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四柱、起名、五格解析.doc_第1页
立四柱、起名、五格解析.doc_第2页
立四柱、起名、五格解析.doc_第3页
立四柱、起名、五格解析.doc_第4页
立四柱、起名、五格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立四柱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拿我的一位朋友举例:朋友生于1984年8月27日,此年为甲子年(书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诀可知:他的年天干为甲,所以月以丙为首,所以他的立月柱为,癸酉;相应的他的日柱为癸巳(书中查到);而他的时立柱根据时立柱歌诀得知:癸巳为日干时,以壬配子时,所以时柱应为戊辰。这样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癸酉 癸巳 戊辰”。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个准确的时间,年月日时,即古人常说的生辰八字,这八个字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也蕴含了一个人今后的命运。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推夜子时法(妥否?): 夜子时,与正子时不同,推法亦稍异。查子时之时间,由夜间十一点钟开始,至一点钟为止。在夜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生人者,乃是夜子时。是时为今夜之子时,乃属于今日之内。十二点钟后,属明日。所谓夜子时者,乃今日之夜,非明日之早。正子时者,乃明日之早,非今日之夜也。一时有两点钟,前一点钟是夜子,后一点钟是正子。遁干之法,与日上起时法,稍有区别。必须于遁得亥时之后,再加遁一位也。 例:假如丙午年,庚寅月,乙丑日,十一点钟后,十二点钟前,夜子时生。歌诀云:乙庚丙作初。是乙日子时(正子)遁丙子,依次顺数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夜子时须即戊子也。 克择讲义:每午后十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五十九微为夜子,属阴; 就是上四刻,原作现日之额。若超过十二点起至一点内止,则是早子明日,作下四刻,属阳,万年不易。 自古至今甲己日起甲子时,夜子原起甲子相同,加注夜子可也起名的正确方法首先根据出生的年月日时推算出八字,排出流年运势和四柱神煞,用起名宝典五格剖象法制定起名方案。五格要吉利,三才要通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神:完善五行搭配。2.定大小:名字有大小,大了命主抗不住,招灾,小了浪费耽误了命主的好命。3.分文武:文命取文,武命取武,不可乱套。4.辨粗细:豪放之人用宏伟之名,细腻之人用静雅之名。5.看地位:位高之人用壮大卦象,位平之人用福运卦象。6.找吉凶:找出灾煞,用卦象抗之化解。7.配字型:根据命主姓氏结构搭配好字型,上下,左右,独体,繁简等。8.挑发音:第三字一定要挑开口的上音。查命主生平,选诗情画意文字为佳。一、基本要领: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二、注意事项 1,尽量不用多数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2,尽量不用多数人容易念错的生辟字,以避免难认;3,尽量不用笔画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难写;4,尽可能使用好听的褒意诣音,不用不顺耳的贬意诣音;5,尽可能使用多音调,即三个字避免同一声调,念起来响亮有起伏感;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叠音。什么是周易起名: 周易起名最早是服务于皇室,用于朝代名的制定,皇帝的帝号,年号,谥号的制定,皇太子的命名,是不传于民间的密宝。坊间误传由日本人根据中国古代易学发明,其实是在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大肆侵略扩张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剽窃和掠夺,在九十年代末流入大陆。由于日本人没有得到姓名学真正的精髓,只会单纯的计算笔画,故而在推算中谬误百出。周易学者认为:姓名学虽是最易学的一种命理,但其实要比想象的复杂的多,易学难精,需要考虑字的结构、文字寓意、音调、取象、文字本身五行等多个方面。周易起名属于易学分支,是从周易象数理论中衍生出来的新派系,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怎么取一个好名字? 根据先天因素旺衰喜忌,用名字中的字形、字义、字音、取象、易理等实际因素来起名。补其不足,泄其有余,方是周易取名正途。许多起名师连生辰八字都不懂,只是根据五格数理查字的笔画帮人取名;有的人自身就没有多少文学功底,取名时夸夸其谈;也有的人对命理一知半解,只知有正格,命里边缺什么就补什么五行,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命理学中尚有从格,化格,假从,假化等说法。