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撰写刍议.pdf_第1页
学术论文撰写刍议.pdf_第2页
学术论文撰写刍议.pdf_第3页
学术论文撰写刍议.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11 03 15 作者简介 李宗刚 1963 男 山东滨州人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第 27 卷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Vol 27No 7 July 2011 学术论文撰写刍议 李宗刚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学术论文是我们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之后写出的理论性文章 目的是 要揭示这一问题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学术论文既需要作者具有一种独立创造的能力 又需要作者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 是科学研究得以生生不息并向前发 展的原动力 撰写学术论文需要从准备工作开始 经过资料的占有和整合 实现问题的提出和观点 的升华 进而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 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写作 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600 2011 07 0136 04 学术论文是我们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深 入研究之后写出的理论性文章 目的是要揭示这一 问题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因此 它需要我 们以系统的理论思维来统领材料 通过具体现象揭 示其本质特征 归纳出一般规律 使思维实现从感性 存在向理性概括的飞跃 一般地说 学术论文水平 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理论 性的强弱 学术论文需要作者具有一种独立创造的能力 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前人 未涉及或未论述过的问题 经过自己的研究探索 提 出新的看法 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 这是一种创新 二 是某一问题虽然前人已论述过了 但是学术论文在 前人的基础上 又进一步深化 扩充和重新解释 这 也是一种创新 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是最常见的一种 创新 这种创新往往借助于新角度 新方法 新材料 来实现 三是某一问题前人虽已涉及和论述过 但其 论断不正确 经过自己的严密论证后对其错误论断 加以修正 这也是一种创新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 魂 是科学研究得以生生不息并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学术论文需要作者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科 学性是学术论文的根本 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在很 大程度上体现在论文是否具有这种科学性上 所谓 科学性 一方面表现在论文作者要具有科学的态度 可以说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 容不 得我们半点马虎和搪塞 因此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 中 要时刻忠于客观现实 不能为了一鸣惊人而故弄 玄虚 更不可为了标新立异而和一些正确的立论过 意不去 从而使学术论文的写作走入到绝对化和片 面化的泥沼中 另一方面 学术论文写作的科学性 还体现在其内容的科学性上 学术论文在其本质上 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把握 其科学性便要求 学术论文的内容符合并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容及 其内在规律 使学术论文的结论建立在真实可靠的 事实基础之上 在逻辑性上具有无可质疑的真理性 一 一般地讲 我们对某一专业的具体科目的理解 接受和喜欢的程度是有差异的 我们驾驭那些和我 们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相通之处的科目时 不但得心 应手 而且对此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而那些和我们 的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点不相吻合的科目 则往往使 人望而生畏 力不从心 这一切实际上标示着 那些 容易产生兴趣的科目 便是我们将来自由驰骋文思 的疆域所在 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自觉地 把兴趣点和思考中心有意识地定位到这一方面来 争取对该学科的内在脉络有个真切的把握 寻找该 科目的内在逻辑体系 反思其所存在的局限 从而为 论文写作找寻到最佳结合点 一般情况是 我们驾 驭起来得心应手并和自己的兴趣相吻合的科目 便 是我们的论文写作的最佳对象 一旦我们在学习过 程中 寻找到了这样一个最佳的 点面 之后 我们 便应该在这一领地里多用一些心思 多做一些思考 以便为将来的学术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何学科都具有自己内在的逻辑结构 因此在 读书的过程中 要注意撰写人是从哪个角度如何提 出问题以及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的 在这一方面 我们应该善于思考 因为只有把握了撰写者提出问 题的内在根据 才会真正地深入到事物的内在事理 中 实际上 我们之所以在能力培养上一直难有重 大突破 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提不出什么问题来 提 不出问题 便犹如是一名士兵举起枪不知该向何处 射击一样 找不到具体的靶子 从根本上说 能否提 出问题和提出何种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 人水平高低的重要试金石 因此 学会提出问题便 是我们需要认真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要真正掌握 提出问题的方法 需要我们注意借鉴他人是如何提 出问题的方式 