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系列试题--人口与环境.doc_第1页
导航系列试题--人口与环境.doc_第2页
导航系列试题--人口与环境.doc_第3页
导航系列试题--人口与环境.doc_第4页
导航系列试题--人口与环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状元源 /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导航系列试题-人口与环境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年) 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万人)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0-1-2-3-413501330131012901270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右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4题。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高低”模式B“三低”模式C高增长模式D增长下降模式2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人口迁移D经济发达3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4人口合理容量 ( )A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B与环境承载力相同C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D大于环境承载力读 “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56题。5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 A33 B43 C25 D156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 A人口总量稳定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下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78题。7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8X时期社会刚处在 (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910题。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人)20006500150010000死亡率(%)0.885乙人口数(人)3500600050010000死亡率(%)0.819下列对表格数据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甲地死亡率较高,应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B某地区的人口死亡率等于各年龄组死亡率之和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一定高于发达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10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下图中的两图分别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 B国就业压力大C国社会养老负担重 D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类型不同12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 )A俄罗斯印度 B德国日本 C肯尼亚法国 D英国巴西对于人口系统来说,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既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同向(正性)变化,用“十 ”表示;又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相反(负性)变化趋势,用“一 ”表示。结合人口简化模型回答1921题。13图中因果关系为正性(正因果反馈回路)的是 ( )Ad a d B d c b a d Cd e d Dd c f e d14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增大B耕地面积扩大C出生率在增高 D死亡率在降低读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1415题。15如果图中a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有可能的是 ( )A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C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16如果图中各点表示人口变化,符合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的是( )Aa中国的上海 Bb美国的华盛顿Cd埃及的开罗 De法国的巴黎1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B C D18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该流域 (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20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21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22北京市总人口数量2006年已经突破17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51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约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条件B目前1,700万的人口数量就是北京市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C降低开放程度可以很有效地控制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D要预测未来北京市人口容量应重点分析人口的机械增长读下图,回答2325题23这幅画所揭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B酸雨危害加剧C臭氧层空洞D全球荒漠化严重24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B大量矿石燃料的使用和森林破坏C不合理灌溉和植被破坏D大量空调和冰箱的使用25下列有关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强,危害人体健康B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影响较大C导致土壤、湖泊酸化D掩埋农田和村庄,破坏森林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战后50、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十分严重。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花大气力对环境进行治理;80年代初期,日本的工厂都能做到达标排放,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环境恢复到较理想状态。 80年代中期,日本连降了几次酸雨,其森林、河湖和农田受到较大影响。日本政府认为这些酸雨是由中国大陆地区造成的,并随即向我国政府提出了赔偿要求。(1)你认为日本的酸雨可能是中国造成的吗?(3分)(2)假如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请就该事件对媒体发表看法。(7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 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迫于人口压力,洞庭湖区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已开始。从1825年到1905年,过度围垦使湖面面积缩小近1 500平方千米。1949年以后,为贯彻以粮为纲、围垦灭螺的方针,湖区又经历三次大的围湖造田,围垦面积近1 900平方千米,人口从290万变为目前的1 000多万。围垦的初衷是在堤内只生产、不住人,洪水一来就破堤蓄洪。由于人口激增,迫于生计,原来用于蓄洪的垸(yuan)子,不但抛粮下种,而且建房造屋,住满了人。湖面锐减的后果是水灾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在1998年洪灾中,湖区很多堤垸溃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反复的洪水劫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补偿生态赤字、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兴利之本。1998年后,中央政府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当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退田还湖,说服动员垸内村民外迁。目前,退田还湖已初见成效。汛期受灾人数、抗洪费用大大降低,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移民的经济收入也有所提高。(1)康熙皇帝的人口政策为 (2分)(2)请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评价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建国后的 “围湖造田”和98年后的“退田还湖”政策。(8分)28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天津港是首都北京及天津市的海上门户,踞海河下游及入海口处,由海港和河港两部分组成。天津港距天津市区60公里,距北京市170公里,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航运业务往来。 (1)简述19501980年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趋势,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写出三项即可)?(3分) (2)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面沉降量进入减缓期,由图可知其主要原因是 ,但天津市发展依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试分析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5分) (3)简述塘沽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分)29下图为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河的地理意义是 。(2分) (2)濒临B湖的国家由原来2个增加为现在的5个,国际关系也变得复杂。