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 课 笺课 题7 小孩与大海课 时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学 情分 析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在理解词勉励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并在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孩子对大海的热爱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课前准 备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备 注师 生 互 动个人调整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2、查字典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 堆城堡 拾贝壳 看船出海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7、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海边踏浪的快乐。 2、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3、那大海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哪些快乐?今天继续学习下面饿内容。二、学习课文的二四自然段。 1、自由读2、3、4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想一想,你对哪些地方感兴趣? 2、小组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内容。3、全班交流。 (a)堆城堡 在沙滩上,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快乐的呢? 出示句子:在海边,孩子们提着小水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堆城堡。(指导学生读出孩子们堆城堡的快乐。) 呀!海水一下子涌进来,城堡哗啦啦地塌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着,要再堆一座更大、更高的城堡。 指导:他们再堆城堡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呢?(体会孩子们的可爱) 指导朗读。 他们除了堆城堡,还堆了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大海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的空间,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与兴奋) 再读这两句话。(b)拾贝壳。(方法同上)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想象。过渡:给孩子们带来无限遐想的是什么呢? 出示:沙滩外面是大海,大海的尽头是什么呢?海有多深呢?深深的海底又有什么呢?(指导学生体会孩子们渴望了解大海的心情,通过朗读评价达到这一目的。) 渴望了解大海的孩子们还想到什么呢?4、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整体回归。 1、齐读课文。 2、学完了课文,你知道大海个孩子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呢?3、师总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大海也带给了孩子们许多的神秘,孩子们徜徉其中是那样的幸福。四、小练笔。 试着有课文中的相关宗祠写句子。板书设计 7 小孩与大海踏浪 堆城堡 拾贝壳 看船出航 乐趣教 学 反 思备 课 笺课 题8 海底世界课 时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能正确读写后,全班评议谁说的最精彩。通过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海底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全文,弄懂每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世界。学 情分 析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重,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课前准 备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在纸上画出来。海底世界的录像,老师准备出示海底植物和生字以及课文重点段落的课件。备 注师 生 互 动个人调整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三、分析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段一共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指名读“窃窃私语”,说出它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摹拟窃窃私语,体会这里用“窃窃私语”显得特别生动。 (3)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这两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很多声音) (4)海底都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四个“有的像”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发出警报) (5)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你是从哪知道的? (6)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么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3指明: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具体地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4联系第二、三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1)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到“静中有声”,显得奇异)(2)为什么海底有这样奇异的景象?(海底奇异的景象离不开丰富的物产)(3)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读出海底景色的奇异。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物产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 (1)学习第四自然段。 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几句话,讲的是什么?(一共六句话,讲的是海底有很多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不同。) (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 (海底有很多动物) 从哪儿看出海底的动物有很多?(“三万种”就是很大的数目,这还是已经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 快速读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指名读三六句,想一想讲的是什么?(不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重点理解:“伸缩”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靠肌肉伸缩爬行的? “只能”说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说一句话。比普通火车还快说明什么? “反推力”怎样理解?想一想你见过什么是靠反推力前进的? “巴”是什么意思? 放录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活动方式。(形象感知动物的活动方式) 小结三六句,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说明了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引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句讲的是什么) 依照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2)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图)说明海底植物怎么样?(种类繁多) 海底有哪些矿物?“稀有”是什么意思?说明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蕴藏丰富) 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也可以体会到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3)四、五、六三个自然段都写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从这些物产中还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点?景色奇异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海底丰富的物产显示出景色的奇异)三、把二六自然段连起来读 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四、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让学生想一想,为了说明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各写了什么?五、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六、练习写一段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8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教 学 反 思备 课 笺课 题9 躺在波浪上看书课 时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八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3、引导学生查找死海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培养学生查找收集的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死海的特点以及给游人们所带来的欢乐。