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专项复习.doc_第1页
备考2012专项复习.doc_第2页
备考2012专项复习.doc_第3页
备考2012专项复习.doc_第4页
备考2012专项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12专项复习:文言文(七上) 论语十则 一、知识盘点(一)重点字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 )( )( )4、传不习乎(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8、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择其善者而从之( )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2、其恕乎( )( )(二)通假字1、不亦说(yu)乎: 通 译为: 2、诲女(r)知之乎: 通 译为: 3、是知(zh)也: 通 译为: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的词。1、不亦君子乎 古 今 2、可以为师矣 古 今 3、是知也 古 今 4、死而后已 古 今 5、然后知松柏 古 今 6、三人行 古 今 (四)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 )3、见贤思齐焉( )(五)、一词多义1、而: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任重而道远( )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zh)也。( )3、已:死而后已( ) 自董卓已来( )陈涉世家4、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欲信大义于天下( )陈涉世家谓为信然( )陈涉世家5、殆:思而不学则殆(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陈涉世家6、其: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恕乎(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六)、本课的成语积累: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七)名句默写:1.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 2.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论语中的 来表示。3.论语十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4.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5.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认真思考和努力读书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 , 。 6.论语十则中强调有创造性的见解和新发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的句子是“_,_。”7.在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8.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来表示。9.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11.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12.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13.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14.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15. 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 。二、感悟中考(一)(2007安徽)论语四则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释】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则内容的理解。 (4分)(二)(2007武汉市)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知之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1)诲女知之乎? _ 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_ _ _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2分)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三)(2008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谈笑有鸿儒 鸿儒 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四)(唐山市20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1)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 (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8.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分)19.用原文填空。(2分)(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20.相关内容链接。(4分)(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分)(五)(河池市2011)【甲】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侮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则节选)【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粗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镰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色愈恭,礼愈至 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B同舍生皆被绮绣 唯见布被覆尸(范晔强项令)C何有于我哉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D择其善者而从之 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14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腾人持汤沃灌 B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列论战)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15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谈论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B乙文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体现了作者从师求学之艰苦C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乙文还将自己读书的艰苦和太学生读书的优越进行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D甲乙两文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学习的执着追求。16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7从第I卷甲乙两文古人对学习的态度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你又是怎样对待学习的?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4分)三、经典之旅.论语心得(10分)论语的温度 于丹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份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 t)( h)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古有“ ”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 )”,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 )”,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 )”。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段中“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意思。(2分)12、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 (请用第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13、解释“予欲无言”中“欲”的意思。(2分)14、请用“/”为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天 何 言 哉 四 时 行 焉 百 物 生 焉 天 何 言 哉15、读第段,根据加横线句子的提示,在空白处填充一句俗语。(2分)16、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第段的括号里。(3分)17、如果第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3分)18、查阅工具书,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2分)“佶屈聱牙”中加点字的拼音依次是 和 。“(t)(h)灌顶”中括号内的字依次是 和 。备考2012专项复习:文言文(七上) 咏雪一、知识盘点(一)重点字词解释1、寒雪日内集( )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 )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6、太丘舍去( )7、尊君在不( ) 8、相委而去( )9、君与家君期日中( )10、下车引之( 11、元方入门不顾( (二)通假字尊君在不: 通 ,译作: (三)一词多义1、期:与友期行( )期年之后,虽欲言而无可进者( )2、去:相委而去( ) 西蜀之去南海( )去死肌( )捕蛇者说3、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十则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四)古今异义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义: 今义: 2、相委而去 去:古义: 今义: (五)重点句子翻译1、与儿女讲论文义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六)理解性默写1、咏雪中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 。2、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二、内容及写法理解咏雪一文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目的在于表现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2、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三感悟中考(2011德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14.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因起彷徨 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备考2012专项复习:文言文(七上) 塞翁失马一、知识盘点(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塞翁失马( )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u( )而折其髀( ) 此独以跛之故( )(二)重点字词解释1、马无故亡而入胡( )2、人皆吊之( )3、此何遽不为福乎( )4、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 )5、堕而折其髀( )6、丁壮者引弦而战( )7、死者十九( )8、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三)一词多义1、亡:马无故亡而入胡( ) 暮而果大亡其财(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且秦灭韩亡魏( )唐睢不辱使命(四)古今异义词1、人皆吊之吊:古义: 今义:2、居一年居:古义: 今义:3、死者十九十九:古义: 今义:(五)词类活用1、家富良马 2、胡人大入塞 (六)重点句子翻译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2、此何遽不为福乎?3、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5、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二、内容及写法理解1、老子中的有一句话,与本文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相似之处,请写出: 2、道理: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好事;事情的好坏可以相互转化,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祸与福,随着条件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人教版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归纳及训练题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等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的“论”读l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作者认为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0.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2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是因为他创造性的使用9个实词纯用白描勾画出一幅漂泊羁旅图。