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_样式雷考_校注_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兼样式雷图档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80周.pdf_第1页
朱启钤_样式雷考_校注_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兼样式雷图档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80周.pdf_第2页
朱启钤_样式雷考_校注_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兼样式雷图档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80周.pdf_第3页
朱启钤_样式雷考_校注_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兼样式雷图档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80周.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1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 84 历史与理论 HISTORY THEORY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8 0 周年 朱启钤先生的 样式雷考 作为中 国营造学社创建初期研究清代建筑哲匠 样式雷世家的开山之作 对相关研究产 生了深远影响 至今仍被学术界仰重并 广为引用 然而 朱先生发表该文时 未 曾注明史料出处 所涉 雷氏族谱 后来 也湮没无闻 这样 由于史料匮乏 后人 鲜有更深入的研究 以至于论及样式雷 世家 大多是复述或演绎朱先生的 样式 雷考 而已 近年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下 有关样式雷世家及其建筑图档的研 究不断深入 朱先生 样式雷考 底稿 相关札记和多种 雷氏族谱 得以重新发 现 而在样式雷图档中还发现了以往未 知的众多 旨意档 堂司谕档 随工 日记 及信函等 为该世家的研究提供了 更丰富的讯息 凡此 既有可能也有必要 对朱先生 样式雷考 进行较全面的校核 和注释 廓清其史料来源 使之成为信 史 以裨益于相关研究的深化发展 事实上 朱启钤的遗稿表明 为撰写 样式雷考 他曾广泛搜集相关文献 包 括 清史稿 东华录 等 并作有详细 摘录1 写作的主要依据则为各类雷氏 族谱 如道光二十一年 1 8 4 1 雷氏族 谱 雷氏重修迁居金陵复迁居北京世系 图 下文简称 族谱 卷一 道光二十 一年 1 8 4 1 雷氏族谱 雷氏重修迁居金 陵复迁居北京世录 下文简称 族谱 卷 二 道光七年 1 8 2 7 雷氏支谱 下文 简称 支谱 等 还有雷氏各代传人的笔 记 信函 如雷思起 精选则善而从 雷 廷昌 禀文 等 另有样式雷图档中的 堂 谕档 普祥峪菩陀峪纪事 同治十二年 雷氏旨意档 惠陵随工日记 等 此外 王其亨何蓓洁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 3 0 0 0 7 2 收稿日期 2 0 0 9 1 2 1 7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cuments either gathered by Zhu Qiqian or newly discovered by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the