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爬杆机器人的研制1、绪论1.1机器人系统概论1.1.1 机器人发展状况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军工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机器人来替代人的工作,这样不但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而且机器人把人从一些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在航天工业中机器人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机器人的使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的一个标志。在我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还很少,但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西方一些国家早已经普及,所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探索新的高强度轻质材料,进一步提高负载/自重比,同时机构向着模块化、可重构方向发展。二机器人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友好,语言、图形编程界面正在研制之中。机器人控制器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以及基于PC机网络式控制器已成为研究热点。编程技术除进一步提高在线编程的可操作性之外,离线编程的实用化将成为研究重点。三多传感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多种传感器的使用是其问题解决的关键。其研究热点在于有效可行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特别是在非线性及非平稳、非正态分布的情形下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另一问题就是传感系统的实用化。四机器人的结构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二者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五机器人遥控及监控技术,机器人半自主和自主技术,多机器人和操作者之间的协调控制,通过网络建立大范围内的机器人遥控系统,在有时延的情况下,建立预先显示进行遥控等。多智能体(multi-agent)调控制技术:这是目前机器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主要对多智能体的群体体系结构、相互间的通信与磋商机理,感知与学习方法,建模和规划、群体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1.1.2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平均单机价格从91年的103万美元降至97年的65万美元。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问市。 3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如使遥控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6当代遥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特点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统,而是致力于操作者与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即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完整的监控遥控操作系统,使智能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化阶段。美国发射到火星上的“索杰纳”机器人就是这种系统成功应用的最著名实例。 7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纷纷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其中有130多台套喷漆机器人在二十余家企业的近30条自动喷漆生产线(站)上获得规模应用,弧焊机器人已应用在汽车制造厂的焊装线上。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次重新设计”,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也不低,而且质量、可靠性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我国的智能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在“863”计划的支持下,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水下机器人,6000米水下无缆机器人的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还开发出直接遥控机器人、双臂协调控制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等机种;在机器人视觉、力觉、触觉、声觉等基础技术的开发应用上开展了不少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控制技术、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遥控机器人、智能装配机器人、机器人化机械等的开发应用方面则刚刚起步,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系统攻关,才能形成系统配套可供实用的技术和产品,以期在“十五”后期立于世界先进行列之中。