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的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学 情分 析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确定课文重点课前准 备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备 注师 生 互 动个人调整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谁到过大海,你在大海边嬉戏玩耍过吗,感觉快乐吗?你想知道这群孩子怎样与大海亲密接触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孩子们怎样躺在波浪上看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不懂的词查字典。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学生根据要求读文。3、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本课生字较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识字。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三、识字写字。1、自由读一读本课生字,将较难的圈画出来。2、集体正音。读:“创”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漾、晃、矿、仰”都是后鼻音。“晕”是多音字。yn晕车、晕船、光晕 yn 头晕3、重点指导书写“害”,中间的竖画写出头。4、学生照着仿写,注意不写错别字。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学生质疑: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吗?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二、围绕“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交流反馈。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文。死海名字的由来,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看到死海美丽的景象、奇异的景象。如:“来到死海岸边,只见海水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的、像彩虹似的。”引导学生朗读,读出死海的奇异之美。知道了死海名字的来历。 “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水中含盐量特别高,竟高出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抓住文中数字来体会死海含盐量高。 我浮在水面看书,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69自然段,感受死海所创造的奇迹浮力大,能把人浮起来。 “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不料,收腿时却遇到了强劲的浮力,收不回来,身体一歪,一股苦涩的咸水立刻涌入口中,眼睛也涩得生疼。”在读句子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白死海魅力所在。三、拓展作业,查阅资料。1、结合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围绕死海美丽的景色、奇异的景象,浮力大,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2、把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3、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下节课交流,评选“小博士”。板书设计: 9、躺在波浪上看书美丽的景色奇异的景象,浮力大教 学 反 思备 课 笺课 题古诗诵读 春日课 时1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熟读成诵。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中所赞美的春天繁荣和生机蓬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熟读成诵。教学难点:领会诗中所赞美的春天的繁荣和生机蓬勃。学 情分 析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精品,多年来一直是儿童学习唐诗时要背的名篇。课前准 备挂图备 注师 生 互 动个人调整一、复习关于春天的诗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引导学生读通诗句。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五、作业:背诵、默写古诗。板书设计:春日美,妙,绝教 学 反 思备 课 笺课 题语文乐园(三)课 时4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由意思相近、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区别词性。2、读列举描写大海的词语,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要有宽阔的胸怀,做能吃苦的人。4、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体会引导的使用方法。5、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的词语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培养表达能力。2、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分享、交流、合作的意识。学 情分 析口语交际以“大海”为话题,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大海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习作“玩具宝贝”,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玩具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次习作出现了范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文格式要求。课前准 备字词卡片备 注师 生 互 动个人调整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我来试试。1、读一读,想一想。(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2)读一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看看从上下两组中发现了什么?(3)小组交流。(4)全班反馈指导理解词义,感情朗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美妙。(5)拓展延伸,试着说说类似词语。2、读一读。(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各种形式地朗读。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情感,读出情感。(3)默读词组,结合词组,想象画面。可以试着画一画。(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5)全班反馈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6)拓展延伸,试着说说类似的词语。3、写一写,背一背。(1)学生自读几遍,对名言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2)多种形式读,使学生记熟背牢。(3)指导描红,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注意把多笔画的字写清楚、端正。(4)课余补充名言,积累。三、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学习“读一读”: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2、同桌合作读,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全班反馈交流,指导朗读。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怎样才能作到有志气。二.学习“探究与发现”1、 自由读词语2、 想一想:你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3、 根据自己的发现,想想自己还能说出几个带“海”字的词语。4、 全班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一、 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参与的焦急气氛。课件播放孩子们在海边玩耍嬉戏的场面。二、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看图,读读图下的文字,让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三、 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四、 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自己知道的大海。五、 小组交流、评议。六、 全班反馈交流,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对说得清楚、听得明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 表扬和鼓励。 习作 玩具宝贝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注意过没有,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有天上飞的小鸟,地上跑的野兽,水里游的鱼。有高楼大厦,火车轮船,老人小孩。这个世界尤其受小朋友的欢迎。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玩具世界。(出示课题)今天小朋友们都带来自己喜爱的玩具,下面就请你以玩具的身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让大伙儿认识认识。如:我是一只淘气的小猴子,我是一个有趣的变形金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