Annotations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Yang shi lei Family could clear up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Yang shi lei Family and make it authentic history thus benefit relevant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Zhu Qiqian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Yang shi lei Family Annotations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Yang shi lei Family 还采录了雷氏后裔的口述历史 清楚的 是 除了1 9 5 0 年代以后陆续获得的样式 雷各 祖茔 碑记 2 及先祖画像3 等资料 外 朱先生撰写 样式雷考 竟已网罗 了7 0 多年后的今天所能获得的大部分相 关史料 为了彰明朱先生这一扛鼎杰作的史 学价值 以下谨依据先生曾经掌握和近 年来新发现的文献材料 对 样式雷考 详加校注 为了便利阅读 朱先生原文采 用简写楷体 其中与史料不符或错误之 处均加粗标示 雷发达 字明所 江西南康府建昌县 人 生於明万历四十七年 卒於清康熙三 十二年 1 6 1 9 1 6 9 3 4 雷氏本江右钜族 本枝繁衍 子孙分居豫章各郡县者 不一 籍5 北山支起於元延初 有雷起龙者 自千秋岗移居县城之新乡北山社 遂自 号 北山翁 6 按 雷氏大成族谱 谱 称 雷氏以方雷公得姓受世7 故自雷公 始 以 周易 六十四卦纪世系 至焕公 已六十四世 乾元再周 至起龙 适为百 世 谱以再周之口卦计则三十六世 8 起 龙三子 在元代皆以儒显 长曰洪 科举 中选拔进士 官吏部右丞 次曰溥 举进 士 任峡州儒学教谕 三曰源 任陵路东 山书院山长 分居三宅9 洪之子善性始 称 北山支 1 0 善性之子宗正 元末遭 乱避居新奉1 1 其子文远 以明洪武元年 只身回籍 自号 东山翁 娶妻复业 晚 年生本庄 乃以继子本端应役於国家 见 於 东山翁自记 1 2 所谓役者 殆别于 儒与匠耶1 3 在明季 本庄之子景常又称 北山前房支 景升则称北山上房支1 4 景 升生子中义 孙正轰 曾孙永虎1 5 景 升之玄孙玉成避明末流寇之乱 与子振 朱启钤 样式雷考 校注 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兼样式雷图档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8 0 周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6 7 8 1 1 3 5 0 7 3 8 0 0 3 摘要 根据朱启钤曾经掌握以及学界近年来 新发现的文献材料 对 样式雷考 进行较全 面的校核和注释 廓清其史料来源 使之成为 信史 以裨益于相关研究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 朱启钤 样式雷考 样式雷考 校注 85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 1建筑学报 声 振宙徙家於金陵之石城 而玉成遂为 迁金陵之支祖1 6 发达 振声子1 7 清初 与其堂兄1 8 发宣 振宙子 以艺应募赴北 京1 9 又为 样式雷 家发祥之始祖 康 熙中叶 营建三殿大工 发达以南匠供役 其间 故老传闻云 时太和殿缺大木 仓 猝拆取明陵楠木梁柱充用 上梁之日 圣 祖亲临行礼 金梁举起 卯榫悬而不下 工部从官相顾愕然 皇恐失措 所司私畀 发达冠服 袖斧猱升 斧落榫合 礼成 上大悦 