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良心人物”人物故事及台上感言.doc_第1页
十位“良心人物”人物故事及台上感言.doc_第2页
十位“良心人物”人物故事及台上感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位“良心人物”人物故事及台上感言“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昨晚举行平凡最美良心最贵本报讯 什么是良心,什么是底线?昨晚,由京华时报和搜狐网联合主办的“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10位“良心人物”代表走上前台,再次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平凡的良心、不平凡的故事。这10位“良心人物”代表是京华时报和搜狐网从“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大型专题报道中遴选出来的,他们的事迹见报和上网后,均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0位“良心人物”代表分别是:17年如一日,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青华;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台阶的开山爷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万元恩谢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人生的王伟力;照顾非亲老妈17载的退伍老兵杨森;13年温情照顾,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幼小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的12岁小女孩夏娟;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1、刘玉珍人物介绍 刘玉珍老人已75岁。从1994年至今,她坚持每天到天安门广场义务清理各类垃圾,平均每天捡拾30多斤垃圾,最多时一天曾捡了2万多个烟头。广场上的执勤警卫、环卫工人都称她为天安门广场的义务美容师。台上感言 因为咱们是北京人,又是中国人,首都是咱们的家,所以我就爱我的家。我的家的脸面要是不光彩、不干净,对我也丢脸。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天安门。2、陈贤妹人物故事 今年10月13日,两岁零四个月的女童小悦悦在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一街道先后被一辆面包车和汽车两次碾轧,18名路人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拾荒的阿婆陈贤妹救起女童并找到孩子家长。台上感言 陈贤妹上台时,全场观众起立以掌声迎接这位善良的老人。陈贤妹的普通话讲得不好,但是大家都听懂了她的话“多谢大家。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3、杨森人物故事 17年前,还在北京当兵的杨森在一次和东直门街道联谊互助的活动上,认识了支文萍老人。老人要被送到养老院时,杨森履行为她养老的承诺,将她接回家中,和妻子像亲妈一样伺候她至今。台上感言 按道理,我是老人孙子辈的。当年联谊互助活动的时候,是一帮一母子活动,我认为妈比奶奶亲,所以我有一个疼我爱我关心我的老妈。我图的就是这一份情,我有一个妈,我女儿有一个奶奶,我就图这些,没有别的。4、王伟力人物故事 2005年,王伟力在西城区鼓楼大街的一个四合院里开设了专门给盲人描述电影画面的影院“心目影院”,带领盲人朋友领略电影世界的魅力。近7年的时间里,他让盲人朋友们“看”到了300多部电影。台上感言 难点很多,有时候难点关键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或者说长期做这样一件事情,还能不能坚持,守住底线。我最幸福的就是看见盲人朋友乐,他们跟着电影流泪,你看见他们获得这种享受的时候,你就感觉,足够了。5、夏娟人物故事 夏娟是一名家住江西省南昌市的12岁初二女生,父母都是环卫工人。11月3日凌晨,父母已出门上班,她发现发生大火时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家的门,至少15名居民因此而幸免于难。台上感言 当时想到救邻居们,也是因为我们老师的教导,还有我家长的教育。家长和老师平常教育我说,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伸出援助之手。身为一个善良的人都应该这样做。6、耿旺人物故事 2000年,18岁的北京平谷青年耿旺帮朋友“讨债”,结果入室抢劫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0年。2011年5月28日,告别铁窗的耿旺在河北打工时,跳入河中勇救一名落水女子。事后,获救女子的父亲拿出10万元酬谢,被耿旺婉言拒绝。台上感言 不久前,耿旺因在单位工作时受伤,如今正在休养。昨天,他的朋友赵福华代他上台领奖。在舞台大屏幕的视频中,躺在病床上耿旺显得十分虚弱,对着镜头,他只说了几个字“坚守道德的底线”。7、杨立英人物故事 1996年,家住北京的杨立英和丈夫双双煤气中毒。杨立英康复出院,丈夫却成了“植物人”。从此,她成了丈夫的“母亲”、“保姆”。2009年的一天,杨立英终于等到了奇迹丈夫苏醒了,喊出了她的名字。简单的三个字,她足足等了13年!现在,在杨立英的细心照料下,丈夫已经能进行成语接龙,说一些简单的绕口令了。台上感言 我觉得这么多年得到他的三个字,我觉得他读懂我了。知道媳妇的辛苦了。值了。我要睡整觉,他就会沤着,时间长了就会长出肉疮,所以那13年我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对丈夫,一天是夫妻,一辈子就是夫妻,要陪伴他走过后半生。8、陈财东人物故事 洗衣做饭、砍柴插秧、照顾病床上的爸爸和奶奶,这是福建连江官坂镇下濂村11岁男孩陈财东一天的主要生活。1995年7月,陈财东的父亲陈裕武开始腰部疼痛,吃药治疗没有效果,拖了两年后终因无钱治病瘫痪在了床上。陈财东的妈妈不辞而别,至今音讯全无。就这样,陈财东从5岁开始就做起了家务,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台上感言 到了北京都没有胃口,我想家里面,想我奶奶。平时要忙各种家务,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在外面玩,也会有一点羡慕。我心里面就是想,让我爸爸的脚快点好起来。9、石青华人物故事 1997年,因邻居私藏的危险品爆炸,安徽金寨的石青华的妻儿被严重炸伤、毁容。他带妻儿到了北京治病,一家三口因为经济拮据一度住在桥洞下。在这期间,他受到了流浪儿童的帮助。2004年,石青华经济状况稍微转好后,在北京创办了光爱学校,专门收留全国各地流浪儿、孤残儿童、特困儿童,如今是108个孩子的“爸爸”。台上感言 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好的习惯,都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是当你真心去爱他的时候,你会发现,在爱中每个孩子都改变了。这样,看着一个个孩子改变。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做任何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10、王振明人物故事 78岁的老爷子,老矿工,大半辈子窝在京西门头沟大台地区的山里。山路险峻,没台阶儿,他和村民不知摔倒多少回。退休后,他动起修条正经山路的念头。怕家人反对,于是他编了个上山健身的谎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