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论文.pdf_第1页
林业科学论文.pdf_第2页
林业科学论文.pdf_第3页
林业科学论文.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1 卷第 6期 2 0 0 8年 1 2月 世界林业研究 W o r l d F o r e s t r y Re s e a r c h Vo 1 2 1 N o 6 De c 2 0 o 8 细菌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杨承栋 余进 焦如珍 孙启武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9 1 2浙江科盛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淳安 3 1 1 7 0 0 摘要 重点论述了细菌肥料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 中的重要性 细菌肥料发展史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细菌肥料 的动态以及细茵肥料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细菌肥料 固氮茵 磷细菌 钾细菌 结瘤固氮 中图分类号 S 7 2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4 2 4 1 2 0 0 8 0 6 0 0 4 1 0 4 Ba c t e r i a l F e r t il i z e r Ca n Be W i d e l y Us e d i n Fo r e s t r y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Ch i n a Y a n g C h e n g d o n g Y u J i n J i a o R u z h e n S u n Q i w u 1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o r e s t r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F o r e s t r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1 C h i n a 2 K e S h e n Mi c o b i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p a n y L t d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C h u n a n 3 1 1 7 0 0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i s a r t i c l e ma i n l y f o c us e s o n t he i mp o r t a n c e o f b a c t e ria l f e rti l i z e r i n f o r e s t r y pr o du c t i o n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b a c t e ria l f e rti l i z e r o p p i l i i z a t i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d y n a mi c i n d o me s t i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l l e v e l s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i t s p r o s p e c t o f b a c t e ri al f e rt i l i z e r i n f o r e s t ry p r o d u c t i o n Ke y wo r d s b a c t e r i al f e rt i l i z e r n i t r o g e n f i x i n g b a c t e ria p h o s p h o b a c t e r i a p o t a s s i c b a c t e r i a n o d u l a t i o n a n d n i t r o g e n f i x a t i o n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迅 速发展 人 口不断 增加 对木材 的需求量 日益增 长 导致世界范 围 内天然林面积逐渐缩小 人工林 面积逐渐增大 由于高度集约经营 纯林经 营 针叶树种所 占比 例过大 而且倾 向于短轮伐期 经营 兼之我们对 一 些树种特有 的生物学特性尚不十分清楚 致使 世界范围内人工林地力衰退严 重 施用化肥无 疑是维护地力的重要经营措施之一 但由于化学 肥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又不利于森林土壤功能 的改 良 兼之我 国国情 目前对 大面积林地施用 化肥尚很不现实 而微生物肥料 的菌株来源于 自然界 因此 应用微生物肥料实 际上 是把 自然 中优良的微生物种群筛选出来扩大生产 再返回 自然界中 显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的试 验已经表明 使用细菌肥料能使森林土壤性质得 到明显改良 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林木生长量提 高 一 1 细菌肥料种类 从微生物分类的角度 出发 土壤微生物可以 分为3大类 