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碱金属.doc_第1页
第二章 碱金属.doc_第2页
第二章 碱金属.doc_第3页
第二章 碱金属.doc_第4页
第二章 碱金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钠的物理性质【实验1】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二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氧气等许多非金属以及水等起反应。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2】观察用刀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就变暗了。这是由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所造成的。钠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白色的氧化钠,但氧化钠不稳定。钠与充足的氧气剧烈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比较稳定。所以,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过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的火焰。2NaO2Na2O2钠除了能与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氯气、硫等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例如,钠与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2NaSNa2S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3】向一个盛有水的培养皿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约为黄豆粒大小)投入培养皿(可利用投影仪将实验投影在屏幕上)。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4】在一个空塑料瓶中加入约3/4体积的水,用手挤压瓶子,使水面上升至近瓶口,排走瓶中的大部分空气。在胶塞上固定一根大头针,用针扎起一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迅速用胶塞塞住挤瘪的瓶口,倒置(如下图)。待反应完全后,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挤瘪的瓶子复原,取下塞子,迅速用拇指堵住瓶口,并将瓶口移近火焰,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讨论 1将钠投入水中时,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2钠为什么会熔成一个小球?3闪亮的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直至小球消失?4从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以及气体的爆鸣试验,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以及反应后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等结论。2Na2H2O2NaOHH2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起反应,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所以,钠沉在煤油下面,将钠与氧气和水隔绝。三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自然界里的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以单质的形态存在,叫做元素的游离态;一种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叫做元素的化合态。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它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里分布很广,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如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3。除此以外,钠也以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等形式存在。钠可以用来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钠和钾的合金(钾的质量分数为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里还原出来。钠也应用在电光源上。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度比高压水银灯高几倍。钠的化合物很多,用途也很广泛。其中,钠的重要化合物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我们在初中已学过。这里,重点学习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一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的固体,能与水起反应。【实验5】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6】用棉花包住约0.2g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2H2O4NaOHO2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能使棉花燃烧,而反应中生成的氧气又使棉花的燃烧加剧。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它可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粉末。碳酸钠晶体含结晶水,化学式是Na2CO310H2O。在空气里碳酸钠晶体很容易失去结晶水,并渐渐碎裂成粉末。失水以后的碳酸钠叫做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是一种细小的白色晶体。碳酸钠比碳酸氢钠容易溶解于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实验7】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图)。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到,NaHCO3和Na2CO3都能与HCl溶液起反应,但NaHCO3与HCl溶液的反应要比Na2CO3与HCl溶液的反应剧烈得多。讨论6 实验时,如果不慎将盐酸洒在桌面上,用Na2CO3处理或用NaHCO3处理,哪种更好?为什么?【实验8】把Na2CO3放在试管里,约占试管容积的1/6,并往烧杯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加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起变化。换上一支放入同样容积NaHCO3的试管,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到,Na2CO3受热没有变化,而NaHCO3受热后放出了CO2。这个实验说明Na2CO3很稳定,NaHCO3却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可以利用这个反应来鉴别Na2CO3和NaHCO3。讨论7 如何鉴别Na2CO3、NaHCO3和NaCl?碳酸钠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有很多用途。它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由于侯德榜对制碱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人们把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做“侯氏制碱法”。他本人也荣获“中国工程学会化工贡献最大者奖”,并被聘为英国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以及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化学工程学会荣誉会员。侯德榜先生对英、法、德、美等国垄断技术十分愤慨,将自己多年来研究制碱技术的心得写成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美国出版,将保密达70年之久的索尔维法公诸于世,为中外学者所钦佩。该书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一个瓷盘上铺一层烟灰,在5g研细的蔗糖中加入1gNaHCO3,混匀。将混合物在烟灰上堆成山峰状。在混合物周围的烟灰上滴加酒精(注意滴加的酒精不要浸湿蔗糖)。然后,点燃酒精。烟灰可作催化剂,可以加速蔗糖燃烧生成焦糖的反应。NaHCO3受热分解放出CO2,使生成的焦糖疏松生长。于是,就可看到在蔗糖表面缓缓长出许多疏松的“黑蛇”,最后汇成一条“大黑蛇”。问题与思考1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有什么现象?2通过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小结钠应具有哪些性质?3根据下列数据,讨论金属钠应如何保存?为什么?4小结Na2O、Na2O2有哪些异同点?5将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可观察到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