面敕授工部营造所长班 时人为 之语曰 上有鲁般 下有长班 紫薇照 命 金殿封官 2 0 年七十解役2 1 殁葬 金陵2 2 长子金玉继其业 雷金玉 字良生 发达长子 生於顺 治十六年 卒於雍正七年 1 6 5 9 1 7 2 9 2 3 先以监生考授州同2 4 继父业营造所长 班 后投充内务府包衣旗2 5 供役圆明园 楠木作样式房掌案2 6 以内廷营造功钦赐 内务府七品官 并食七品俸2 7 年七十时 蒙太子赐 古稀 二字匾额2 8 初娶刘氏 无出 继娶柏氏 生长子声沛 又娶潘氏 生二子声清 声洋 又娶钮氏 无出 继 又娶吴氏 生子声浃 及张氏 生子声 鍶2 9 蒙恩赏盘费银一百两 奉旨驰驿归 葬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西善桥3 0 声沛 声清 声洋 声浃初均遣归 惟张 氏所生幼子声鍶独留居北京海甸槐树街3 1 张氏抚幼子继其业3 2 故雷氏家谱以金玉 为迁北京之支祖3 3 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 最有声於匠家亦自金玉始也 刘氏 柏 氏 潘氏 钮氏俱合葬江宁 张氏殁葬北 京3 4 雷声鍶 字藻亭 金玉幼子 生於雍 正七年 卒於乾隆五十七年3 5 1 7 2 9 1 8 9 2 3 6 生三日而金玉就木3 7 奉旨归葬 金陵 诸子尽室南行 独张氏抚幼子留居 北京 继承父业 初 方声鍶之幼孤也 样式房掌案为其伙伴所攘夺 其母张氏 出而泣诉於工部 迨声鍶成年 乃得嗣 业3 8 其母张氏抱子诣工部声诉 恩准以 声鍶嗣业 乃雷氏子孙传述者 谱 中 不载 按其生卒年而定其生存年代 则 知彼承值内廷 正在乾隆中叶土木繁兴 之际 而 谱 中於声鍶一生遭遇及所执 艺事 略无纪载3 9 惟其孙景修笔记云 同治四年於张氏墓上立石 表扬祖妣盛 德4 0 或有所本欤 雷家玮字席珍 声鍶长子 生於乾隆 二十三年 卒於道光二十五年 1 7 5 8 1 8 4 5 4 1 乾隆中曾奉派查办外省各路行 宫及堤工等处及滩内盐务 私开官地等 事4 2 随銮供奉或一年二载 不时归还4 3 盖南巡盛时 各省备办行宫 样式雷氏奉 派南行 事所必然 而淮上盐商竞献供 张 沿途点景 争艳斗靡 清客匠作奔走 於其间 皆有奇嬴 李斗 扬州画舫录 之 工段营造录 师承出於内廷工程作 家 可为斯时确证也 雷家玺字国贤4 4 声鍶次子 生於乾隆 二十九年 卒於道光五年 1 7 6 4 1 8 2 5 4 5 於乾隆五十七年承办万寿山 玉泉山 香 山园庭工程及热河之避暑山庄4 6 中间因 办昌陵工程出外 以弟家瑞领圆明园掌 案4 7 其长兄家玮则时赴外省查看行宫 堤工 兄弟先后继武供事於乾嘉两朝工 役繁兴之世 又承办宫中年例灯彩及西 厂焰火 乾隆八十万寿典景楼台工程4 8 争妍斗靡 盛绝一时 其家中藏有嘉庆 年圆明园东路档案一册 手纪承值同乐 园演剧 山切末 灯彩 屉画雪狮等工 程4 9 汉宫旧事 犹见一斑 雷家瑞字徵祥 生於乾隆三十五年 卒於道光十年 1 7 7 0 1 8 3 0 声鍶幼子5 0 其兄家玺因昌陵吉地出差办理陵工 家 瑞在样式房料理一切官事 蒙内务府苏 大人添派为样式房掌案头目 后因嘉庆 中大修南苑工程 家瑞承办楠木作内檐 硬木装修 至南京采办紫檀 红木 檀香 等料 并开雕於南京5 1 家玺陵工告竣仍 归圆明园办楠木作事 家瑞雕工完 亦回 京办理料木归公安拢 工竣始辞退堂差 回家5 2 盖当乾嘉盛时 样房工作内外兼 营 家玮 家玺 家瑞兄弟三人通力合作 是以家道繁昌 家瑞又於南行时赴江西 建昌祖籍重修 大成宗谱 5 3 雷景修字先文号白璧 又号鸣远 家 玺三子 生於嘉庆八年 卒於同治五年 1 8 0 3 1 8 6 6 5 4 年十六即随父在圆明园 样式房学习世传差务 奋力勤勉 不辞劳 瘁5 5 道光五年 父故 以差务繁重 惟 恐办理失当 谨遵遗言 将掌案名目倩伙 伴郭九承办者十余年5 6 而自居其下5 7 后 於咸丰二年 郭九逝世 乃争回自办5 8 迨至咸丰十年八月 圆明园被焚 档房停 