1.2课题任务1.2.1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机器人在工业、农业、军事法方面的迅速发展,机器人学的发展条件已日趋成熟,他现在已深入到世界和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并在将来的发展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机电计算机之后的又一国家支柱产业。我国的机器人发展起步比较晚,近几年来发展也很快,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本课题是属于机器人研制方面的题目。本课题应用的知识较多,既有机构设计、计算机绘图、有限元分析,又有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等多方面知识。机器人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生活中,高空作业不断增加,如高楼清洗、油漆、喷涂料、救护、大桥缆绳的检查和维护、电力系统架设电缆、瓷瓶清洁等等。这些给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因素。爬竿机器人能够按照人们预设的动作、代替人完成各种高空作业,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该型号机器人使用气缸作为动力元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等优点。该装置能够按照人们预设的动作,代替人完成各种高空作业。因而研制成该机器人,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有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涉及,能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设计、气动元件的控制等方面的知识。1.2.2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本题目的设计工作内容为:研制一台能自动爬杆的机器人。要求对其机构设计和动力进行计算机构设计、机构运动。机器人的设计部分包括:学、动力计算等。具体内容为: 1、机器人的总体方案设计;2、机器人夹持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折合A1的手工绘图2张;3、机器人爬升机构设计;4、进行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5、完成全部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该机器人的设计规格为: 1、可搬运重量:最大20Kg; 2、杆直径范围10cm30cm; 3、爬行速度大约为4m/min; 4、动力部件为气缸,爬升气缸行程大于30cm;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机械部分方案设计 机器人采用气缸作为动力元件,包括两个夹紧气缸和两个爬升气缸。机器人主要有夹紧机构和爬升机构组成,其中夹紧机构包括上加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这两个机构由爬升气缸相连。两个夹紧机构起保持器的作用,爬升气缸起推进器的作用,为了增加系统的刚性,爬升气缸采用自身代导杆的PGU20X250型气缸。系统运动框图如图2.1所示:爬升气缸充气伸长上加紧机构气缸松开下加紧机构气缸充气抱紧圆杆上加紧机构气缸充气抱紧圆杆上加紧机构气缸松开爬升气缸收缩图2.1 机器人运动框图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控制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单片机驱动电磁阀来完成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对机器人的起停进行遥控。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我们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来实现对机器人的遥控功能。2.2.1 AT89S52单片机简介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管脚图如图5.2所示:图2.2 AT89S52管脚图VCC : 电源GND: 地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2的触发输入(P1.1/T2EX),具体如下表所示。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引脚号第二功能P1.0 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P1.1 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P1.5 MOSI(在系统编程用)P1.6 MISO(在系统编程用)P1.7 SCK(在系统编程用)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在使用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P3 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P3口亦作为AT89S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下表所示。