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解析ppt课件.ppt_第1页
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解析ppt课件.ppt_第2页
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解析ppt课件.ppt_第3页
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解析ppt课件.ppt_第4页
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解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放射线 radioactiveray 不稳定元素衰变时 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有穿透性的粒子束 分甲种射线 乙种射线 丙种射线 其中丙种射线贯穿力最强 三种类型 射线为氦原子核 粒子 不是质子 带正电 射线为高速电子流 带负电 x 射线为光子流 不带电 X线对人体健康确有一定危害 X线照射量越大 对人体的损害就越大 X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由于X线的特性 生物效应 X线照射机体后 可使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一系列变化 组织中的细胞被电离辐射灭活 使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减少 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使病菌容易侵入机体而发生疾病 从而引起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放射性损害 放射性损害程度受照射剂量 照射面积和部位 受照个体与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率以及射线的能量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主要损害如非照射急慢性放射病 放射反应 主要症状为恶心 呕吐 头痛 血象异常 皮肤损伤等 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 放射性白内障 皮肤癌等 妊娠期基础放射线易造成胎儿致死 致畸 严重智力低下等 著名的辐射事件 日本核爆炸前苏联切尔诺和贝利核电站事故 辐射照射有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只有确定性效应有阈值 严重程度取决于剂量多少 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剂量有关 严重程度和剂量无关 也就是说单次照射即使受照的剂量大 也不一定导出问题 具有随机性 0 25Gy 1 不明显和不易觉察的病变可恢复的机能变化0 25Gy以上可能产生不同机能变化Gy和mSv是不同的剂量单位 具体的解释见描述 1 大概说来差1000量级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射线对人体作用时 有三种生化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白血球 血小板 染色体 单次照射剂量的确定性症状 单位Gy 1 皮肤 红斑 X 5 8暂时性脱发3 5永久性脱毛7 2 造血 3 5受照者50 死亡 3 眼睛 晶体混浊 X射线 2白内障 100 7 5白内障 随访35年 5 4 睾丸 暂时性不育0 15永久性不育3 4 卵巢 2 5 6不育因此 在做影像检查时 如果可能的话 可以优先考虑无辐射的MRI 但是很多诊断MRI是不解决问题的 一般是先拍X片 必要再CT 另外 针对儿童和孕妇的诊疗有区别于普通成人的标准 说明 上面两张图片为X射线照射前后细胞核的变化 上面一张图为对照细胞的细胞核 未经过辐照 下图为x射线辐照后 出现明显的DNA损伤 来源 科学新闻双周刊样刊一 但是人们也不必因为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光和CT检查 根据X线理论原理 病人在X线检查时 一次安全照射量应在100伦琴以内 按这个照射量再制定出容许的照射次数和时间 如胸部透视在几天内总的积累不应超过12分钟 胃肠检查不应超过10分钟 至于摄片检查因部位不同 照射量多不同 所以相应的容许照射次数也不同 病人在一年当中做2 3次检查对健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而且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 目前普及的DR检查 这样X线照射量要比原来剂量还要减少1 2量 从而更加保护了病人的健康 且诊断效果没有丝毫降低 此外 近年来各大医院均采用摄片为主 透视为辅的方式 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病人过多摄入X线量 透视比摄片X线量大 另一方面也可为诊断疾病留有依据 以便于治疗和复查对比 射线辐射量参考值 胸透一次大约1 1mSv胸片一次剂量0 2mSv头颅CT2mSv胸部CT8mSv腹部CT10mSv骨盆CT10mSv地铁安检乘客接受剂量 0 01mSv 1 辐射量单位对照表辐射量辐射量SI单位SI单位专名专用单位照射量库伦 千克 1 C kg 1 未定伦琴 R 1伦 2 58 10 4库伦 千克 1 1R 2 58 10 4C kg 1 吸收剂量焦耳 千克 1 J kg 1 戈瑞 Gy 1戈瑞 1焦耳 千克 1 100拉德 1Gy 1J kg 1 102rad 拉德 