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学会作者那种 提问题的方法 把握其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 另一方 面也有助于我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因此 在学 习的过程中 锤炼对于问题的把握能力 犹如找到了 走向成功的路标 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由厚到薄 厚积薄发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对于某一 科目产生了兴趣 那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由此而 达到自由写作的境界 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跋 涉 这便是知识和材料的积累问题 涉猎书本上的 知识 切不可泛泛而读 而应该注意作者所选择的材 料是如何运用的 并且把自己认为将来可能有用的 东西随时随地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 当然 要想较 好地积累材料 单纯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 我们要处 处留心 时时留意 做学问上的有心人 只要和自己 的兴趣和思考方向相吻合的材料 就迅即储存起来 届时 我们一旦要撰写学术论文 就不会出现 临时 抱佛脚 的尴尬情形了 二 在学术论文研究的课题初步确定下来之后 随 之而来的便是对解决该课题所需材料的占有及其对 于材料的加工 一般地说 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一 个认识的发展过程 因此 要想得出较为科学的学术 成果 除了人本身要具有一种信息加工能力之外 还 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占有外界信息 即与此课题相 关联的资料 不少人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 那就是材料的 积累和论文观点的提炼是可以分开的 所以 一说 占有资料 便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对于论文观点再提 炼和再把握这一重要过程 使正反两个方面的材料 积累演变成正向单一侧面的材料积累 即只积累那 些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而那些与此无关的材 料 则被彻底摈弃了 从而忽视了材料的积累 占有 与论点的再提炼的辩证关系 对此 王世德在 怎 样撰写学术论文和学年论文 中说过 研究工作不 是在搜集材料之后才进行的 应该边搜集材料边思 考问题 发现了新的问题和线索 又可以扩大搜集 材料的范围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 随时随地要问 一个 为什么 用实践去检验前人所说的是否符合 实际 是否真有道理 区别它们哪些论点好 论据不 对 哪些论点错 论据却对 这样做 搜集材料的过 程也就是研究的过程 1 P24 资料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物质基础 没有一定数 量的资料 学术论文的写作就很难进行 占有资料 是一件极其枯燥而烦琐的事情 因为我们要把与课 题有关的所有材料都尽可能地拿来 而不是简单的 依照自己业已形成的观点来定向搜集所谓的有用材 料 尤其是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 一旦遇到了与我 们既定搜集材料方向相反的材料时 就可能使我们 对原有的课题感到进一步的困惑 在此 有必要强 调一下 我们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 绝不能戴着有色 眼镜来对待材料 要把与自己的看法相符合与不相 符合的材料都搜集起来 并对此进行重新加工 而不 可人为地割舍隐含其中的矛盾 这样 我们在正反材 料的对比中才可能接近真理 对此 赫胥黎曾经指 出 我要做的是教我的愿望符合事实 而不是试图 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 2 P96 论文写作的资料有两大类 原始资料和研究性 资料 有些学生可能感到占有原始资料是重要的 而对于一些研究性的资料的占有则是可有可无的 甚至是有害的 因为前人既成的论断有可能成为我 们产生新观点的桎梏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我们只有尽可能的占有研究性的资料 才可以了解 在该领域中前人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 从而既避免 731第 7 期李宗刚 学术论文撰写刍议 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又能有效地为自己的学术 主攻方向找到突破口 贝弗里奇对于这一问题有过 精彩的论述 无论如何 多数科学家都认为 研究 一个问题时 对该问题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一无所 知 是更为严重的障碍 2 P96 这一切说明 占有并 加工一切必需的材料 不仅不会使我们的思维受到 限制 反而会使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实现学术研 究质的飞跃 在明确了搜集资料的重要性之后 另一个问题 是需要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及方法有哪些 搜集资 料的途径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调查 实验的手段 获取资料 另一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而获取资料 在后一种途径中 可以用检索图书目录 期刊目录 查阅索引 使用工具书和查找文摘等途径 至于搜 集资料的方法 可以使用做卡片 记笔记 剪报 复印 和电脑储存等方法 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 信息的查找已经从当初 的繁琐和沉重转变为简捷和轻松 目前 最为可靠 的论文信息资源库是中国知识资源网 http www cnki net 该信息库由清华同方开发 是目前最为齐 全的期刊资源和硕士博士论文库 三 在论文的写作中 相当一部分人可能有这样的 感觉 那就是搜集材料我们还不觉得特别难 难的是 我们拥有了材料 却仍然无法完成论点的概括与论 文的构思 学术论文的写作依然一无进展 这一情 形说明了我们的头脑在加工材料时 无法对其进行 抽象的思维加工 头脑在这里充其量只是充当了书 橱的功能而已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 的确存在着 一些问题 如我们面对同一的材料 但得的结论却不 同 甚至大相径庭 以至于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那 