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RST: 复位输入。晶振工作时,RST脚持续2 个机器周期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看门狗计时完成后,RST 脚输出96 个晶振周期的高电平。特殊寄存器AUXR(地址8EH)上的DISRTO位可以使此功能无效。DISRTO默认状态下,复位高电平有效。ALE/PROG:地址锁存控制信号(ALE)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锁存低8 位地址的输出脉冲。在flash编程时,此引脚(PROG)也用作编程输入脉冲。在一般情况下,ALE 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脉冲,可用来作为外部定时器或时钟使用。然而,特别强调,在每次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ALE脉冲将会跳过。如果需要,通过将地址为8EH的SFR的第0位置“1”,ALE操作将无效。这一位置“1”,ALE 仅在执行MOVX 或MOVC指令时有效。否则,ALE 将被微弱拉高。这个ALE 使能标志位(地址为8EH的SFR的第0位)的设置对微控制器处于外部执行模式下无效。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P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当AT89S52从外部程序存储器执行外部代码时,PSEN在每个机器周期被激活两次,而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SEN将不被激活。EA/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为使能从0000H 到FFFFH的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EA必须接GND。为了执行内部程序指令,EA应该接VCC。在flash编程期间,EA也接收12伏VPP电压。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2.2.2 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功能介绍 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图2.3 数据发射模块的电路图图2.4 数据接收模块的电路图SP发射模块主要技术指标:1。通讯方式:调幅AM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3。频率稳定度:75KHZ4。发射功率:500MW5。静态电流:0.1UA6。发射电流:350MA7。工作电压:DC 312VSP接收模块主要技术指标:1。通讯方式:调幅AM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3。频率稳定度:200KHZ4。接收灵敏度:106DBM5。静态电流:5MA6。工作电流:5MA7。工作电压:DC 5V 8。输出方式:TTL电平SP接收模块的工作电压为5伏,静态电流4毫安,它为超再生接收电路,接收灵敏度为105dbm,接收天线最好为2530厘米的导线,最好能竖立起来。接收模块本身不带解码集成电路,因此接收电路仅是一种组件,只有应用在具体电路中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设计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和各种解码电路或者单片机配合,设计电路灵活方便。单片机对接收模块的干扰单片机模拟2262时一般都很正常,然而单片机模拟2272解码时通常会发现遥控距离缩短很多,这是因为单片机的时钟频率的倍频都会对接收模块产生干扰,51系列单片机工作的时候,会产生比较强的电磁辐射,频率范围在9MHZ-900MHZ,因此它会影响任何此频率内的无线接收设备的灵敏度,解决的方法是尽量降低CPU 晶体的频率。测试表明:在1M晶体的辐射强度,只有12M晶体时的1/3,因此,如果把晶体频率选择在500K以下,可以有效降低CPU的辐射干扰。另外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将接收模块通过一个3芯屏蔽电缆(地,+5V,DATA,屏蔽线的地线悬空)将模块引出到离开单片机2米以外,则不管51CPU使用那个频率的晶体,这种干扰就会基本消除。对于PIC单片机,则没有上述辐射干扰。可以任意使用。还可以改用频点较高的接收频率,如433MHz就可增加遥控距离,或者需要采用一些抗干扰措施来减小干扰。比如单片机和遥控接收电路分别用两个5伏电源供电,将DF接收板单独用一个78L05供电,单片机的时钟区远离DF接收模块,降低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中间加入屏蔽等。接收模块和51系列单片机接口时最好做一个隔离电路,能较好地遏制单片机对接收模块的电磁干扰。 接收模块和单片机的接口如图2.5所示图2.5接收模块和单片机的接口SP接收模块工作时一般输出的是高电平脉冲,不是直流电平,所以不能用万用表测试,调试时可用一个发光二极管串接一个3K的电阻来监测SP模块的输出状态。SP无线数据模块和PT2262/PT2272等专用编解码芯片使用时,连接很简单只要直接连接即可,传输距离比较理想,一般能达到800米以上,图2.6由收发模块组成的遥控组件2.2.3 程序流程图系统上电以后首先进行自身状态的初始化,初始化后等待爬升命令,接到爬升命令后开始爬升,在爬升过程中,系统通过光电对射管自动检测是否已经爬到顶端,到达顶端以后将自动停止。