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pdf_第1页
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pdf_第2页
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pdf_第3页
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李 静 重庆大学 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 重庆400044 摘 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美国哲学家梭罗的人与自然关系论的独特之处 即表 现为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 温柔 的 人际关系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实践以及他的绿色经典 文本 瓦尔登湖 便是这一人与自然关系论的集中体现 梭罗的 人际关系 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即善待 和珍爱一切生命的行为原则 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重精神轻物质的人生境界 梭罗的人与自然关系论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 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人与自然 生态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106 2009 0120084205 Thoreau s View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LI Jing Research Base on Language Cognition and Language Appli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The American philosopher Thoreau manifests his spectacular statement on this relation as the one being tender and interpersonal Thoreau s life on the island amid the lake and his green classic Waldenmake a joint effort to embody such a relation This viewpoint mainly covers three aspects namely kindness to and reverence for all lives return to nature as man and nature are a harmonious one pursuit for the spiritual rather than material enhancement Thoreau s philosophy is of both prag2 matic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our endeavor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Key words Thoreau Walden man and nature ecology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在给人类带来丰厚的 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生态 文学 生态批评也随之兴起并日益繁荣 21世纪 的人类若没有生态意识 那么这种人类就是可悲 可怜甚至可怕的 然而19世纪的梭罗 他的一系 列关于自然的著作 如 瓦尔登湖 河上一周 湎因森林 以及他的日记等 集中反映了他的生 态整体主义和 非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观 使得他 无愧于成为环保和生态的先驱 成为新时代的第 一声雄鸡高唱 梭罗对于人类的启示 有着经久 的魅力 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 目 标 的 当 代 中 国 也 具 有 非 同 寻 常 的 意 义 梭罗 所 处 的 时 代 正 是 美 国 资 本 主 义 工业化 城市化文明迅猛发展的时代 大自然成为 开发的对象 征服的对象 砍伐森林 开采矿石 拦河筑坝 围海造地 填湖造田 人以自 然主宰的身份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 在经济快速 发 展 的 同 时 也 使 自 然 遭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巨大破坏 自然与人的关联越来越远 人与自然的 二元 对 立 日 益 加 剧 中 国 的 现 代 化 发 展 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而世界范围内的环境 收稿日期 2008 01 23 作者简介 李静 1975 女 河南洛阳人 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教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文中未注明的引文均出自梭罗 