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O血型系统 1 内容 ABO血型系统血型抗原与血型抗体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及处理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合试验 2 血型的发现 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 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 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 1616年 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 病人的病情好转了 后来 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 发现病人陷入休克状态 他又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 结果病人死亡 17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后 人类就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 1667年 法国哲学家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雷兹将25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个病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输血 结果当然没有成功 出现了病人死亡的悲剧 1829年 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 但以后的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 大多数病人死亡 只有少数病人得到康复 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怪呢 1900年 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3 红细胞血型系统 到目前为止 共发现400多种抗原 被分为28个血型系统以及2个频率组 其中最具有临床意义的是ABO血型系统 其次是Rh血型系统 4 一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一个血型系统 也是应用最广 与临床输血最密切 最重要 研究和认识较深入的一个血型系统 5 ABO血型抗原抗体分布型别红细胞抗原血清抗体AA H抗BBB H抗AOH抗A抗BABA及B H 一 分型原则 6 A B H三种 由第9号染色体上携带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前身物质 oh 是含4个3种不同糖基的寡糖链 依其连接的顺序分别为 N 乙酰氨基 D 半半乳糖 D 半乳糖 N 乙酰氨基葡萄糖乳糖 二 ABO血型抗原和血型物质 7 H A B血型抗原的形成示意图 基础前身物质 H抗原 A抗原 B抗原 8 ABO血型抗原 其H抗原活力强度的顺序为 O A2 A2B B A1 A1B ABO血型抗原属完全抗原 是由多肽链和多糖组成的糖蛋白 多肽链决定着抗原的抗原性 多糖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ABH抗原在5 6周胎儿RBC已可测出 出生时抗原性只达成人的25 50 在生后18个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抗原性 20岁左右达到高峰 抗原性终身不变 9 是每个个体所专有的血型抗原物质 以水溶性的形式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和组织液中 如血清 精液 胃液 卵巢肿液 羊水 汗液 尿液 泪液 胆汁 乳汁和腹水中 但脑脊液中没有 这些可溶性抗原被称为 血型物质 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 凡体液中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 约占人群总数的80 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 占20 血型物质 10 血型物质的意义 测定唾液中血型物质辅助鉴定血型 血型物质可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 天然抗体 有助于检查免疫性抗体 检查羊水 预测胎儿ABO血型 制备混合血浆 利用RBC凝集抑制试验 可检查脏器和组织血型 主要用于法医学鉴定 11 三 ABO血型抗体 天然抗体 机体没有经过可查觉的抗原刺激 就在体内存在的抗体称为天然抗体 免疫抗体 是经A或B抗原特异性免疫刺激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 这种免疫来自母胎ABO血型不合的妊娠 输入了ABO血型不合的RBC 或注射了纯化的血型物质及含有血型活性物质的病毒或细菌产物等 12 特性天然抗体 IgM 免疫抗体 IgG 抗原刺激无可察觉有抗原刺激分子量分子量大分子量小反应最适温度4 25 37 血型物质作用易被中和不能或只能部分通过胎盘不能通过胎盘能通过胎盘反应介质盐水介质酶抗人球蛋白血清 天然抗体与免疫抗体的鉴别 13 是指属同一血型抗原 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的引起的变化 四 ABO血型系统亚型 14 A抗原的两个主要的亚型是A1和A2 在AB型中应有A1B和A2B亚型 在我国汉族人中 A1型占99 23 A2型0 77 A1B型占99 13 A2B型0 87 也就是说 我国人中A2和A2B型在A AB型人中都不到1 A亚型 15 A亚型 A1亚型红细胞上含有A1和A抗原 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A2亚型的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 血清中除抗B抗体外 