这9个实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4.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8.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8.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13.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16.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七年级上语文背诵积累复习卷1余忆童稚时,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童趣中写观察蚊子时间长久的句子是 , 。3童趣中写观察丛草、虫蚁、土砺时,表现丰富想象力的句是 4余年幼, ,不觉呀然一惊。 ,捉 ,鞭数十,驱之别院。5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6水何澹澹,。 , 。 , 。7 ,风正一帆悬。,江春入久年。8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9明月别枝惊鹊,。,。10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11西江月中最能体现词人喜悦心情的诗句是。12天净沙 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心情的句子是。11,志在千里。14观沧海中描写想象之景的诗句是,。,。15我们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16,勿施于人。17月光淡淡,。白云团团, 。18,古道西风瘦马。19。小园香径独徘徊。20次北固山下中暗寓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21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征的四句诗是。22智子疑邻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句子是。23夜雨寄北中写眼前之景的诗句是。24,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5十则中有一句强调了交友之道,具体诗句是 。26问渠那得清如许?。(宋 朱熹观书有感)27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28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9世说新语的作者为(403444)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30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两句是, 。 。3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禅院环境幽静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是 , 。3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诗人惊悉好友被贬龙标的时令特点的诗句是。寄托了作者思念之情的是。33泊秦淮中哪两句是作者的议论, 。34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 。35观书有感中点明方塘总是明净如镜的原因是 。36童趣的作者是代文学家。37你能默写出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吗?, 。38“斗酒诗百篇”是指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请你写出本学期你学到的他的一首诗。 。39过故人庄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是, 。40泊秦淮中哪两句是叙事?, 。4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42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3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中用了两组优美的排比句“ , , ”;和“ , , ”描写春花和春雨的美。44西江月一词的作者是辛弃疾,词中从视觉、听觉、嗅觉角度描写乡间月夜的句子有 , , , 。4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 代诗人王湾。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46如梦令中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 如梦令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 。47.西江月中用互文的方法写景的句子是 , 4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 。49.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 。 50.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5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52。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 。5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鸟儿活动的诗句是“ , 。”54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 ? ”,表达了在学习中既要开源又要导流的意思。55“处处留心皆学问”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要谦虚,时常向他人请教,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 。”56(1)如梦令这首词的作者是 ,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 ”和“ ”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起句,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明游兴沉酣,乐而不返,从而揭示了女词人的倜傥豪放与洒脱的性格。B“兴尽晚回舟”承上启下,句中的“兴尽”是词眼,既包含了酒兴,更表明游兴,意思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C结句,是说惊起飞翔的鸥鹭,吸引了游人,游人拼力划船去观看。D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事、景、情融为一体,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57对天净沙 秋思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西风”,写的均是秋末之景。B“夕阳”与“昏鸦”中的“昏”字照应,点出特定的时间。C这首元曲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曾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D这首元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映了天涯游子的漂泊情怀。58对西江月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小令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他寓居江西上饶时写的。B下阕开头两句的停顿应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别枝”,这里指树枝;“听取”,是听的意思;“忽见”的“见”通“现”,出现的意思。D这首词写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色,反映了词人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59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幕”。60天净沙中前三句共写了九种事物: 、 、 、 、 、 、 、 、 ,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并不显得简陋,九种事物之间又分别加上 、 、 、 、 、 、 、 、 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61下列诗句与作者和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现代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西汉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白居易唐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宋62(1)从诗题观书有感可以看出,这首诗不是单纯的风景诗,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关于 的心得体会。(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鉴:镜子 B渠:渠水 C如许:如此 D为:因为(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篇运用比喻,寓情于景。B全诗生动形象,富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C诗中的景物优美、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D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只有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新鲜知识,才能博大精深。七年级上语文背诵积累复习卷答案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3、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着为壑4、方出神 神定 虾蟆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6、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7、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8、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9、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10、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11、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1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13、老骥伏枥 14、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15、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16、己所不欲 17、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漏出了几点疏星18、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19、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20、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22、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 23、巴山夜雨涨秋池24、曲径通幽处 2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为有源头活水来27、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28、长在树的高枝上 又在新叶上跳舞29、 刘义庆 南30、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31、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32、扬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33、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3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35、为有源头活水来 36、清 沈复3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8、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39、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40、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41、乡书何出达 归雁洛阳边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43、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44、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45、停泊 唐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46、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如藕花深处47、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48、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49、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50、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5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52、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5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5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55、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56、(1)李清照 沉醉 不知归路 争渡 (2) C57、C58、B59、B60、藤 树 鸦 桥 水 家 道 风 马 枯 老 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