该湖泊地区 附近的优势矿产资源是 ;制约该地区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2分) (3)B湖北部地区地势低平,近年来土地盐碱化问题在日益加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30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投票表决,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2008年8月8日,北京“鸟巢”以美轮美奂的开幕式表演揭开了比赛序幕。十多天中,运动员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彰显了体育强国的风采,诠释了中国人的自信、豪迈与强健。世界聚目中国,中国拥抱世界!回答:(10分) (1)气象因素与奥运会关系密切。从气象角度说明,北京奥运会在珠峰传递圣火主要面临哪些困难?(4分) (2)“绿色奥运”体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和谐统一,北京奥运会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6分)参考答案1【解析】上海市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模式。答案: B2【解析】人口总数增加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数增长较快,那么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机械增长人口迁移。答案: C3【解析】人口迁移主要由经济因素导致。答案: D4【解析】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可知,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答案: A5【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答案: A6【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增长在20世纪末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模式,必将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答案: B7【解析】读图可知Y时期人口增长为现代型,所以该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答案:A8【解析】读图可知X时期人口增长为过渡型,社会应处在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时期。答案:C9【解析】从表中看出,死亡率与人口的年龄构成有关,发达国家一般老龄化严重,死亡率要略高。答案: D10【解析】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增多,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新增婴幼儿减少,老龄人口比重增加。答案: B11【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答案:A12【解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呈典型的金字塔型,014人口所占比例大,人口增长类型为过渡型,国为典型的现代型。答案: C13【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中“+、-”表示的意义,d a d都为“+”表示因果关系为正性。答案: A14【解析】导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在降低。答案: D15【解析】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应为发展中国家,又有大量人口迁入,应为沙特阿拉伯,因为沙特因石油开采有大量的外籍工人迁入。d国则符合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规律如埃塞俄比亚。答案:A16【解析】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不仅自然增长率低,且人口大量外迁到郊区。答案: D17【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如果全球变暖,山峰的雪线会上升,东海由于海水温度上升,可能出现南海的鱼类;由于气温上升,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同时灾害性天气也会频繁出现。18【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于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少,会导致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由于温度变化增大,又会导致岩石风化加剧,岩石风化加速又可能导致岩崩现象加剧。19【解析】A读图可知,河流的径流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是同步增减),降水丰富时,径流量大,河流的主要补给为雨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丰水期时,输沙量大。20【解析】B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降水丰富时,输沙量大,可以推断,该流域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其它环境问题缺少条件,无法判断。21【解析】C根据第20小题的答案,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随着径流带到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可能导致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洪涝加剧等问题。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增长。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答案: D23【解析】这幅漫画采用的是拟人手法,人出汗是因为“热”,地球出汗相对应就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答案: A24【解析】图中工厂和汽车排放废气及树桩,暗示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矿石燃料的使用和森林破坏。答案: B25【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的为海平面上升。答案:B二、综合题:26(1)可能。(1分)因为酸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二十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较落后,能源特别是煤炭利用量大且较粗放,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可能随冬季风(西北风)扩散到日本,形成酸雨。(2分)(2)我们认为:日本在战后50、60年代经济起步时期,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不仅对日本的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这些气体也随夏季风(东南风)扩散到我国上空,形成酸雨,对我国环境的破坏亦十分严重。(3分)日本政府如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先为自己在50、60年代对中国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检讨,向中国人民道歉并赔偿。(2分)中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我国企业节约能源、注重环保,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希望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希望发达国家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与义务,在环保方面给发展中国家于技术和资金支持和帮助。(2分)【解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将环境问题放在全球大气环流和全球水循环的背景下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同学们清楚,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全世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发达国家,他们都曾对环境造成过十分严重的破坏,现在具有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就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与义务。在环境问题上,我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但我们需要的是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对抗。27(1)鼓励人口生育(2分)(2)康熙皇帝“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政策,不增加百姓税赋、鼓励人口增长,休养生息,有利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加大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3分)建国后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水灾频繁,既破坏了环境,当地社会、经济难以持续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2分)98年后的“退田还湖”政策,做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3分)【解析】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转换为白话文为:“太平盛世,应增加人口,不要增加税赋”,所以康熙皇帝的人口政策为“鼓励人口生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包含“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8(1)地下水埋深越来越深。(1分)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质变坏;生态环境恶化。(2分) (2)地下水开采量减少(1分) 自然原因:降水减少,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少(1分)。人为原因: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浪费和污染等(1分)。 措施: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农业生产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工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和循环再利用;适度提高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2分)。(3)海平面呈升高趋势(1分)。原因: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全球变暖(1分)【解析】此题首先要求同学们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