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课《孟子》教案(龚琴6-9 ).doc_第1页
四年级经典课《孟子》教案(龚琴6-9 ).doc_第2页
四年级经典课《孟子》教案(龚琴6-9 ).doc_第3页
四年级经典课《孟子》教案(龚琴6-9 ).doc_第4页
四年级经典课《孟子》教案(龚琴6-9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梁惠王(下)第69章执笔者:龚琴孟子梁惠王(下)第6章教学目标:1、 学生能流畅地读诵经文,读音、断句正确,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经文。2、 学生在反复读诵的基础上,能流利地背诵经文,达到熟读成诵。3、 学生了解经文大意及相关文史知识,由古及今,感受孟子“仁爱”之王道,结合到生活之中去体会、感受。教学重难点1、 学生能愉悦地读诵,并能有兴趣地背诵。2、 学生体味到孟子所推之“仁爱”。教学准备:1、孟子梁惠王朗读录音。2、孟子梁惠王译文。3、静心音乐。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及方法:一、 导入1、 收心根据上课之时班级的情况作简短评论,使学生收心,进入学习状态2、 音乐静心音乐选择:古琴曲、琵琶曲、京胡曲二、 复习复习孟子梁惠王下第15章。1、 学生齐诵2、 请几个学生角色扮演对话诵读,读完请学生评价三、 新授1、揭示新课:板书课题孟子梁惠王下第6章;2、学生听课文音频,感受新课;3、范读第一遍,教师慢读课文,学生拿笔将生字、多音字圈出并标音;第二遍,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仔细聆听,体会经典韵味。4、扫除读诵障碍字音:餒(ni)比(b):字词义:比:及,至,等到 反:同“返” 已:撤职句读: 王/顧左右/而言他 成语:顾左右而言他5、教师带读第一遍,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第二遍,教师轻声带读,学生大声跟读。第三遍,师生齐读,老师大声,学生小声。第四遍,师生齐读,老师小声,学生大声。四、巩固1、熟读以各种形式(接龙、分组、分男女、分角色、领读、对读等)反复读诵,强调“百遍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间可穿插放松的小游戏,增加趣味。3、 教师讲解经文大意。五、激进1、回顾学习的内容,归纳重点,讲清难点(容易读错记混的地方)。2、表扬读诵认真,听讲专心,勤于思考的学生,对趣背巧记的同学予以称赞,有时间请他(她)介绍方法,互助共赢。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为何对齐宣王提这些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你是齐宣王,你的体会是什么?译文参考: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孟子梁惠王(下)第7章教学目标:1、学生能流畅地读诵经文,读音、断句正确,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经文。2、学生在反复读诵的基础上,能流利地背诵经文,达到熟读成诵。3、学生了解经文大意及相关文史知识,由古及今,感受孟子“仁爱”之王道,结合到生活之中去体会、感受。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愉悦地读诵,并能有兴趣地背诵。2、学生体味到孟子所推之“仁爱”。教学准备:1、孟子梁惠王朗读录音。2、孟子梁惠王译文。3、静心音乐。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1、收心根据上课之时班级的情况作简短评论,使学生收心,进入学习状态2、音乐静心音乐选择:古琴曲、琵琶曲、京胡曲二、复习复习孟子梁惠王下第6章1、学生齐诵2、请几个学生角色扮演对话诵读,读完请学生评价三、新授1、揭示新课:板书课题孟子梁惠王下第7章;2、学生听课文音频,感受新课;3、范读第一遍,教师慢读课文,学生拿笔将生字、多音字圈出并标音;第二遍,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仔细聆听,体会经典韵味。4、扫除读诵障碍字音:疑难字:踰(y) 字词义:亡:离开,去位,去职 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 乔木:高大的树木 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 进:进用 5、教师带读第一遍,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第二遍,教师轻声带读,学生大声跟读。第三遍,师生齐读,老师大声,学生小声。第四遍,师生齐读,老师小声,学生大声。四、巩固1、熟读以各种形式(接龙、分组、分男女、分角色、领读、对读等)反复读诵,强调“百遍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间可穿插放松的小游戏,增加趣味。2、教师讲解经文大意。五、激进1、回顾学习的内容,归纳重点,讲清难点(容易读错记混的地方)。2、表扬读诵认真,听讲专心,勤于思考的学生,对趣背巧记的同学予以称赞,有时间请他(她)介绍方法,互助共赢。3、与学生讨论孟子的话,怎样判断贤才,怎样的人才可以做父母官,你从孟子的话里学到了什么?译文参考: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我们平时所说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指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了,过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齐宣王说:“我应该怎样去识别那些真正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择贤才,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会把原本地位低的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关系疏远的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够不谨慎吗?