如果在爬升过程中接收到下降或暂停命令,系统将自动转换到所要求的工作状态。图2.7控制系统流程图爬升子程序 下降子程序图2.8子程序流程图3、夹紧机构设计3.1 结构组成夹紧机构主要由六部分组成,侧杆、前顶秆、后顶杆、后杆、加强块、气缸。如图3.1所示: 图3.1夹紧机构图其中,各杆材料均为Q235A,气缸采用普通单出杆气缸。3.2前顶秆尺寸设计图3.2前顶杆尺寸图为了使夹持器更好的工作,将其设计为弓形。根据设计要求,杆的直径范围为100-300mm ,所以前顶秆的宽度尺寸必须大于300mm.取:前顶秆宽度:L=330mm拱高:H=100/2=50 mm弯折角度: =25厚度: 10 mm 前顶秆与侧杆采用螺栓固定,选用M14的六角头螺栓GB/T5782-2000 两个。 3.3 后顶杆尺寸设计图3.3后顶杆尺寸图后顶杆与前顶秆外观尺寸完全相同,连接方式也相同。后顶杆直接和加紧气缸相连接。连接方式采用螺纹直接连接。所以在后顶杆上设有M8的螺纹孔外观尺寸为: 前顶秆宽度:L=330mm拱高:H=100/2=50 mm弯折角度:=25 厚度:10 mm3.4侧杆尺寸设计图3.4侧杆尺寸图侧杆分外左侧杆和右侧杆两部分,两部分尺寸完全相同。侧杆是夹持机构中的主要支撑元件。侧杆上开有滑槽,根据设计要求,杆的直径范围为100-300mm 所以滑槽的长度: L=210 mm夹持机构的最大行程:Lmax=L+2H=210+2x50=310300,符合设计要求。因为后顶杆的滑动速度很低,为了简化设计,直接采用M14的六角头螺栓GB/T5782-2000来代替划块。故:滑槽的宽度:L=15mm 综合考虑安装等因素,确定侧杆尺寸:Lc=326mm3.5后杆尺寸设计图3.5后杆尺寸设计后杆在机构中的作用比较重要,一方面它爬升气缸和夹持机构的连接件,另一方面他是加紧气缸的支撑件。故在设计是应根据两个气缸的外形尺寸来设计。后杆和加紧气缸的连接采用气缸上的螺纹直接连接,在其上打M20的螺纹通孔。后杆和爬升气缸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在其上适当位置打8个M4的螺纹通孔。选取螺栓型号为GB/T6170-20003.6加强块寸设计图3.6加强块尺寸设计为了更好的的实现加紧功能,增大摩擦力,在后顶杆中部设置一加强块,上面嵌以胶皮,这样便增大了受力面积,同时橡胶也增大了摩擦系数。可以使系统的工作更加可靠。加强块和后顶杆采用螺栓连接。具体尺寸如图3.6所示。3.7 气缸的选择3.7.1夹紧气缸选择夹紧气缸选择型号为MAL20x160,其具体参数为:活塞直径:20mm最大行程:160 mm压力范围:0.1-0.7MP受力计算:根据设计要求,机器人最大负重可达20Kg,机器人自重约为25Kg建立上部夹紧机构的力学模型:(图3.7)符号说明:f:摩擦力Fn:气缸提供的推力Fn:圆杆的支反力Mg:机构自身重力F机构负重本计算采用简化算法,其中将机器人的重力作用点移到图示位置.图3.7 受力分析图在垂直方向建立平衡方程; (3-1)所以: (3-2)单侧所受摩擦力 (3-3) 又: 查表得摩擦系数 u=0.5 (3-4)对气缸进行受力分析:其中, (3-5)图3.8气缸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其中S=0.02x0.02=0.0004为大气压强1.01xPa所以: 0.602Mpa0.7Mpa (3-6)符合设计要求,型号选择正确。3.7.2爬升气缸选择爬升气缸选用PGU20x250该气缸自身带导杆,增强了机构的稳定性。为了防止系统因气缸偏置而产生扭转应力,所以采用两个气缸双侧布置。气缸主要参数如下:活塞直径:20mm 最大行程:250 mm压力范围:0.1-0.7MP计算当气缸达到极限压力时(P=0.7MPa)所产生的最大提升力: (3-7)设计要求为450N,符合设计要求。3.8螺栓连接强度计算前顶杆和侧杆的连接采用紧螺栓连接,前顶杆受到的压力所以,螺栓连接所需要的摩擦为: (3-8)查得结合面的摩擦系数,设所需预紧力为则有: (3-9)预选螺栓型号为六角头螺栓M5x40,GB/T5782-2000= (3-10)螺栓选择符合要求。4、控制部分设计4.1单片机驱动部分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电磁阀的方式来实现,采用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元件原理图4-1所示:图4.1单片机驱动电磁阀原理图上图画出了一路输出的情况,由图可知:电磁阀由三极管驱动,当单片机的输出口输出高电平时电磁阀导通,气缸充入气体伸长,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电磁阀闭合,气缸收缩,这样我们通过单片机控制气缸的收缩就实现了爬升的动作。4.2显示部分 本系统的显示部分全部由数码管实现,显示的内容包括:1、 机器人爬升高度实时显示2、 机器人爬升速率实时显示3、 爬升参数设定显示4.2.1显示部分总体设计八段LED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基中7个长条形的发光管排列成“日”字形,另一个圆点形的发光管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用,它能显示各种数字及部分英文字母。LED显示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另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阴极LED显示器。共阴和共阳结构的LED显示器各笔划段名和安排位置是相同的。当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笔划段发亮,由发亮的笔划段组合而显示的各种字符。8个笔划段hgfedcba对应于一个字节(8位)的D7 D6 D5 D4 D3 D2 D1 D0,于是用8位二进制码就可以表示欲显示字符的字形代码。