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吗.doc_第1页
你在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吗.doc_第2页
你在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吗.doc_第3页
你在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吗.doc_第4页
你在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吗.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在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吗? 8月10日新民周刊刊载这样一则新闻:江西瑞昌市分管教育的女副市长接待遭性侵女童家长时表示,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就不声不响带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去治病,不会向政府要一分钱。看完这则报道之后,竟不知如何评述这位副市长的“高风亮节”?“息事宁人”,或许是当前某些政府部门采取的“鸵鸟政策”,倘若再碰到一些“难缠”的“刁民”,只要能维护当前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可以置法于不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回到上述新闻,作为遭性侵女童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认为应该表达的诉求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尽快治好孩子的病,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创伤(这极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其次,治疗费用不应该有家长承担,应该由伤害人的一方承担,当其承担不起的时候,政府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再次,作为政府应该严惩凶手;最后,作为政府,应该宣传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同时也是提醒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这样的诉求是合理地、正当的,这也是一个公民社会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副市长而且还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话语中逻辑关系:第一,女孩子失去贞操,这可是一件大事,不要搞得沸沸扬扬,弄得地球人都知道,这样下去,女孩子怎样嫁人啊?第二,你们这样一闹,不是给城市摸黑嘛?给良好的城市形象带来多大的影响?第三,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可以作主,绝不给政府添麻烦,再大的麻烦也要自己扛着。在这样的逻辑体系中,在这位副市长的头脑中,决没有把人置于最高位置,甚至是她自己的女儿。试想一下,一个城市,如果连一个人的安全都不能保护,那么,这样的城市有何存在的必要呢?一个城市,如果对自己的丑闻都不能坦然面对,那么,这样的城市又怎么能接收来自各方的批评意见呢?一个城市,如果离开了人的发展,那么,这样的城市发展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人永远是目的,不是手段。正如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所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以此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在未完成的过程中,角色身份逐渐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所以,人是一个群居性的动物。既然人是一个群居性的动物,那么,就必须要处理好自己的“角色”。比如,一个人,是女人,女儿,母亲,妻子,朋友,官员,上司,下属,教授,学生,等等。每一个角色都相应有一套,这就是所谓的“礼”,“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关系场里面,一个人就只能适合于这个关系场的角色,必须遵循,不得超过边线。否则,就会有人说你,不懂规矩。因为,一个人是多重角色的综合体,所以,会置身于许多不同场合的关系场,他也就需要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而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有着不同的规范,这些就构成了礼的内容。礼服从于一个最终目的: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对礼的规范以及服从于这样的规范所导致的理想结果的最形象的表述。久而久之,人就不再是人了,而成为了一个又一个角色。所以,在处理问题时,人不是在处理问题,而是在处理关系。改革为什么这么艰难?因为改革就是关系的调整,而关系的调整就是利益的调整。因此,听说外国人学汉语时最难明白的是“关系”这个词,你可想而知。作为角色的存在,使得中国人形成深厚的角色意识,而角色意识包含两个内容:角色期待与角色认定。在这点上,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虽然均有类似的角色关系。但在中国这样的人治社会,所谓的角色关系都是指在违背法律、道德底线的基础上的关系。因此,在中国办事,即使事情办成了,而且是依靠人际关系办的,也必然非常低调。因此,如果一个公务员得到提拔,他会对帮助他当上公务员的当局长的叔叔这层关系隐瞒很深,哪个傻蛋敢公开说自己当上公务员或者提了官是自己当局长的叔叔,打了电话,写了条子,或者是自己送了车子、票子,甚至送了娘子之类说出去呢?在西方也是非常强调人际关系的,但是这样的关系是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是非常高调的,而且这样的高调是从小学开始培养的。美国的学校自小学起,就非常注重对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他们给孩子演讲的训练、发言、交流、对话的机会,从小学会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愿望,展示自己的能力,表演自己的兴趣,学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这样做的前提就是美国就是多元开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开始学会在社会中生存。而社会,就是由人际关系网组成的。人,离开了社会就无法生存。无论是人治社会还是法治社会,这里都涉及到人的主体性问题,也就是独立人格。最明显的就是,中国式的家长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自己长大后要成为某某人、某某人,但是西方则不一样,他们经常跟自己的孩子讲,你长大之后要成为你自己,一个独立的自己。所以,一般在18岁的时候,西方青年总是要离开自己的家庭独立生活,而不像中国式的“啃老族”。因此,有人在比较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区别时说,欧美文化强调的是独立、平等和自由,因此比较简单。而东方文化强调的则是整体、尊卑、服从,因此比较复杂。西方文化是“敬神”的文化,中国文化是“敬人”的文化。所以,有人就在分析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造力?他们认为,首先,中国文化总体上是一种强调“统一”的文化。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求异。清除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框架或标准,对于解放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中国文化过于重视人际关系的评分,而相对轻视个人的独立人格。过于注重外在的评价,而放弃内在的标准,恰恰是创造力的大敌。美国心理学家阿曼贝尔发现,为了获得良好的外部评价或奖赏而努力工作的人很难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而那些由内部动机或个人兴趣推动的人往往更容易发挥高度的创造性。再次,国人异乎寻常地重视学业,而对学业之外的才能或兴趣置之不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个词“面子”。这其实也是角色的一种表象。“面子”这个词语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中国人向来很要“面子”,鲁迅曾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中国人决不肯“用性命来换真理”,但却肯用性命来换面子。所以,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重视的。黄光国先生于04年出版的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本书中讨论“脸”和“面子”的篇幅居多:丢脸、长脸、不要脸、脸皮厚、没脸见人、体面、给面子、留点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诸多概念,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也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从而揭示“人情与面子”在中国历代官僚体制中的突显地位。但在西方则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为了坚持自己的思想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两位伟人临终前的遗言。一位是苏格拉底,在喝毒酒之前显得相当豁达,他说,“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另一位则是布鲁诺,是哥白尼学说的捍卫者与宣传者,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这样被烧死了。无论扮演怎样的角色,无论需要需要怎样面子,都不能忽视自己的存在,而自己存在的唯一理由则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并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西方有句谚语,“仆人眼里没有伟人。”是的,假如你是美国总统的司机,就不会觉得他特别伟大,因为你看到了他平凡的一面,甚至是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你心里也就会想,“总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是的,总统本来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被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塑造成很了不起的样子。事实上,真正的伟人,并不是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所以,在角色游戏的扮演里面,每一个人都带着一副面具,既看不到对方真实的面孔,也听不到内心真实的声音。正如席慕容的戏子中所言:“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