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题——选择题100道.pdf_第1页
测量学复习题——选择题100道.pdf_第2页
测量学复习题——选择题100道.pdf_第3页
测量学复习题——选择题100道.pdf_第4页
测量学复习题——选择题100道.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自检题自检题 单项选择题 001 水准仪的使用操作不包括不包括 1 对中 粗略整平 精平读数 瞄准目标 002 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 等高距分别描述为 2 相同 相同 不相同 相同 不相同 不相同 相同 不相同 003 某测区面积约 1 平方公里 约 1000 1000m 测图比例 1 2000 图幅为 50 50cm 该 测区测图分幅应是 1 幅 1 2 3 4 004 同一组人员用同一种仪器 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次数测量某段距离 其观 测结果分别为 S 1000 010m 4 次 S 1000 004m 2 次 则最后结果为 2 1000 009m 1000 008m 1000 007m 1000 006m 005 水准仪观测时 因长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1 会引起系统误差 会引起偶然误差 会引起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不会引起误差 答案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实地上 2m 的长度 绘到比例尺 1 500 的图上为 1 4mm 1cm 2 5cm 2mm 007 测量竖直角时 采用盘左盘右观测 其目的之一可以消除 3 误差的影响 对中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指标差 2C 008 望远镜的视准轴是 2 目镜光心与物镜组合光心的连线 物镜组合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望远镜镜筒的中心线 009 在 1 500 的地形图上量得一池塘的面积为 362cm 问池塘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3600 180000 900 720 010 微倾水准仪 长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引起的误差 下列正确说法是 4 误差大小是固定的 与前后视距无关 误差大小与高差成比例 与前后视距无关 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答案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 由于对中误差 目标偏斜致使水平角产生误差 这种误差 2 边长越长 对中误差对澜角精度影响大 目标偏斜影响小 边长越短 误差越大 边长越长 误差越大 边长越短 对中误差对测角精度影响大 目标偏斜影响小 012 我国目前采用的统一高程基准面是 2 青岛验潮姑 1956 年平均海水面 青岛验潮站 1985 年黄海平均海水面 青岛验潮站 1956 年黄梅诲水面 青岛水准原点 013 下列地形图比例尺不属于不属于小比例尺的是 4 1 1000000 1 500000 1 250000 1 100000 014 某测区面积约 1 平方公里 约 1000 1000m 测图比例 1 1000 图幅为 50 50cm 该 区测图分幅应是 3 幅 2 3 4 5 015 某测区面积约 1 平方公里 约 1000 1000m 测图比例 1 500 图幅为 50 50cm 该 区测图分幅应是 4 幅 4 8 12 16 第 2 页 共 9 页 答案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水准测量水准点之间测站数取偶数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4 误差 LL CC 所引起的误差 地球曲率 水准尺倾斜 水准尺误差 017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时 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3 误差对测 角的影响 对中 照准 目标偏心差 2C 018 某水平角需要观测 6 个测回 第 5 个测回度盘起始读数应配置在 2 附近 60 120 150 90 019 水准测量中 设一个测站的中误差 m 若一公里有 n 个测站 则 K 公里的中误差 2 020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B 的夹角 这两条直线实际 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面上的投影 以上都不对 答案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用校正好的经纬仪观测同一竖直面内 不同高度的若干目标 水平盘读数和竖盘读 数分别为 3 相同 相同 不相同 不相同 相同 不相同 不相同 相同 022 等高线勾绘 A 点的高程为 21 2m B 点的高程为 27 6m AB 在图上的平距为 48mm 欲勾绘出等高距为 lm 的等高线 则 A 点与邻近 22m 等商线间平距为 3 7 5mm 8 0mm 6 0mm 4 5mm 023 将一台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经纬仪安平后 望远镜绕横轴旋转 此时视准轴轨迹 面是 1 圆锥面 竖直平面 抛物面 倾斜平面 024 已知园曲线起点桩号为 1 252 343 终点桩号为 1 284 341 用偏角法细部放样时 采用整桩号法 设曲线相邻两细部点孤长 l 取 10m 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细部点的桩号是 4 1 262 3431 282 343 1 262 3431 280 000 1 260 0001 274 341 1 260 0001 280 000 025 已知园曲线起点桩号为 1 252 343 终点桩号 1 284 341 用偏角法细部放样时 采用整桩号法 设曲线相邻两细部点弧长 l 取 10m 则起点到第一个细部点及终点与相邻细 部点弧长分别为 3 10m 10m 10m 1 998m 7 657m 4 341m 7 657m 10m 答案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相等的位置 不能消除 3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引起的误差 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水准尺倾斜引起的误差 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 027 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是因为 3 仪器未整平 目镜光心位置不正确 十字丝交点位置不正确 横轴不水平 028 用一台望远镜视线水平时 盘左竖盘读数为 90 望远镜视线向上倾斜时读数减少 的 J6 级经纬仪观测目标 得盘左盘右竖盘读数为 L 124 03 30 R 235 56 54 则 