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点 速度较慢 但造价低 一 概述 1 串行通信 2 传送编码在计算机中 数字和字符都是以一定的编码表示 编码的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 扩展的BCD交换码EBCDIC 这是一种8位编码 较常用在同步通信中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 以这样的方式表示字符 则字符可以一个接着一个传送 3 两种通信方式 异步通信ASYNC AsynchronousDataCommunication 它用一个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 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的结束 在这种方式中 CPU与外设之间必须有两项规定 传送字符格式 数据传送速率 波特率 每秒钟传送的字符个数 同步通信传送时 将数据连成块 在数据块开始处用同步字符指示 同步传送的速度高于异步 但它要求用时钟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同步 故硬件复杂 同步方式常用于 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到CRT 外设之间的通信 二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行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对一个通信系统来讲 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信道的带宽和数据的传输速率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 串行通信的信号格式 等 一 数据的传送方向通常串行通信 数据在两个站之间是双向传送的 A站可作为发送站 B站可作为接收站 反之亦可 通常传送可分 1 半双工 HalfDuplex 每次只有一个站发送 即只能由A发送到B 或由B发送到A 不能A和B同时发送 2 完全双工 FullDuplex 同时两个站都能发送 站A 站B 站A 站B 2 信道的带宽信道是电信号通过的路径 信道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称为信道的带宽 Bandwidth 信道的带宽由 传输媒体 有关的附加设备 共同决定信号的频率 带宽的衡量 通常用一个信道的截止频率来衡量 截止频率 当一些频率信号通过时 对某个频率信号产生较大衰减的频率 3 传输速率指一个信道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的位数 bitpersecond bps 波特率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受信道的带宽的限制 异步通信传输速率为50 9600bps 1 信道 信号传输的通道 包括传输媒体及有关的中间通信设备 有线信道的传输媒体有架空线 同轴电缆 光导纤维等 考虑到传输时信号产生衰减 每隔一定距离要设置中继器等放大设备 二 信道的带宽和传输速率 三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数据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要求传送线的频带很宽 而我们在长距离传送时 有时是利用电话线传送的 而电话线的带宽为300 3000Hz 因此若直接传输数字信号 信号就要发生畸变 因此 需用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传输 再用解调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调制 用一个信号控制另一个信号的某个参数随之变化的过程 叫调制 这两个信号分别叫调制信号和被调信号 被调信号只作为传输过程中信息的载体 也叫载波 调制方法 只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 数字键控调制方法的频移键控法 FSK FrequencyShiftKeying 两个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 分别由电子开关控制 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 电子开关由需传输的数据信号控制 当信号为 1 时 上面的电子开关导通 送出一串频率较高的模拟信号 当信号为 0 时 下面的电子开关导通 送出一串频率较低的模拟信号 于是 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得到了调制后的信号 解调 将已经调制的信号恢复成原来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三 串行通信的信号格式在数据通信中 传输的对象是一系列的0 1 这些0 1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含义 这些含义都要事先约定好 在串行通信中 有两种最基本的通信方式都有各自的约定 1 异步串行通信在发送一个字符时 包含一个起始位 若干数据位 一个奇偶校验位 停止位 异步通信方式同步通信方式 0 0 10 1 0 1 111 起始位1位 数据位5 6 7 8位不等 校验位1位 停止位1 1 5 2位不等 空闲位 一个帧结构 起始位 用来通知接收器已经开始字符传送 接收器收到这个信号后 开始装配一个字符 目的 是接收器和发送器能够同步工作 终止位 