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势政策姓名:李清学号:08111040221班级:应用心理学08级2班关于中韩争议“端午节”的调查一前言近几年来,我们的邻邦韩国,时不时传来抢注中国文化遗产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影响,给两国的关系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事情起因最初源于韩国江原道日报的一篇报道,在报道中称: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以韩国的名义,于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发起冲击。韩国将“申报端午节作为本国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中韩学界的一片争论。就“申遗”的是“端午祭”还是“端午节”、“端午节”与“江陵端午祭”是否是一回事、两者之间又有何区别、这对中国又有何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负责“申遗”项目的韩国文化财厅在接受中国晨报采访时反复强调:“韩国的确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是申请的绝对不是端午节,而是江陵端午祭期间举行的别具特色的一系列活动。”但却不能平息中国学界对本国文化遗产遭到其他国家抢注的愤慨!那么,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否真的遭到抢注?如果是,我们该如何补救?如果不是,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我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二中国端午节的历史“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端午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起初,端午节起源于两湖一带,本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人士屈原同志,也有部分地方纪念其他历史人物;后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断扩大,大量的传统习俗和丰富的农耕文明包容进来;再后来,端午节的流传范围也不断扩大,从中国南方走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最后,端午节习俗进入韩国、日本,甚至亚洲的很多其他国家,与春节等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最终演变成亚洲区域的国际性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来历,不同地域有不同传说,不同活动有不同含义。当年,中国文化名人闻一多先生曾经对此作过专门研究,并作有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闻一多先生总结出如下几个端午节来源。 1、上古夏至节:端午之源应该是华夏上古时期的夏至节,也是殷历新年。殷人以“大火(火星)星昏见南中”的夏历(今农历、阴历)五月为岁首,即殷历一月相当于夏历五月,正是种黍和收麦之月。华夏上古时期,夏至节与冬至节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两大节日。西周至汉代,从周历、太初历到三统历,历法运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确定于五月初五,于是夏至与端午开始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 2、华夏祭龙日:龙是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闻一多云:“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古时五月江河涨水,人们把操纵水的希望寄托在龙的身上,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和行舟安全。华夏民族的数字崇拜为“一、三、五、七、九”,叠日则为大吉日,如一月一(新年)、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当初有五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一起择定吉日,确定以五月第五个日子为共同的祭龙日。 3、石榴悬门避黄巢: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杀人放火,百姓闻之逃难。五月间,黄巢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路遇一妇人携子疾走,见她怀抱一个大男孩,却牵着一个小男孩。黄巢奇而问之,妇人答曰:黄巢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命脉,万一无法兼顾时,只好牺牲自己的孩子,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颇为感动,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即可避祸。妇人将信将疑,她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石榴花。为了遵守承诺,黄巢领兵离去,全城得以幸免。此后,端午时节门挂石榴花的习俗开始流传下来。 四、贤孝投江传说:端午节的投江传说有三个。 1、两湖流域:三闾大夫屈原。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约楚怀王武关相会后扣其为质,使之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不愿屈服的屈原再次被逐,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当,遂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刘石林认为,屈原选择这一天投江,大约是因为端午是古代水乡的祭龙节日,是楚人最看重的一个吉日。屈原在离骚中就曾经写道:“摄提贞于盂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吊唁。人们将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而不去啮咬屈大夫身体。又担心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裹,外缠五色彩丝,后发展成棕子,划船江面则发展成为龙舟竞渡。2、江浙地区:伍子胥。楚国人伍子胥因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而弃楚投吴、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死前对邻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于吴京东门,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遂自刎。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其尸裹以革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传说子胥含冤而死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是为端午节。 3、浙东地区:孝女曹娥。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为救父而投江:“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综上所述,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夏至节即殷商之岁首日,端午食粽风俗则来源于上古新年日以新麦、新黍祭祀祖神的活动,龙舟竞渡又与龙图腾崇拜祭祀有关。后来,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忠烈献身之事迹颇为国人崇拜,且均巧合地发生于“五月五日”端午节之际,进而有所增附,使得端午节这个极为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之内涵愈加丰富。当然,端午节也远远不只纪念活动,还有包粽子、祭古人、赛龙舟、挂艾蒿、戴香包、贴钟馗等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活动,更是一个表达家庭亲情、开展社交活动、洋溢热情气氛的传统节日。那么,在2005年,为什么会出现“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端午祭真的就是类似于我们的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吗?我们的传统节日真的被韩国盗用了吗?那我们来看看江陵端午祭到底是什么?三还原江陵端午祭据资料,所谓“江陵端午祭”是指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举办的以端午祭祀为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祀期从为阴历四月初五持续到到五月初七,它是这个期间的一次大型的民众文化活动,在韩国久负盛名。“江陵端午祭”是政府组织的,有专门的江陵端午祭组织委员会。节日期间包括各种娱乐活动和仪式活动。比如荡秋千、摔跤、绘画、歌舞表演、做传统打糕等,此外还有来自外国的各种艺术表演。在节日广场上,一个表演场地连着另一个表演场地,人们尽情享受各种娱乐。而在河对岸,则是火热的商品集市,卖服装、用具、食品的摊位,挤满整条街。