瓦尔登湖 徐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出版 第8卷 第1期 2009年1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8 No11 Jan 2009 恶化 更是使得人类的生存开始受到威胁 梭罗 给大家带来的是绿色的清风 他的关于人与自然 的关系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人与自 然应该如何相处 梭罗认为 要保证健康 一个人同自然的关 系必须接近一种人际关系 我不能设想任何生 活是名副其实的生活 除非人们同自然有某种温 柔的关系 certain tender relation 1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 必须是一种 温柔 的 人际关系 集中体现了梭罗的生命伦理 自然 伦理观 这是一种充满了生命情感 道德情感 审 美情感的自然伦理意识和自然伦理观念 这种基 于生命伦理 自然伦理的人与自然关系论 是他对 于自然的所有其它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果说 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 作为人 权宣言的响亮口号源自于卢梭 那么 人与动物 甚至人与植物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口号 则可谓 脱胎于梭罗 正是这种 温柔 的 人际关系 才 滋润并催发了体现为文化现代性的生态主义自然 观和生态伦理观 这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的自然 伦理 生态伦理观 也突出表现为梭罗对爱默生自 然观的超越 因为在爱默生看来 自然是被用来 为人类服务的 梭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 温柔 的 人际关系 之自然伦理观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涵 一 善待和珍爱一切生命的行为原则 梭罗认为万物有灵 因而善待和珍爱一切生 命 保持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是他的行为原则 也 是梭罗生态整体观的体现 敬畏自然生命就是敬 畏精神生命 人类只有和万物和谐共存 自身才能 得到保存 其它生物的灭绝 是人类灭绝的前兆 也就预示着人类的大限不远了 珍爱其它生命 也就是珍爱人类自身 这种珍爱生命 敬畏生命 的思想和20世纪的生态伦理思潮一脉相承 20世纪法国人道主义者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 者阿尔贝特 施韦泽的 敬畏生命 理论 曾经在世 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理论核心是 善是 保存生命 促进生命 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 的价值 恶则是毁灭生命 伤害生命 压制生命的 发展 这 是 必 然 的 普 遍 的 绝 对 的 伦 理 原 理 2 P9 他的生命一词指包括人 动物和植物在 内的一切生命现象 他认为 敬畏生命不仅要求 敬畏人的生命 而且要求敬畏动物和植物的生命 这就是说 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 富 有 价 值 和 缺 少 价 值 的 生 命 之 间 的 区 分 2 P132 133 而生活在 19世纪的梭罗 早就以 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各种生命存在的意义 并 把自己的尊重和同情施予大自然的一切生物 梭罗对于自然充满敬畏 对于各种生命满怀 同情 一位邻居砍了康科德唯一的一棵朴树 梭 罗声称 如果有人因为虐待孩子而被控告 那么 其他人也应该因为虐待交给他们照看的自然的面 孔而被控告 梭罗曾自责为了得到栗子而用石头 击打栗子树 他说 使供给我们食物 为我们遮阳 的树不必要的遭受痛苦真是罪过 古老的树木是 我们的父母 可能还是我们的父母的父母 3 他 曾说过一棵树是不朽的 对于砍倒一棵树来取它 的果实 这样的行为是没有任何道德可言的 他 在 瓦尔登湖 中曾这样表达他对森林的感情 我 比猎者或伐木者更关心野味和森林保护 仿佛我 自己便是护林官一样 假如它有一部分给烧掉了 即便是我自己不小心烧掉的 我也要大为悲伤 比 任何一个森林主本人都要哀痛得更长久 而且更 无法安慰 梭罗也反对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杀死其 他生物 当别人怂恿我杀死一条稀有的蛇 以便查明它的种姓时 科学的残忍令我不安 我 觉得这不是获得真正知识的手段 4 他说任何 生物跟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 兔子到了末路 呼 喊得真像一个小孩 他把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描写成 美好而仁爱 的 亲如骨肉的关系 梭罗说 不管什么天气都 无法阻止他出门 他把小小的松针称为 挚友 把熟悉的松树称为 老相识 他常常在最深的积 雪中踏雪8或9英里 去和一棵山毛榉 或者一棵 黄桦 或是松林中的一棵老相识践约 在湖畔生 活的两年 连松鼠也跟他混熟了 偶尔抄近路从他 的鞋上踩过 一次梭罗在花园里锄地 一只麻雀 飞到他肩上落了一会儿 