还含有抗A1抗体 B型人的血清中含抗A及抗A1两种抗体 可以与A1 A2亚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16 所以A2型的人接受A1型人的血 也可发生输血反应 但只有在37 时发生反应的抗A1抗体才有临床意义 A亚型 17 ABO血型系统亚型 A1A2抗原A1 AA抗体抗B抗B 抗A1易发生的错误 定型时易将弱A亚型定为O型 如此人为受血者 问题不大 但此人为供血者 即与受者发生强溶血反应 18 B亚型 B亚型较A亚型少见 具有与抗B血清凝集弱的特点 有的显混合外观 有的甚至不凝集 所以将其称为弱B 当被鉴定为O型时可造成输血的错误 19 ABO血型的遗传现在接受三复位等位基因学说 认为 在决定ABO血型遗传的基因位点上存在A B O 三个等位基因 现在已知ABO遗传位点在第九号染色体上 ABO三个基因组成六种基因型 AA AO BB BO AB OO A B为显性基因 O为隐性基因 所以只有四种表现型 A B O AB 五 ABO血型的遗传 20 六 ABO血型异常 一般来说 人类ABO血型是符合一定的遗传规律 且终身不变的 在极少数遗传异常情况下 可见到一些特殊血型 如孟买血型 21 孟买血型因首先在印度孟买一妇女中发现而得名 其表现型为oh 无H基因 h基因为无效基因 没有H A B抗原 定型时易被误定为O型 孟买血型 22 孟买血型血清中含有抗H 抗A 抗B抗体 不管输血给O型人还是接受O型人的血 均会与含H抗原的O型红细胞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此类患者如需要输血时 只能输oh同型血 孟买血型 23 二其他血型的相关知识 一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抗体二 血小板血型系统三 血清蛋白抗原 24 三ABO血型鉴定 一 标本的采集二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三 标准血清的要求四 标准红细胞悬液制备五 ABO血型鉴定方法 25 ABO血型鉴定 用已知抗体 抗A 抗B 鉴定RBC抗原 A B抗原 称 正定型 试验 用已知RBC抗原鉴定血清中抗体 称 反定型 试验 26 A型标准血清 抗B B型标准血清 抗A 血型 A B O AB 模拟血型鉴定 27 质量保证 标准血清新鲜 有效期内使用 效价高 抗A 1 128 抗B 1 64 凝集力强 正确存放 严防污染 被检红细胞 标本新鲜 严防污染 注意特种病出现的假凝集 及时予以纠正 实验器材 器材清洁 干燥 试管 滴管专用 标记清楚 试管法定型 应同时进行正反定型 设对照管 红细胞浓度按要求配置 5 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仔细观察结果 28 临床意义 输血 器官移植 新生儿溶血病 法医鉴定和其他疾病的相关调查 29 定型时易出现的问题 肠道细菌感染 类B 婴幼儿 老年人抗原弱 白血病 某些恶性肿瘤 抗原减弱 自身抗体的干扰 血清中冷凝集素干扰反定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 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 可使血型抗体消失 30 常见问题 注意 溶血与凝集的意义相同 先加血清再加细胞 可避免漏加血清 抗血清的效价必须保证 室温20 24 操作 避免冷凝集 抗原弱的人最好采用试管法鉴定 正反定型一致才可发报告 6个月内婴儿不宜做反定型 最好在显微镜下观察凝集否 31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一般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有技术原因也有受检红细胞或血清本身的的问题 1 技术和管理错误 ABO定型中产生异常结果主要原因标本和试剂搞错 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器材不洁产生假阳性结果 试剂污染或不足 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离心过度或不足 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 导致假阴性结果 漏加试剂 产生假阴性结果 结果记录或判断错误 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32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2 标准血清效价太低 亲和力不强 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 可将A亚型误定为O型 AB型误定为B型 3 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 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 使反应不明显 误判为阴性反应 4 血清异常华通胶或血清蛋白异常引起串钱状形成 影响反定性结果 5 红细胞致敏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 产生假阳性结果 33 6 近期曾异型输血 使病人血液标本成为不同型别的红细胞混合物 定型时显示 混合外观凝集 现象 7 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病人ABO血型抗原可受到抑制 检出困难 8 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 发生多凝集现象 9 获得性类B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 红细胞可获得 类B 活性 34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10 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 影响抗体效价 造成反定型困难 11 异常血浆蛋白病人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 球蛋白比例异常和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等能导致缗钱状形成 