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点简介制浆造纸工程(代码: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硕士点设在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属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1人,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18名,27名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21名,兼职博士生导师6名,其中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2名,有8人曾经在国外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近5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50多项,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2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0多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0多项,横向项目100多项,在研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目前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纤维资源的制浆造纸特性与生物技术:主要研究废纸制浆化学与技术(尤其是废纸生物再生技术)、纸浆的生物改性,揭示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树脂沉积机理及生物控制技术。02 制浆造纸绿色化学与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纤维的组成、结构以及在制浆过程中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将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引入到制浆、漂白等工艺过程,减少制浆和漂白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并研究制浆造纸废水的综合处理。03 造纸化学品和功能纸:主要进行微粒助留体系、聚合硅酸铝与两性淀粉的协同助留体系、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造纸化学品的制备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研究涂布加工纸等功能纸及专用化学品;并从事整个造纸过程的工艺的研究。04 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主要研究制浆造纸过程的自动检测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制浆造纸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及相关理论。皮革化学与工程(代码:082204)皮革化学与工程硕士点设在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属省级重点学科。该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硕士生导师5名,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近5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63篇。目前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项目7项,在研科研经费620余万元。目前已形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现代制革技术及环境保护:主要围绕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皮革加工的基本理论及其技术, 开展有关制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制革废水循环利用方面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展防水防污、耐水洗、低雾化、阻燃等新型皮革的研究与开发。02皮革化学品:主要研究皮革化学品与皮胶原蛋白的作用原理;化学品的合成方法,化学品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绿色皮革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等。 03胶原蛋白的改性与应用:主要研究与动物皮相关的硬蛋白质化学和应用。内容包括胶原蛋白的改性机理与改性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不同链长用途各异的胶原多肽;开发胶原蛋白的高值利用新产品如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降解日用品材料,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营养食品保健品等。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代码:082903)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硕士点设在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林产化工学科是山东省唯一的培养林产化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拥有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硕士点。本学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其中博士5名,多名教师为留学归国人员,学术队伍高学历化、年轻化。本学科现有实验室470平方米,设备总值220万元,图书2万册,中外文专业书刊62种。近三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60余篇。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160多万元。目前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松脂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开展松香的深加工,特别是造纸用松香胶的研究。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制备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如可生物降解塑料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02生物活性物提取与应用:主要开展从天然植物原料中提取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并进行分离、鉴定、深加工与应用研究。该研究方向已渗透到中药、保健营养品、精细化学品等多个领域。03生物质能源与炭材料:主要研究各种活性炭与炭材料,生物质的气化和液化方法及其能源化技术。重点进行各种农业和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04生物质资源生物化学加工:主要从事植物资源的生物与化学水解生产液体燃料和各种添加剂研究。生物化工(代码:081703)生物化工硕士点设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近几年来,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与企业合作课题2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共4项。出版教材、专著、译著5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余篇。目前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与企业合作课题12项,在研科研经费150余万元。 目前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生化分离工程:研究生化反应产品的高效分离技术与理论,介质与装置。特别是生物活性大分子物质的分离特点及相关技术。随着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严格,在工业生产规模研究符合各种产品质量标准的分离技术的综合优化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02生化反应工程:主要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等为基础理论,利用发酵工程原理研究、开发微生物产品,利用基因、细胞、酶等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加工底物原料以生产所需的各种产品的工艺加工过程,研究重点在生物技术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所需要解决的生化工程理论与技术问题。03生化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研究生物过程各种热工、化学、生物量等参数检测技术,在数据采集基础上,着重解决生物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达到生物反应过程工艺优化与生物反应器操作优化的目的。制糖工程(代码:082202)制糖工程硕士点设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制糖工程学科是从解决人类生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历经千余年的历史,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在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乃至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加强,特别是生物技术在以农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轻工技术领域中的日益广泛应用,制糖工程学科已在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现代化工技术等理论知识,不断拓宽新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本学科的理论,并促进了轻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目前已形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碳水化合物生物技术:(1)酶工程技术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淀粉酶、糖化酶、麦芽糖酶、脱支酶、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苷转移酶等酶制剂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低聚糖等各种淀粉糖产品中的应用;(2)发酵工程技术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发酵工程技术在低聚糖(如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海藻糖)、多糖(真菌多糖、短梗霉多糖或普鲁兰、葡聚糖、黄原胶、菊糖、虾青素等)生产中的应用;(3)碳水化合物相关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从事相关废水的处理新工艺研究,也可进行相关工厂的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程设计。02淀粉深加工技术:(1)变性淀粉的生产技术研究各种变性淀粉的生产技术;(2)淀粉糖的生产技术:研究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麦芽糖等各种淀粉糖的生产技术。03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理论与技术:(1) 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合成、改性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2) 重要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3)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功能低聚糖和各种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的生产新技术等的研究。发酵工程 (代码:082203)发酵工程硕士点设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属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与企业合作课题4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出版教材、专著、译著7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目前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6项,与企业合作课题26项,在研科研经费590余万元。