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pdf_第1页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pdf_第2页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pdf_第3页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pdf_第4页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生生物学习题水生生物学习题 熟记熟记 P182 图图 2 3 1 P101 图图 1 9 2 这两个图很重要 这两个图很重要 蓝藻门蓝藻门 一 蓝藻门主要特征一 蓝藻门主要特征 1 细胞壁由纤维素 内层 和果胶质 外层 组成 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 无色素体 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 色素成分主要为叶 绿素 a 胡萝卜素 藻胆 素 蓝藻藻蓝素 蓝藻藻红素 3 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 遇碘呈淡红褐色 4 无细胞核 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 属原核生物 称为蓝细菌 Cyanobacteria 5 异型胞是丝状蓝藻 除颤藻目 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 固 氮 生殖 6 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 未发现有性繁殖 可产生的孢子有 内生孢子 外生孢子 厚壁孢子 二 常见属的主要特征二 常见属的主要特征 念珠藻属念珠藻属 呈胶状或革状的团块 丝体间充满浓厚的胶质 异形胞间生或端生 丝体螺旋形弯曲或缠绕 藻丝念珠状 宽度相等 由相同的桶形 扁球形 圆柱形等细胞组成 颤藻属颤藻属 丝状体不分枝 单列或许多藻丝结成团块 细胞圆短柱形 桶形 丝体顶端直或弯曲 能颤 动 顶端细胞呈帽状或增厚 无胶质鞘 异形胞 厚壁孢子 漂浮于水面 呈深蓝绿色 三三 阐述蓝藻门的生殖方式 阐述蓝藻门的生殖方式 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 未发现有性繁殖 可产生的孢子有 内生孢子 外 生孢子 厚壁孢子 四 举例说明蓝藻门的体制 四 举例说明蓝藻门的体制 1 单细胞 较少 蓝纤维藻属 少数色球藻属种类 2 群体 多为不定型群体 微囊藻属 色球藻属 隐球藻属 隐杆藻属 或规则型群体 平 裂藻属 束球藻属 腔球藻属 3 丝状体 由相连的细胞列和胶质鞘组成 分枝 真枝藻属 或假分枝 单歧藻属 或不 分枝 颤藻属 4 假薄壁组织类型 植物体由丝体彼此紧贴组成 束丝藻属 异形胞异形胞 是丝状蓝藻 除颤藻目 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 藻殖段藻殖段 一些丝状体蓝藻在繁殖时 藻体断开形成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称为藻殖段 伪空泡伪空泡 是一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 位于色素区 镜下看呈黑色或紫色无规则的小颗粒 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 假分枝假分枝 通过藻丝穿出胶鞘后再延伸生长 真分枝是细胞在纵轴方向分裂形成的 隐藻门 一 隐藻门主要特征一 隐藻门主要特征 1 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 有 2 条鞭毛 顶生或侧生 少数形成不定形群体 2 细胞有背 隆 腹 平 之分 前端钝圆或斜截形 3 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 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 柔软或坚固 4 除叶绿素 a c 外 胡萝卜素 还具藻胆素 色素体 1 2 个 叶状 贮藏物质为淀粉和 油滴 5 繁殖 游动的种类主要为纵分裂 群体或不具鞭毛种类产生游动孢子 二 隐藻属的主要特征二 隐藻属的主要特征 a 形状 细胞椭圆形 豆形 卵形 有背腹之分 背部隆起 腹部平直或凹入 前端 截头形或钝圆 后端宽或窄的钝圆 b 纵沟或口沟明显 c 鞭毛 鞭毛 2 条 略不等长 自口沟伸出 常小于细胞长度 d 色素体 色素体多为 2 个 有时 1 个 黄绿色或黄褐色 或为红色 三 隐藻的生态分布条件三 隐藻的生态分布条件 分布水域 隐藻类是一个种类较少的类群 但分布广 淡海水都有 出现季节 其对温度 光照适应极强 