第 3 页 共 9 页 算得竖直角及指标差为 2 34 03 18 12 34 03 18 12 34 03 18 12 34 03 18 24 029 观测竖直角时 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目的是 2 使横轴水平 使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使竖轴竖直 使视准轴水干 030 水平角的取值范围是 2 0 270 0 360 0 180 0 90 答案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设一观测列中 有一观测值与该观测列算术平均值相同 则所观测值的中误差 4 1等于零 与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相同 2 比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小 比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大 032 某经纬仪测水平角 一测回的中误差 m 15 欲使测角精度达到 5 需测回 数为 3 3 6 9 12 033 水准测量测站校核方法 1 变动仪高法 支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 034 经纬仪安置 O 点 目标 A B 方向读数如图 1 BOA 的值为 2 169 16 12 190 43 48 170 04 48 190 19 30 035 由 A 点 HA 417 298m 经 Q 点至 B 点 HB 413 460m 进行水准测量 得各段高差 和距离如图 2 所示 由此算得 Q 点的高程为 3 414 868 414 850 414 856 414 859 答案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1 5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2 0 5m 0 05m 0 005m 0 01m 037 平整土地 设计资料如图 3 所示 已知 A 点高程为 425 625 B 点的高程为 图中箭 头为坡度线 4 417 625 420 625 416 191 412 625 038 欲在 1 2000 比例尺地形图上选出一条坡度不超过 5 的公路线 若该图的等高距为 lm 在图上线路经过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为 1 0 01m 0 015m 0 02m 0 05m 039 等高线不具有不具有下列特性 3 是一条自行闭合的连续曲线 各点高程相等 垂直跨越河流 与山脊线和山谷线垂直相交 040 今利用高程为 418 302m 的水准点测设设计标高 418 000m 的点 设后视读数为 1 302 则前视读数应为 4 1 302m 0 302m 0 604m 1 604m 答案 036 037 038 039 040 图 1 图 2 图 3 第 4 页 共 9 页 041 水准仪各轴线应满足的关系为 其中 LOLO LL VV CC 分别为圆水准轴 水 准管轴 竖轴 视准轴 3 1LOLO LLLL CC LOLO CCLL VV LOLO VVLL CC LOLO VVLL CC 042 水准仪观测时操作顺序是 3 粗平 精平 瞄准 读数 精干 粗平 瞄准 读数 粗平 瞄准 精平 读数 以上无正确操作顺序 043 微倾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要操作长水准管使气泡 1 居中 后视居中 转到任何位置应满足要求 否则改正 一次居中 观测过程中不能再转动 偏离一格内可以观测 044 测量学的任务是 3 确定地面点位 外业工作 测定和测设 内业工作 045 用一把比标准长度短的尺于丈量某段距离 丈量值比标准尺丈量值 4 小 相等 大 小随机出现 大 答案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水准尺前后倾斜时读数比直立的读数 4 向前倾斜大 向后倾斜小 向后倾斜大 向前倾斜小 小 大 047 经纬仪测角时水平度盘各测回拔动 180 n 为 4 防止错误 提高精度 减小归零差 减小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048 水平角要求观测四个测回 第四测回度盘应配置 3 45 90 135 180 049 误差传播定律是计算 4 中误差公式 算术平均值 加权算术平均值 直接观测量 直接观测量的函数 050 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 指标水准管气泡 1 每次读数前居中 一次居中转到任何方向应居中 否则校正 居中后观测过程中不能再调动 偏离在允许范围可以观测 答案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经纬仪的使用操作不包括不包括 2 对中 粗平 读数 瞄准 052 如果进行两个测回的水平角观测 测第二个测回的盘左起始读数配置为 B 或者 稍大一些 0 90 180 任意值 053 水平角观测的常用方法是 4 双仪高法 双面尺法 三角高程法 测回法 054 仪器视线高程是 3 望远镜十字丝交点到地面的距离 仪器安置好后视线的高度 仪器视线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仪器视准轴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055 在 1 5000 地形图上求得莱 1 5cm 长的直线两端点的高程为 418 3m 和 416 8m 则该 直线坡度是 4 1 50 0 02 2 2 答案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水平角观测一测回解释为 3 第 5 页 共 9 页 全部测量一次叫一测回 往返测量叫一测回 盘左 盘右观测的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测回 循环着测一次 057 点的绝对高程是由 3 起始至地面点的垂直高度 水准面 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任一平面 058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符号有 3 比例符号 注记符号 等高线 非比例符号 059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确定比例尺 需要表示在图上的地面最短线段的长度为 0 5m 则 选用合适比例尺为 1 1 5000 1 2000 1 10000 1 500 060 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2 0 180 90 270 答案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在水准测量中 若后 前视读数中误差为 m 则高差中误差为 1 062 用微倾水准仪观测 每次读数前必须转动 4 使长水管气泡居中 微动螺旋 水平制动螺旋 脚螺旋 微倾螺旋 063 经纬仪各主要轴线应满足的关系为 4 1LL VVCC HHHH VV LL VVCC HHHH VV LL VVCC HHHH VV LL VVCC HHHH VV 064 已知测角中误差 m 20 共观测四个测回 该角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2 