例如,对于共阴LED显示器,当公共阴极接地(为零电平),而阳极hgfedcba各段为0111011时,显示器显示P字符,即对于共阴极LED显示器,“P”字符的字形码是73H。如果是共阳LED显示器,公共阳极接高电平,显示“P”字符的字形代码应为10001100(8CH)。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显示器显示常用两种方法:静态显示和动态扫描显示。所谓静态显示,就是每一个显示器都要占用单独的具有锁存功能的I/O接口用于笔划段字形代码。这样单片机只要把要显示的字形代码发送到接口电路,就不用管它了,直到要显示新的数据时,再发送新的字形码,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单片机中CPU的开销小。可以提供单独锁存的I/O接口电路很多,所以在这里用的是静态显示。 图4.2 164驱动数码管原理图MCS-51单片机串行口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方式,外接4片74LS164作为6位LED显示器的静态显示接口,把89S52的RXD作为数据输出线,TXD作为移位时钟脉冲。74LS164为TTL单向8位移位寄存器,可实现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其中A、B(第1、2脚)为串行数据输入端,2个引脚按逻辑与运算规律输入信号,共一个输入信号时可并接。T(第8脚)为时钟输入端,可连接到串行口的TXD端。每一个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加到T端时,移位寄存器移一位,8个时钟脉冲过后,8位二进制数全部移入74LS164中。R(第9脚)为复位端,当R=0时,移位寄存器各位复0,只有当R=1时,时钟脉冲才起作用。Q1Q8(第3-6和10-13引脚)并行输出端分别接LED显示器的hga各段对应的引脚上。在给出了8个脉冲后,最先进入74LS164的第一个数据到达了最高位,然后再来一个脉冲会有什么发生呢?再来一个脉冲,第一个脉冲就会从最高位移出,搞清了这一点,下面让我们来看电路,6片7LS164首尾相串,而时钟端则接在一起,这样,当输入8个脉冲时,从单片机RXD端输出的数据就进入到了第一片74LS164中了,而当第二个8个脉冲到来后,这个数据就进入了第二片74LS164,而新的数据则进入了第一片74LS164,这样,当第六个8个脉冲完成后,首次送出的数据被送到了最左面的164中,其他数据依次出现在第一、二、三、四、五片74LS164中。以下是子程序:DISPLAY: RRXD EQU P1.6 TTXD EQU P1.7 MOV R0,#30H ;开始在30单元 MOV DPTR,#TABDISII: MOV A,R0 ;DISPP: MOVC A,A+DPTR MOV R3,#08H OUT0: RRC A MOV RRXD,C CLR TTXD SETB TTXD INC R0 CJNE R0,#35H,DISII ;结束在34单元 RET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7HDB77H,7CH,39H,5EH,79H,71H DB0BFH,086H,0DBH,0CFH,0E6H,0EDH,0FDH,087H0FFH,0D7HDB 0F7H,0FCH,0B9H,0DEH,0F9H,0F1H4.3传感器部分系统传感器共分为两部分,一是需要检测气缸动作是否已经到达了极限位置,二是需要检测机器人是否已经爬到了杆的终点,如果到了终点却没有收到停止命令,机器人应能够自动停止爬升,以保证安全。综合考虑各种传感器,我分别采用霍尔元件传感器和光电对射管作为检测元件,下面分别对这两种传感器作一下简要介绍。4.3.1霍尔元件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压差、转速等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虽然它的转换率较低,温度影响大,要求转换精度较高时必须进行温度补偿,但霍尔式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坚固,频率响应宽(从直流到微波),动态范围(输出电动势的变化)大,无触点,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易于微型化和集成电路化,因此在测量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一、工作原理与特性(一)霍尔效应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假设薄片为N型半导体,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如图5-6所示,在薄片左右两端通以电流I (称为控制电流),那么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电子)将沿着与电流I的相反方向运动。由于外磁场B的作用,使电子受到磁场力FL(洛仑兹力)而发生偏转,结果在半导体的后端面上电子有所积累而带负电,前端面则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在前后端面间形成电场。该电场产生的电场力FE阻止电子继续偏转。当FE与FL相等时,电子积累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在半导体前后两端面之间(即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建立电场,称为霍尔电场EH,相应的电势就称为霍尔电势UH。电子都以均一的速度v按图示方向运动,那么在B的作用下所受的力FLevB,其中e为电子电荷量,e1.60210-19C。同时,电场EH作用于电子的力FH-eEH,式中的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设薄片长、宽、厚分别为l、b、d,则FH-eUH/b。当电子积累达到动态平衡时FLFH0,即vBUH/b。