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论冻融胚胎移植异位妊娠低发生率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医学论文:论冻融胚胎移植异位妊娠低发生率的原因分析.doc_第2页
医学论文:论冻融胚胎移植异位妊娠低发生率的原因分析.doc_第3页
医学论文:论冻融胚胎移植异位妊娠低发生率的原因分析.doc_第4页
医学论文:论冻融胚胎移植异位妊娠低发生率的原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论文:论冻融胚胎移植异位妊娠低发生率的原因分析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中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为21%86%约为自然妊娠的两倍目前国内外对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EP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广泛但对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EP发生率的比较及其原因分析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比新鲜或解冻胚胎移植(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冻融囊胚移植)妇女EP发生情况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EP发生率进一步分析移植后高雌激素水平对EP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至年5月于本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的患者包括3073个新鲜移植周期(A组);2090个解冻移植周期(B组)B组中卵裂期胚胎移植1997个周期(B1组)囊胚移植93个周期(B2组)患者平均年龄(3230551)岁不孕年限(401220)年;不孕原因包括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因素、不明原因性不孕等比较A组与B1组、A组与B2组EP发生率;比较自然周期法激素替代周期法和促排卵周期法三种内膜准备方案EP发生率 二、方法 1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当2个主导卵泡直径达18mm或4个主导卵泡直径达16mm且雌二醇(E)达到要求时停用GnRHa和促性腺激素(Gn)于当晚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00010000U注射后3236h取卵 采用常规IVF或ICSI受精72h后行胚胎移植术移植后给予黄体酮60mg1次d肌注14d 2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案:自然监测有优势卵泡排出及月经规律者采用自然周期法(自然周期组)排卵日为第1天第4天为移植日;无排卵或既往自然周期子宫内膜薄的患者采用激素替代周期(激素替代周期组);对外源性激素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应用促排卵周期(促排卵周期组)适时检测卵泡及内膜情况确定移植时间 3妊娠的诊断:胚胎移植后14d测血HCG妊娠7周时行B超明确妊娠位置和数目B超观察到妊娠囊及胎心搏动为临床妊娠移植后35d至50dE现宫外孕囊声像或手术发现EP病灶经病理检查后确认为EP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it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一、新鲜周期组与冻融周期组EP率的比较3073个新鲜移植周期(A组)中临床妊娠1226个周期EP有45个周期EP发生率为367%其中31例为经超声检查发现宫外妊娠囊并结合血清HcG诊断1例为宫内外同时妊娠13例经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2090个解冻周期(B组)中临床妊娠893周期(B1组卵裂期胚胎移植855周期B2组囊胚移植组38周期) 11例EP(B1组10周期B2组1周期)中8例为超声结合血HCG诊断1例为宫颈妊娠2例经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结合病理检查诊断B1组EP发生率117%B2组EP发生率263%B1、B2组EP率均低于新鲜周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三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EP发生率比较2090个解冻周期中自然周期组731个周期其中临床妊娠314个周期有2个EP周期EP率为064%;激素替代周期组820个周期其中临床妊娠369个周期7个EP周期EP率为190%;促排卵周期组539个周期其中临床妊娠210个周期2个EP周期EP率为095%三组EP率以自然周期组最低其中激素替代周期组EP率与自然周期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新鲜周期组及非自然周期方案内膜准备组发生EP的原因分析 1将新鲜周期组、激素替代周期组和促排周期组归为激素干预组(共4103个周期)自然周期组为对照组(731个周期)不孕因素包括输卵管病变、EP手术史、盆腔炎性疾病史、卵巢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吸烟、男性因素、不明原因性不孕等不孕因素之间有交叉即同一患者可能有两个以上不孕因素 两组输卵管病变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问一般临床特征比较:两组间患者体重指数(BMI)、不孕时间、移植胚胎数目、好胚数目、移植日内膜厚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激素干预组年龄低于自然周期组(P005)移植当日雌二醇水平高于自然周期组(P005)尽管新鲜移植有一些更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的因素如平均年龄更小、D5和D6胚胎形态更好、卵巢储备功能优于冷冻周期组(这可能与冷冻周期组患者第一次新鲜周期移植后未妊娠的比例较高有关)但EP率却高于解融周期组而总体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继续妊娠率略低于冷冻周期组这可能和冷冻周期内膜容受性更好、没有卵巢刺激有关近年来冻融胚胎移植技术(FET)作为新鲜IVFET失败的有效补充手段日益发展成熟FET可以提高一个取卵周期的累积成功率降低体外受精周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