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17.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17.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17.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17.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HKJX-6标段轨道工程 编号:轨道004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单 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0年5月1日发布 2010年5月5日实施沪昆铁路客运专线HKJX-6标段轨道工程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于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州至长沙(江西)段HKJX-6标段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2、编制依据高速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3、适用范围杭长客运专线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图3 CRTS轨道板精调作业流程图图4 精调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每工作段配2套精调测量系统。调整器、测量调整人员配置齐全。5.1.2数据准备精调所需4类数据文件齐备,具体包括:轨道板的板坐标文件“.FFC”;棱镜配位文件“.FFD”(前期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得出);轨道板打磨偏差文件“.FFS”;现场测量并经过平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三维坐标,形成dpu格式。5.2安装轨道板定位调整器精调调节装置(定位调整器)使用前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润滑,在待调板前、中、后部位左右两侧共安装6个精调定位调整器。其中,前、后两端4个定位调整器为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双向调节的定位调整器,中间2个为仅具高程调节能力千斤顶。双向调节千斤顶在安装前将横向轴杆居中,使之能前后伸缩大约有10mm 的余量,以避免调节能力不足需倒顶而影响调节施工。双向定位调整器应与轨道板预埋的定位块对应相扣。见图6。 图6 精调定位调整(双向、单向)5.3测量系统的布置和安放精调测量系统的布置如下图:图11 测量系统布置图5.31测量标架的放置(1)测量标架I安置在第一个轨枕上(从全站仪看待铺设轨道板方向)(轨道板自由端)。据轨道板铺设方案,或是承轨台1、3,或是承轨台28、30。(2)测量标架II安置在轴线为13、15的轨枕上。(大里程方向时的第五个轨枕或小里程方向的第六个轨枕)(3)测量标架III安置在待铺设轨道板的轴线1、3处,或轴线28、30处。(靠已铺设好轨道板处的最后一个轨枕)(4)测量标架IV安置在已铺设好的轨道板的最后一个轨枕处。该标架是用来定向和控制轨道板过渡的。为放置的测量标架。(见图11、12)注意:测量标架必须仔细安置,确保接触到支点。对标架的触端和支点的目视检查是最为可靠的办法。特别是在有超高的线路段,须采用弹拉机关将测量标架绷紧在轨道固定件上。大里程方向精调方向23678154图12 承轨台及棱镜编号5.3.2全站仪的架设(1)在轨道基准点上使用特殊三角架架设全站仪。(2)与需要调整的轨道板之间的距离:视天气和精度要求而定。(3)三脚架适当配重(以防转动!)(4)调平全站仪。每个工作日都须对电子气泡进行一次校正,因为,在仪器受震动时,原校正很可能会失效。(5)全站仪对准目标点(定向点-轨道基准点)。具体见图7、8。图7、图8 全站仪(6)注意:三脚架的三个支脚要确保始终是固紧的,不可晃动。在全站仪整平之前,轻转三脚架,检查仪器下的对中杆是否在轨道基准点上。整平之后小心晃动三脚架,以确定在转动调整螺栓时,轨道板与螺栓之间没有强制力,在测量时全站仪不会因强制力的释放而发生平面位置的变化(转动)。特殊三脚架的调整螺栓要始终旋紧!(晃动)无论在调整全站仪时还是在精调时,架设全站仪的轨道板(GTP)都不可踩踏。在使用之前,应以常规方法对三脚架的支脚进行高度检查。考虑到使用中造成的磨损,建议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脚螺栓已拧紧?三脚架内部无强制力!全站仪是否水平?三脚架正确架设在轨道基准网中的基准点上图9 全站仪不可踩踏轨道板!避免阳光侧射全站仪! 5.3.3定向棱镜的架设将强制对中的棱镜安置在三脚架上、固定并将三脚架架在过渡连接点之上,它在待铺设轨道板之后的已铺设好的轨道板远端连接缝处。