40 10 5 80 065 某距离往测为 82 424 返测为 82 460 相对中误差为 3 36 82442 0 0004 1 2290 0 44 答案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DJ6 型光学经纬仪分微尺 固定分微尺 如西光厂 DJ6 最小估读数为 2 1 6 5 10 067 地形图比例尺为 1 1000 图上两碎部点的高程为 40 1 和 49 9 规定的等高距为 1m 两点间通过的计曲线几根 3 9 10 1 3 068 地形图比例尺为 1 10000 图上两碎部点的高程为 40 1 和 49 9 规定的等高距为 2m 问两点间通过的首曲线几根 1 4 1 9 10 069 DJ6 型光学经纬仪分微尺读数装置 实验 实习使用型号 度盘的刻划值为 2 30 1 10 20 070 DJ6 光学经纬仪分微尺读数装置 实验 实习使用型号 分微尺最小刻划值为 4 6 5 20 1 答案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按测量误差原理 误差分布较为离散 则观测质量 1 越低 不变 不确定 越高 072 高斯投影分带已知带号为 20 带 6 带的中央子午线为 3 120 60 117 57 第 6 页 共 9 页 073 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 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使竖盘指标指向 90 以上都 不对 074 若经纬仪的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 在观测水平角时 其盘左盘右的误差影响为 A 大小相等 符号相反 大小相等 符号相同 大小不等 符号相同 大小不等 符 号相反 075 测定一点竖直角时 若仪器高不同 但都瞄准同一位置 则所测竖直角 B 相同 不同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以上都不对 答案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光电测距仪的视线应避免 B 横穿马路 受电磁场干扰 穿越草坪 过水体 077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 正方形一条边的观测中误差为 m 则正方形的周长中误差为 C m 2m 4m m2 078 圆曲线测设已知转折点的桩号为 4 150 940 算得切线长 35 265 曲线长 69 813 外矢距 3 085 则中点桩号为 3 4 154 025 4 186 205 4 150 581 4 220 753 079 已知 A B 两点坐标 xA 1000 000 yA 1000 000 xB 500 000 yB 500 000 求方位角 AB 为 2 45 00 00 225 00 00 135 00 00 315 00 00 080 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2 的方 法 距离和高差 水平距离和高差 距离和高程 实际距离和高差 答案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下列误差中 A 为偶然误差 A 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B 横轴误差C 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D 指标差 082 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 只有 D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 1 5000 的 要求 A 100m 0 025mB 200m 0 040mC 150m 0 035mD 250m 0 040m 083 经纬仪安置时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 A 竖轴位于铅垂位置 水平度盘水平B 水准气泡居中C 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D 以上都不对 084 水平角观测通过增加测回数 变化度盘位置的方法来消除 C A 视准轴误差B 度盘刻划误差C 水平轴误差D 度盘偏心误差 085 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 当视线水平时 盘左竖盘读数为 90 用该仪器 观测一高处目标 盘左读数为 75 10 24 则此目标的竖直角为 C A 75 10 24 B 14 49 36 C 14 49 36 D 165 10 24 答案 81 A82 D83 A84 C 85 C 086 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 应使纵 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C A 纵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其符号相同B 导线全长闭合差 其符号相同 C 纵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其符号相反D 导线全长闭合差 其符号相反 第 7 页 共 9 页 087 基线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其表示形式为 A A 平均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B 丈量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 C 平均值中误差与丈量值之和之比D 丈量值中误差与丈量值之比 088 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A 的符号为准 往测高差 返测高差 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D 以上三者都不正确 089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C A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图根导线B 单向导线 往返导线 多边形导线 C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支导线D 以上都不对 090 丈量某长方形的长为 a 20 0 004m 宽为 b 15 0 003m 则它们的丈量精度 A A 相同B 不同C 不能进行比较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86 C 87 88 A89 C 90 A 091 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 可根据 C 来判断 A 助曲线B 首曲线C 高程注记D 间曲线 092 在距离丈量中 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A 相对误差B 中误差C 往返误差D 允许误差 093 等高距是两相临等高线之间的 A A 高程之差B 平距C 间距D 以上都不对 094 地形测量中 若比例尺精度为 b 测图比例尺为 1 M 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 