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03-02答案.pdf_第1页
chap03-02答案.pdf_第2页
chap03-02答案.pdf_第3页
chap03-02答案.pdf_第4页
chap03-02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量子力学 第三章 习题 2 一 选择题 说明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注 多选 少选 错选 不给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a 如果量子态 1 是算符 和 的共同本征函数 则必有 0 b 如果量子态 1 不是算符 和 的共同本征函数 则必有 0 c 如果 0 则算符 和 可以有共同的本征函数系 d 如果 0 则算符 和 不可能有共同的本征函数 e 如果 0 且量子态 是算符 的本征态 则 也必是算符 的本征态 2 1 自由粒子具有的守恒量有 b c d e f g h i 2 处于立方体势阱中的粒子具有的守恒量有 i 3 在线性谐振子势 V r 2r2 2 中运动的粒子守恒量有 e f g h i 4 在势场 V r Ar2 Br3中运动的粒子 其中 A B 是非零实数 守恒量有 e f g h i a 位置 b 动量 c 动能 d 势能 e 角动量的 x 分量 f 角动量的 z 分量 g 角动量的平方 h 宇称 i 能量 二 填空题 说明 每空 1 分 共 40 分 1 如果算符 作用在一个函数 结果等于 乘上一个常数 即 则称 是算符 的本征值 是 属于 的本征函数 称为算符 的本征方程 当体系处于 的本征态 时 力学量 O 有确定的 值 这个值就是 在 态中的本征值 2 量子力学中表示力学量的算符都是线性厄米算符 它们的本征函数构成完备系 测量力学量所得的可 能值是这个力学量的本征值之一 厄米算符的本征值是实数 属于不同本征值的本征函数相互正交 如果 是厄米算符 它的正交归一本征函数是 n x 对应的本征值是 n 则任意一个波函数 x 可以 按 n x 展开为级数 即 x cn n x 式中 cn n x x dx 本征函数的这种性质称为完备性 或者 说 n x 构成完备系 则测量力学量 所得数值是 n的概率是 cn 2 力学量 的测量值 即期望值 是 n cn 2 3 如果两个算符对易 则这两个算符有组成完全系的共同本征函数 如果一组算符有共同的本征函数 而且这些共同的本征函数组成完全系 则这组算符中的任何一个和其余的算符对易 4 要完全确定体系所处的状态 需要有一组相互对易的力学量 这一组完全确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 称 为力学量完全集合 在完全集合中力学量的数目一般应与体系的自由度的数目相等 例如 三维空间 中的自由粒子的自由度是 3 完全确定它的状态需要 3 个力学量 zyx ppp 不考虑自旋时 氢原子中 电子的自由度是 3 完全确定它的状态需要 3 个相互对易的力学量 z llH 2 或者三个量子数 n l m 5 氢原子的第一 Bohr 半径表达式是 22 0 see mah 数值是 0 53 氢原子基态能级的表达式是 0 2 1 2 aeE s 数值是 13 6eV 氢原子中电子的约化质量表达式是 pepe mmmm 6 氢原子的波函数通常用 nlm来表示 所对应的哈密顿的本征值是 0 22 2 aneE sn 角动量平方的本征 值是 l l 1 2 角动量 z 分量的本征值是 m 其中量子数主量子数 n 的取值范围是 1 2 3 如果仅仅 知道主量子数 n 则能级的简并度是 n2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 的取值范围是 0 1 n 1 如果知道主量 子数 n 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 则能级的简并度是 2l 1 磁量子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0 1 l 电子的 能级对磁量子数 m 简并 即能级与 m 无关 是由于势能是中心力场 势能仅与 r 有关 而与决定方向的 无关 而来的 能级与 l 无关 则是库伦势场所特有的 三 计算题 说明 每题 5 分 共 35 分 1 设体系处于 0 121 11 YcYc 态 其中 c1 2 c2 2 1 求 1 z l 的可能测值及其相应的几率 平均值 2 2 l的可能测值及相应的几率 平均值 3 参考教材 58 页球谐函数的表示 利用坐标轮换给出 x l 的 本征函数 将 表示成 