当时他觉得 即便戴上 任何肩章 都没有这样光荣 在 在康科德与梅里 马克河上的一周 里 梭罗描写了他与淡水太阳鱼 的亲密接触 我每次用半个小时站在水中 亲切 抚摸它们而又不致把它们吓跑 容许它们轻轻咬 我的手指 当我的手伸向鱼卵时 看它们愤怒地竖 起背鳍的样子 有时我 非常轻柔地将它们托 上水面 虽说不再游动 它们的鳍仍不停地划摆 动作极优美 彬彬有礼地表述快活 5 在梭罗的笔下 大自然慈善而慷慨 为人类提 供阳光 风雨 夏季 冬天 永远提供健康和欢乐 58 第1期 李 静 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人类在接受大自然的这些恩赐时不仅要以斯文 体面的方式 而且要心怀某种谦卑的感激之情 在 瓦尔登湖 中梭罗曾把大自然称作曾祖母 是 什么药物使我们得以保持健康 安详和满足呢 不是你我曾祖父的药物 而是我们大自然曾祖母 的万能的蔬菜与植物性药材 大自然与人类息 息相通 它对人类充满同情心 梭罗写道 要是 任何人由于正当的原因而伤心悲痛 大自然也会 为之感动 太阳黯淡了 风像活人一样悲叹 云端 里落下泪雨 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 披上丧服 难 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 我自己不也是一部 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 人和自然万物本来就 是一体的 当然也是平等的 他曾说 在这裸露 和被雨水冲刷得褪了色的大地上 我认识了我的 朋友 和 我们伟大的祖母 梭罗要观察和认识的 就是这伟大祖母本身以及她所有的子孙 所有 动植物兄弟姐妹 在此 梭罗强调了整体的自然 他认为地球是 一个伟大的生命中心 万物寄存于此 当然人类也 不例外 人从来就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孩 子 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平等的兄弟关系 是一 种 温柔的人际关系 梭罗正是以自己在瓦尔登 湖用整个心灵与自然万物生命相交融的精神体 验 抒写了在地球这个中心生命上寄生的各种生 命的美 自由 诗意的存在 表达了自然万物作为 有着内在价值和生命尊严的生命个体都有着不受 伤害的存在权利 人类自视为世界主宰 万物灵 长 就意味着脱离了自然 站到了自然之外 人类 企图征服和统治自然 又意味着站到了自然的对 立面 成为自然的敌人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疏远 紧张 敌对的关系 完全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 因 此也只有改善与自然的关系 停止对自然的掠夺 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 敬畏爱戴大地母亲 自 然整体 人类这些不肖子孙才有可能获得自然的 原谅 才有可能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生命是平等 的 善待和珍爱一切生命 保护生态 让地球完整 和谐 是梭罗的行为原则 也是他留给我们最可宝 贵的思想 二 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进入21世纪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要求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很多人 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解 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而回归自然在新的世纪里也 将成为人类文化和生活当中的核心问题 在梭罗 那里 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 即他认为的 为了 宁静而成功的生活 我们必须和宇宙合而为一 也 就是在自然中过一种外在简朴内心丰富的真正的 健康生活 回归自然 是浪漫主义时代作家们叫得最响 的口号 而第一个喊出这个口号的是法国浪漫主 义先驱卢梭 卢梭认为 回归自然环境与回归人 的自然天性 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须 他呼吁人 们 带着滋味无穷的迷醉消融在他自觉与之浑然 一体的这个广袤而美丽的大自然中 于是 一切 个别物体他都看不见了 他所看见的 感受到的无 一不在整体之中 6 由此可见 卢梭的自然观 具有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萌芽 一个世纪以后 在大洋彼岸 比卢梭更为热爱自 然的梭罗真正做到了 回归自然 梭罗追求高尚的 生活 健康的天性 要做到这点 他认为必须投入自 然 回归自然 这一点与卢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实践就是梭罗 回归自然 最好的 写照 而正是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成就了梭罗 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娱乐 在与 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他从不会感到寂寞 他亲 手建造的小木屋就处在 一个小山的山腰 恰恰在 一个较大的森林的边缘 在一个苍松和山核桃的 小林子的中央 离开湖边六杆之远 有一条狭窄的 