而电流密度j=-nev,n为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即单位体积中的电子数,负号表示电子运动速度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I=jbd=-nevbd,即v=-I/(nebd) 。将v代入上述力平衡式,则得 (4-1)式中 RH霍尔系数,RH-1/ne(m3C-1),由载流材料物理性质所决定. 具有上述霍尔效应的元件称为霍尔元件。霍尔式传感器就是由霍尔元件所组成。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浓度n很高,因此RH很小,使输出UH极小,不宜作霍尔元件。如果是P型半导体,载流子是空穴,若空穴浓度为p,同理可得UHIB/ped。因RH(其中为材料电阻率;为载流子迁移率,=v/E,即单位电场强度作用下载流子的平均速度),一般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因此霍尔元件多用N型半导体材料。霍尔元件越薄(即d越小),kH就越大,所以通常霍尔元件都较薄。薄膜霍尔元件厚度只有1m左右。(二) 霍尔接近传感器和接近开关在霍尔器件背后偏置一块永久磁体,并将它们和相应的处理电路装在一个壳体内,做成一个探头,将霍尔器件的输入引线和处理电路的输出引线用电缆连接起来构成如下图所示的接近开关。图4.3接近开关原理图图4.4霍尔线性接近传感器 图4.5霍尔接近开关霍尔线性接近传感器主要用于黑色金属的自控计数,黑色金属的厚度检测、距离检测、齿轮数齿、转速检测、测速调速、缺口传感、张力检测、棉条均匀检测、电磁量检测、角度检测等。霍尔接近开关主要用于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完成所需的位置控制,加工尺寸控制、自动计数、各种计数、各种流程的自动衔接、液位控制、转速检测等等.4.3.2光电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是应用半导体材料的内光电效应。它分两类,其一是光电导效应:在光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使半导体材料电导率显著改变。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其二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作用下,使半导体材料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等。1、 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是由一些半导体材料(如CdS、ZnS、PbS等)制成的电阻器件,它是应用半导体材料的的内光电效应。当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暗电阻)值很大,电路中暗电流很小;当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射时,它的电阻(亮电阻)急剧减少,电路中光电流迅速增大。2、电池光电池是一种能直接将光照度转换为电动势的半导体器件。按半导体材料的不同,有多种类型,如硅光电池、硒光电池、砷化镓光电池等,其中作为能量转换使用最广的是硅光电池3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的结构与一般二极管相似,其敏感元件是一个具有光敏特性的PN结,如下图所示。它封装在一个金属管壳内,管壳顶部装有透光玻璃,入射光透过玻璃直接照射在管芯的PN结上。电路中PN结一般处于反向工作状态,如图所示。光敏二极管在没有光照射时,反向电阻大,反向电流(又称暗电流)很小,处于截止状态。当光照在PN结上,使PN结附近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时,使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浓度增加,因此通过PN结的光电流也增加。通过外电路的光电流强度随入射光照度变化,光敏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图4.6光敏二极管符号图4.7光敏二极管接法光电传感器的构成:光电传感器在一般有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图4.8光电传感器构成4、光电开关工作方式:(1)槽开光电开关: 把一个光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面对面地装在一个槽的两侧的是槽形光电。发光器能发出红外光或可见光,在无阻情况下光接收器能收到光。但当被检测物体从槽中通过时,光被遮挡,光电开关便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切断或接通负载电流,从而完成一次控制动作。槽形开关的检测距离因为受整体结构的限制一般只有几厘米。(2)对射式光电开关:若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离开,就可使检测距离加大。由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组成的光电开关就称为以射分离式光电开光,简称对射式光电开关。它的检测距离可达几米乃至几十米。使用时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别装在检测物通过路径的两侧,检测物通过时阻挡光路,收光器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3)反光板反射式光电开关:把发光器和收光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它的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称为反光板反射式(或反射镜反射式)光电开关。