x l 的本征函数的线性迭加 4 x l 的可能测值及其相应的几率 平均值 解 1 z l 的可能测值是 0 相应的几率是 c1 2 c2 2 平均值是 c1 2 2 2 l的可能测值是 2 2 相应的几率是 1 平均值 2 2 3 2 l和 z l 的本征函数是 r iyx Y 8 3 1 1 r z Y 4 3 0 1 r iyx Y 8 3 1 1 利用坐标轮换 即 x y z x 可以得到 2 l和 x l 的本征函数是 r izy X 8 3 1 1 r x X 4 3 0 1 r izy X 8 3 1 1 则有 1 130 121 11102111 XaXaXaYcYc 即 8 3 4 3 8 3 4 3 8 3 32121 r izy a r x a r izy a r z c r iyx c 可得2 2 121 ccia 2 12 ca 2 2 123 ccia 4 x l 的可能测值是 0 相应的几率是 a1 2 a2 2 a3 2 平均值 a1 2 0 a2 2 a3 2 2 12 21 cccc h 2 教材第 91 92 页习题 3 2 3 3 3 4 3 9 3 13 教材习题 3 2 由于 2 0 0 2 2 00 2 0 2 0 sin 1 a rdredd a dr ar 则有归一化的波函数是 0 3 0 ar e a r 1 ardrredd a drrr ar 0 0 2 2 00 2 3 0 2 2 3 sin 1 0 2 0 2 0 2 00 2 2 3 0 22 0 1 sin a e drre r dd a e r e ar 3 电子出现在 r dr 球壳内出现的几率为 2 2 3 0 0 4 re a r ar 0 2 0 3 0 2 2 4 ar rer aadr rd 令 0 dr rd r1 0 r2 r3 a0 当 r1 0 r2 时 r 0 为几率最小位置 drre a ded a drr drddrrdrr arar2 2 3 0 2 0 2 0 3 0 2 0 2 0 22 00 4 sin sin 0 22 2 00 3 0 2 2 48 2 4 ar er a r aadr rd 0 8 2 3 0 2 2 0 e adr rd ar r3 a0是最可几半径 4 2 2 2 2 2 1 h pT 其中 22 2 2 2 sin 1 sin sin 1 1 r r rr 则有 0 2 00 2 2 3 0 2 sin 1 2 00 drreedd a T arar h 2 0 2 0 2 00 2 2 2 3 0 2 2 1 sin 1 2 00 a drre dr d r dr d r ed d a arar hh 5 0 2 00 2 3 0 2 3 0 1 2 1 sin drre a ed ddrrpc ar rp i p h rr r h r 0 2 00 2 3 0 2 3 0 cos sin 1 2 1 drreed d a ar ipr h h 2 2 2 2 0 0 33 0 1 4 2 1 h h h p a a ip ipa 222 2 0 44 0 0 33 0 2 4 h h h pa a aa 动量几率分布函数 422 0 2 53 0 2 8 h h pa a pcp 教材习题 3 3 电子的电流密度为 2 mnmnmnmne i eJeJ llll h rr 其中 在球极坐标中为 sin 11 r ee rr er rrr 式中 eeer rrr 为单位矢量 sin 11 sin 11 2 mnrmn mnrmne r ee rr e r ee rr e i eJeJ ll ll rrr rrrh rr sin 1 sin 1 1 1 2 mnmnmnmnmnmn mnmnmnmnmnmnr rr e r r e rr e ie llllll llllll r rrh 由于 nlm中的 r 和 部分是实数 eimim r ie J mnmne rh r ll sin2 22 e r me mn rh l 2 sin 可见 0 eer JJ 2 sin mne r me J l h 教材习题 3 4 解 1 一圆周电流的磁矩为 AdSJiAdM e i 为圆周电流 A 为圆周所围面积 2 2 sin sin rdS r me mnl h dSr me mn 2 sin l h drdr me mn 2 2 sin l h rdrddS 2 氢原子的磁矩为 00 2 2 sindrd r me dMM mnl h 00 2 2 sin2 2 drd r me mnl h ddrd r me mn 2 000 2 2 sin 2 l h 2 meh 教材习题 3 9 解 在此能量中 氢原子能量有确定值 2 2 22 2 2 82hh ss e n e E 2 n 角动量平方有确定值为 222 2 1 