造成假凝集现象 12 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受检者血浆中 含有ABO血型抗体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如自身抗I 与试剂A B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应 35 13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可能会因免疫球蛋白水平全面下降使血清定型时不见凝集或仅见弱凝集反应 14 药物等因素药物 右旋糖酐等静脉注射某些造影剂可引起红细胞聚集而类似凝集 15 年龄因素如新生儿 老年人等 36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如发现ABO正反定性不一致 首先要重做试验一次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察结果 可解决明显的问题 对一些疑难问题需进一步检查 可初步采取以下措施 1 另从受检者采取1份新鲜血液标本 这样可以纠正因污染或搞错标本造成的不符合 2 将红细胞洗涤数次 配成5 盐水细胞悬液 用抗A 抗B 抗A B做实验 可以得到其他有用的信息 有条件的可加做抗H试验 37 3 对受检者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看红细胞有没有被致敏 4 如疑为A抗原或B抗原减弱 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或抗B血清作吸收放散试验 5 如试验结果红细胞成缗钱状排列 加等渗盐水1滴混匀 往往可使缗钱现象消失 6 做反定型试验时需要加做O细胞 38 请你想一想 即无标准血清又无标准红细胞 如何鉴定血型 39 六 不规则抗体的筛选 抗A 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 其多为 抗体 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 目的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 以确保安全用血 有效用血 因为多为 抗体 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必须通过特殊介质 酶 抗人球蛋白 等 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同型血 是指 血型系统和 血型系统相同 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 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 或者只用盐水介质配血 则有可能检查不出 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 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40 抗筛阴性 交叉配血相容 抗筛阴性 盐水直接离心交叉配血不相容原因有 献血者红细胞是ABO血型不相容存在在室温反应的同种异体抗体献血者的红细胞是多凝集红细胞 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分析 41 抗筛阴性 酶试验 抗球蛋白交叉配血试验等不相容献血者红细胞DAT试验为阳性受血者血清抗体活性很弱 则抗筛试验成阴性抗体与低频率抗原反应 抗筛阳性 交叉配血相容自身抗 H抗 Lebh抗筛阳性 但献血者红细胞可能正好不含与相应的抗原 因此配血可以相合 42 抗筛阳性 交叉配血不相容同种异体抗体存在 自身对照成阴性同种异体抗体存在 自身对照成阳性冷反应自身抗体能引起难以确定的阳性温反应自身抗体能引起难以确定的阳性 钱串状 红细胞形成引起非真实的阳性结果 43 七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 crossmatching 试验是输血前必须做的红细胞系统的配合性试验 以确保受者或供者血液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和抗体成分 可分为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 主侧 受血者血浆 供血者血血浆 次侧 供血者RBC 受血者RBC 44 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配血法凝聚胺技术抗人球蛋白配血法酶介质配血法 45 交叉配血试验 一 盐水配血法天然抗体IgM因其分子链较长 分子量大 在盐水介质中 可以克服红细胞表面电荷的排斥力 与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46 盐水法 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 立即离心 immediatespin 配血试验 盐水介质凝集试验用于IgM抗体的检出 鉴定 盐水配血试验以及用盐水抗体鉴定的血型抗原 如ABO MN P等血型系统的抗原 在盐水介质中 凝集是IgM抗体的行为 当 抗A 抗B的浓度足够大时 在盐水介质里也能与相应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47 交叉配血试验 二 聚凝胺配血法Poly是一种带高价阳离子的多聚物 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 可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 能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行的非特异性凝集 如果是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聚凝胺 则凝集不可逆 48 聚凝胺配血法的结果如果加入解聚液后观察到凝集散开 则为聚凝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 为配血相容 如果加入解聚液后观察到凝集不散开 则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凝集 