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莫扎特-.doc_第1页
听莫扎特-.doc_第2页
听莫扎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莫扎特人世间有太多不公,有专制的统治,便有反抗的存在。略过莫扎特的一生,正是在这样一个为寻求真正自己的斗争中而奋斗的音乐大师。他天真,不羁,狂放,不懈,他不满压迫,充满生气和快乐的他有着自己的音乐梦想。生于宫廷乐师家庭的莫扎特,从小就展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且父亲也在发觉他这一才能,6岁时便开始被带往各地巡演,并取得成功。在此期间,莫扎特也在进行自己的创作,由于接触了大量音乐形式且结交了很多音乐家,这段外出的经历对于他是一笔莫大的财富。少年的他,音乐中透露出无尽的朝气,但谁也不能料想,这样一位音乐天才之后的音乐之路,是那样的感慨。不断学习中的莫扎特,在父亲的辅导和旅行的积累下,音乐开始走向成熟。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期间,莫扎特又接触到很多新的音乐形式,也创作了很多题材的音乐。小夜曲、嬉游曲,巴黎交响曲受到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严谨,且多了很多成人的浪漫和戏剧性。脱离幼稚的他,在走向成熟的路上继续学习。多了份追求自由民主的心,莫扎特继续为自己的音乐艰苦奋斗着。1781年,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但是以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10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 1782年,他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有了家庭的他,依然坚持着那份天真的不羁,让热情在自己的音乐中尽情挥洒。另外,在封建的压迫下,他热心地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依然不断学习的莫扎特,在1789年,依然贫困。两年后,莫扎特病入膏肓,9月完成他最后一部歌剧魔笛,此时他并没能纵观整场演出,而是躺在病榻上想象着场景。此时莫扎特的音乐,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控诉和不满,更深沉,更有力,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摆脱曾经的那份天真。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陌生人前来拜,他请大师为他写一首安魂曲。但莫扎特认为,这就是为他自己而写的一部作品。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最后,令后人,最令莫扎特自己遗憾的是,这部巨作在完成一半时,他永远的停下了自己手中的笔。从此,一位年仅35岁的音乐大师陨落了。再回首莫扎特,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所具备的感情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很佩服莫扎特的勇气。和他一样,我也在为自己的艺术梦想而努力,不喜欢被别人掌控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其实有时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努力最终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纷飞生活中,依然追求自己的古典主义。因为,和莫扎特一样,生活在生活下层的我们,追求的就是那份真实。莫扎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