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doc_第1页
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doc_第2页
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doc_第3页
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doc_第4页
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目标解读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至商代已形成完整体系。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时期从萌芽走向成熟。(3)秦汉时期,有进一步发展。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5)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重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难点 理解“书画同源”。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原创)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 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2. 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C. 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3. 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 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4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B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5关于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觉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发阶段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少有追求审美功能 魏晋以后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A B C D6自东汉至今一直在通用的字体是(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甲骨文7被称这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 )A兰亭序 B九成宫醴泉铭 C宣示表 D乐毅论8. (原创)下列四幅图的表述,代表了当时(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是( ) ABC D 9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10属于隋唐时期杰出画家与作品的是( )顾恺之与女史箴图 杨子华与北齐校书图吴道子与送子天王图 阎立本与步辇图、A B C D11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最大的亮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提倡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12元明清时期成就最突出的是( )A山水画 B宫廷画 C宗教画 D文人画二、材料分析题13. (26分)(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6分) (2)当时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 (3分)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3)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4分) (4)北宋后,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7 分) (5)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6分) 综合二级跳一、选择题14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 D. 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15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由大到小 B. 由繁到简 C. 由象形到会意 D. 由图画到符号16关于汉字在隶楷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楷书盛行于魏晋 隋唐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正式字体是隶书、楷书,辅助书体是草书和行书 A B C D17. (原创)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草书18下列属于草书大家的是( )王羲之 欧阳询苏轼 怀素王献之张旭颜真卿A B C D19夏商周三代的绘画( )A以人物肖像为主 B以动物为主 C以生活习俗为主 D以劳动场景为主20下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它出土于( )A河南洛阳西汉墓 B河南洛阳东汉墓 C陕西西安东汉墓 D河南洛阳唐墓21隋唐时期,壁画盛极一时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云冈石窟二、材料分析题22.(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原始社会绘画作品选(图一、图二、图三)图一 鹳鱼石斧图 图二 彩陶鹿纹图 图三(舞蹈图像 贺兰山岩画)材料二 魏晋时期绘画作品选(图四、图五)图四洛神赋图(局部) 图五北齐校书图(局部)请回答:(1)读图一、图二和图三,概括原始社会绘画的特点和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2)读图四和图五,分别说出其作者。并谈谈魏晋时期绘画的特点和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三、问答题23. 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探究延伸24课堂讨论探究:如何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你认为如何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知识访汉字简化汉字改革内容之一,它包括减省汉字笔画、减少汉字字数两种含义。前者指把笔画繁复的字,变成笔画少的字;后者指一个字原来可能有几种写法,包括正体、俗体、异体等,经过简化后,确定一个为正体,其余均废除。被简化了的汉字称为简化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简体字,也就是说,汉字简化工作和简化字,从中国殷商时代就开始了。以后几乎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做了汉字简化工作,都产生过相应的简化字 。如从六国文字到秦统一后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书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官方做的汉字简化工作,小篆对六国文字说来,就是规范字、简化字。以后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每一次书体变革,都是一次汉字简化工作。楷书定型以后,还有对楷体字的正体、俗体、讹体的甄别工作。现代汉字简化工作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钱玄同、陆基、黎锦熙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同时废止1977年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草圣”张旭张旭,唐代大书家,字伯高,吴县人。性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呼叫狂奔,然后挥笔写字,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飘逸万态,以为有神力相助。他的草书,名噪当代,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张旭称誉为“草圣”,有“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诗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师法予他。我国古代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乃至颜真卿、柳公权诸大家都有微词,只有张旭,无人道其短。 “画圣”吴道子吴道子,(约685约758年)。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其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唐代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更是全国文化中心。画家们上承阎立本、尉迟乙僧,如群星璀璨。如王维、张璪、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楞枷、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芳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祥”。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诗圣”杜甫称他为“画圣”。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亦尊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画画,长安市民,扶者携幼,蜂拥围观,当看到吴氏“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发出喧呼。4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课堂大检查1.C 2.D 3.A 4.B 5.D 6.C7.A 8.B 9.C 10.D 11.B 12.D13(1)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分)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6分) (如答出东京是北宋的都城、未经战争破坏等,亦可酌情给分。) (2)C (3分)(3)靖康之变;(2分)都城迁移。(2分) (4)泥沙淤积,(3分)形成“地上河”,(3分)降水集中。(1分) (5)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3分)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3分)综合二级跳14.B 15.B 16.C 17.D 18.C19.A 20.B 21.A22(1)特点:生活气息浓郁,带神秘叙事色彩。 原因:对自然的认识水平。(2)作者:图四:顾恺之;图五:杨子华。 特点:创作主题为人物肖像画,彰显人物个性。 原因:社会动荡、三教并立、文化多元、士人群体出现等等。23. 基本脉络: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探究延伸24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有理,皆可。以下提供一种参考答案。认识:中国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