在夏季和冬季均可出现 隐藻在养殖上的意义 作为鱼类饵料 是高产肥水鱼池中的优势浮游植物 是水肥 水活 好水的标志 鱼池中出 现隐藻 白鲢生长快 甲藻门 一 甲藻门的特征一 甲藻门的特征 间核 一个大而明显 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核特殊 染色质排列成串珠状 但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核膜不消失 不形成纺锤体 并且有些种类细胞核不具碱性蛋白 所以甲藻核也称间核 二 甲片式 甲片式 A 上甲板片 P 顶孔板 位于顶端 中间常有一个明显的小孔 1P 顶板 围绕顶孔板的板片 即上甲顶部板片 4 沟前板 上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7 a 前间插板 顶板与沟前板之间的板片 2 3a B 下甲板片 底板 下锥部末端的板片 2 沟后板 下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5 p 后间插板 沟后板与底板之间的板片 C 横沟 G 横沟一般有 3 块板片 3G D 纵沟 V 纵沟一般有 6 块板片 6V 三 甲藻的作用与意义三 甲藻的作用与意义 分布 分布十分广泛 在海洋 淡水 半咸水均有分布 多数生活在海洋中 作用与意义 1 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 真蓝裸甲藻 2 光合作用产氧 改善水体环境 光甲藻 3 赤潮及分泌毒素 夜光藻和短裸甲藻 4 科学研究意义 甲藻是间核生物 研究生物进化 研究发光生理 夜光藻 硅藻门 壳套壳套 壳面的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 相连带相连带 与壳套相连且与壳面垂直的部分 隔片隔片 间生带向细胞内腔伸展成的片状结构称为隔片 与壳面方向平行 起加固壳的牢固作 用 假隔片假隔片 隔片一端是游离的 壳缝壳缝 有些种类硅藻在壳面中央或一侧沿纵轴有一条裂缝 为壳缝 假壳缝有些硅藻壳纹沿壳面两侧排列而不到达中线 在中央部分形成无纹空白区 外观很像 壳缝 为假壳缝 管壳缝管壳缝 有些种类硅藻壳缝呈管状 龙骨点龙骨点 龙骨突上有管壳缝 壳缝以狭缝与外界相通 以一列小孔与内部相通 小孔称为龙 骨点 龙骨突 复大孢子复大孢子 硅藻细胞多次分裂后 个体逐渐缩小 到一定限度 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 而产 生一种孢子 以恢复到原来大小 增强生命力 硅藻门有何价值硅藻门有何价值 硅藻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生产者 是我国沿海贝类与浮游甲壳动物以及经济虾类的幼体的饵料 也是一些鱼类如沙丁鱼等幼鱼的主要食物 建筑 磨光等材料 过滤剂 吸附剂 造纸 橡胶 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 化石硅藻对石油勘探有关的地层鉴定以及对古地理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绿藻门 非定形群体非定形群体 细胞仅相互靠贴 无一定的排列方式 如小球藻 原始定形群体原始定形群体 群体细胞彼此分离 由残留的母细胞壁或分泌胶质丝连接成一定形 态结构 如胶网藻属 真性定形群体真性定形群体 群体细胞直接由它们的细胞壁相连形成一定的形态和结构的群体 如水网藻属 盘星藻属 栅藻属 无隔藻的生殖方法无隔藻的生殖方法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 藻体枝端稍膨大 形成游动孢子囊 孢子由顶端开口出逸出 经短 时间游泳 脱去鞭毛 形成细胞壁 萌发出 1 2 条管状物 1 个为无色分枝的 固着器 另一个生成分枝的丝状体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大多数雌雄同株 少数雌雄异株 成熟的植 物体具藏精器和藏卵器 以横隔与藻丝其它部分隔开 藏精器透明的卷曲管状 内含许多精子 藏卵器球形 内有 1 个卵 结合生殖结合生殖 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 繁殖时两条丝体相对 2 个相对细胞壁 突起 连接成接合管 每个细胞内原生质体浓缩成配子 其中一条丝体的配子通过接合管与 相对丝体细胞的配子结合成合子 合子萌发成新个体 绿藻纲与接合藻纲特征绿藻纲与接合藻纲特征 绿藻纲 营养细胞或生殖细胞具鞭毛 能运动 有性生殖不为接合生殖 团藻目衣藻 属 团藻属 接合藻纲 营养细胞或生殖细胞不具鞭毛 不能运动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轮虫轮虫 1 轮虫主要特征 轮虫主要特征 头部具轮盘 咽部特别膨大称为咀嚼囊 内有咀嚼器 排泄器官为具焰茎球的原肾管 一对 2 轮虫基本构造和常见属特征 