么 我们面对丰富的材料 如何才能较好地加工材料 呢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用 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 从而使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 最终突进到事物的本质层面中 科学研究的方法 就是人们发现新现象 提出 新理论的手段 就是人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 去寻 找观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联系 就是在科学研 究活 动 中 运 用 科 学 的 实 践 与 理 论 思 维 的 技 巧 3 P7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研究的过程 就是依 恃着研究主体的思想体系与研究目的 依照一定的 科学方法 对于材料的同化与拒斥的加工过程 一般地说 撰写学术论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但是我们的概括活动是对纷繁复杂的事实进行概 括 把从中能代表事物本质的方面提炼出来 从而 对之进行定性 这是对于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把握 在这一抽象思维的过程中 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 为什么说这一事物是该物而不是他物 其内在的根 据是什么 在这里 我们需要用思维把具体的物和 抽象的理联结起来 如朱德发教授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五四文学时就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最根本的 问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这个 问题 针对流行五四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 主义这一权威观点 指出了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思想 在文学革命指导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自己的结 论 4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 性的把握 当然 这里也离不开抽象思维 其思维的 一般线路是先对客观事物是如何发展的 进行简明 扼要的概括 然后分析事物之所以如此发展的原因 这也就是对于事实 现象做出解释 说明它为什么如 此 从而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如果我们在把握 事实的时候 仅仅停留在对于事物表面现象的一般 描述上 不能深入分析 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动 因 那就谈不上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 学术论文的 价值就难以很好地实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 以看出 对事物动态的描述及其把握 其实质是对于 事物发展之所以然的一种规律性解读 从而把那些 最深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 这一点 犹如 自然科学中的定律一样 我们把握了事物之间发展 变化的一些 定律 对于事物的认识就会大大地提 高一步 在前面曾经强调过 要想写出好的学术论文 需 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其中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辩证 的思维方法 作为反映理论思维主要途径的辩证思 维的方法是较多的 其主要方法有归纳与演绎 分析 与综合 逻辑与历史等 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归纳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 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 概念的思维方法 演绎 是通过一般认识个别 从一般原理 概念走向个别结 论的思维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 科学研究不仅要以占有充分的资料为前提 还要以 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对此 著名学者王力曾经说过 我们搞科研 要先用归纳 再用演绎 不能反过来 一反过来就坏了 凡是先立结论 然后去找例 831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 证 往往都靠不住 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 找些为你 所用的例证 不为你所用就不要 那自然是错误了 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 因为归 纳是从个别到一般 个别的地方越多 就越能证明你 的结论是可靠的 也会有例外 例外少倒不怕 多了 就不行了 例外多了 你的结论就得推翻 1 P5 6 王力的这一忠告 对于我们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人 来说 是极其有益的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同归纳与演 绎相联系的思维方法 因为在归纳与演绎中 离不 开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 分 分别对每一部分进行认识的方法 以充分把握事 物各个部分及其它们之间必然性的联系 综合是在 认识事物各个部分的基础上 把对于事物各个部分 的认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认识的方法 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历史在此有两个层次的含 义 一是指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即自然和 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是指作为客观实在地反映 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即人类在某一领域的认 识历史 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