大小关系为 B A b 与 M 无关B b 与 M 成正比C b 与 M 成反比D 以上都不对 095 在地形测量中 经纬仪的对中容许误差为 C A 25mmB 3mmC 0 05 M mm 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D 10mm 答案 91 C 92 A93 A94 B 95 C 096 1 1000 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 平板仪安置精度为 C A 2 5cmB 1cmC 5 0cmD 10cm 097 偶然误差具有的特性是 C A 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B 保持常数C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D 具有累计性 098 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3cm 对于比例尺为 1 500 的地形图 相应地 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 A 15mB 20mC 30mD 10m 099 同一竖直面内 一点至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间所成的角为 C A 水平角B 天顶距C 垂直角D 转折角 A 100 00 00 B 280 00 00 C 280 00 00 或 100 00 00 D 80 00 00 100 精确定线常采用的方法是 D A 目估定线B 直线定线C 激光定线D 经纬仪定线 答案 96 C 97 C98 A99 C 100 D 101 B 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A 地球自然表面B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水准面 102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B A 相对高程B 绝对高程C 高差D 以上都不对 103 我国城市坐标系是采用 A 第 8 页 共 9 页 A 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B 大地坐标系C 平面直角坐标系D 任意坐标系 104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 地理坐标B 平面直角坐标C 坐标和高程D 高斯坐标 105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 B A 0 90 B 0 180 C 0 360 D 90 90 答案 101 B 102 B 103 A104 C 105 B 106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 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C A 96 B 276 C 6 D 174 107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A 往返较差B 相对误差C 闭合差D 容许误差 108 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 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方向B 磁子午线方向C 坐标纵轴方向D 子午线方向 109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A 斜线距离B 水平距离C 折线距离D 直线距离 110 下列仪器中 精度最高的是 B A DS3B DS1C DS10D DS30 答案 106 C107 B 108 C 109 B 110 B 111 等外水准测量双面尺法的观测顺序是 A A 后 后 前 前B 后 前 后 前C 后 前 前 后D 前 后 后 前 112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 A 方向B 高程C 距离D 高差 113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A 切线B 法线C 垂线D 水平线 114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A 仪器校正不完善 B 物象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 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D 仪器损坏 115 水准测量中 水准标尺不垂直时 读数 C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不确定 答案 111 A112 B 113 B 114 B 1115 C 116 水准测量中 消除 i 角误差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D A 测站数为偶数B 视线高出地面 三丝能读数C 增加观测次数D 前后视距相等 117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 与测站数B 与高差的大小C 与距离或测站数D 与距离 118 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 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C A Vi fh N N 为测站数 B Vi fh S S 为测段距离 C Vi fh N N 为测站数 D Vi fh S S 为测段距离 119 水准测量中 同一测站 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A 高于前尺点B 低于前尺点C 高于测站点D 低于测站点 120 视准轴是指 C 的连线 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B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C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D 以上都 不对 答案 116 D 117 C 118 C119 B 120 C 121 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A 的符号为准的 第 9 页 共 9 页 A 往测高差B 返测高差C 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D 以上都不对 122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A 使视线水平 A 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器B 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 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D 以上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