保证下一个字符的起始位在通信线路上能够同步工作 奇偶校验位 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低位 高位 例如 传送一个字符 E ASC 码为 1000101B 45H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异步通信方式是按字符传输的 从一个字符到下一个字符之间 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 故 称之为异步传输方式 它的传输 靠起始位的起始信号 使发 收双方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内保持同步 以保证正确接收 2 同步串行通信 在异步通信中 每一个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标志字符传输的开始与结束 占用了时间 在同步传输中 去掉这些控制位 把字符顺序地连接起来 组成一个数据块 这样的数据块称为一个纪录 在纪录的开始加同步字符 在纪录的末尾加出错校验字符 形成帧 同步字符的格式和个数根据需要而定 在同步方式中 接收器接收数据时 首先搜索同步字符 在得到同步字符后 才开始装配数据 五 串行通信的校验方法串行通信主要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因而噪声和干扰较大 为了保证高效而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传送的数据进行校验就成了串行通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校验方法有 奇偶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CRC 软件奇偶校验硬件奇偶校验 这种校验方法主要用于对一个字符的传送过程进行校验 发送时 在每一个字符的最高位后都附加一个奇偶校验位 接收时 检查所接收的字符连同奇偶校验位 若 1 的个数不符合规定 则传输错 由CPU进行处理 1 奇偶校验 硬件奇偶校验 用专门的奇偶发生器 校验器 对7位或8位字符进行奇偶校验 这种器件一般是中规模的集成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的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 也包含奇偶校验和产生电路 循环冗余校验 CRC 它对一个数据块进行校验 主要用于同步方式 三 串行接口 串行通信系统模型为 要进行串行通信 还要解决一个问题 计算机与MODEM怎样连接 通过接口电路 串行接口电路连接 为了使不同的计算机 外部设备都能正确连接 这个接口其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也就是要有一个标准 目前常用的标准是RS 232C标准 一 串行连接的物理接口标准 ISO的OSI七层模型中的物理层 不同的计算机 外部设备之间要进行物理连接 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范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发布了一系列标准 如 RS 232C RS 422 RS 423 RS 449等 其中 RS 232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 1 RS 232C接口标准 RS 232C最初是为了使用公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而制定的标准 在发送端 通过调制解调器将表示为 1 0 的高低电平 转换成相应的高低频率的模拟信号 发送到公用电话网 在接受端 RS 232C提供了一个利用电话网通过MODEM把远距离设备连接在一起完成通信的技术规范 RS 232C RS 232C 第13章USART 1 通用同步 异步收发器 USART 模块是两个串行I O模块之一 另一个是SSP模块 2 USART也称为串行通信接口或SCI USART可以配置为全双工异步系统 表13 2 可与CRT终端和个人计算机等外设进行通信 也可配置为半双工同步系统 可与A D或D A集成电路 以及串行EEPROM等外设器件进行通信 3 USART可配置为以下几种工作模式 全双工异步模式图13 12 半双工同步主控模式 半双工同步从动模式图13 27为将TX CK和RX DT引脚图配置为用于USART 必须把SPEN位 RCSTA 和相应的TRIS位置1 发送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TXSTA表1表2接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RCSTA表1表2USART波特率发生器 BRG图 13 2 3USART模块的异步工作方式通过把控制位SYNC清0 设定为异步工作方式 由以下一些重要部件组成 波特率发生器BRG 采样电路 异步发送器 异步接收器 简化方框图如图13 12所示 1 异步串行输入数据的采样方法 2 异步发送器 表1 表2 表3 表4 异步主控器发送时序 异步通信 设置异步发送模式应遵循以下一些步骤 选择合适的波特率 对SPBRG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如果需要高速波特率 将BRGH位置1 2 将SYNC位清零 SPEN位置1 使能异步串行端口 3 若需要中断 将TXIE GIE和PEIE位置1 4 若需要发送9位数据 将TX9位置1 5 将TXEN位置1 使能发送 这也将置位TXIF位 6 若选择发送9位数据 第9位数据应该先写入TX9D位 7 把数据送入TXREG寄存器 启动发送 波特率计算公式 X为SPBRG寄存器中的值 