耕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因为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有利于土壤贮存大量水分,使根瘤菌的固氮量增加,从而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有利于分解者的活动,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促进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损失促进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更多的ATP,提高光合速率A B C D15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氮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氮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同时具有B和D过程的生物不可能有A过程CA、B、C、D所代表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进行C过程的生物有自生和共生两种类型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16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I过程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化作用类型是;过程表示的是作用,参与此过程的生物有。(2)氮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的物质形式有,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在生产中,人类采取许多措施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有些措施对环境会有影响。请举一例:。(3)有些地区常在一块农田中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这种做法的优越性表现在:。(4)有些农民将大豆秸秆在农田中焚烧以提高土壤肥力,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_。17氮素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请回答下列有关氮素的问题。(1)由氮气转变为土壤中的NO3的主要途径是_。(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_等有机物(至少答出三类物质名称)。(3)疏松土壤对于植物吸收NO3有哪些益处?_ _;_ _;_ _。(4)重症肝炎病人和肾衰竭病人不宜多吃蛋白质类食物,避免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其原因分别是_。(5)三鹿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是利用三聚氰胺中的N含量来提高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_;_;_;运输作用;免疫作用。当蛋白质供给不足时,会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严重不足时就会导致死亡。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在自然界中有将游离态氮转化成化合态氮的生物,也有将化合态氮转化成游离态氮的细菌,由于其生理过程与硝化细菌相反,故称为反硝化过程,该细菌被称为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对农业生产是不利的,会降低土壤的肥力,但对于氮的循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2: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如图:(1)材料2图中过程称为,过程称为。如果图示是一个封闭的大棚生态系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你认为采取何种措施对植物生长较为有利?_ _。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2)在完成图中过程的生物中,根瘤菌是非常有名的,它活跃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与豆科植物呈现良好的共生关系,请你具体说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互惠关系:_。(3)植物完成图中过程的主要方式是,如果土壤板结或长期水淹,陆生植物通过该过程吸收的氮素是否能满足其生理需要? 。其原因是 。(4)你认为材料1中提到的反硝化细菌的生理过程是由图中的哪个标号体现的? 。(5)图中哪个标号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19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对几种植物进行大豆根瘤菌拌种的实验。其结果如下:(1)从表中数据看出只有_有增产效果,其余各种与对照组差别不大,这说明大豆根瘤菌有明显的宿主选择倾向。(2)据研究,自然界的固氮微生物有_ _ _和_ _两类,其中_的固氮量占自然界生物固氮总量的绝大部分。(3)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观察其对产量的影响”的课题研究。材料用具:豆科植物的种子、卷尺、秤、贫瘠土地、根瘤。操作步骤:a:选取从未种植过该豆科植物的贫瘠土地,用卷尺量取面积相等的甲、乙两部分土地;b:_;c:将根瘤破碎,用清水搅拌成糊状,并对甲组种子_,对乙组种子_作为对照;d:两组种子及时播种,出苗后进行同样管理;e:成熟后,_。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参考答案:1.解析:选B。抗生素是一类抑菌杀菌的化合物。自生固氮菌属于细菌,抗生素会抑制其生长甚至将其杀死。自生固氮菌同化作用属于异养型,需要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自生固氮菌独立生活时能固氮,不需加氮源培养。2.解析:选D。根瘤菌需豆科植物提供的有机物,属于消费者。圆褐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都是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属于分解者。土壤中将尿素分解为NH3的生物属于分解者。3.解析:选D。根瘤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壁不含有纤维素,不宜用纤维素酶处理。其基因是连续的,不含内含子;破碎的根瘤里面仍有完整的根瘤菌,能提高固氮量;侵入的植物生长状况越好,根瘤菌会获得越多的能源物质,固氮量也会随之增加。4.解析:选A。考查生物固氮。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固氮菌是异养型生物;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固氮菌的固氮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5.解析:选B。本题考查氮循环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涉及的能力有图文转换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图中参与相应过程的微生物:甲为硝化细菌(自养需氧型),乙为反硝化细菌(异养厌氧型),丙为固氮微生物,包括自生固氮微生物(有自养需氧型,如某些固氮蓝藻;异养需氧型,如圆褐固氮菌)、共生固氮微生物(异养需氧型,如根瘤菌);甲和丙的活动可增加土壤氮素,而乙的活动则导致土壤氮素丧失。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过程实质是N2还原成NH3,该反应过程必须在严格厌氧细胞内部液体环境中进行,但固氮微生物可以是需氧型生物,即生活在有氧环境中。