为配血不相容 交叉配血试验 49 三 抗人球蛋白配血法不完全IgG型抗体 因其分子量小 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红细胞致敏 即在D 红细胞包被一层IgG抗体 而不能使其连接起来发生凝集 当加入经过一定稀释的抗人球蛋白血清后 抗人球蛋白能与结合在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结合 将致敏红细胞连接 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交叉配血试验 50 抗人球蛋白配血法 Coombs试验 51 四 酶介质配血法酶 木瓜酶 菠萝酶等 可破坏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的唾液酸 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 使红细胞之间排斥力减小 红细胞间距缩小 在不完全抗体的作用下发生凝集 酶介质法敏感性较高 容易检出Rh血型抗体 操作较为简便 交叉配血试验 52 酶介质法原理 53 交叉配血试验 酶介质配血法的结果应该是阳性对照管出现凝集 阴性对照管不出现凝集 主 次侧管均不凝集及无溶血 表示无输血禁忌 可以输血 54 交叉配血的注意事项 1 用于交叉配血的病人 受血者 血液标本应该是抽取的新鲜血 供血者的标本是刚从血袋剪下来的原已加热封闭两端小管的血液 2 采用试管法作交叉配血试验 最好不用玻片法 3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 预防纤维凝块的形成 55 交叉配血试验 4 配血管中发生溶血现象 表明有抗原抗体反应同时还有补体参与 是配血不合的严重情况 应十分重视 5 盐水配血试验阴性 但有反复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受血者 应加酶法 抗人球蛋白法等配血 6 为确保输血的安全 应输同型血 56 三 微柱凝胶试验 原理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和亲和效应 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利用凝胶的空间位阻经低速离心 凝集的红细胞悬浮在凝胶的上层 而未和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的底部 管底尖部 57 微柱凝胶试验原理 将红细胞和抗血清加在凝胶上部反应 离心后观察凝集的红细胞 被阻挡在小柱中凝胶的上部或中央 证明发生凝集反应 判断凝集反应阳性游离的红细胞 被挤过装有过滤介质的小柱 而到达小柱的底部 证明未发生凝集判断凝集反应阴性 58 凝胶卡式检测法 是微柱凝胶技术与上述所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86年由法国人Dr YvesLappierre发明 1994年获得美国FDA认证 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作为常规技术应用于临床 59 微柱凝胶试验原理 凝胶微柱 试管上端 柱体过滤介质 颗粒直径26 103nm的葡聚糖100凝胶 凝胶间缝隙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缓冲液 LISS 加或不加抗血清 60 三 微柱凝胶试验 比传统的玻片和试管液体介质中凝集试验更准确 更敏感 更简单 结果可以长期保存 微柱凝胶分中性胶 特异性胶和抗人球蛋白胶 分别用于不同的血型血清试验 在中性凝胶中不含抗体 可用于ABO血型正反定型试验 61 微柱凝胶试验 在特异性凝胶中含有特异性血型抗体 可用于血型抗原检测 在抗人球蛋白凝胶中含有球蛋白抗体 可用于检测IgG类不完全抗体和相应的红细胞抗原的反应 如交叉配血 不规则抗体检测和鉴定 以及用于人血清抗D血型筛查 62 凝胶抗人球试验 凝胶凝集试验与抗人球技术结合 事先在凝胶微柱中的LISS缓冲液中加入AHG 实验中 将红细胞与抗血清加入凝胶上部 离心后观察 如果抗体能结合在红细胞表面 那么通过凝胶内AHG桥联 红细胞发生凝集 判断凝集实验阳性如果抗体未能结合在红细胞表面 那么红细胞不能凝集 判断凝集实验阴性 63 在凝胶上层加入酶试剂 利用木瓜酶或菠萝酶减小红细胞间阻力 促进红细胞凝集 凝胶抗人球试验 凝胶凝集试验与抗人球技术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乘风而上万里翱翔
- 生物质能源项目贷款担保合同样本
- 股权转让后债权债务处理及责任划分协议
- 地下室租赁合同(含能源消耗指标)
- 知名餐饮品牌店铺经营管理权及资产转让合同
- 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中的汇率风险管理协议
- 工业用地租赁合同范本附设备租赁条款
- 量子计算2025年对量子计算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报告
- 跳伞塔社区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机场消防安全测试题二(含答案)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开工前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皮肤科学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练习试卷答案及解析
- 高铁隧道配套施工方案
- 足浴前台礼仪培训课件
- 三人合伙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曲靖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驻曲部队未就业随军家属(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第三次招聘10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入住敬老院协议合同模板
- 急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课件
- 家政服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