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量元素检测有用吗“儿童不吃饭,是缺锌”、“钙锌同补,增强吸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背后,隐藏着一条涉及人群数量庞大的利益链条:检测微量元素缺乏某类微量元素开出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近日,这一利益链的源头遭到专家“炮轰”,专家直指“微量元素检测基本没有意义”,查血钙更被称为史上最“坑爹”的体检项目。专家提醒,均衡膳食基本能摄入可满足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导致机体微量元素代谢失衡,甚至越补越缺,造成免疫力下降。微量元素检测遭专家炮轰人体由60多种元素组成,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但是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正因如此,人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缺不缺微量元素。大到三甲医院有专门的检测业务,小到药房门口摆张小诊台,检测者众多。其中,孩子是微量元素检测的主力军,因为爱子心切的家长们,生怕孩子因缺少某类微量元素影响成长。据了解,国内外关于微量元素检测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周永红副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微量元素检测常用的方式包括血检(采指血、抽静脉血)和发检(测头发),就是在血液和头发中检测出微量元素的含量,以辅助诊断疾病。一直以来,微量元素检测的科学性被人们奉若圭臬。不过,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却在微博上,对已经实施多年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提出了质疑。“微量元素的血清水平不代表体内微量元素功能状况,也不能作为体内电解质紊乱和微量元素缺乏或高血铅的诊断依据。”崔玉涛称,由于钙、锌、铁等元素的生理效应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检测微量元素根本没有意义。特别是检测头发更没任何科学道理。末梢血检测,不能保证取血时不被组织液稀释,所以连血液水平都不能做代表。专家指出,微量元素检测因受到环境以及操作条件影响,准确性不高。以测锌为例,头发会受到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锌的营养状况。而指血检查锌也不准确,因为血液中含锌量本来就极少,而且大部分是储存在红细胞内,在工作人员采血过程中会混有组织液,就使原本含量极低的血锌测试出来的结果会更低。“微量元素检测,除了血铅外,其它项目没有一点价值。”有医院检验科医生坦承,查血钙是史上最坑人的项目。人体只有1%的钙在血液中,身体的自我调节会保持血钙值相对恒定,身体即便缺钙也很难在血液中得到体现,所以通过查血钙的方式确定是否缺钙的做法很荒谬。九成受访者表示曾被“坑”过微量元素检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彼时,一些医院陆续开展了该项业务。发展至今,微量元素检测已经成了一些医院儿保科和儿科必做的常规体检项目。微量元素检测被指无意义后,网易做了一份问题为“作为家长的你,被坑了吗?”的调查问卷,88.5%的受访者表示“曾带孩子查过微量元素”,70.5%的人表示是“在医生建议下做的”。“幼儿园有规定,体检时想不检测微量元素都不行!”网友“云台山”抱怨道,她带小孩去儿童医院做检查时,每次都会被医生询问“测微量元素了没有”。网友“以人为鉴知得失”则称,自己遭遇了一回“乌龙事件”。他表示,孩子六个月大时上妇幼保健院例行体检,被测得骨质密度偏低。专家诊断为“缺钙”,其后又建议再测微量元素,采的指血,结果出来后,令他很无语:“除了钙不缺,其他的铜、锌、铁都缺。我该信谁呢?”部分家长是被动地给孩子检测微量元素,而更多的家长是主动要求检测。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少到以毫克计算,但是却成为困惑数亿家长的一块大心病:孩子到底缺不缺?“因为关心自己孩子的营养状况,一些家长十分热衷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对记者表示,经常有家长就检测的结果来咨询如何处理。有家长对记者表示,给孩子测微量元素就跟让他补习一样,且不说补习效果如何,看着别人家孩子补习,你不给自己孩子补习心里过得去吗?“微量元素测测也无妨,当个参考,如果真不测的话,说实话我是不放心的。”“缺啥补啥”催生多重利益链微量元素检测“深得人心”,不过,据记者了解,事实上,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已下文,除血铅检测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不得开展其他重金属和类金属的临床检测,不得出具检测报告。但尽管如此,有些医疗机构依旧对微量元素检测业务趋之若鹜,在背后作祟的,是利益所趋。我国各地微量元素检测基本都是自费,一次检查五项(除铅外)费用低的40元左右,高的近100元。虽然单价不高,但数量庞大。前述检验科医生表示,除血铅外,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除了有经济意义外无任何临床意义。医院之所以开展有的是因为儿科医生和医院管理层对微量元素检测存在错误认识;有的是即使知道真相也不会主动戳穿这个事情,毕竟增加一个检测项目就可以多赚钱。除了检测费用这一块,按照“缺啥补啥”的理论,将各类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推销出去,也是利益所在。在上述网络调查中,在孩子被查出来缺微量元素后,65.7%的家长购买了相应的微量元素补剂。“花了80元检测,结果略微缺锌,医生给开了150元的补锌冲剂。”有家长如是称。而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多家药房后发现,与镁、锌、铁等微量元素有关的保健品十分畅销。其目标消费群不只是孩子,还包括中老年人、孕妇和亚健康白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不少人表示,曾经在广州的一些大医院进行过发检,结果被告知不是铅多了,就是钙少了,然后被推荐去买一些保健品。平衡饮食不会缺乏微量元素在家长们眼中,微量元素检测可以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孩子是不是缺锌或者缺铁了;但在专家看来,微量元素检测会引导家长过多关注微量元素,造成微量元素制剂盛行,从而忽视均衡营养,有百害无一利。以锌为例,缺锌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生长停滞、青春期性发育迟缓、厌食等,而如果过量补充锌则会造成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呕吐。不少家长认为,要想孩子身体好、发育得好,就应该吃一些保健品或补品,特别是当儿保体检时发现微量元素锌“缺乏”时,不少家长更是热衷于给孩子补充锌剂。但殊不知,补充不当,反而对身体有害。专家表示,一般膳食中的含锌量不会引起中毒,但是如果通过锌剂这种药物来补充,就有可能出现锌中毒,急性锌中毒可以引起惊厥、昏迷、脱水和休克,以致死亡。慢性锌中毒则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清铁和血清铜下降以及顽固性贫血。“目前很多人盲目补充微量元素,其实没有益处,滥补微量元素反而导致机体微量元素代谢失衡,甚至越补越缺,造成免疫力下降。”周永红对记者说道。据周永红介绍,判断患者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主要是看会否出现一些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比如容易生病、病程长、易复发、食欲不振和睡眠欠佳等。例如缺锌会出现指甲白斑、易感冒、耳鸣和多动症等症状。专业医生要结合个体情况,比如平时是否偏食、厌食,以及表现出来的特殊症状做初步判断,必要时再做一些特殊的检测。周永红建议,预防微量元素缺乏,最重要是平衡饮食。因为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只要不偏食挑食,日常摄入的就足够了,如果长期偏食就易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此外,要尽量多摄入粗粮,现代人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渠道管理(第二版)项目一 渠道管理认知(教案)
- 出租车全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北京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电子产品全国总代理合同
- 2025年原材料供应合同
- 2025医院清洁外包服务合同
- 2025汽车销售合同
- 冲击波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商务合同范本国际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挂靠合同协议示例
- 化纤厂流程图讲解
- 桥梁监测方案
- 2025年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3篇)
- 2025年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协会借款管理制度内容
-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
- 2025年浙能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物业公司化粪池清掏服务方案
- 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 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操作方法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