即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 根瘤菌 磷 细菌 钾细菌 微球菌 肠杆菌肥料等均属于细菌 类肥料 世界上研究 应用最早 的细菌肥料是根 瘤菌肥I 夕 生菌根真菌 P t 内生菌根真菌 V A 统属 于真菌类肥料 五 四 六 菌肥 F r a n c 弗 兰克氏 菌肥等属于放线菌肥料 当然我们也可 以依据微生物肥料的功能进行分类 如能分解无 效磷为有效磷的菌肥 即命名为磷细菌肥料 能 固定空气中分子态氮的菌肥 可命名为固氮菌肥 料 能分解土壤中无效钾为有效钾的细菌肥料 收稿 E t 期 2 0 0 6 0 7 0 8 项 目名称 农林生物质工程 作者简介 杨承栋 1 9 4 1 一 男 安徽巢湖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4 2 世界林业研究 第 2 1 卷 可命名为钾细菌肥料等 本文重点论述细菌肥 料研究与应用工作的进展及其在林业生产建设 中的应用前景 2 国外细菌肥料研制与应用 细菌肥料的研制 生产与应用在世界 范围内 具有漫长的历史 早在 1 9世纪 3 0年代 美国和 澳大利亚等 国就开始研究与试用根瘤 菌肥料接 种剂 法 国农 业化 学家 J B B o u s s i n g a u h早 在 1 8 3 4年就曾论述了豆科植物固氮的经典概念 1 8 8 6年德 国科学家 He l l r i e g e l 和 Wi l f a r t h论述 了 其发现的固氮共生体 1 8 8 8 年荷兰科学家 B e ij e r i n c k 在豆科植物的固氮共生体中发现了一种细 菌 现在命名为根瘤菌 能 固氮 1 8 9 5年美 国科 学家 N o b b e和 H i t n e r 开始 了根瘤菌接种剂生产 并将产品命名为 N i t r a g i n J 1 9 0 5年荷兰 B e i j e r i n c k发现 自生固氮菌 就在这一年加拿大开始 生产微生物肥料 1 9 1 2年美 国就微生物肥料 的 质量控制立法 1 9 1 4年澳大利亚和瑞士也开始 生产微生物肥料 1 9 2 5年荷兰科学家 B e i j e r i n c k 发现固氮螺菌 A z o s p i r i l l u m 1 9 2 7年美 国科学 家 Ma t c h e t t l e在发 酵容器 内大量人 工培养根 瘤 菌 1 9 3 0 年美国联邦政府为微生物肥料制造者 颁发 了许可证 1 9 3 2年 F r e d为根瘤 菌推荐 Y E MA培养基 1 9 3 9年印度科学家 P k D e y在稻 谷地里发现兰绿海藻也可以固氮 1 9 4 8年发现泥 炭可以作为细菌培养的载体 1 9 5 6年原苏联开 始使用磷细菌肥料 1 9 5 8 年开始重视把由自生固 氮菌培养出的产品作为生物肥料并 附以商品名 字 A z o t o b a c t e r i n 1 9 6 0年 印度 科 学 家 P k D e y和 R B h a t t a c h a r y y a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新 的非共生固氮菌 D e r x i a g u m m o s a 1 9 6 8年在 根 瘤菌通讯 上出版 根据 G H o r d o r s o n在 1 9 9 1 年报导的资料 世界上 至少 有 7 0多个 国家重视 细菌肥料 的研制 生产 和应用 其 中林业发达 的 国家有美 国 加拿大 俄罗斯 日本 澳大利亚 意 大利 德国等 发展中国家有印度 越南 菲律滨 和一些非洲 国家 近 2 0多年来 随着根 际微 生物研究工作的进展 有关植物促生根细菌 P G P R 的研 究 1 0 日益 引起人们 的关 注 国际性 的 P G P R学术会议已召开数次 第 1届在加拿大 第 2届在欧洲 第 3届在澳大利亚 第 4届在 日本 第 5 届在南美洲 第 6届在非洲 有关 P G P R的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细菌分泌的植物促生物质 对豆科植物结瘤的促生作用 促进植物发芽的作 用 以及对土壤病害的 生物调控作用 等 研究 工作证实 8 0 的根际细菌能产生吲哚 一 3一乙 酸 简称 I A A 其中主要有固氮螺菌 假单胞菌 及根瘤菌等 I A A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其直接促 生作用 还可以使某些有毒物质解毒 或减轻其 毒害作用 目 前从植物根际促生菌代谢产物中分 离出的抗菌素种类有 2 O种左右 很多抗生素基 因已被克隆 或用于转基因菌株获得抑病作用 对固 氮 菌 的 研究 已 经 由根 瘤菌 的 共 生 固 氮 卜 发展到对非豆科作物的联合固氮研究 游离 固氮菌研究 以及对禾本科作物进行共生 固 氮研究 对联合 固氮菌的研究工作于最近 1 5 2 0年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这种菌的特点 是需要和植物共生 但又未能形成类似根瘤状稳 定的共生体 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发现 A z o s p i r i l l u m K l e b s i e l la A r t h r o b a c t e r i u m A g r o b a c te r i u m等 联合 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活性 除去 固氮功能 外 这些细菌还有分泌植物生长刺激素功能 并 具有多种抗逆功能 然而 联合固氮菌与根瘤菌 不同 不能形成类似根瘤 的稳定共生体 结瘤大 都聚集在根表 对根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反应敏 感 1 游离 固氮菌 则无 需与植 物共 生 或结 瘤 本身就具有 固定空气 中分子态氮 的功能 并 在固氮的同时 还能分泌植物生长刺激素以及抗 生素等 在温带经常出现的游离固氮菌有 A z o t o b a c t e r C h r o o c o c c u s 等 在 热带 经常出现的游离 固 氮菌有 B e ij e r