小路从山腰通到湖边去 当然 在小屋的四周前 后上下左右都是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这些都是 他的朋友和伴侣 他这样描绘他的生活状态 在 一个夏天的早晨里 照常洗过澡之后 我坐在阳光 下的门前 从日出坐到正午 坐在松树 山核桃树 和黄栌树中间 在没有打扰的寂寞和宁静之中 凝 神沉思 那时鸟雀在四周唱歌 或默不作声地疾飞 而过我的屋子 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 或者远处 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 提醒我 时间的流逝 我在这样的季节中生长 好象玉米 生长在夜间一样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自然图 画 他从来不认为是在浪费生命 反而觉得生命 因此得到了生长 梭罗认为自己并没有生活在世界之外 而是生 活在自然的怀抱中 因为在自然中是没有沉闷和无 聊的 当有人问他是否感到寂寞时 他觉得这个问 题甚至不必回答 因为一个聪明人懂得在不竭之源 泉的大自然那里挖掘他的地窖 他在 瓦尔登湖 的 寂寞 篇中写道 我在大自然中以奇异的自由 姿态来去 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 梭 罗认为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 实际上并非如常 人所想的 寂寞 因为自然中的一树一草 一鸟一 兽 都是他的伴侣 正如他在 我生活的地方 我 68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 为何生活 篇中不无幽默的写到 他和林间的鸟儿 成了邻居 但这不是把小鸟用笼子装着挂在家中 恰恰相反 而是他把自己关在 笼子 小木屋 里 又把这笼子放在小鸟之家的附近 这同中国古代 文人 侣鱼虾而友麋鹿 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还 写道 甚至一个可怜的愤世嫉俗的人 一个最忧 郁的人也能在自然界的事物里面找到最甜蜜温 柔 最纯洁最鼓舞人的朋友 因此 在自然中生 活 是永远不会有孤单和寂寞的 对梭罗来说 自然远不止于为人之伴侣 它更 为人树立行为榜样 抚慰人的情感 启迪人的心 灵 梭罗十分强调自然对人的情感的抚慰和纯洁 作用 在 寂寞 篇中他写道 生活在自然之中的 人 一定是心境平和的 决不会有灰暗阴郁的情 感 自然中 没有任何东西能使简朴勇敢之 人产生悲伤的心情 他写到自己在雨天独处时 偶有烦躁不安之感 但他 突然感觉到 与自然为 伴 与拍打着窗沿的雨滴为伴 与屋子四周所闻所 见为伴 是多么的可爱 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友 善 立刻将他围住 把独处的忧愁驱逐得一干二 净 他认为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 日日新 的教 导 必须在自然中才能实现 因此他每日晨起后必 在清澈的瓦尔登湖中爽身 以清爽的身心迎接新 的一天 梭罗是忠实的自然之子 而自然万物都 是他的亲朋好友 在自然中 人是渺小的 他不过 是天地万物之一 同时他又是伟大的 因为万物皆 在他心中 这正是梭罗追求的 天人合一 的生存 生活方式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代表了一种追求完 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 呈现出一种对我们当代人 很有吸引力 也很实用的理想生活范式 这个典 范在今天对我们更具有生态学意义 因为生态平 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府也正在想方设法致力于保护 自然留给人类所剩不多的财富 因此 瓦尔登湖 不再只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它已经成为一个象征 在瓦尔登湖这个地名之后我们发现了一种生活方 式 一个人与自然的浪漫史 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 求 一个具体化的 人性化的自然的概念 还有人类 永恒不变的希望接近自然并与自然融合的愿望 这 种生活方式尽管在当代社会显得理想化 但却值得 向往 它可以引发人们去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人 究竟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三 重精神轻物质的人生境界 梭罗热爱自然 关注自然 但他到瓦尔登湖畔 去生活的根本原因 是要证明人并不需要现代物 质文明带来的所谓 舒适 人应当也能够像自然 中其他成员一样 将物质生活的需要降到最低限 度 按自己的天性毫无拘束地生活 山林树草 飞 鸟走兽 并没有所谓的物质文明 却同样生长繁 衍 并以自己的存在引证着造物主的辉煌 只有 在自然中 人才能达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 正如 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 梭罗更关注的其实是人的 精神和内心世界 他从自然中悟到的最重要的信 息 就是要注重他所谓的 真正的生活 在这 真 正的生活 中 物质部分并不重要 奢华的生活甚 至有害 重要的是精神的富有和崇高 他在作品 中不断地指出 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 工作 