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航天科技的产业化二次开发.doc_第1页
产业经济:航天科技的产业化二次开发.doc_第2页
产业经济:航天科技的产业化二次开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经济:航天科技的产业化二次开发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是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及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对于中国发展的各个方面而言,其作用都不言而喻。就科技本身而言,航天科技博采现代科技的众长,同时又通过新需求引出许多新难题,从而在提供创新机会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而言,还是美国、前苏联在上世纪中期发展航天事业而言,都是共通之处。但是就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美国和前苏联在发展载人航天的初期已在全球的经济、科技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目前则仍处于赶超阶段,这使得两者之间在对产业拉动上略有差异: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载人航天更多地表现为对新产业、新产品和带动,例如促进了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新材料、通信技术等产业的形成,而这些产品在当时都尚未大规模生产,但是这些产品的开发对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而言,载人航天发展所涉及的新材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遥测遥控技术、电子元件制造工艺等都是产业升级的当前所需,其转化应用的现实需求和规模更大(当然,从长远来看,对于新兴领域的发展而言,其意义也绝不逊于欧美),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军民两用科技的二次开发和应用的直接效益或许表现得更为明显“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另有说法称可产生12至14元的回报。但是,尽管航天科技的产业化二次开发无法用合适的数值模型进行精算,航天领域的“钱”途不可限量是肯定的)。2011中国航天白皮书披露的数据,仅由北斗定位系统牵引的卫星应用产业规模一项,产值已破1000亿元大关。预计到“十二五”末,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我国1987年到现在,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至少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太空育种的许多成果也都已得到应用。在材料方面,1100余种新材料的批量生产受益于航天科技“军转民”应用诸多报道都已详述,这里毋庸骜述,下文着重总结的是从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案例的一些启示或思考。首先,航天活动与航天活动、地面活动等许多共通之处,这是航天科技得以民用转化的第一个基础。而航天活动的特殊要求,往往使得其技术表现出高精尖的特性,其研发难度以及成本、精力和资源等并非同类的民用科技所能相比,这种“势差”就是成果转化的第二个基础。例如,航天材料的选用非常苛刻(例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在于密封的缺陷,导致液体外漏引起爆炸),但由于火箭、导弹和卫星的种类众多使得新型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结构材料、烧蚀材料、阻尼材料、密封材料、机敏材料等各类也多达数千种甚至上万种,这些多种多样的材料开发为发动机制造、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等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又如,上世纪60年代“阿波罗”飞船中就安装了氢燃料电池,而氢燃料电池的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同样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所需,后来奔驰、本田、凯迪拉克等都逐步加入了该领域的开发并取得领先优势。再如,世界著名的泳衣制造商Speedo公司为了减少泳衣由接缝导致的拖曳力(航天飞机也需要克服拖曳其减慢速度的力),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合作,利用其风洞对泳衣接缝和超声波焊接接缝进行测试,形成对比校准基线。其次,一般而言,高精尖的特点使得航天科技的民用开发,在早期容易率先在高附加值的领域转化。这与其他技术开发或应用的过程相似,比如医用领域所涉及的材料、设备等附加值相对较高,而医疗器械与航天科技的发展联系就十分密切,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时研发的数字影像处理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源头。又如,用于人工假肢的常见材料就是源于航天飞机外箱(ET)的绝热泡沫材料,而欧洲宇航局在帮助患者解决假肢与大腿的协调问题时则应用了皮下电子肌肉刺激器(原先是为了用来预防宇航员在微重力状态下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不良的身体反应等开发)。再如,太空的零重力环境下身体容易失去骨中的钙,这与骨质疏松症的表现有些类似之处,因此宇航员的某些检测和应对策略也可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转化。与医用领域相类似,高性能、高附加值汽车设计中应用航天科技也很是常见,比如燃料电池、锂电池、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和预碰撞安全系统、自动驾驶仪等开发均有不少的案例。说句题外的,如果把航天科技扩展到航空科技,那就会发现同样内燃机动力的飞机,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技术众多,其中不乏对于当前的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某种程度上决定性意义的涡轮发动机(源于二战时美国空军)等。分析一下其后的规律,就会发现:第一,如前所述,航空航天产业相对于汽车工业在技术上领先。第二,航空航天涉及的元器件复杂(飞机上使用的零部件至少为500万个,航天工业涉及的元器件集成也十分密集,这是汽车工业所不能比的),因而不仅为汽车工业提供了灵感(例如汽车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即ABS系统就源于飞机技术),而且其中的一些工艺过程(如激光无缝焊接技术)和工序、工程的组织都值得借鉴。第三,如果将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结合来看,就会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和时机,比如强调安全、可靠、耐用特质的瑞典车制造商将飞行中受力分析概念运用到汽车中(例如推出了后向式的儿童约束装置),又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使得涡轮发动机在汽车工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第四,这种转移转化的过程在总体上同样遵循附加值由高到低有逐序转化规律,比如定风翼等飞机设计技术、太空隔热技术就首先出现在赛车中,而后逐步扩展到民用车领域。不过,除医疗、汽车等常规领域外,高档太阳眼镜、高档运动用品等很多体现高附加值的日用品领域也都运用了航天科技的成果,而尿不湿、婴幼儿配方奶、果汁等也都与航天事业的灵感不无关系。但是,这些民用产品在早期的市场推广时,需要营销渠道来体现其产品的高品质,所以体育比赛等营销载体中就往往受到青睐,这也是可以看到不少运动用品企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