轮虫基本构造和常见属特征 轮虫身体外部形态可分为头部 躯干部和足三大部分 头部 轮虫头部与躯干部分界不明显 头冠下方即为躯干部 是身体最长最大的部分 一般腹面平直 背部隆起 足的末端有 1 4 个能动的趾 一般为 2 个 足上有足腺 能分泌粘液 趾以此附着在其它物 体上 轮虫属轮虫属 眼点 1 对 位于背触手前面 体细而长 吻也较长 突出在头冠之上 足末具 3 趾 3 轮虫在水生态系统中分布及意义 轮虫在水生态系统中分布及意义 分布 分布 广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 在海洋 内陆咸水中也有其踪迹 但种量稀少 水平分布 无论池塘还是湖泊 种类和数量都以沿岸带向中心逐渐减少 垂直分布 底栖的种类分布于 3 4 米深度 浮游种类三肢轮虫 多肢轮虫 龟甲轮虫在 深水湖泊 可以分布到 200 米的深度 意义意义 在水生态系统结构 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是大多数名贵水产品的开口饵料和优质食物 是一类很好的指示生物 在环境监测和生态毒理的研究中经常被采用 深入研究这类动物的起源 演化特有助于阐明无脊椎动物间相互关系 4 那些特征可以作为轮虫分类依据 那些特征可以作为轮虫分类依据 咀嚼器和头冠的构造 卵巢成对与否 被甲的有无 形态构造 足的有无 足和趾的形状 附属肢的有无 数量 眼点有无 数目 着生位置等 5 简述轮虫的生殖特点和生活史 简述轮虫的生殖特点和生活史 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 孤雌生殖 环境良好时出现 非混交雌体产生非需精卵 不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这一现 象为孤雌生殖 有性生殖 混交雌体产生冬卵 冬卵受精 形成休眠卵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 当环境变好 时 休眠卵发育成新的非混交雌体 这称为有性生殖 生活史 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 枝角类枝角类 1 枝角类的形态构造及主要特征枝角类的形态构造及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左右侧扁 侧面观为卵形 近球形 长柱形 球形 身体不分节或分节不明显 体外有二瓣透明的甲壳所包围 体透明无色或淡黄色 红色 深褐色 一般体长为 0 2 3 0mm 最长可达 21mm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 体短 左右侧扁 分节不明显 2 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 3 两瓣透明的壳包于体外 4 第二触角发达为主要的运动器官 胸肢 4 6 对 为滤食器官 5 体末端有一对尾爪 6 在发育过程中极少有变态 2 那些特征可以作为枝角类分类依据 那些特征可以作为枝角类分类依据 胸肢的数目 形状为分类上的依据 3 常见属特征 常见属特征 4 如何区分枝角类的雌雄个体 如何区分枝角类的雌雄个体 附肢 附肢 雄性较大 有长刺毛 并变成钩状 可以活动 雄性雄性 体第一胸肢的内肢上有壮钩 外肢有长鞭 5 简述枝角类的生活史 简述枝角类的生活史 桡足类桡足类 1 桡足类的主要特征 桡足类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1 体圆筒形 分节明显 分头 胸 腹和尾叉四个部分 头胸部有 11 对附肢 腹部无 附肢 2 第一触角为主要的运动器官 是鉴别种类和雌雄个体的依据 3 第五胸足 有的退化 有的左右不对称 4 具有 1 2 个卵囊 挂在生殖节的两侧或腹面 5 主要进行有性生殖 在发育的过程中经过变态 既无节幼体期和桡足幼体期 6 有心脏或无 2 如何区分三个目的雌雄个体 如何区分三个目的雌雄个体 雌体 第一触角直 具 1 2 个卵囊 附在生殖节两侧或腹面 第 5 胸足一般左右对称 雄体 第一触角或第一触角的右触角弯曲成执握器 雄体比雌体小 腹部节数较多 第五胸足左右不对称 3 如何区分桡足类 如何区分桡足类 三个目三个目 晢水蚤晢水蚤剑水蚤剑水蚤猛水蚤猛水蚤 1 体型 2 第 一 触 角 3 卵囊 前体部远宽于后体 部 雌体 最长 一般 由 23 25 节组成 长度超过后体部 最长可达尾刚毛末 端 雄体 左右不对称 其右触角粗大弯曲 成执握器 一个 在身体中间 许水蚤除 外 前体部稍宽于后体部 雌体长度适中 由 6 17 节组成 短者化为头节长 的 1 3 长者可达头胸部 的末端 雄体 左右对称的执握器 两个 在身体两侧 前体部后体部略等宽 雌体最短 一般由 5 9 节组成 短者仅为头 节长的 1 5 最长也不 超过头节末端 雄体 左右对称的执 握器 一般一个 在身体中 间 4 活 动 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