正常情况下,发光器发出的光被反光板反射回来被收光器收到;一旦光路被检测物挡住,收光器收不到光时,光电开关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4)扩散反射式光电开关它的检测头里也装有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但前方没有反光板。正常情况下发光器发出的光收光器是收不到的;当检测物通过时挡住了光,并把光部分反射回来,收光器就收到光信号,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4.3.3控制器面板及功能设计图4.9遥控器面板示意图控制器面板包括4位数码管显示和3个功能健。下面分别介绍:设置:能够设置机器人爬升的速度和爬升的高度。当按下设置健时,数码管闪烁, 显示SETS字样,表示现在已经进入了速度设置模块,此时,如果在两秒内再次按下设置键数码管将显示SETH字样,表示已经进入高度设置模块。在设置时可按+,或-键进行设置。在设置时,如果数值超过了最高限制数码管将提示ERRO并自动回到默认值。遥控器面板设置3个功能键,包括:上升、下降、暂停。上升:此健为上升功能控制键,按下此健时,机器人将按照预先设定值向上爬升, 定高度,或接收到暂停、下降指令。下降:此键为下降功能控制键,按下此健时,机器人将按照预先设定值向下爬升, 定高度,或接收到暂停、上升指令。暂停:此键为暂停功能健,按下此健时,机器人将停止所有动作,进入暂停状态。以上功能控制键在使用时可连续使用,无需考虑机器人所处的工作状态,机器人在接受到相应指令后将按照预定指令自动完成工作状态的转变。5、结论通过三个月的设计和实验制作,我完成了爬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部分和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机器人机械部分三维造型3、二维平面图绘制4、控制系统方案设计5、控制系统程序编制另外,在设计制作中,机械结构的设计加工使我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再次巩固,同时对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有了深入的认识。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实际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数字电路的开发使我进一步了解了AT89S52单片机,并且深刻体会到从理论到实践还有许多东西要学。总之,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我以后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附件源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3H LJMP PINT0 ORG 000BH LJMP T0SERVE ORG 0100HMAIN: MOV SP,#60H MOV TMOD,#01H SETB EA SETB ET0 SETB IT0 SETB EX0 CLR P1.0 CLR P1.1 CLR P1.2 CLR P1.3 LCALL DEL500MS LCALL CL0IDLE1: CLR TR0 MOV 20H,#00H MOV 21H,#01H MOV 22H,#00H MOV 23H,#00H MOV 24H,#00H MOV 25H,#0B4H MOV 28H,#00H MOV 26H,#64H MOV 27H,#00H MOV TL0,#028H MOV TH0,#56HIDLE: MOV PCON,#01HSTAR:STAR1: CLR 27H.1 JB 27H.0,LMOP2 LCALL CL0 AJMP IDLE1LMOP2: SETB TR0 JB 28H.0,LMOP INC 28H SETB P2.5 LMOP: JB P2.1,TMP1 AJMP TMP2TMP1: LJMP LMOP3TMP2: LCALL DEL10MS JB P2.1,TMP1 JNB P2.1,$ LCALL DEL10MS JNB P2.1,$ INC 21HMODEL: MOV A,21H CJNE A,#07H,LMOP4 MOV 21H,#01H MOV A,24HCJNE A,#00H,LTOPMOV A,22HJNB 22H.0,LTOPSETB TR0MOV 24H,#0FFHLMOP4: MOV A,21H ; CJNE A,#01H,LMOP5 LCALL CL0 SETB P2.5 MO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劳动课程课件
- 高三网课自律课件
- 公共交通枢纽环境卫生清扫与垃圾收运合同
- 蔬菜大棚租赁与有机农产品销售合作合同
- 水上娱乐项目租赁合同终止及权益补偿协议
- 髋关节灵活度训练课件
- 制作卡通形象发展规划方案
- 医院监控管理规定
- 优惠力度大购物乐趣多
- 园艺营养土选购技巧:助力植物健康成长
- 药品进销存管理制度
- T/GIEHA 034-2022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 2025入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燃气轮机原理课件
- 非晶合金变压器制造的改建及纳米晶超薄带和非晶粉末的研发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 送审稿
-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解析
- 汽车喷漆彩绘培训课件
- 家装门窗订单合同协议
- 植物生理学 01-绪论学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