目前已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 微生物酶技术:主要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等为基本理论,利用发酵工程原理研究开发微生物产品,在发酵工业和食品工业用酶、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酶法转化等方面对微生物酶进行研究与开发。 02 现代酿酒技术: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等为基础理论,研究利用现代酿酒理论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工艺、新品种、节能、清洁生产等现代酿酒技术。03生物制药工程:以微生物学、生物技术、产品分离分析技术等为基础理论,研究从微生物和植物中提取天然生理活性物质、功能保健因子、手性化合物的微生物酶法转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并研究开发生物药品。04 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分类学、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理论,收集大量的性能优良的工业微生物菌株,构建工业微生物菌库,为发酵工业提供微生物资源,开发新型微生物产品,对传统产品的微生物产业进行改造。食品科学 (代码:083201)食品科学硕士点设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属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近几年共完成国家科技部、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项目13项,与企业合作课题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编著、译著8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篇。目前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与企业合作课题18项,在研科研经费200余万元。目前已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食品生物技术: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中的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进食品的加工工艺、提高食品的品质、开发新产品。特别是利用发酵工程技术、酶技术来研究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和新型功能性食品基料,并对功能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本方向已经在微生物多糖、蛋白天然凝固剂、乳酸菌发酵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并逐步形成产业技术。02食品资源开发:主要研究食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相关科学问题。它涉及到食品原料学、营养学、生物产品分离分析技术、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食品工艺学等多个学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从食品原料中提取活性物质并综合利用食品资源。本方向在大豆制品深加工、淀粉深加工、芦荟的综合利用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03功能食品与食品添加剂:主要研究功能食品理论与加工技术、天然产物与食品添加剂,特别是细胞培养代谢物,以及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天然活性物质和功能性因子。本方向在传统功能食品的科学化、增稠稳定剂、天然食用色素、天然防腐剂等方面已有较好的研究进展。机械电子工程(代码: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设在机械工程学院,依托轻工装备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机械电子技术省级教学实验中心等,科研仪器设备先进。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其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教材、专著6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9项,横向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01动力机械计算机辅助工程(1)动力机械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2)多相流动理论及其仿真技术(3)高效节能流体机械02 先进工模具材料及其加工与控制技术(1)先进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2)刀具材料及其加工理论与方法(3)模具材料及其加工技术(4)复合材料制备及成型技术研究03数控技术与装备(1)曲线曲面插补与加工理论(2)小线段连续高速切削控制技术(3)基于嵌入式微机的高性能数控系统04现代物流装备与控制技术:(1)自动仓储设备与控制技术(2)自动分拣技术与设备(3)工业车辆的设计与控制技术05反求工程与快速原形技术:(1)复杂曲面产品反求建模理论与技术(2)复杂曲面产品快速原形制造技术(3)人体器官仿生建模与快速定制机械设计及理论(代码: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设在机械工程学院,与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联合培养。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近几年,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出版教材、专著3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横向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1)绿色设计技术及工程应用(2)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CAID)(3)现代设计、制造集成理论与技术02摩擦磨损及可靠性研究(1)工程陶瓷材料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2)基于摩擦磨损性能与可靠性的材料设计03现代设计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1)创新设计方法及理论(2)有限元方法理论及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代码: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其所属一级学科为化学,为理学学科门类,是我校第一个理学门类硕士点,该专业是综合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和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优势力量组成了跨学院的学科专业队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该专业在招生时,不参加数学统考,化学化工和材料类专业均可报考。目前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01功能高分子合成与应用:具有化学或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02精细高分子:高分子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助剂的合成与应用,包括涂料、胶粘剂、油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轻工助剂、天然高分子材料等。03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用高分子物理方法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结构及其与性能关系。04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材料物理与化学(代码: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材料学专业同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现有导师8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以材料科学、材料物理和化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化学问题,着重培养学生驾驭材料-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能力,熟悉先进材料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目前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光、电、磁、催化、化学、分离等功能的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02纳米材料化学: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性能以及应用研究。03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以现代物理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系统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04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化学或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及精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材料学 (代码:080502)材料学硕士点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属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1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2人。该学科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开发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研究课题,具有扎实的研究工作基础。目前已形成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功能材料:主要从事具有光、电、磁、生物活性等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02纳米材料:从事纳米分体材料的低成本合成、纳米介孔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03复合材料:主要从事无机-无机、金属-无机以及高分子-金属等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04非晶态材料: 主要从事玻璃材料及其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05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从事材料计算学、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计算机辅助材料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06 高分子材料:主要从事功能和精细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具有催化、生物活性、分离等功能的高分子和特种涂料、胶粘剂。设计艺术学(代码:050404)设计艺术学硕士点设在艺术设计学院,2005年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重点学科。该硕士点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设计艺术学主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的优秀设计人才,培养具有以设计实践为基础的,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的研究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科学的评价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现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视觉传达与展示设计:以视觉传达类课程为主干,研究广告设计、展览展示等视觉传达方式的规律与方法,把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造诣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的设计人才。02环境艺术设计: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为主干,结合工程实践,把环境艺术的理论研究贯穿于设计与实践教学之中,培养既有较高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又具有一定理论造诣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03工业设计:以设计艺术学基本理论为主干,结合工业设计艺术实践活动,切实把握理论与实践环节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培养既有较高设计艺术理论研究水平,又具有一定工业设计能力的设计人才。