止5 9 乃移居西直门内东观音寺6 0 景修 一生中工作最勤 家中裒集图稿 烫样模 型甚伙 筑室三楹为储藏之所6 1 经营生 理 积赀数十万 并修谱录 茔舍规画井 然6 2 世守之工 家法不堕者 赖有此耳 子思起 孙廷昌於同 光之间因缘时会以 陵工 蒙异数得俞封通奉大夫赠二品封 典6 3 雷克修字雨田 行五 金玉胞弟金鸣 之曾孙 与景修同辈 实共高祖之兄弟 也 生於乾隆三十七年 卒於道光三十年 1 7 7 2 1 8 5 0 隶顺天宛平民籍 入学为 庠生 由四库馆议叙选授河南信阳州州 同6 4 於嘉庆十四年自海甸槐树街祖宅迁 出别居东直门北新仓6 5 於道光七年撰有 支谱世系图录 6 6 序列谨严 边栏刊有 龙剑堂 三字 龙剑堂为北山支本宗之 堂号 其时各房子孙有以争充样式房世 业 又有 槐树堂 者 为雷家蓄养奴婢 所生子孙 异姓冒宗 更成一派6 7 克修 自好之士 乃以业儒 自别家谱 跋云 槐树街老宅几不能容 余别有执业 常居 京师 遂迁居北新仓云云6 2 克修故能文 而於其家艺术事 谱中皆略而不言 岂门 户之分 寓有隐痛欤 雷思起字永荣 号禹门 景修三子 生於道光六年 卒於光绪二年 1 8 2 6 1 8 7 6 6 8 同治四年 以定陵工程出力 以 监生赏盐大使衔6 9 思起自记 同治十三 年因园庭工程进呈图样与子廷昌蒙召见 五次7 0 盖其时有修复圆明园之议也7 1 雷廷昌字辅臣 又字恩绶 思起长 子 生於道光二十五年7 2 卒於光绪三十 三年7 3 1 8 4 5 1 9 0 7 光绪三年 惠陵金 券合龙 隆恩殿上梁 廷昌适供差样式房 以候选大理寺丞 列保赏加员外郎衔7 4 后纳赀为祖父母 父母捐请二品封 2010 1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 86 历史与理论 HISTORY THEORY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8 0 周年 典 7 5 匠家子孙遂列在缙绅 斯时大工 正当普祥 普陀陵工方起 三海 万寿山 庆典工程又先后踵兴 内而王公贵胄 外 而疆吏富商 捐赀报效 辇金请益者 踵 接於门 样式雷之声名 至思起 廷昌父 子两代而益彰 亦最为朝官所侧目7 6 注释 1 中国文物研究所藏朱先生遗稿中有大量的摘抄笔 记 2 1 9 5 0 1 9 6 0 年代北京图书馆与北京市文物工作队 曾搜集北京地区石刻资料 在海淀西山乡巨山村东 获得雷氏祖茔四通墓碑拓片共8 件 述及雷金玉 雷 家玺和雷景修等三代传人的生平及业绩 也正有雷 景修 笔记 谓 表彰祖妣盛德 之文 现藏中国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及北京市文物局 甲阳 雷金玉墓 碑 编号 京 6 0 7 1 1 正书 雷景修书立 同治 四年 1 8 6 5 年 二月初一日 据碑阴 碑额2 2 1 5 厘 米 碑身 1 2 8 5 2 厘米 甲阴 雷金玉及妻张氏德政碑 编号 京6 0 7 1 2 正书 雷景修书 雷思起立 同治四年二月初 一日 碑额 2 2 1 5 厘米 碑身 1 2 8 5 2 厘米 乙阳 雷家玺及妻张氏墓碑 编号 京6 0 6 1 1 正书 雷景修立 同治四年二月初一日 碑额1 8 1 5 厘米 碑身 1 0 0 4 4 厘米 乙阴 雷家玺及妻张氏德政碑 编号 京6 0 6 1 2 正书 雷思起等撰 同治六年 1 8 6 7 年 正月七 日 碑额 2 4 1 8 厘米 碑身 1 0 5 4 4 厘米 丙阳 雷景修及妻尹氏诰封碑 编号 京6 0 7 3 正书 同治二年 1 8 6 3 年 七月初八日 碑额2 4 1 7 厘米 碑身 1 2 7 5 0 厘米 丙阴 雷景修墓碑 编号 京6 0 7 5 王多龄等 撰 雷思起等立 同治六年正月初七日 碑额2 2 1 6 厘米 碑身1 2 5 6 3 厘米 丁阳 雷景修及妻尹氏诰封碑 编号 京6 0 7 7 正书 雷思泰等立 同治七年 1 8 6 8 年 三月初三日 