hhll L 1 l 角动量 Z 分量的可能值为0 1 Z L和h 2Z L 相应的几率分别为 1 4 和 3 4 其平均值为hh 4 3 4 3 0 4 1 Z L 教材习题 3 13 解 设氢原子基态的最概然半径为 R 则原子半径的不确定范围可近似取为Rr 由测不准关系 4 2 22 h pr 得 2 2 2 4 R p h 对于氢原子 基态波函数为偶宇称 而动量算符p r 为奇宇称 所以0 p 又有 2 2 2 ppp 所以 2 2 22 4 R pp h 可近似取 2 2 2 R p h 能量平均值为 r eP E s 22 2 作为数量级估算可近似取 R e r e ss 22 则有 R e R E s 2 2 2 2 h 基态能量应取E的极小值 由0 2 2 3 2 R e RR E s h 得 2 2 s e R h 代入E 得到基态能量为 2 4 min 2h s e E 3 计算一维线性谐振子处于基态时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解 利用一维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关系 教材 2 7 19 2 7 20 1 2 1 11 xnxnxx nnn 2 1 10 xxx 1 2 11 xnxnx dx d nnn 2 10 xx dx d 利用一维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正交归一关系 教材 2 7 16 即 mnmn dxxx 当一维线性谐振子处于基态时 可得 0 2 1 100 000 dxxxdxxxxxxxxx 2 11 0 0000 2 0 22 2 1 2 1 2 1 dxxx dxxxxxxxxxxxxxx 0 2 100 000 dxx i xdxx dx d ixxpxpp xxx h h 2 2 2 22 11 0 0000 2 0 22 hhh hh dxx i x i dxx dx d ix dx d ixpxpxpxpp xxxxx 2 222 2 1 xxx 2 22 2 22 h xxx ppp 4 2 22 h x px 四 证明题 说明 每小题 5 分 共 15 分 1 利用算符间的对易关系 证明在分立能级本征态下动量平均值为零 证明 设定态波函数是的 x 即有 zyxEzyxH 则有 mpi m ppp xTxxVTxHx x zyx 2 222 h 因此有 xHHxHxmpimpimpi xxx hhh 0 xExE xExExHExxHHx 即0 x p 以上的证明中利用了体系的哈密顿量是厄米算符 以及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为实数的性质 同理可得0 y p 0 z p 2 利用角动量间的对易关系 证明在 z l 的本征态下 1 x l 和 y l 的平均值为零0 yx ll 2 2 2 2222 1 2 mllllll yyxx h 3 处于 Yl m Y5 2 状态时 lx ly 证明 1 由于 xzy lill h 利用 z l 是厄米算符 其本征是实数的性质 则有 0 mlymlmlyml mlymlmlymlmlymlzmlzyml mlyzmlmlzymlmlzymlmlxmlxx YlYmYlYm YlYmYmlYYlYlYllY YllYYllYYllYYliYlili hh hh hhh 即0 x l 同理利用 yzx lill h 可得0 y l 证明 2 2 2 22 xxxx llll 2 2 22 yyyy llll 定义 yx l ill yx l ill 则有2 lllx illly2 4 2 lllllllllx 4 2 llllllllly 且有 lllliilillillll illl yxxyzyzxzyxz hhhh lllliilillillll illl yxxyzyzxzyxz hhhh mlzmlmlzmlzmlzzmlz YllYlmYllYllYllllYll h 又有 mlmlz YlYll h mlzmlmlzmlzmlzzmlz YllYlmYllYllYllllYll h 又有 mlmlz YlYll h 因此 mlmlz YlmYll 1 h 即 1 mlml cYYl是 z l 的本征值为 m 1 的本征函数 l 算符使 Yl m 的量子数 m 增加 1 变为 Yl m 1 mlmlz YlmYll 1 h 即 1 mlml cYYl是 z l 的本征值为 m 1 的本征函数 l 算符使 Yl m的量子数 m 减小 1 变为 Yl m 1 因此4 4 2 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