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__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题[1].doc_第1页
《折射__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题[1].doc_第2页
《折射__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题[1].doc_第3页
《折射__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题[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折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题一、 折射: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折射角 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减小而 ;2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折射角 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减小而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练习:1叉鱼时,我们会叉在鱼的上方,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 入射角, 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鱼像比鱼位置 ,所以叉鱼应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2下列说法正确是( )A.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分别在不同介质中 C.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时,只会发生折射现象 D.和光的反射一样,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如图7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光的 和光的 现象,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逐渐减小入射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4. 如图8所示,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 是 ,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5. (1)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2)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浅。上图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6 如右图所示空气和玻璃的介面,则入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玻璃在MN的 侧,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7.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折射作图1如图1、2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画出它大致的折射光线。2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 如图4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图1 图2 图3 图44如图4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5水中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请你在图中画出该同学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6.如图6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光路图7.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A点观察到水中的点光源S所成的像处于B点位置,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A点的光路图8.如图8所示井底之蛙,请作图画出当井水灌满时青蛙能看到的天空范围。二、 透镜:1.凸透镜的特点:中间 ,边缘 ,对光有 作用; 凹透镜的特点:中间 ,边缘 ,对光有 作用。2在下图中补充相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凸透镜的光束一定比入射光变得发散些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图7 图84. 在右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三、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距u变大,像距v变小,像变小。物距u变小,像距v变大,像变大。(1)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2)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 ,虚像都是 。2.物距 u像的性质像距 vu2fu=2f2fufu=fuf练习:1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凸透镜10cm处的一张纸上出现了一个十分亮的小光点,当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那么光屏上的像应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利用“航空摄影”拍摄时,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若某次实验时将蜡烛放在离透镜150厘米处,在距透镜7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厘米。3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4.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动,当像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3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5.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片时,人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照相机离人 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 一些。6. 右图为教学投影仪,凸透镜的作用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 。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但是像超出了屏幕,小明只能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小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填“上”或“下”)移动。7.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下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8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楠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第4问下方。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应调到 ,但进行该操作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3)若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或下)移动。(4)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甲 乙 丙(5)烛移到图乙中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特点为 、 、 。 (6)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移动。若只想通过移动透镜将像成在光屏中央,则透镜应向 (上或下)。(7)在实验过程中若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像出现的变化是: 。(8)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 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9.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识别各种光学现象: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 2、“海市蜃楼”奇观( )3、绿树成荫 ( ) 4、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 )5、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船只( ) 6、立竿见影 ( )7、潭清疑水浅 ( ) 7、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 ( ) 8、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