i n c k i a i n d i c a等 不过 由于 自生固氮 菌其固氮量少 难以定量 因而对其固氮作用机 理的研究进展甚微 对联合固氮菌和游离固氮 菌的研究 为非豆科作物固氮开辟了很好的应用 前景 引 生物固氮研究已列为 国际生物计划 I B P 的重点内容 国际上差不多隔 2年召开 1 次生物固氮学术讨论会 近 2 0多年已召开过 1 0 多次 第 1 3次生物固氮会议于 2 0 0 1 年在加拿大 召开 研究 者从非 豆科植物 P a r a s p o n i a结瘤 固 氮研究中得到启示 通过转移结瘤基因 酶学方 法 纤维素酶等 以及特殊的诱导剂等途径 实 现了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尝试 并取得 了明显的 进展 还有一类 细菌 虽然不具 有 固氮功 第 6 期 杨承栋 余进 焦如珍 等 细菌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4 3 能 但是这类细菌能合成抗生素 对病原真菌 细 菌有拮抗作用 并能产生植物生长刺激素 转化 土壤中无效养分为有效养分 如 P s e u d o m o n a s s p 等具有这种功能 土壤细菌对土壤 中难溶性 磷的转化也引起了土壤学家的关注 多数学者认 为 这类细菌的解磷机理与其代谢产物中存在的 各种有机酸 如柠檬酸 草酸 乙酸 酒石酸等 和 无机酸 如硝酸 硫酸 碳酸等 有关 因为这些酸 降低了环境的 p H值 使难溶性磷分解为可溶性 磷 或认为由于有机酸的螯合作用 使难溶性的 有机磷转化为可溶性状态 或认为与这类细菌代 谢产物中的磷酸酶活性有关 这类酶可使难溶性 有机磷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磷化物 硅酸 盐细菌肥料对土壤中难溶性钾化合物的分解与 转化也 同样引起 了研究 者 的关 注 J 在未 来林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国内细菌肥料研制与应用 我国细菌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已有 5 O多年 的 历史 最早研制 生产与应用的是根瘤菌肥料 当 然也仅 限于豆科作物 随着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 应用的发展 我国一些学者着手开展联合固氮菌 和自生固氮菌的研制与应用 据初步统计 我国 微生物肥料每年生产量约为 1 0 万 4 O 万 t 其中 也包括放线菌肥料和真菌肥料 而我国化肥的 年生产量为 1 1 4 亿 t 5 J 生产微生物肥料的厂家 约 1 0 0多个 主要分布在 2 4个省 市 区 这些肥 料基本上应用于农作物 在林业上的零星研究工 作主要是在竹类 杨树和桉树上的应用 取得了 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随着林业 生产形势的发展 我国林业工作者自 七五 以来一直在不间断地 开展着高效优良菌株的筛选 不同菌株生理生化 特性等基础 性研究 工作 从第 5个 五年计 划开 始 林用细菌肥料 的研制与应用被列入国家攻关 专题 为我 国纸浆林主要造林树种 如桉树 杨 树 马尾松 落叶松等非豆科树种研制出多功能 细菌肥料制剂 其中包括 B a c i l l u s s p Mic r o c c o c u s s p A g r o b a c t e r P s e u m o n o n a s s p 等 这 些细菌肥 料均具有刺激林木生长 把土壤 中无效磷转化为 有效磷的功能 部分菌株还具有抗病性能 如 B a c i l l u s 和 A g r o b a c t e r 等 有 的菌株还具有 固氮功 能 如 A g r o b a c t e r 等 这些菌株 的抗逆性能很 强 均能在 p H值为4 0 9 5的培养基和 N a C 1 含量 为7 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从对纸浆林施用细 菌肥料的试验结果来看 林木生长量 的平均增 幅 均在 1 0 以上 J 高的可达到 2 0 3 0 以 上 细菌肥料有别于化学肥料还在于该肥料具 有一系列特点 施用细菌肥料在增加林木生长量 的同时 还可有效地维护和恢 复森林土壤功 能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属于环保型肥料 细 菌肥料用量少 1 5 k g h m 即可 只相当于化肥施 用量的 1 5 0到 1 1 0 0 施用的方法也很简单 可 以作基肥施人土壤中 也可以作为追肥 可穴施 蘸根 也可喷施 非豆科树种杨树和桉树结瘤固氮也被列入 九五 国家攻关专题之中 研究结果发现 在适 合的诱导剂及其合适的诱导浓度作用下 接种优 良根瘤菌可以使非豆科树种杨树 桉树结瘤固 氮 并具有固氮酶活性 不足的是固氮酶活性较 低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工作 目前 尚处 于 起 步 阶 段 2 2 7 九五 攻关期间完成了杨树根际联合 固氮菌的分离 筛选 所获菌株均具有固氮酶活 性 接菌组培苗增长效果显著 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对氮肥 的需求量均较大 如果能使非豆科树种结瘤固氮 其适用价值是巨 大的 意义也 是十分深 远的E 2 4 从 目前 的施 用 情况来看 细菌肥料不仅可以提高林木生长量 也可以用于改良水果的品质 施用于苹果和柑桔 可以提高果实含糖量 6 1 0 施用于西红柿可 有效 改 良品质 施用 于茶 叶可提 高产 量 2 5 4 0 并能明显地提高茶叶的品味 经权威部门鉴 定 检测 可明显提高茶叶中具有抗癌功能的茶多 酚的含量 其作用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小 结 展望未来 细菌肥料 的应用前景十分广 阔 我国现有人工林面积5 0 0 0多万h m 若有 1 的 林地使用细菌肥料 每公顷林地施用 1 5 k g 则每 年需要细菌肥料7 5 0 万 