rad 1拉德 10 2焦耳 千克 1 100尔格 克 1 1rad 10 2J kg 1 102erg g 1 当量剂量焦耳 千克 1 J kg 1 希沃特 Sv 1希沃特 1焦耳 千克 1 100雷姆 1Sv 1J kg 1 102rem 雷姆 rem 1雷姆 10 2焦耳 千克 1 1rem 10 2J kg 1 吸收剂量 1Gy 戈瑞 1J 焦耳 kg 每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核辐射能时 其核辐射剂量称为1戈瑞 当量剂量 1Sv 希沃特 吸收剂量 权重系数 通常用于辐射防护中 X射线我们通常把权重系数设为1 通常我们说有效剂量是指对全身器官的当量剂量取的平均值 1R 伦琴 相当于10mSv 毫西弗 0 01Sv 西弗 1rem 雷姆 补充 1 在整理这份资料时 查到的拍X光胸片的剂量说法不一 因此特别咨询了专家 专家给的答复如下 辐射剂量是个概数 不同的资料来源可能会不一样 关键是要注明出处 2 以下数据引自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8 供大家有大致范围概念 每次检查平均有效剂量 mSv 检查部位 1970 1979 1980 1990 1991 1996 1997 2007 胸部X光摄影 0 25 0 14 0 14 0 07胸部X光透视 0 72 0 98 1 1 2 1四肢和关节 0 02 0 06 0 06 0 05盆骨和臀部 2 2 1 7 1 8 1 1头部 2 1 1 2 0 83 0 08乳腺摄影 1 8 1 0 51 0 26腹部 1 9 1 1 0 53 0 82CT 1 3 4 3 8 8 7 4 脆弱人群 孕妇 新生儿 尽管在孕期做X光 CT检查并不会绝对导致胎儿畸形 但杭州市医学会临床放射和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杭州市一医院放射科主任陈文辉还是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 尤其是怀孕头三个月的准妈妈 因为此时是胎儿重要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 X光可能使这些尚未发育定型的细胞组织产生突变 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会增高 还有研究表明 新生儿如果因头部受损伤做CT检查 对以后的学习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影响 而对空间识别能力则没什么影响 敏感部位 性腺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 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 温馨提示 射线的防护 1 X线机的固有防护 X线机的固有安全防护性能是X线防护的最重要环节 球管管套 遮光器应不漏射线 窗口装有铝滤过板 有用线束进入患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小于6R min 特别是用床上球管透视时 X线球管及其附件如有辐射线泄漏 工作人员及患者将受到直接辐射 2 时间防护 尽量缩短X线的辐射时间 在介入手术前要拟订严格的操作程序 了解患者的有关资料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 术中操作的累计曝光时间不应超过30min 优化最佳投照条件 避免重复照射 3 距离防护 利用增加术者与辐射源 即球管焦点 和散射体 即受检查 的距离 减少术者所受辐射剂量 距离每增加1倍 辐射剂量减少3 4 透视曝光时除术者及主要助手 其他人员应远离 避开X线辐射源 4 屏蔽防护 在射线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 减少或消除射线的辐射 如果屏蔽有铅衣 铅围裙 铅帽 铅眼镜 铅手套等 5 工作人员应佩带射线剂量检测器 每月报告1次个人接触的辐射剂量 介入工作人员每年接触的定量不应超过5 为了限制X线辐射剂量 根据介入手术室设备和防护条件 可适当限制术者的手术次数 6 工作人员应执行防护规章制度 穿铅衣 戴铅围领和防护眼镜 随时调整遮线器 尽量缩小照射野 严禁工作人员身体任何部位进入照射野 7 定期进行防护检查 工作人员每月检查血常规1次 每年系统体检1次 8 适当增加营养 增加室外活动 避免过于劳累 合理排班 严格休假管理 9 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 可以知道当天接受的剂量和累积剂量 并将其控制在安全水平下 实验时必须带好专用的防护手套 口罩 穿工作服 实验完毕 立即洗手或洗澡 实验时 力求迅速 熟练 尽量减少被辐射的时间 并应尽可能的利用夹具 机械手来操作 以便远离辐射源 同时应设置隔离屏蔽 粉末物质应在手套箱中进行操作 10 对中子射线的屏蔽可选用含氢量较高或含硼的材料 水 石蜡 硼砂等 对 射线的屏蔽可选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 铅 混凝土等 对 射线的屏蔽可选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 铝 塑料或有机玻璃等 对 源的防护主要是内照射防护 对 源 中子源的防护主要是外照射防护 11 外照射的主要防护方式是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措施 外照射是射线照射人体后只造成对人体组织的损伤 内照射指放射性物质呼吸道吸入 消化道进入 皮肤伤口渗入等途径进入体内 造成放出的射线及化学毒性对人体器官的双重损伤 规范放射检查 1 孕妇禁止检查 婴幼儿 准备要小孩者谨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