取名一定要分清先天五行的整体气势旺衰,生克得宜,做到平衡流通。易经数理和五格数理据五格剖象法介绍,该取名法是熊崎健翁根据易经数理所创。那到底五格数理是不是就是易经数理呢?五格数理以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10为水而易经的数只有1和2 西方称为二进制数 就是阳爻和阴爻(这个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有详述)五格数理有81个数 而实际名字数理中根本用不到81画那么多易经卦象最多也只是有64卦,但这个是易经中的象而不是数 我国古代对文字的划分从来就没有用笔画区分的 ,它主要先看字的结构也就是(筑基)次看字的寓意(字的深层含义)和取象(易经卦象),最后看字的读音 ,这样才可以定一个字的五行。所以周易取名要求较高,需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组合决定吉凶: 定了字的五行后就要分君臣主宾组合,周易取名的姓名五行组合以姓氏为君名字为宾;这和八字中的日主为主其余为宾是一个道理,不过名字中的五行不喜克只喜生,因为它是配合八字喜用的,克就会减力而导致不吉。 取名标准姓名本身有深意,对照八字去推理;起名要看财官印,流入日主应加力;不入日主它方去,定要想法去克抑;身弱帮扶身旺泄,从格化格详分析。字有阴阳字有象,阳性文字是合体;独体多是阴性字,偏旁木火为阳气;月水金雨带阴气,偏旁字根查仔细;认真推敲音形意,汉字五行不可弃。干支全象喜用取,人生起伏有轨迹;五行判断非简易,财官灾病和学历;用字简洁名高雅,寓意深远韵和谐;格局旺衰要断准,再起名字才吉利。具体起名要素1、符合个人的命理,即通过命局选出您的喜用神,也就是人们说的补救五行,然后根据您喜欢的字进行组合;2、符合易经理论,其寓意是达到阴阳平衡(即中和);中和是两个概念,正格宜中(中就是五行停匀,流通不息),从格宜和(和就是和气顺畅,不宜冲克)。3、符合字形、字义、字音、取象、易理,就是指在名字中取用的字,不能生僻、难认,应利于书写和辨认,也不能有谐音,让人产生不好的遐想,另外,一个名字要有好的寓意,因为名字有暗示的作用,积极向上的名字总能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4、符合三元配置,也就是俗称的天时、地利、人和,用意在于把这三方面好的运势都揉和到名字中去,这样产生的名字能起到增运的作用;5、符合个人风格及个性,取名要根据本人的性格信息来取,尽量弥补性格中的劣势,突显本身的优势,避免和家族中的同性,特别是长辈重名;6、姓名所蕴含的易经卦象要吉利,避免姓名喜用五行交战不和。7、所起的名字避免家人姓名有冲突。征求顾客意见,根据顾客喜欢的字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有利孩子命局的字来组合起名。8、符合音律学、音韵学,指取好的名字,要豪放大气、朗朗上口、好听好记,因为名字从心理学上讲,叫首因效应,是给人的第一感受,好听的名字是很容易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的;9、所取名字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10、姓名字形美观利于签名设计。五格剖象法五格数理是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以其所谓的81灵动数,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来历五格剖象法也叫日本五格剖象法或者五格破相法,是目前较有影响的一种取名法。最初在公元1918年初,由日本人熊崎健翁根据中国易学数理学开创,因此五格剖象法也称作“熊崎氏姓名学”,其核心就是将人的姓名按五格剖象法来解释。1936年由台湾留学日本的白玉光(又叫白惠文)带回台湾翻译推广,后来流行于韩国,东南亚,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在中国大陆,五格剖象法通过和中国传统易学原理的结合,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命运分析学者方晨等规范总结和实践,以康熙字典笔画作为姓名学笔画基准,形成完善的符合中国姓名传统的姓名分析方法,结合中国传统姓名学,成为中华姓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命运分析学学者方晨认为:五格剖象法只是姓名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五格对姓名的应用和诱导起到关键作用。五格剖象姓名学计算方法易经的精髓是阴阳五行(金、木、水、土、火)1、3、5、7、9属阳;2、4、6、8、10属阴。 姓名有多种,复姓复名、复姓单名、单姓复名、单姓单名。 姓名学笔画以康熙字典笔画为基准,也考虑到特殊文字的笔画计算方法。 计天格法如是复姓,姓的笔画相加,得出天格数;如是单姓,姓的笔画加一得出天格数。如司马光,司马是复姓,天格是5+10=15;李刚,李是单姓,天格是7+1=8。天格乃祖先留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计人格法人格,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