据此分析可知B项说法错误。6.解析:选B。植物不能利用有机态氮和分子态氮。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氮气可通过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氨,在闪电中氮气和氧气结合成NO2,进一步形成硝酸盐,氨和硝酸盐都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能共生固氮的植物仅豆科植物,固氮过程中,其根部的根瘤菌可将氮气转变成氨而不是硝酸盐,所以和是错误的。7.解析:选D。根瘤菌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的异养型的原核微生物,根瘤是豆科植物的种子在土壤中萌发并长成幼苗以后,土壤中与该种豆科植物相适应的根瘤菌在幼苗的根系附近大量繁殖,并侵入到根内,刺激根内的薄壁细胞分裂,使该处的组织膨大形成的。根瘤不是癌变,它对生物是有益无害的。8.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生物固氮及氮循环的相关知识。生物固氮是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气的过程;氮循环中,氧气不足时,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而根瘤菌和圆褐固氮菌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9.解析:选C。A错误:根瘤菌只有侵入豆科植物根内后才有固氮作用,因此不能在无氮培养基上培养。B错误:圆褐固氮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C正确: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染色体,也不进行减数分裂,故其变异不会出现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错误:D项中所涉及的微生物为转化尿素的细菌等。其同化作用类型应为异养型。10.解析:选B。高等动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异养需氧型的;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11.解析:选B。中的根瘤菌属于消费者,自生固氮菌属于分解者;a过程既可以为动物提供必需氨基酸,也可以提供非必需氨基酸;植物可利用的氮素主要来源于共生固氮微生物。12.解析:选D。本题考查蛋白质代谢和氮循环,难度中等。图中物质X为氨,过程为硝化作用,进行该过程的生物是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所需能源为氧化氨释放出的化学能。过程为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过程为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二者所需的酶不同;过程为脱氨基作用,脱下的氨基在肝脏中转变成尿素;过程为转氨基作用,能形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能使氨基酸种类增加,但不会增加氨基酸数量。13.解析:选C。固氮生物通过固氮作用将N2还原成NH3,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含氮的有机物分解成NH3,NH3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氧化成硝酸盐,判断是N2、是NH3、是NO3,固氮菌中根瘤菌属于消费者,圆褐固氮菌属于分解者。固氮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有自养型,有异养型,故实验室培养圆褐固氮菌不可能均以CO2为碳源。14.解析:选B。中耕松土,使土壤中氧气增多,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同时氧气增多促进分解者活动,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从而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反硝化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厌氧型,中耕松土抑制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损失;能量的多级利用是使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又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产生ATP与土壤中的含氧量无直接关系。15.解析:选B。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表示硝化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生物固氮作用,D表示有机物的合成,物质合成伴随能量流动;硝化细菌能够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也能进行呼吸作用;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固氮菌分为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1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氮循环、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知识。将NH3NO2-NO3-是硝化细菌实现的,其同化作用为化能自养型,异化作用为需氧型。将N2NH3为固氮作用,固氮生物主要是某些细菌、蓝藻、放线菌。氮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硝态氮(NO3-)、氨态氮(NH4+)形式循环,而在生物群落内则是以含氮有机物形式流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因其产品不断输出,必须不断输入物质才能实现其物质循环的平衡。 玉米与大豆间作不仅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且能提高土壤肥力。农作物秸秆焚烧不仅会污染大气,而且会浪费氮元素。答案:(1)自养型需氧型 固氮固氮的细菌、蓝藻、放线菌等(2)硝态氮、氨态氮、有机氮,游离氮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因此必须经常输入大量物质,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常进行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污染(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污染并使害虫抗药性增强;或塑料薄膜的使用,造成白色污染)(3)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氮肥施用量(4)不正确。直接焚烧会使大豆秸秆中的氮素损失且污染大气,杀死土壤微生物17解析:N2转变为土壤中的NO3的主要过程包括了生物固氮(N2NH3)和硝化作用(NH3NO2NO3)。植物吸收的氮素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松土可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从而促进根的呼吸、硝化作用并抑制反硝化作用,增加NO3的量并促进根的吸收。蛋白质代谢脱下的氨基要在肝脏中转化为尿素,尿素要经肾脏排出,所以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会给肝、肾功能低下的人的相关器官造成负担。答案:(1)生物固氮和硝化作用(2)蛋白质、核酸、叶绿素、ATP、NADPH、磷脂(答对3个以上即可)(3)促进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