04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以服装设计为主干,结合服装生产实践,把服装设计的理论研究贯穿于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之中,培养既有较高服装设计水平,又具有一定理论造诣的服装设计艺术人才。05装饰艺术研究:以设计艺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装饰艺术设计实践创作,掌握装饰艺术设计的设计思维、创作手法及形式,明确装饰艺术理论与环境艺术、雕塑艺术、公共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培养既有较高设计艺术理论研究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装饰艺术设计人才。06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结合艺术设计的实践,研究中外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和基本创作原理,掌握艺术设计形式美的一般规律,以及与设计艺术相关的其他新兴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研究水平的专门人才。 化学工艺(代码:081702)化学工艺硕士点设在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4人、博士8人。本学科拥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学科下设绿色化学工艺研究所和化工新材料研究所。本学科已形成相对稳定且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多项科技奖励,发表SCI、EI以及ISTP收录论文40余篇,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课。 现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绿色化学工艺:主要从事光催化降解技术,新的绿色反应加工途径,绿色分离技术,以及环保型制革剂和清洁化制革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该研究方向顺应时代要求,强化绿色意识,突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绿色化学工艺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02化工新材料:主要从事多孔无机、有机和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吸附材料、净化材料、无机粉体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应用,尤其注重能源化工新材料以及化工分离新材料领域。该研究方向在化工新材料的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化学工艺特色,为从速解决化工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瓶颈或脱节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该研究方向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化工新材料制备与应用中的共性理论问题,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化工新材料领域中的重点科学问题,以推动化工新材料实用化和产业化。03天然产物与分离技术: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技术对动植物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纯、理化性质、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功能、结构修饰改造和构效关系进行全面研究,开展天然动植物成分工业化生产新工艺的应用研究。以天然动植物资源为材料提取各种有效成分,研究分离提取与纯化技术后,鉴定与确定有效成分的结构,开发食品添加剂、保健品、药品等。应用化学(代码:081704)应用化学硕士点设在化学工程学院,属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的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8人、博士8人,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山东省“火炬”计划、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课题。目前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催化技术及应用:主要以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酶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和精细化学品合成上的应用研究为主。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挑战,诸如能源开发、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新材料研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催化过程。所以,催化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方向既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更强调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02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精细化学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技术密集、大量采用复配技术、小批量多品种、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作为应用化学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立足于化学、化工、石油、轻工和材料化学,将现代化学化工新的合成技术应用于精细化学品的研究领域,并实现工业化。该研究方向既重视现代合成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又重视其应用,具有鲜明的轻工特色。03化学材料的合成及理论计算:主要探讨化学材料(包括无机、有机、有机金属、高分子材料等)的合成技术及其相关理论计算和分析,其主要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现代物理化学和量子化学方法,系统研究化学合成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使新型化学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实验变得有规律可循,从而使化学材料的合成目标更加明确,这对于新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04 超声化学:超声化学是声学与化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加速和控制化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改变反应历程和改善反应条件以及引发新的化学反应等。本方向主要研究超声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利用超声化学方法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代码: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设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属校级重点学科。该硕士点现有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近5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在内的省部级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2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50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4项,企业合作项目19项,在研科研经费780余万元。目前已形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01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重点是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测试技术。02数据库与信息集成技术:研究重点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在MIS、DSS和轻工行业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应用。03智能信息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重点是生物信息处理、医学信号处理、目标检测及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代码: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设在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现有教授5名,博士5名,硕士生导师4名,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山东省科技计划以及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等多项课题。该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 “Automatica”,“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被SCI、EI、ISTP收录论文50篇。在理论与应用的结合上,主要针对轻工领域的制浆造纸、生物发酵等生产过程开展过程建模、随机控制理论的应用以及网络控制技术的研究。现有3个稳定研究方向:01先进控制理论与应用主要开展鲁棒控制、非线性控制、H控制、自适应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随机时滞系统的控制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02先进控制技术与系统开展对各种先进控制理论的工程应用、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03过程建模与控制在复杂工业过程中控制对象是一个多变量控制对象,具有不确定、强耦合、大滞后、非线性、状态不完全可测等特性,应用先进过程建模理论对其建模,解决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问题。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代码: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设在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属校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5名,博士6名,硕士生导师5名,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近年承担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课题多项,完成国家863计划研究课题一项“卫生陶瓷机器人喷釉自动生产线的研制与应用”,“啤酒行业计算机集成过程控制系统”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财务人员个人转正工作总结(6篇)
- 电脑耗材培训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计划表课件
- 高考小说探究的种类课件
- 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sem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网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网业务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电线的种类教学课件
- 2025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标准流程图表
- 项目造价咨询计划表
- 幼儿园玩教具操作与活动指导
- 敏捷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 项目管理(PMBOK)讲义全套
- 2022中华慈善日PPT课件模板
- 友声收银系列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 《立体裁剪》实训指导书
- 典范英语5a_01
-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 (完整版)GHS标识(高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