碑额 2 8 2 2 厘米 碑身 1 3 3 8 2 厘米 此碑录同 治二年七月初八日诰封 系翻刻丙阳本 文字略有 出入 丁阴 雷景修及妻尹氏诰封碑 编号 京6 0 7 9 正书 雷思泰等立 光绪七年 1 8 8 1 年 四月十九日 录光绪元年 1 8 7 5 年 七月十九日诰封 碑额 2 8 2 7 厘米 碑身1 3 7 8 5 厘米 3 现知首都博物馆共藏有八张样式雷先祖画像 为 雷氏后裔雷文雄 雷文桂于1 9 6 6 年3 月捐赠 据 雷 氏族谱 卷二 雷文桂 条 雷文桂为雷献瑞长子 号月武 生于宣统己酉年 1 9 0 9 年 八月十七日 另 据雷章宝在 关于我的先祖样式雷 张宝章 雷章 宝 张威编 建筑世家样式雷 北京出版社 2 0 0 3 年 一文中所记 雷文雄是雷献华的儿子 4 族谱 卷二 雷发达 条 5 族谱 卷二雷景修自叙 吾宗自万雷公得姓 受氏 云繁衍 传百余世 或居冯翊 或家豫章 或迁金陵 或止燕郊 支分派别 散处各方 6 族谱 卷一 雷金兆 雷氏迁居金陵述 本 支系江西南康府建昌县千秋岗分派 元延初 起 龙公移居本县新城乡北山社上社堡地方 公墓葬于 北山 历有年矣 7 雷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宋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 辩证 四库全书版 云 雷 出自古诸侯万雷氏之 后 以国为氏 后单姓雷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雷 姓与方姓同出一源 同为 方雷氏 之后 古今姓 氏书辩证 称 方 风俗通曰方雷氏之后 各朝编 纂的雷氏族谱在论及雷姓起源时 两种说法兼而采 之 族谱 称雷氏自 万雷公 始 支谱 则称 方雷公 8 族谱 卷二雷景修自叙 自万雷公起 至焕 公 凡六十四世 卦周复 从焕公起 一世又首从 乾卦以次数周 再如前周而复始 盖生生不已易道 也 即人道也 其支派仍听各支另取 9 详见 支谱 雷起龙 北山公自记 1 0 支谱 世系图中注 善性 北山上房之始 1 1 支谱 雷文远 东山翁自记 随父 雷宗正 同历省城南昌丰城奉新 诏回原籍时 父留奉 新 朱文中 新奉 应为 奉新 之误 今奉新县 丰城市同隶属宜春市 毗邻南昌 1 2 详见 支谱 雷文远 东山翁自记 1 3 单士元 明代营造史料 征用夫役法 凡营 造有工匠必有夫役 夫役乃助理工匠者也 中国 营造学社汇刊 第四卷第一期 P 1 2 8 明代因常备工 匠数量有定制 土木兴作时调集民夫或军士都被称 为助役 以区别于常备工匠 工匠供役分为 轮班 和 住坐 两类 轮班匠隶属工部 散处外省 住 坐匠隶属于内府 常居京城 并附籍大兴 宛平二 县 准此 雷本端应属被征调的助役 1 4 支谱 世系图与 族谱 卷一中注 景常 北山前房支祖 景升 北山上房支祖 1 5 据 支谱 世系图与 族谱 卷一 景升生子 仲安 仲安生子中义 孙正轰 曾孙永虎 中义乃 景升之孙 1 6 雷金兆 雷氏迁居金陵述 明末流寇四出 赋 税日重 人民离散 地土荒芜 予祖振宙公 伯祖 振声公 弃儒南来贸易 以应家之差役 遂暂居金 陵之石城 文中未提及雷玉成避乱金陵 但 支谱 世系图与 族谱 卷一均注有 玉成 迁金陵 振 声 迁居金陵之始 1 7 族谱 卷二 雷发达 条 雷发达 振声公 之长子 1 8 据 族谱 卷二 雷发宣生于清顺治三年 1 6 4 6 年 比雷发达小 2 7 岁 应是雷发达的堂弟 1 9 雷氏迁居金陵述 癸亥冬 康熙二十二年 1 6 8 3 年 父 雷发宣 以艺应募赴北 仍携眷复居石 城 时 诸堂兄弟候补于京师 予弟兄亦忝入于 太学 文中的太学即国子监 清沿明制 奉国子监 为国学 太学 设在北京 是国家最高学府 培养 官员的重要场所 见艾永明 清朝文官制度 商务 印书馆 2 0 0 3 P 5 1 文中 诸堂兄弟 应包括雷 发达的儿子 候补于京师 之说与雷金玉 以监生 考授州同 吻合 因此 雷氏迁居金陵述 一文虽 