架镜时,对它的要求和和架设全站仪时是一样的。此外,棱镜应相当精确地对向全站仪,侧向固定螺栓不应顶紧。注意: 三脚架的三个支脚要确保始终是固紧的,不可晃动。 在棱镜支架整平之前,轻转三脚架,检查支脚是否在测点标志钉内。 整平之后,小心晃动三脚架,以确定在旋转螺栓时,螺栓和轨道板之间不存在由于转动调整螺杆而产生的张力,这可能在测量其间使棱镜发生平面位置的变化。 特殊三脚架的调整螺栓要始终旋紧!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校对气泡,以确保架设棱镜的垂直性。 在使用之前,应以常规方法对三脚架的支脚应进行高度检查!(见图10)图10 定向棱镜5.3.4调整量显示器安装1#显示器对应标架1#棱镜,2#显示器对应标架2#棱镜,3#显示器对应标架3#棱镜,4#显示器对应标架6#棱镜,5#显示器对应标架7#棱镜,6#显示器对应标架8#棱镜。显示器具体见图13。图13 显示器5.4轨道板精调工艺5.4.1精调系统参数配置轨道板精调前首先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主要是配置通信协议、各接口参数、棱镜常数,对各设备进行初始化,输入原始数据等工作。5.4.2标架检校由于温度、长途运输等因素对测量标架的精度和实际几何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变化,故在每班工作前和精调发生异常时,需要对测量标架进行检校。先把已经与标准轨枕几何位置经过校核的标准标架放在轨道板的一对承轨台上(离全站仪约6.5m处),利用全站仪对安装在上面的两组棱镜进行坐标值测量,然后取走标准标架,将其它四根标架分别放上去进行棱镜的坐标值测量,测出的其它四根标架上安装的棱镜的坐标值与标架5的棱镜坐标值之间必定存在差值,这个值经过计算后将代入到数学模型中,在对精调作业中进行数据的自动修正。5.4.3精调步骤(1)测量棱镜1:计算棱镜1与设计值得偏差,同时读取倾斜传感器1的角度。通过软件的计算出棱镜8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2)测量棱镜8:计算棱镜8与设计值得偏差,同时读取倾斜传感器1的角度。通过软件的计算出棱镜1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3)测量棱镜2和棱镜7:通过软件的计算得出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调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4) 测量棱镜3和棱镜6:通过软件的计算得出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5)四角测量:全站仪对轨道板四角所在棱镜1、3、6、8自动照准测量,完成测量后。经过软件的计算,轨道板的偏差值就会显示在软件上,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4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此步有可能通过前面的调整工作后轨道调整精度就已经满足要求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再操作此步。)。(6)完全测量:全站仪对轨道板上的棱镜1、2、3、6、7、8完成测量后,经过软件的计算,轨道板的偏差值就会显示在软件上,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6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调整量显示器上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反复调整直到达标。(7)数据存储。轨道板调整完毕、误差满足要求后,需对轨道板实际安放位置的数据进行存储,分别为TXT、FFE文件。(8)数据备份完毕将轨道板精密调整系统内的所有设备顺次移到下一块轨道板,重复上述步骤。图14 精调作业5.4.4 精调控制要点(1)板端调整和过渡处的精调精调的第一步是轨道板过渡处和自由端的调节。 轨道板近端的调整建议采用跟踪测量和精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全站仪将1号棱镜对准并进行跟踪测量。借助1号标架的倾斜感应器同时测算8号棱镜的高程。根据测量数据将轨道板活动端在精调爪上调到其应在的位置。一般先调高度再调平面位置!为了达到一定的精度,通过单个测量(精确测量)测定1号和8号棱镜。得到改正值后通过在轨道板精调爪的调节来进行修正和复测。同时,在与已调好的轨道板的过渡处(3号和6号棱镜),借助辅助标尺对轨道板进行初步调整,以便实现搭接处近于平顺过渡。余下的偏差再使用全站仪改正。测完3号和6号棱镜后,再次检测轨道板的四个角点的位置和高度是否准确(即四角测量),根据组长对测量的评估可以修正超出允许范围的误差并进行单个复测。有时必须调整一两个棱镜。在轨道板四角调整前,应确保轨道板中间的精调器处于未受力状态,四角调整完成后,再进行轨道板中部调整。(2)轨道板中部调整首先在跟踪模式下通过全站仪测量2号棱镜并经由倾斜感应器传递其高度给7号棱镜。