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试卷总分:120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大课堂(共30分)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 A言简意赅(gi) 禁锢(k) 继晷(gu) B憔悴(qiocu) 懵(mng)懂 反刍(jio)C寸积铢(zh)累 探骊(1)得珠 晦塞(s)D矻矻(kk)穷年 精澈(ch) 戏谑(li)2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烦琐 错综复杂 纷纭混乱 家谕户晓B焙烧 一愁莫展 融会贯通 物竟天择 C犀锐 鞭辟入里 浮光掠影 举一反三D僵域 推陈出新 肃然起敬 声誉卓著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B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我们班同学所缺乏的,一是毅力不够,二是方法不当。C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D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看。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科学家的学术报告。C.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胸有成竹,对答如流。D.长跑运动员都有这样的感觉,跑到一定的时候,嗓子发干,两腿沉重,这时你若退下来,就前功尽弃了。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了生命的胚胎。A延伸萌生保持B延续萌动保持C延续萌生保存D延伸萌动保存6填空(8分)(1) ,荒于嬉; ,毁于随。(2)衣带渐宽终不悔, 。(3)请你写出一句反映勤学精神的诗句: 。(4)写出与下面的勤学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囊萤 映雪 悬梁 刺股 7广告妙品。(4分)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以下问题:(1)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2分)A、 B、 (2)请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那里?(2分) 8语文实践(8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3)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4分) 二、阅读大视野(50分)(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4题(15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池非不深( ) 兵革非不坚利( )委而去之( ) 亲戚畔之( ) 10选出与“三里之城”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多助之至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分别从战争中的 和 两个方面论证了论点。(3分)13作者认为,“人和”的实质是 (用原文回答),强调了老百姓拥护是取胜的首要条件,体现了孟子的 思想。(2分)14在漫漫流逝的历史长河中,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社会里,因“得道”而“多助”、因“失道”而“寡助”的例子不胜枚举,请根据要求各举一例。(2分)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二)阅读学问和智慧选段,完成1518题。(16分)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便往往石乞 石乞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于是,他奋身而为达尔文的“牛头狗”,为他张目。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里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的之处。15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内容是 。(2分)16选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 。(4分)17结合选文论述的内容,从议论文语言的角度简析文中两个加点的“往往”。(6分) 18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这样的例子在世界科学史上举不胜举,请仿照文中划线句的句式,再举一个例子。(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9分)学会谅解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他人。 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19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4分) 20文章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4分) 21文章第段在结构上起 作用?(3分) 22如果将第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 (4分) 23仿照文章第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4分) 谅解是_ _,能_ _; 谅解是_ _,能_ _。三、写作大平台(40分)24材料:多年以前,在纽约地铁站,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在乞讨。他面前放着一盒铅笔,很多人往他面前的罐子里施舍些钱,然后匆匆离去。一位作家走过,也象其他人一样扔些钱,转身离去。忽然,他又掉回头,从中年人盒子里拿了几支铅笔,说:“对不起,我忘了拿我买的东西。”两年后,这位作家参加一个晚会,席间,一个衣着体面,精神焕发的中年人走过来向他打招呼:“先生,您还记得我吗?两年前在地铁站您买过我的铅笔,是你第一次让我意识到我是商人而不是乞丐,现在我结了婚,在做生意,是您给了我尊严和勇气,而您是我一生中第一个客户。” 读了上则材料,你一定有很多感想,你生活中一定会有很多类似的经历,请你以“尊严”或“勇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内容,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基础大课堂1.C 2.C 3.C 4.B 5.C 6. (1)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2)为伊消得人憔悴 (3)示例: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4)车胤 孙康 孙敬 苏秦 7. (1)A服用 B信服,承认 (2)抓住“服”的不同含义,写出“口服”“心服”的关系,把它们单独使用,新颖别致。 8.(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2)示例: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 示例:“农家乐”,乐农家。 (3)要求:推荐内容要具体,特点要鲜明;语言表达富有文学性。二、阅读大视野(一)9. 护城河 武器装备 放弃 同“叛”,背叛 10.B 11.(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利 (2)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攻 守 13.得道 仁政 14. 唐太宗任用贤能,体恤百姓,成就了“贞观之治”; 美国穷兵黩武,破坏和平,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对和舆论的谴责。 (二)15.学问离不开智慧(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 16.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17.第一个“往往”突出表明了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的人,从事研究工作难以取得成果的可悲局面,第二个“往往”突出表明了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常能有大的收获和影响,两个“往往”准确而集中有力地论证了“学问是不能智慧的”,体现了议论文语文的简约和严密性”。 18.示例:譬如探讨动力的瓦特,居然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推动了世界运输业的发展。(三)19.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会学会谅解 20.文章第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 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意思对即可) 21.承上启下(过渡) 22.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 23.只要句式与画线部分的句子基本相同,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温泉酒店装修合同预算范本
- 二零二五版酒店用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汽车抵押权转让及维修保养服务合同
- 2025版防火门窗行业市场拓展与品牌战略合同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涉及房屋交易过程中的物业服务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工程咨询服务居间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层综合楼物业投诉处理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执业药师租赁服务合作协议
- 2025版废弃渣土运输合同生态补偿机制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广告合同履行与品牌推广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2023年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服装购销合同
- 科室随访系统-功能清单-DC2018012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