因此,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这样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孟子梁惠王(下)第8章教学目标:1、学生能流畅地读诵经文,读音、断句正确,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经文。2、学生在反复读诵的基础上,能流利地背诵经文,达到熟读成诵。3、学生了解经文大意及相关文史知识,由古及今,感受孟子“仁爱”之王道,结合到生活之中去体会、感受。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愉悦地读诵,并能有兴趣地背诵。2、学生体味到孟子所推之“仁爱”。教学准备:1、孟子梁惠王朗读录音。2、孟子梁惠王译文。3、静心音乐。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1、收心根据上课之时班级的情况作简短评论,使学生收心,进入学习状态2、音乐静心音乐选择:古琴曲、琵琶曲、京胡曲二、复习复习孟子梁惠王下第7章1、学生齐诵2、请几个学生角色扮演对话诵读,读完请学生评价三、新授1、揭示新课:板书课题孟子梁惠王下第8章;2、学生听课文音频,感受新课;3、范读第一遍,教师慢读课文,学生拿笔将生字、多音字圈出并标音;第二遍,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仔细聆听,体会经典韵味。4、扫除读诵障碍字音:疑难字:紂(zhu) 弒(sh)字词义:放:流放 伐:讨伐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5、教师带读第一遍,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第二遍,教师轻声带读,学生大声跟读。第三遍,师生齐读,老师大声,学生小声。第四遍,师生齐读,老师小声,学生大声。四、巩固1、熟读以各种形式(接龙、分组、分男女、分角色、领读、对读等)反复读诵,强调“百遍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间可穿插放松的小游戏,增加趣味。2、教师讲解经文大意。五、激进1、回顾学习的内容,归纳重点,讲清难点(容易读错记混的地方)。2、表扬读诵认真,听讲专心,勤于思考的学生,对趣背巧记的同学予以称赞,有时间请他(她)介绍方法,互助共赢。3、与学生讨论孟子如何理解君主和独夫的区别,从孟子的话里,你学到了什么。讲解君主的责任与义务。译文参考: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孟子梁惠王(下)第9章教学目标:1、学生能流畅地读诵经文,读音、断句正确,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经文。2、学生在反复读诵的基础上,能流利地背诵经文,达到熟读成诵。3、 学生了解经文大意及相关文史知识,由古及今,感受孟子“仁爱”之王道,结合到生活之中去体会、感受。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愉悦地读诵,并能有兴趣地背诵。2、学生体味到孟子所推之“仁爱”。教学准备:1、孟子梁惠王朗读录音。2、孟子梁惠王译文。3、静心音乐。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及方法:四、 导入4、 收心根据上课之时班级的情况作简短评论,使学生收心,进入学习状态5、 音乐静心音乐选择:古琴曲、琵琶曲、京胡曲五、 复习复习孟子梁惠王上第8章。4、 学生齐诵5、 请几个学生角色扮演对话诵读,读完请学生评价六、 新授1、揭示新课:板书课题孟子梁惠王下第9章;2、学生听课文音频,感受新课;3、范读第一遍,教师慢读课文,学生拿笔将生字、多音字圈出并标音;第二遍,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仔细聆听,体会经典韵味。4、扫除读诵障碍字音:疑难字:斵(zhu) 鎰(y)字词义:工师: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 璞玉:未雕琢加工过的玉 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句读: 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彫?琢之。至於/治國家,則曰“故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异於/教玉人彫?琢哉!5、教师带读第一遍,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第二遍,教师轻声带读,学生大声跟读。第三遍,师生齐读,老师大声,学生小声。第四遍,师生齐读,老师小声,学生大声。四、巩固1、熟读以各种形式(接龙、分组、分男女、分角色、领读、对读等)反复读诵,强调“百遍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间可穿插放松的小游戏,增加趣味。6、 教师讲解经文大意。五、激进1、回顾学习的内容,归纳重点,讲清难点(容易读错记混的地方)。2、表扬读诵认真,听讲专心,勤于思考的学生,对趣背巧记的同学予以称赞,有时间请他(她)介绍方法,互助共赢。3、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这段话,你从中听出了什么意思,你对这段话如何理解?译文参考: 孟子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