未明言雷发达赴京 但 时 诸堂兄弟候补于京 师 说明康熙二十二年雷发达和他的儿子们已俱在 北京 另据 精选择善而从 太高祖由大清初年 自江宁迁至京都宛平县所属之槐树街 至今六 七 世 数百年矣 此太高祖即雷发达 槐树街在海淀 雷家老宅所在 略见 建筑世家样式雷 P 2 0 2 6 所谓 宛平县所属 见单士元 明代营造史料 工 匠供役法 住坐匠 引 明会典 卷百十九 凡住 坐人匠 永乐间设有军民住坐匠役 宣德五年 令 南京及浙江等处工匠起北京者 附籍大兴 宛平二 县 仍于工部食粮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第四卷 第一期 P 1 2 6 清初是否仍循此传统 以至雷发达到 北京后住在宛平县 尚待考证 尚应指出的是 朱先生在此采用 应募 而排 除其初稿及札记中顺治朝 按明制起役 康熙初 解送匠役 或 以役应募 等语 应是慎缜分析 族 谱 精选择善而从 等资料后引出的合理结论 也 隐含了对康熙中叶改革匠役制度为雇工制度的认知 而清代工官制度的这一历史变革 正是后来雍正朝 颁布工部 工程做法则例 的基础 2 0 这一故老传闻 迄今未发现任何文献依据 应 是朱先生采集的世俗传说 关于雷发达 支谱 及 族谱 仅载其生卒时间及葬地 其业绩则皆略无一 语 惟有 精选择善而从 述及 太高祖由大清初 年自江宁迁至京都宛平县所属之槐树街 却未提到 雷发达其余事迹 对比后注 族谱 雷金玉墓碑 精选择善而从 等有关雷金玉 因正殿上梁 得蒙 皇恩 而引为雷家后裔无上荣光的记述 如果雷发 达也有这类 蒙皇恩 的煌煌业迹 雷氏诸家谱无 疑不会只字不提 此外 按 样式雷考 底稿及 样式雷考引证 等札记 朱先生曾审慎尝试考实雷发达太和殿上梁 的传说 如其 引证 修太和殿在顺治二年 见 会 典 又康熙卅六年重建一次 显然与雷发达赴京 及逝世时间抵牾 朱先生遂最终以 故老传闻 表 述之 无损学术严谨 却增添了趣味性 2 1 朱先生此说尚未找到史料依据 2 2 族谱 卷二 雷发达 条 葬江苏江宁府江 宁县安德门外 2 3 族谱 卷二 雷金玉 条 2 4 族谱 卷二 雷金玉 条 雷景修撰 雷金 玉墓碑 及 精选择善而从 中均记载雷金玉 由 国学生考授州同 与朱文 监生 的说法不同 清 代在国子监读书的人俗称国学生 太学生 也均可 称为监生 据康熙朝 大清会典 监生共分为恩荫 觉罗荫生 圣裔监生 贡监 例监 礼生 外国监 生七类 其出仕的途径之一即在完成学业后参加每 年由吏部组织的考职 康熙三年题准 例监生以州 同 州判 县丞 主簿 吏目考用 贡监生以州同 考用 2 5 投充包衣旗 之说迄今未发现文献依据 按 包衣是家仆的满语音译 指清代皇帝及八旗旗主役 使的家仆 皇帝因拥有正黄 镶黄 正白等上三旗 也就拥有隶属上三旗的包衣 清代 奉天子之家事 即管理宫禁事务的内务府 成员就主要由上三旗包 衣组成 常被称为内务府三旗或是内三旗 参见祁美 琴 清代内务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8 年 2 6 族谱 卷二雷思起笔记 雷氏 百余年来 在圆明园承当楠木作样式房差 已传六世子孙 2 7 族谱 卷二 雷金玉 条 钦赐内务府七品 官 食七品俸 雷金玉这一事迹最早见载上海图 书馆藏乾隆二十一年 1 7 5 6年 抄本 雷氏大成族 谱 距雷金玉去世不过 2 7 年 又 雷金玉墓碑 恭遇康熙年间修建海淀园庭工程 我曾祖考领楠 木作工程 因正殿上梁 得蒙皇恩召见奏对 蒙钦 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 赏七品官 食七品俸 精选择善而从 又蒙皇恩钦赐内务府七品职衔 赐圆明园之工程处长各作之掌班爵 办理楠木作事 务 三种史料均肯定了雷金玉被钦赐内务府七品 官的说法 赐官的缘由 则是碑记中提到的 康熙 年间海淀园庭工程正殿上梁 即朱文所言 内廷 营造功 2 8 族谱 雷金玉 条 钦赐命皇太子书古稀 匾额二字 因七十正寿 雷金玉碑记 和 精选 择善而从 载同 