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 原因: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 原因: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轻而上升。 讨论: 郑和下西洋,从长江入海口刘家港出发,到东南亚和南亚。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可以顺风推舟? 测试1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18),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中心 A是, B是。 2如果该图所示的气压状况 出现在亚洲大陆东部和西 太平洋地区,A气压中心 应该叫做 压, B气压中心该做 压。 3如果该地区(包括陆地和海洋)为均一地面的话,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看,应为气压带分布的地区。 4图中C地风向为风(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此时南亚盛行风。 测试2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压, 又称 压。 2B为 季风, C为季风。 3 比较澳大利亚西北部和 C处两地风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高压 低压 亚洲高气 阿留申低 副极地低 东北(偏北) 东北 亚洲低 印度低 西南 东南 都是东南 季风 C处为夏季风,性质热湿;而澳大利亚西北部是冬季风,性质冷干 * * * *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本节学习目标: 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成因; 2、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 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夏 季 冬 季 活动 1 请结合课本P36“大陆空气柱图”,思考回答“活动”。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高 低 活动 2 2分别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上; 图中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状分布; 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分布有重大影响。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P37.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 (一)大气活动中心 找 有什么? 大气活动中心 想 为什么? 形成原因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此处分布的应该是什么气压带?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此处分布的应该是什么气压带? 一月 七月 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气压 陆高海低 陆低海高 温度 7月 1月 时间 被切断气压带 北太平洋 亚洲大陆 北大西洋 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冰岛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亚速尔高压 1、分布: 2、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 (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 以对我国的影响为例 【案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冬、夏季海陆上的气压系统 1 冬季海陆上的气压系统 2 夏季海陆上的气压系统 2、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3、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气 候的影响 5月中下旬 6月初-7月初,梅雨 北方地区春旱 7、8月华北和东北进入雨季 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讨论分析: 我们泸州这边冬、夏季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东亚季风 探究内容: (1)分析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讨论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3)举例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探究办法、过程:学生合作完成 探究结果:小组汇报 (二)季风环流 1、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 2、分布: 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探究活动二: 阅读教材P38.“东亚季风图” 比 风向有何不同? 想 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 七月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一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印度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夏 冬 冬 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位置移动 0 夏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 夏季 湿热 暖湿 性质 东北季风 西北季风 风向 东 亚 季 风 南 亚 季 风 冬季 性质 干冷 干暖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主要分布地区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不毛之地 鱼米之乡 撒哈拉沙漠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干旱 湿润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南部向北部、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 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 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 课堂小结: 大气活 动中心 季风 环流 分布 成因: 冬季,副极地 低压带被大陆 的冷高压切断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密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地震区建筑中的应用
- 衡阳静压管桩施工方案
- 兰山厂房洁净施工方案
- 新能源行业2025年工业互联网在能源行业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报告
- 电商直播时代主播品牌合作模式构建与风险控制研究报告
- 供热应急预案批准
- 跨境支付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与未来技术创新趋势2025年报告
- 油品库区应急预案
- 钓虾营销方案
- 第4课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全新菜单型章节式同步备课(统编版)
- 继承放弃房产协议书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解读 课件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公司信贷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九章第二节 第2课时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12月真题(第一套)Part IV Translation
-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三次形考作业(第10章~第11章)-国开-参考资料
- AIGC基础与应用第6章-AIGC造就绘画大师
- 【拆书阅读笔记】-《复盘》
- 媒介素养概论 课件 第0-2章 绪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