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 失去了精神追求 过着物欲 的生活 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 并且愈发严 重 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 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 许多人的精神活动 过于局限 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 而用梭罗 的话来说 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 真正的 生活 因而 他认为 有价值和高尚的生活 必须要 到大自然中去寻找 去聆听大自然的启示 自 然 在永恒中是有着真理和崇高的 人和自然的 亲近乃是人类的必需 因为人接近自然 就是接近 生命的不竭之源泉 自然具有健康 朴素的天性 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恢复人的天性 梭罗把 瓦尔登湖比作 神的一滴 林中隐士 它生活得含 蓄而自尊 克制又简朴 获得了令人惊叹的纯洁 所以他高呼 不必给我爱 不必给我钱 不必给我 名誉 给我真理吧 他所言的 真理 仅仅是 真 诚 简朴 而已 这是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试验所 获 也是他倡导过一种象自然一样简单生活的原 因 正如他在 瓦尔登湖 的 结论 中指出的一 样 他自己的生活越简单 宇宙的规律也就越显 得简单 寂寞将不成其为寂寞 贫困将不成其为贫 困 软弱将不成其为软弱 实际上 瓦尔登湖 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 样板 教人们怎样明智地生活 鲜活地思考 梭罗 对生活的追求 可以用几个醒目的大字 简朴 简朴 简朴 来概括 他的一生放弃了几乎所有的物质追 求 成功地实现了他关于要生活 而不为谋生所累的 目标 在日记中 梭罗对他的简朴有明确的解释 世上有两种简朴 一种是近乎愚昧的简朴 另一种 是明智的简朴 智者的生活方式 是外在简朴而内 涵丰富 野人的生活方式则是内外都简朴 梭罗 认为 一旦人们继承了农场 房宅 牲畜和农具 他 78 第1期 李 静 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们就成了土地的奴隶 终日被物质生活所累 梭 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以及他的简单生活方式 对 于后人有很大影响 许多人效仿他 到自然中去 汲取生命的琼浆 寻求人生的意义 多数生态作 家认为 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就是与自然融为一 体 而梭罗不仅意识到而且切实地做到了 荒野 中保存着一个世界 梭罗的这句箴言已经成为了 美国著名环保组织 塞拉俱乐部 的座右铭 可以说 在梭罗的同代人中 没有任何一个人 能像他那样全身心地投入自然 参与自然 迷恋自 然 融入自然 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对自然 了如指掌 情同手足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生态 文学作家爱德华 艾比在其著作 漂流而下 中写 道 无论哪里有鹿和鹰 哪里有自由和冒险 哪里 有荒野和奔腾的河流 梭罗便会发现他永久的家 园 7 美国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芒福德早在 1926年就给予梭罗的简单生活以高度评价 他指 出 梭罗也许是惟一的停下来并写出他的丰富体 验的人 在人们四处奔波的时代 他保持着平静 在人们拼命挣钱的时代 他坚守着简朴 简单化 没有使梭罗走向头脑简单的狂热 却使他走向了 更高的文明 梭罗或许将成为一个预言般的人 物 新时代也许将给他的思想和人性以崇高的评 价 8 如今 芒福德的预言成为了现实 梭罗不 仅被誉为美国的绿色圣徒和文化偶像 也成为现 代各种生态思潮和生态理论的先驱 从生态学上 说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对我们当代人意义重 大 在他的瓦尔登湖的实例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 一个 天人合一 的典范 而且了解到人和自然是 不可分割的整体 如果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地呵护 自然 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好地适应生 于斯长于斯的自然环境 更好地适应自然和宇宙 的规律 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能 人与自然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 这一思想 是梭罗独有的 它把自然视为人类同等的存在主 体 否定了自古希腊以来 人是万物尺度 的观念 是真正的 非人类中心主义 是一种极富人性关 怀的人与自然关系论 把自然界万物视为兄弟朋 友 把整个大自然当作祖母 珍爱各种生命 回归 大自然怀抱 过简朴高尚的生活 梭罗以自己的行 动证明了这一观念的价值 这种人与自然关系论 是梭罗对现代社会的最大贡献之一 他启示着现 代的人们善待自然 珍爱生命 因为善待自然就是 善待人类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