雍正采用秘密建储制度 生前未 立太子 此云 皇太子 应是雷氏后人避讳登基前 的乾隆而采用的说法 雷金玉墓碑 尚载 此匾额 供奉原籍大堂 即雷氏南京祖宅 而 精选择善而 从 还提到 又蒙恩赐油碌蟒袍一件 蟒袍为明清 官员袍服 绣蟒纹 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别等级 皇 上 皇子用黄色 其他则用蓝及石青诸色 见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9 8 4 P 4 5 7 此件 油碌蟒袍 为雍正皇帝恩赐 可见其对雷金 玉的器重 2 9 族谱 雷金玉 条 3 0 族谱 雷金玉 条 卒雍正己酉 雍正七年 1 7 2 9 年 十一月初十日戌时 殁时 仰蒙恩赏盘费银 87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 1建筑学报 一百余金 奉旨驰驿 归葬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安德 门外西善桥 坤山艮向 雷金玉墓碑 载同 惟 有 精选择善而从 云 殁时又蒙恩赏银五百两 与 一百余金 之说相异 清代主要流通货币为白 银与铜钱 白银的单位是两 金并不作为货币流通 另据 钦定礼部则例 清代一品官死后葬银5 0 0 两 七品官以下1 0 0 两 雷金玉为内务府七品官 照例 应得1 0 0 两葬银 此 一百余金 或 银五百两 应 是皇上额外的恩赏 3 1 据 族谱 卷二记载 雷声鍶的四位兄长死后 均葬于北京西直门外聚善村雷氏祖茔 另据 精选 择善而从 高祖 雷金玉 去世之后 存留祖产余业 即房壹佰余间 五房分受 可知他们在遵旨赴江宁 办完雷金玉丧事后 又都返回北京生活 仍居住在 海淀槐树街老宅 3 2 同治四年二月初一日雷景修书 雷思起立 雷 金玉妻张氏碑志 我祖考字藻亭 在及丁时 我 曾祖妣苦守清洁 立志扶养我祖成人 清苦之极 得蒙曾祖妣早晚训诲 依附我曾祖考之旧业 至今 子孙满堂 接我曾祖考一脉相承 奕叶相传 功昭 前烈 庆衍绵绵 实承我曾祖妣张太宜人之德政 也 3 3 支谱 世系图与 族谱 卷一中注 金玉 迁居北京之始 3 4 族谱 卷二 雷金玉 条 张氏葬宛平县聚 善村地西南隅祖穴 3 5 族谱 卷二 雷声鍶 条 此外 雷声鍶尚 如同乃父雷金玉 曾为 国学生 受过良好的教育 见载嘉庆十九年 雷氏重修大成宗谱 总序世系图 建昌县分支 北山上房支 北山上房支分居金陵复 迁北京 卷三 为朱先生漏引 3 6 乾隆五十七年应为1 7 9 2 年 3 7 据 族谱 卷二 雷声鍶生于雍正七年七月三 十日丑时 雷金玉卒于雍正七年十一月初十日戌时 前后相差三月 而非三日 朱先生 样式雷考 底 稿中即为 三月 此处应是刊发时排印之误 3 8 雷声鍶如何获得掌案一职 未见于家谱和其他 材料 仅 雷金玉妻张氏碑志 提及 我祖考 雷声 鍶 依附我曾祖考之旧业 依附 一词说明雷 声鍶依靠父亲雷金玉生前声望才得以继任楠木作掌 案一职 而如前文述及 雷金玉在康熙朝就曾 得 蒙皇恩召见奏对 蒙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 赏七品官 食七品俸 值雷金玉七十大寿 雍正皇 帝又曾令时已十七岁的弘历亲书匾额赏赐之 使弘 历对乃祖乃父赏识的这位哲匠留下深刻印象 而弘 历登基后 一向宽待宫廷匠人 对技艺杰出的匠人 更青睐有加 见诸宫廷档案 常指名某匠人成作活 计 并准其留名 流芳后世 准此 乾隆皇帝极有 可能基于雷金玉的杰出才能和对皇家建筑的卓绝贡 献而善待其后人 即 国学生 雷声鍶 使之得以 嗣业 3 9 族谱 卷二 雷声鍶 条 声鍶 字藻亭 行六 享年六十四寿 记述甚简 精选则善而从 则略为详细 曾祖 雷声鍶 呈当掌班楠木作事务 即样式房差 后因官差外出 卒于外 从这则材料 中 可见作为掌案的雷声鍶确曾参与乾隆朝空前繁 荣的皇家建筑工程 但由于从小在清贫的家境中由 寡母含辛茹苦的养育成人 