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论名言警句集成第一、居官为政之要: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 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三国.诸葛亮)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清.梁佩兰)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宋.林逋)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三、依靠、关心人民1、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2、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释: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3、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汉王符)释: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4、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宋石介)释:房屋厅堂赖以支撑的是柱子,但是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勋只给予一个人,但功勋要靠群众的谋划和努力才能建立。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6、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7、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释: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8、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张端义)释:天下是属于天下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天下。9、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10、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 (宋林逋):释:一块土不能阻挡住汹涌的狂澜,个人不能纠正衰败恶劣的风俗。11、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三国诸葛亮)释:仰面向高处看,向高处走的不要忽视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视后边。12、整顿世界,全要鼓舞天下人心,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气。(明吕坤) 13、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 (明吕坤 ) 释: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14、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一种人是哪个?曰民。一个字是什么?曰安。 (明吕坤)释:夺取天下,守卫天下,只需要在一种人身上打主意,在一个字上下功夫。这一种人是谁,回答是:“人民百姓”,这个字是什么?回答是“安定”。 15、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16、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唐白居易)释:哪里能得到万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盖起来,使人们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天下就没有受寒冷的人了。1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释: 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有感情的。18、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 (清龚自珍)释:拉粮船的一根缆绳要十个纤夫,细算起来每天有千艘粮船渡过运河。我也曾在京城作官,消耗过国家的俸米,今夜间听到纤夫的呼号,忍不住泪如雨下。(邪许:纤夫劳动的呼号声)1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20、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宋欧阳修)释:上不能为国开拓利源,下不能使你们解除饥饿。我在喝酒,你们在吃酒糟,你们虽然不责怪我,但我的责任又怎能逃脱呢? 21、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宋王令)释:高高的昆仑山上有常年积雪,蓬莱岛上经常是阴凉。我既不能用手提起天下受暑热之苦的人同去乘凉,又怎么能忍心独自到那些地方去避暑呢?22、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宋王十朋) 释: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的志向和语言比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孟子更高。闲暇时本来宜于登山临水享乐,无奈天下有忧,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23、凭君莫言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释:请求你不要说自己封侯作官的事,要知道一将功成会要牺牲很多的人。24、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 (宋陆游)释:虽然退休为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25、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元王冕)释:如何能得壮士把银河挽下来,一洗百姓的烦郁使全国都清新呢?26、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 (明郭登)释:只要使四海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27、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宋罗大经);28、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元张养浩) 释:可悲呀,到处流浪的灾民!什么时候老天象下雨般下些粟米,让你们都能生存下去。:29、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唐聂夷中)释:我希望皇帝的心,变为一枝明亮的蜡烛,不去照那穿绸缎绫罗的富豪人家的丰盛筵席,只去照那被剥削的无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贫苦人家留下的空屋。3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释: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作为最主要的。四、注重道德修养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释:山不在于高低,山上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水里有了龙就灵验。2、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3、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 (宋李觏)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清唐甄)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 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7、平生德义人间颂,身后何须更立碑。 (唐。徐寅)释:一生中道德和节义得到人们颂扬,死后何须再树碑立传。8、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宋胡宏) 释: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去做有利于人们的各种事物;没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来摧残自己的身体。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子)释:玩弄人的人丧失道德,贪玩的人丧失意志。10、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宋林逋)释:用语言伤害人,比刀斧还厉害;用心术坑害人,比虎狼还恶毒。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释: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多做恶事,就不会毁灭自身。1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13、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1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15、栽培剪伐须努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宋苏舜钦)释:在栽培剪伐的管理上须要努力,因为花容易凋谢,草容易生长。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释:刻薄奸诈的终归不会赚便宜,忠厚老实的人终归不会吃亏。17、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重订增广)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18、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重订增广)释:仗势欺凌人,势败了就要受人欺凌;在死胡同追狗,追到胡同尽头狗就要咬人。见了美色起淫心,就会报应在妻子女儿,隐藏怨恨而采用暗箭伤人,会给子孙带来祸害。19、进德修业,要个木石的念头,若稍涉矜夸,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古楹联)释:树立道德进行事业,要有个真实无妄的念头,如果稍微涉及有骄傲自满过于夸张,就走向欲境;济世治国,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如果一为名利所缠绕,就要出现危机。2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重订增广)释:芝兰生长在深山密林中,不因为没有人而不吐芬芳;君子修养自己树立道德,不为穷困而改变节操。21、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母何以逆,愿尔辈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母。 ( 古楹联)释:对女儿没有不爱的,对儿媳没有不憎的,劝告天下当婆母的,把爱女儿的心减下三分来爱儿媳;妻子为什么要顺从,母亲为什么要抵触,愿那些作儿子的,把顺妻的想法去顺从母亲。2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孔子)释:德行浅薄而在要位上,知识少而谋划大事,力量小而负重任,没有不坏事的。23、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故忧常及之。 (宋叶适)释:君子讲谨慎如何解忧,不去讲逸乐,其实乐在其中;小人只知逸乐不知忧虑,所以忧愁的事常找上他。24、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宋邓牧)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25、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安。 (宋苏舜钦)释:人生的交往可耻的是苟合,只有讲道义才是可贵的、长久的。26、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宋许榧) 释:和心术邪佞人交往,象雪进了墨池一样,虽然化成了水,其颜色越脏;和品行端方人相处,象炭进了薰炉一样,虽化成了灰,但香气不灭。27、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句)释:贤良的品德没有磐石那样坚固,光要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28、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宋杨万里)释:见到别人的过错,象自己有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听到说别人的过错,也象自己发生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29、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释:别人对我有恩有好处,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有好处,不能不忘掉。30、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汉杨雄)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五、保持廉洁清正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明于谦)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21、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24、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y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26、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 (明末黄宗羲)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27、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清郑燮)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28、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重订增广)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29、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重订增广)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30、不以俄顷淫乐,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明末黄宗羲)释:不拿片刻的荒淫行乐去换取没完没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会懂得这个道理的呀!廉洁清正篇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3、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唐陆贽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唐柳宗元)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16、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18、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19、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唐杜荀鹤)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20、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21、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2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唐陈子昂)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23、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汉陆贾)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2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25、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清郑燮)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26、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重订增广)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27、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重订增广)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为政篇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 . 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宋.林逋)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3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释:恒,长久不变。3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释:弗,不。为wi,做。3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释: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3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释: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3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释: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严格执法篇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1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清唐甄)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12、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宋。李觏)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1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1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1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16、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1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18、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19、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20、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21、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22、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23、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仲)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24、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晏婴)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25、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26、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27、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28、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 清严复)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力求方便百姓。而乱国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方便于人民。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29、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30、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清严复)释:一个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施,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31、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战国慎到)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二、热爱、报效祖国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D3、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冷冻蔬菜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推拿治疗学测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版离婚房产分割与个人财产界定合同范本
- 2025电商农产品上行合作协议书
- 2025版离婚协议签订后的共同生活费用分担合同
- 2025年数据中心防排烟系统施工与调试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市场拓展与品牌战略咨询协议
- 2025版装配式砌墙施工技术交流合作合同
- 2025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风险管理与责任承担协议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开发与推广委托服务合同样本
- 聚合工艺作业培训课件
- 千人相亲活动方案
- 消防避火服课件教学
- 土地法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课件
- 儿童银行开业活动方案
- 小学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适合北京教育出版社)
- CJ/T 43-2005水处理用滤料
- 无人机技能培训课件
- 数据标注项目管理制度
-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结尾 课件
- 回收拆除废旧设备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