0到255 下列情况下波特率误差的计算 FOSC 16MHz目标波特率 9600BRGH 0SYNC 0 目标波特率 Fosc 64 X 1 9600 16000000 64 X 1 X 25 042 25计算波特率 16000000 64 25 1 9615误差 计算波特率 目标波特率 目标波特率 9615 9600 9600 0 16 异步主控发送时序图 表1 表2 表3 表4 3 异步接收器 表1 表2 表3 表4 设置异步接收模式时必须遵循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对SPBRG进行初始化 如果需要高速波特率 将BRGH置12 将SYNC清零 SPEN置1 使能异步串口 3 若需要中断 将RCIE GIE和PEIE位置1 4 如果需要接收9位数据 将RX9位置1 5 将CREN位置1 使USART工作在接收方式 6 当接收完成后 中断标志位RCIF被置1 如果此时RCIE已被置1 便产生中断 7 读RCSTA寄存器获取第9位数据 如果已使能 并判断在接收操作中是否发生错误 8 读RCREG寄存器来读取8位接收到的数据 9 如果发生错误 通过将CREN清零来清除错误 异步接收时序图 表1 表2 表3 表4 13 2 4同步主控工作方式 同步主控接收 13 2 5同步从动工作 同步通信 设置同步主控方式应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对SPBRG进行初始化2 将SYNC SPEN和CSRC位置1 使能同步主控串行口 3 若需要中断 将TXIE位置1 4 若需要传送9位数据 将TX9位置1 5 将TXEN位置1 使USART工作在发送模式 6 若选择发送9位数据 第9位数据应该写入TX9D 7 把数据送入TXREG寄存器来启动发送 与同步主控发送有关的寄存器 表1 表2 表3 表4 在设置同步从动接收模式时 应遵循以下步骤 1 通过将SYNC和SPEN位置1 将CSRC位清零 使能同步主控串口 2 如果需要中断 置位RCIE位 3 如果要接收9位数据 置位RX9位 4 置位CREN位 使USART工作在接收模式 5 接收完成后 RCIF置1 如果此时RCIE置1 将产生中断 6 若选择接收9位数据 从RCSTA中读出第9位数据 并判断在接收操作中是否发生错误 7 读RCREG寄存器以读取8位接收到的数据 8 如果发生任何错误 通过将CREN清零来清除错误 表1 表2 表3 表4 表1 表2 表3 表4 RS232 将S13 6 S13 7拨到ON 其余都拨到OFF 下载程序到MCDO 运行后 连接PC机和MCDO之间的串口线 运行超级终端 1 TXSTA 发送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bit7CSRC 时钟源选择位异步模式此位未用同步模式1 主控模式 由内部波特率发生器产生时钟 0 从动模式 由外部时钟源提供时钟信号 bit6TX9 9位发送使能位1 选择9位数据发送0 选择8位数据发送 有关寄存器 bit5TXEN 发送使能位1 允许发送0 禁止发送bit4SYNC USART模式选择位1 同步模式0 异步模式bit3未用位 读为0bit2BRGH 高速波特率使能位 异步模式 1 高速 0 低速同步模式 此位未用bit1TRMT 发送移位寄存器状态位1 TSR空0 TSR满bit0TX9D 发送数据的第9位 可作为奇偶校验位 2 RCSTA 接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bit7SPEN 串口使能位1 允许串口工作 把RX DT和TX CK引脚配置为串口引脚 0 禁止串口工作bit6RX9 9位接收使能位1 选择9位接收0 选择8位接收bit5SREN 单字节接收使能位 异步模式 此位未用同步主控模式1 允许接收单字节0 禁止接收单字节在接收完成后该位被清零 同步从动模式 此位未用 bit4CREN 连续接收使能位异步模式 1 允许连续接收0 禁止连续接收同步模式 1 允许连续接收直到CREN位被清零 CREN位比SREN位优先级高 0 禁止连续接收bit3未用位 读为0bit2FERR 帧出错标志位1 帧出错 读RCREG寄存器可更新该位 并接收下一个有效字节 0 无帧错误 bit1OERR 溢出错误位1 有溢出错误 清零CREN位可将此位清零 0 无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谷物食品消费者体验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原子结构(第1课时)
- 河北驾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汗工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东莞城市学院《现代微生物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征地拆迁补偿协议书样本
- 2025版餐饮业厨师餐饮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公交公司车辆收费员劳动合同规范
- 2025版咖啡厅后厨承包与咖啡豆供应合同
- 2023年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带题目详解
- 少儿推拿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考试题及答案
- 船舶租赁知识培训班课件
- 护理员交接班
- 电机维修协议合同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机动链锯操作规程
- 兼职中医师聘用合同范本
- 渣土运输方案
- 2025-2030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