样式房差务又 技术专 门 非尽人可以从事 学习和掌握其技艺极其困难 因此未能为皇家建筑工程作出像其父其子那样重大 的贡献 但他去世后 雷家玮 雷家玺 雷家瑞等 三位儿子顺利接掌样式房 作出了新的贡献 无疑 可以归功于雷声鍶生前对他们良好的职业教育 4 0 族谱 卷二 雷金玉 条 又娶张氏 同治四年春立有碑志 以报太祖妣之德政也 碑文 内容见注 2 9 4 1 族谱 卷二 雷家玮 条 4 2 精选择善而从 大祖父 雷家玮 因官差外 出 查办外省各路行宫及堤工等处 海滩内盐务 及 私开官地等事 4 3 精选择善而从 大祖父 雷家玮 在外查办一 切工程 或一年二载不时归还 4 4 族谱 支谱 及 雷家玺及妻张氏墓碑 中 均记载雷家玺 字国宝 4 5 族谱 卷二 雷家玺 条 4 6 精选择善而从 自曾祖 雷声鍶 卒之后 祖父 雷家玺 在圆明园应样式房之差 彼时乾隆 皇帝大修三山等处工程 以及热河之避暑山庄等 工 4 7 精选择善而从 祖父 雷家玺 因昌陵吉地 出差料理陵工 三祖父 雷家瑞 在样式房料理一切官 事 又蒙堂官苏大人做主 添给样式房饭食银两 添 派三祖父为样式房掌按头目之人 4 8 精选择善而从 祖父呈当年中官事接续相 连 及每年灯节 各园各路及西厂之烟花 应卦各 处之灯 后因万寿黄慧 应办各处点景楼台等工 4 9 迄今为止 尚未发现朱文中所述材料 5 0 族谱 卷二 雷家瑞 条 5 1 精选择善而从 嘉庆皇帝大修南园工程 三 祖父 雷家瑞 呈办楠木作内檐硬木装修 至南京采办 紫檀 红木 檀香等料 及开雕于南京 朱文中将 南园 理解为 南苑 但查找清代相关档案文献 尚未发现嘉庆朝对南苑进行大修的记载 而嘉庆十 六年庄敬和硕公主病逝 其赐园含晖园重归绮春园 西路 改称 南园 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此处 南 园 更有可能为并入绮春园的含晖园而非南苑 5 2 精选择善而从 祖父 雷家玺 陵事工峻归 回 亦归圆明园接办楠木作事 三祖父雕工完峻 亦 回京办理料木归工安活 次后因工程报峻官事完清 三祖父回堂退差 归家料理家务 5 3 族谱 雷家瑞 条 公年登四十有五 时为 嘉庆十九年 1 8 1 4 年 亲赴江西重修大成宗谱 另 据嘉庆十九年 雷氏重修大成宗谱 总序世系图 建 昌县分支 北山上房支 北山上房支分居金陵复迁 北京 卷三 雷家瑞除亲赴江西修谱外 还捐银五 十两并担任副修 5 4 族谱 卷二 雷景修 条 5 5 族谱 雷景修 条 公年始十六 即在圆 明园样式房学习世传差务 奋力勤勉 不辞劳瘁 雷思起 雷景修墓碑 中也有相同记载 5 6 照朱文所述 从道光五年雷家玺故世到咸丰二 年雷景修争回掌案之职 其间共二十七年 而非十 余年 似行文前后不符 5 7 族谱 雷景修 条 道光乙酉年正月十五 日 道光五年 1 8 2 5 年 公之先考仙游 谨遵遗言 差 务慎重 唯恐办理失当 随将掌案名目移与他人承 办 雷景修墓碑 道光乙酉年正月十五日 公 之先考仙游 谨遵遗言 差务慎重 惟恐办理矢当 因公年幼 事出万难 随将掌案名目移与他人承 办 5 8 雷景修夺回掌案事见 族谱 雷景修墓碑 及 禀文 前两者皆为 公乃竭尽心力 不分朝夕 兢兢业业 二十余载辛苦备尝 复于道光己酉 道光 二十九年 1 8 4 9 年 旋将掌案差事正回 禀文 较 详明 第二年 咸丰二年 1 8 5 2 年 我先祖考 雷景 修 年五十二岁 郭九爷去世 奉吉 阿二堂谕 样 式房雷 当差名次打二 此差着派我先祖父管理 样式房掌案差事矣 文中对咸丰二年前后诸事都有 交代 比家谱 碑文中缺少上下文的记述更为可信 朱先生正是采用了这一说法 但家谱 碑文成文时 间都比 禀文 早 所言道光二十九年将差事正回 在没有更多材料可资参考的情况下 尚不宜轻易否 定 或可推测的是 道光二十九年 郭九年事过高 对样式房差务已力不从心 名义上仍担任样式房掌 案 实际工作则交由样式房 当差名次打二 的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