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抠:图层模式抠图(1)回顶部本教程为中国教程网叶冷 原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有不少朋友问到抠玻璃的问题,新手对抠取透明物体还是不怎么理解,今天发个抠玻璃的教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先贴原图和底图一幅:参考图参考图第一抠:图层模式抠图图层模式抠图:充分运用了图层模式里的“屏幕”和“正片叠底”的性质来抠图。说直白点就是某个图层运用了“屏幕”后,该层的白色看得见,黑色看不见了;运用了“正片叠底”后该层的白色看不见,黑色看得见。具体抠法大家往下看。1、首先用工笔工具或套索工具勾出不透明的部分。注意:红框里的工具都是可用的,我一般都是喜欢用精确的钢笔工具。图12、按ctrl+enter键,路径转为选区了。如图所示:(顺便说句:大家看到我图层里有两个图,我是留着做最后做底图用的,与抠图过程没关系,不要管它)。图23、按ctrl+j后在背景层上方自动生成图层1,如图:图32第一抠:图层模式抠图(2)回顶部4、将图层1拖至最上方,点图层1按右键,将图层1改名为“不透明部分”(当然不改也行,我这里便于大家能一目了然好理解)。图45、回到背景层,用魔棒工具选取白色区域。图56、进行反选,这样一来就选取了玻璃了,大家看,蚂蚁线这次是围住了玻璃。如图:图67、不要取消蚂蚁线,按ctrl+J,生成图层1,隐藏背景层,显示效果如图所示:图78、复制图层1为图层1副本,拖至底图2上方,打开底图2图层前的眼睛,让图层2为可见状态。具体如图所示:图89、将图层1副本设定为正片叠底,注意看红色椭圆里的内容。大家看,设定正片叠底后,玻璃下的白色消失了,但是玻璃显得暗淡,没有光泽感,不自然。所以抠图还得继续。图93第一抠:图层模式抠图(3)回顶部10、再次回到“图层1”,复制图层1为“图层1副本2”,并移到“不透明部分层”的下方(顺便说句:大家在操作时注意看我的图层的隐藏与显示,有眼睛的为显示,没眼睛的为隐藏)。图1011、将“图层1副本2”应用图像命令,如图所示:图1112、将混合模式设定为正片叠底。大家看,图像明显变暗了。为什么要让图像变暗呢?目的就是要使图像的黑白反差加强,让图像暗淡,只留最强的高光区域便于抠图。图1213、再重复使用刚才的应用图像命令二次,所得效果显示如图:图1314、将前景色定为黑色,用画笔工具以30%的不透明度向玻璃上涂黑。图144第一抠:图层模式抠图(4)回顶部15、注意用红圈圈住的周边不要全涂黑了,因为那些最终才是玻璃光亮的部分。图1516、将图层1副本2设定为屏幕或滤色。注意红色椭圆里的内容。大家看,这次玻璃有光亮了,但原图的白色还隐隐存在,必须继续涂抹黑色从而减淡白底。图1617、这次将画笔的不透明度设定为10%进行涂抹。图1718、让不透明部分层前的眼睛出现,为可见。大家看,玻璃抠出来了。图1819、换个背景看看效果。哇.玻璃显得更明净了。图层模式抠图到此完毕了!图195第二抠:抽出抠图(1)回顶部第二抠:抽出抠图1、保留几个必要图层,如图所示:图202、新建图层1为图层1副本。图213、新建图层2,填充黑色。图224、将图层1副本与图层2合并,并移至蓝色底层上方。如图所示:图235、ctrl+L色阶调整,具体如图所示:(为什么要用色阶调整呢?目的与前一种方法是一样的,加强图像的黑白反差,便与抠图。后面还有两种抠图方法里都有用到ctrl+L色阶调整,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图246第二抠:抽出抠图(2)回顶部6、用抽出命令,如图:图257、抽出面版出现了,注意左上角用红色椭圆圈住的地方,边缘高光器工具,用这个工具往玻璃上涂抹绿色(涂抹其它颜色也可以,不一定非得涂抹绿色),边缘高光器笔头的大小可自由设定,在绿色矩形处设定笔头大小。图268、涂抹完后,强制前景旁添上勾,颜色为默认白色不变。图279、抽出白色后的效果如图所示:图2810、复制图层1为图层1副本,拖至刚才抽出白色层(也就是图层2)的下方,设定图层1副本为正片叠底,注意红色椭圆处。图297第二抠:抽出抠图(3)回顶部11、隐藏图层2,大家看效果,玻璃透明了,但欠缺光亮感,所以刚才抽出的白色就派上用场了。图3012、让图层2前的眼睛出现,将图层2的不透明度设定为80%(这个值还可小些),然后选中橡皮擦工具以50%的不透明度擦除白色,擦除的时候要注意不断地变化不透明度,擦到玻璃周遍处橡皮擦的不透明度数值要更小些大约10%左右。图3113、该留的留,该擦的擦,擦除后的效果如图所示:图3214、让不透明部分层前的眼睛出现,该层为可见状态,大家看,抠出玻璃了。图3315、同样换个背景试下,大家看,明净透明。用抽出取高光抠图到此完毕!图348第三抠:直接用快捷键取高光抠图(1)回顶部第三抠:直接用快捷键取高光抠图1、保留几个必要图层,如图所示:图352、复制图层1为图层1副本,然后将图层1副本拖至蓝色底图上方,设定图层1副本为正片叠底,注意红色椭圆里的内容。同时也注意我的图层的可见与隐藏。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欠缺的又是玻璃的亮光了。必须想办法获得玻璃的高光。