2、7号棱镜的测量采用系统跟踪测量模式。板中调整时,应两侧同时调整。如果一侧调整量比另一侧大,则可能产生以下影响:轨道板被扭曲浇注时滑落轨道板尾端移动需要再次调整角点在超高区,可能导致轨道板从精调器上滑落(非常少见)轨道板中部调整完成后,应对轨道板进行整体检测。5.4.5 精调结果文件的记录精调完成后,在日志目录下,软件会生成不同的文件,分别是.TXT和.FFE文件,每班结束后及时下载备份,打印结果报监理审批。(1).FFE文件。内容为从测量值计算出的承轨台坐标,文件名称为实际日期,其后附随坐标行数。(2).TXT文件。文件名由线路编号(L代表左线, R代表右线),轨道板号构成。5.5轨道板精调后的检测在轨道板灌浆前后分别对轨道板进行检测。检测的任务是发现轨道板接缝处平面和高程上的误差超限情况以及轨道板中央的高程偏差,检测的目的是发现和避免轨道板精调引起的周期性误差,并对施工队伍的作业精度进行检查。检测使用精调系统的标准标架,全站仪和对中三脚架,检测可使用CP网,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使用轨道基准点。利用轨道基准点进行检测,首先在基准点设站后视另一个基准点完成定向,利用CP点测量时自由设站观测最少四个CP点完成定向,然后开始检测。检测时每个测站最多测6块轨道板,每块板上测精调时放标架的6个支点。将标架放置好之后只测触击端那边的一个棱镜,要依次测完6块板一侧的18个点再测另一边的18个点,换站时要重迭测量上一站的最后一块板。见图15。图15 轨道板铺设检测每块板上,将测6个点:(1)板头第1条轨枕断面(北京方向) 。顺序点号:3和4(2)板中央第5条轨枕断面 。顺序点号:2和5(3)板尾端最后第10条轨枕断面(上海方向)。顺序点号:1和6对点编号如下定义:(举例:左轨道上的轨道板L00212-检测点号:8 00212 1至8 00212 6)(1)数字“8” 8 为左轨道,9为右轨道(2)数字串 “00212” 板号(5位)(3)顺序点号“6” 1至6(其中标架触及端为1、2、3)测量结果的电子文件利用布板软件对其进行检查。置于特制不等长三角架上的全站仪 图16 轨道板铺设检测6劳动组织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一个作业面一班作业施工人员配置参见表2。表2 劳动力配置计划(一个作业面/一班作业)序号工种人数(个)备注1施工负责人12精调测量6每套精调框3人3轨道板精调操作12每块板6人,包括精调装置安装及精调操作等。4合计19为达到所要求的可靠的检测精度,全部测量技术任务均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7机具配置所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符合现行技术要求。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定期保养和检校。一套精调系统主要的使用配套设备见表3。表3 精调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 注1全站仪1台仪器精度:1”,1mmD2ppm;具有自动搜索、瞄准、跟踪目标功能。2精密测量标架5个其中包含1个标准标架3精密棱镜11个安装在各标架上4精密对中三脚座2个架设TCA1800和GMP101棱镜用5测控计算机1个防水、防尘、防震.6数传电台1台测控计算机及TCA1800间数据传输7调整显示终端6个调整工位上显示相应调整量8气象传感器1套温度、湿度、气压9后视棱镜支架1只放置后视棱镜10定位调整器6只/套根据施工具体需要进行配置11专业扳手4只/套根据施工具体需要进行配置12精调小车1台8质量控制及检验8.1 质量控制要点8.11每天交接班时要对所用的标架进行检校。标准标架一般3个月进行检校一次,在标准标架发生碰撞等情况时,必须返场再次修整、校验。8.1.2每天要对测量的LOG记录文件进行查阅统计。8.1.3交接班时要对精调的配置文件进行复核,确保无误。8.1.4每次测量时要对棱镜与标架的编号进行复核,避免误用。8.1.5精调过程要避免有人踩踏板,同孔梁避免其它施工造成振动与挠动。8.1.6定期对对中三角架的高度进行校核,避免对中杆磨损造成三角架高度的变化。8.1.7每次放置标架时,将标架的探头与承轨台斜面充分接触,在曲线上要采用弹性橡胶带与承轨台拉接。8.1.9全站仪设站和后视棱镜安装应使用强制对中三脚座;全站仪的定向,应使用轨道板基准点和已调好的相邻轨道板上的两个棱镜。8.1.10为了防止精调后轨道板被扰动,应及时安装压紧装置。8.1.11轨道板精调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轨道板,并及时灌注砂浆。如果轨道板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0,或受到使轨道板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进行复测和必要的调整,确认满足要求后,方能灌注砂浆。8.1.12除施工段起点,正常精调时必须参考上一块轨道板进行精调,利用4号标架定向,不需与定向棱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