细菌肥料正在由单一 菌种制剂向复合多菌种制剂发展 6 J 伴随着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给高效 多功能 优质的细菌 肥料研制提供 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转基 因途 径 使定 向培育多功能菌剂成为可能 可 以预 计 细菌肥料在维护 恢复森林土壤功能 提高森 世界林业研究 第2 1卷 林土壤生产力 和林木 生长量 增 强林木抗 病性 能 改良水果品质等方面 必将发挥更大的效用 细菌肥料与化肥混施 不仅可有效地提高化肥的 利用率 还能提高林木生长量 与单纯施用化肥 相比 可提高 1 0 一 1 5 土壤性质与功能也得 到明显的改 良 参 考 文 献 1 唐菁 杨承栋 细菌肥料提高杨树生长量的效应及其作用机 理 M 杨承栋 等著 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质量演化与 调控机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8 2 B e r e z o v a E F T h e e fl l e fi v e n e s s o f b a c t e r i a l f e r t i l i z e r s J M i e reb i o l o g i y a U S S R 1 9 6 3 3 2 3 5 8 3 6 1 3 陈建伟 葛诚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向 J 土壤肥料 1 9 9 5 6 l 6 2 0 4 葛诚 微生物肥料研究 生产和应用的几个问题 J 微生物 学通报 1 9 9 5 2 2 6 3 7 5 3 7 9 5 谢明杰 官文红 曹文 伟 发 展我 国微 生物 肥料 的对策 研究 J 辽宁师范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 0 0 0 2 3 4 4 1 0 41 2 6 杨绍斌 肖利萍 钟显亮 微生物肥料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2 2 1 2 2 5 2 2 5 4 7 唐欣昀 张明 赵海泉 等 微生物肥 料及其生 产应用 中的 问 题 J 生物学杂志 2 0 0 2 1 8 1 3 2 3 3 8 曹凤明 李立 葛诚 日 本及一些国家对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管 理 J 土壤肥料 1 9 9 8 2 4 2 4 4 9 R o u g h l e y R J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q u Mi c o n t r o l o f l e g u m e s e e d i n o c u l a n t s i n A u s t r a l i a C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Wo r k s h 卵 o n R h i z o b i u m L e gume I n o c u l an t s P o r to Al e g r e B r a z i l 1 9 8 5 3 7 4 2 1 0 胡江春 薛德林 马成新 植物根际促生菌 P G P R 的研究 与应用前景 c 中国首届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论坛 杭州 2 0 0 2 1 1 B e u n a r d P C u l t u ri n g r h i z o b i u m s tr a i n s M T e c h n i c a l H a n d b o o k o n S y mb i i c Ni a g i n F i x a t i o n Ro me F AO 1 9 8 3 1 3 1 2 B h a t n a g a r R s j a u b r i K s I s w a r a n V S u r v i v a l of R h i z o b i u mj a p o n i c u m i n c h a r c o a l b e n t o n i t e b a s e d c a r r i e r J C u r r e n t S c i 1 9 8 2 51 43 0 4 3 2 1 3 A n o n T h e m e t h o d of t e a ri n g l e g u m e i n o e u l a n t a n d p r e i n o c u l a t e d s e e d p r o d u c t s R O t t a w a C ana d a C a n a d a D e p a r t m e m t of Ag r i c u l t u r e 1 9 7 9 1 3 1 4 S a n s o S K A B o w e n G o s a n g i n g a N B i o l o g i c a l n i t r o g e n fi x i t i o n i n t r e e i n a g r o e c o s y s t e m J P l a n t and S o i l 1 9 9 2 1 4 1 1 7 7 1 96 1 5 E r o p o B a C B A a o T q b I I K B 7 1 e C H aI X 6 x o r e o t i e H o a a x M M o c mm M3 且a T e I b c r B O H a y r a 1 9 8 7 1 2 2 1 3 6 1 6 赵秀云 韩素芬 杨树根际固氮菌的分离 筛选和鉴定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0 2 4 3 1 7 2 0 1 7 赵秀云 韩素芬 固氮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