图363、其实获得高光有时来地也太简单了,大家可用键盘上的ctrl+alt+这三个键获取。呵呵说起这个快捷键,还真有不少新手对键感到迷惑的。我附上一个键盘图以作说明,大家能一目了然。图374、现在为获取高光而操作了,先回到图层1,复制图层1为图层1副本2,并拖至图层1副本的上方,如图所示:图385、按ctrl+L,将图层1副本2进行色阶调整,如图所示:图396、色阶调整后黑白对比强烈了,具体效果如图所示:图409第三抠:直接用快捷键取高光抠图(2)回顶部7、现在到了直接用快捷键选取高光了,大家同时按下ctrl+alt+这三个键后,注意看此时玻璃上有零散的蚂蚁线出现了。具体如图所示:图418、按ctrl+j,出现图层2,隐藏图层1副本2,显示效果如图:图429、大家看上图,玻璃还是暗淡无光泽,必须把图层2设定为屏幕或滤色。设定后的效果显示如图:图4310、大家看上图,屏幕后,白色加强了,感觉原图的白色背景没有完全去掉,所以必须再次用橡皮擦除一部分白色。具体擦除方法同抽出抠图里的擦除方法一样。大家返回到抽出再看看。图4411、让不透明部分层为可见,抠出玻璃了。图4512、换个背景看看效果。用快捷键选取高光抠图完毕。图4610第四抠:用通道抠图(1)回顶部第四抠:用通道抠图通道是抠图最常用到的,也是众多抠图方法中的老大了。理解了通道,也就对PS有了领悟了。建议新手抠图尽量多用通道去解决去磨练。1、同样留几个必要图层。图472、复制图层1为图层1副本,拖到蓝色底图上方,并将图层1副本设定为正片叠底如图所示:图483、大家看上图,现在欠缺的是玻璃的光亮。所以必须再想办法抠出玻璃的高光。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回到图层1,让其它图层前的眼睛都消失。如图:图494、回到通道,复制蓝通道为蓝副本如图所示:(顺便说说通道,大家看通道就是黑与白,黑色区域是不被选取的,白色区域是可以选取的,我门可以用色阶等其它手段改变通道里白色区域的大小,我们还可以选择白色区域,只要按住ctrl,然后用鼠标点击通道,就可选取白色区域,具体表现是蚂蚁线出现。)图505、用魔棒工具选取玻璃外面的白色区域,前景色为黑色,按alt+Delete键填充黑色,效果如图所示:图516、按ctrl+d取消蚂蚁线,然后进行色阶调整,按ctrl+L色阶面版出现,具体如图所示:图5211第四抠:用通道抠图(2)回顶部7、现在可以选取高光了,左手按住ctrl不放,右手用鼠标点击用色阶调整过的蓝副本通道,蚂蚁线出现了,蚂蚁线的出现表示已选取了蓝副本通道里的白色区域了。图538、不要取消蚂蚁线,回到图层面版。如图所示:图549、按ctrl+j出现图层2,隐藏图层1,显示如图:图5510、将图层2拖到图层1副本的上方,并将图层2设定为屏幕后滤色,请注意红色椭圆,同是也请注意那些图层隐藏,哪些图层该显示。具体如图:图5611、现在又得用橡皮擦工具擦掉该擦的,保留该留的白色了,具体擦除同上面的擦除方法一样,大家回到上面看看。图5712、擦除完后,让不透明部分层前的眼睛出现,为可见状态。大家看,玻璃被抠出来了。图5813、换个背景看下效果。通道抠图完毕!图59附言:在整个抠图过程中,有好几处要用到蒙版,但我没有用蒙版,对于新手,往往会被一个简单的蒙版而蒙糊涂,致使抠图在新手眼里急剧复杂化了。新手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吕梁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基础过关(一)物理试题(无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边防军人知识培训课件
- 机器学习算法在健康保险精算模型中的优化-洞察及研究
- 国产高导热材料在监视器箱散热系统中的替代路径
- 含氟硼酸酯类化合物生物代谢路径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联性研究
- 反射式筒灯与智能建筑光环境协同控制的算法优化路径
- 反光织带与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集成技术瓶颈突破
- 双碳目标下刮板系统余热回收与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突破
- 半导体级副门锁芯片在电磁脉冲环境下的自毁保护机制
- 解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专题PPT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默写表
- 食堂合作协议范本食堂档口合作协议.doc
- 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
- 建筑识图题库及答案
- 《幂的运算》习题精选及答案
- 异质结TCO设备:RPD与PVD比较分析(2021年).doc
- PPT汇报评分表(共1页)
- ESD防静电培训教材.ppt
- 《春》复习课件
- 《口袋妖怪漆黑的魅影5.0》图文攻略(全周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