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之所以能有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要归结为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财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 江陵端午祭的确是东亚“汉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现象。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毋庸置疑发源地在中国,只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葛蒲水,或用营蒲露化妆,称为“曹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篙、营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虽已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煌,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座信、国师城陛“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陛郑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的。农历四月五日,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釉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煌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陛祠(郑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煌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举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江陵端午祭的活动丰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礼(谨酿神酒送神仪式)、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这些都是地区或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椰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商品交易。现在在江陵端午祭时还邀请国外民间艺术团体到场表演,增进各国的艺术交流和友谊。 转贴那么这样看来,其实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申请的“端午祭”是有很大差别的。 韩国情报科工作人员刘勤植也出面解释说:“根本不存在韩国申报端午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刘勤植进一步向笔者解释说,“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贻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国籍教授康晓城也声称,韩国人申请的是“江陵端午祭”这个特殊的民俗活动,而非端午节节日本身。“端午节很多国家有,其渊源与中国也有密切关系。但是各国过端午的习俗各不一样:中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日本和韩国就没有;日本人过端午的时候,男人游泳,女人洗头;而韩国人在过端午的时候,则是男人摔跤,女人洗头。”康教授还强调说,因为江陵四面环山,所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别具特色。 事实上,对于端午节,现在韩国的年轻人基本上不太了解。城市里的人也基本不过端午节。在农村,这个节日的气氛要浓厚许多。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男子会在那一天摔跤,女子则会荡秋千,而且她们还会用曹蒲水洗头。原来端午节是国家公休日,后来因为公休日太多而被取消了。对于端午节和端午祭,刘勤植表示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我无法确切地说出,但是两者还是不同的。端午节是一个节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我们韩国人会举行祝祭活动。而江陵端午祭是在此基础上,融人了江陵这一地方特有的土俗信仰,它还包含各种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我们申遗的项目是江陵端午祭。” 康晓城教授认为:“祭”和“节”两者并不相同。“祭”是指活动,“节”是指一个纪念日,比如春节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每个国家、地方都会有自己特别的活动内容。如果单就某个节日“申遗”,是根本毫无意义可言的。江陵端午祭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 四、韩国“申遗”对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启示 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明确了中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并表示国家将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将定为全国“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将被列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这自然让人想起前2004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引起的强烈反响。2005年11月25日巴黎传来韩国“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时,虽然国人已经明白这并非“抢注”了中国的端午节,但对韩国此举,情感上国人仍然感到“难以接受”,并由此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提出了反思。这次文化部以肯定的口吻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意向,尤其强调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国人感到了一丝欣慰。 事实上,韩国令中国人震惊的“申遗”举动并非横空出世,它的文化遗产保护从1962年就开始了。正是在该国经济开始起飞的1962年,韩国颁布了韩国的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财保护法,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也就是说,被韩国人津津乐道的经济增长期“汉江奇迹”(1962一1980年,人均GDP由87美元增加到1510美元)的开始,就伴随者对自身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早在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成为了韩国的国家文化遗产,被定为第十三号无形文化遗产国宝,而200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则是在所谓全球化的时代,在其成为经济强国之后,昭示其文化实力(软实力)的动作。 其实韩国的这种觉醒也是跟其邻国相对比而产生的。享誉世界的韩国泡菜,当年就是由日本人率先推向国际市场的,而这引起了韩国人当时痛心疾首的大规模反思,随后便加大了文化遗产的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2025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题与答案
-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 名牌博主生态体系解析
-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 2025年非处方药试题及答案详解
- 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 奥运会意义介绍
- 2025版胆结石的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
- 4.4免疫学的应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深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导则2025
- 金融-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七):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现状与前景展望
- 脑机接口康复应用-第2篇-洞察及研究
- 医院感染应急管理制度
- YJ-T 31-2025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大纲及考核要求
- 吊篮软挂专项施工方案
- 陕旅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时练习题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家安全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应付账款培训
-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我爱你中华+灯火里的中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