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向蓝天的恐龙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检查生字词。出示:中生代 后裔 繁衍 树栖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新出现的词语。(师正音)师:谁知道“树栖”这个词的意思?生:树栖就是在树上生活。师:那在陆地上生活呢?生:陆栖。师:在水里生活呢?生:水栖。师:既能在陆地上又能在水里生活生:水陆两栖。评析:由“树栖”一词引出一连串与“栖”相关的词语,教出了语文味。(出示)凌空翱翔 茹毛饮血 行动敏捷 毋庸置疑(指名读)师:(点击“茹毛饮血”)这个词大家都比较陌生,跟老师读读。(出示:茹:吃)师:老师只解释一个字,谁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生:吃毛喝血。师:知道了大概意思,准确地说就是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师接着又从字理上分析了“捷”字,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了“敏捷”的意思。)2.概括内容,学习方法。师:课文主要内容明白了吗?(生答)师:你把5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语句再精炼一点就更好了。(出示: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赶紧找找,这句话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生:第3自然段。师: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生:承上启下。师:对,这是个过渡段。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前面写了生:恐龙飞向了蓝天。师:这是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后面写的是生: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师:两部分内容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再来试着概括一下?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科学家研究发现恐龙飞向了蓝天,并且介绍了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师:读长文时,抓住过渡的段落、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好办法可要记住了。(评析:针对这篇课文的结构特点,教给学生抓住过渡段落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二、研读探究,品味语言1.探究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师: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一个问题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要解决这个疑问,有个好方法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按屏幕上的提示画出重点词句。(出示)第一种恐龙 数千万年后,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 (评析:第4自然段篇幅长、内容丰富,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给他们一个台阶未尝不可。)师:咱们来分享一下学习成果。谁来填第一个空?生: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师:你是个特细心的孩子,注意到了“大约”这个词,这个词能去掉吗?生:不能,因为这个时间是不能确定的。师:对,用上“大约”多准确呀!第二个空谁来填?生: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师:这句话这么长,你是怎么概括成这一句话的?生:这句话后面用了个冒号,说明后面的句子都是在讲这是个什么样的庞大家族。师:你抓住了这句话的中心,继续填第三个空。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师:这可不是短时间的变化,所以用了一个词语生:逐渐。师:好,谁来填最后一个空?生: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师:你说的是一种学习飞行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谁读懂了?生: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也学会了飞翔。师:总之,无论哪种方式,它们中的一些种类慢慢学会了飞行,长长的一个自然段,我们就这样读成了四句话。我们一块来读读吧。2.体会用词的准确。师:都学明白了吗?那咱们来检测一下。大屏幕上会出现一句话,请你迅速做出判断,然后用手势告诉老师对还是不对。(出示)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大多数学生判断为错,但也有个别学生判断为对。)师:有两种意见。来,你说说哪儿错了?生:因为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这个句子没有说。生: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变成了鸟儿,只是其中的一支。师:你们认为这句话不准确,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出示文中句子,指名读,齐读。)师:看,科普文章就是这样,用词十分准确、严谨。像这样准确的用词在课文中还有很多,你发现了吗?生:我觉得“大约”用得很准确,说明这不是确切的时间。生:我觉得“其中”“一些”用得很准确,说明不是指所有的恐龙。生:还有“逐渐”“慢慢”用得也很准确,说明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师:相信同学们真学明白了。(板书:恐龙的一支 漫长的演化)是“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飞向了蓝天。(评析:从游戏到说理再到朗读,直至寻找词语,环环相扣,最终指向“感受科普文用词准确”这一目标。)3.体会语言的生动师:这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作者写得也挺有趣的,你觉得哪个过程最有意思?(生自由谈,重点研读第二个过程)师:这个过程确实有意思,值得我们好好读读。(出示句子,师生对读,相机指导朗读)师:读得不错。咱们再读,这一遍男生和女生对读,最好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有这个本领吗?(男女生对读)师:读着读着,聪明的孩子一定发现什么了吧?生:我发现它用了排比的手法,每句话都是“有些怎么样有些怎么样”。师:对。因为要写的种类太多了,所以用了“有些有些”这样的句式来介绍,这样就清楚了,对吗?还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它是对比着写的。师:从哪几个方面来对比的呀?先对比了生:走路的方式。师:接着对比生:身长体重。师:最后又对比了生:脾气性情。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每句都用了“则”字。师:这可是个大发现!可是,老师发现,把它去掉句子也是通顺的呀,你认为行吗?生:我觉得去掉“则”字以后,对比就没那么明显了。师:老师想为你鼓掌!确实,用了“则”字,对比的效果就更明显了。那么,“则”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出示“则”的字义:1.就,便。2.表示对比。3.虽然。)师:在这里选哪种意思呢?生:选第二种,表示对比。师:怪不得用上它就觉得对比更强烈了,这个字我们平时也常用啊,瞧,你们坐着,老师则生:站着。师:(指一长发女生)她是个长发小美女,(又指一短发男生)他则是生:(笑)短发小帅哥。(评析:“则”字的作用是教师对文本细读后的发现,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味道。)师:多有趣呀,这样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的恐龙家族,作者就这样描写得清清楚楚。让我们跟随这段文字穿越时光隧道,去看看这个庞大家族吧。(音乐起,师生感情诵读)师:我们刚刚研读的是恐龙演化的第二个过程,其他三个过程也很有意思,下节课我们还可以细细读一读。(评析:这个版块做到了文意兼顾。科普文的阅读教学一不留神就变成了科学课。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指导学生读懂段落、理清层次、探究表达方式、训练表达能力、内化语言材料无一不在做着语文课该做的事儿。)三、总结学法,延伸课外师: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解决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个疑问。可是,还有多少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呀!你们的脑海里一定还有无数个问号,说说吧。生:除了这支恐龙,其他的恐龙变成什么样子了?生:变成鸟类的这支恐龙,是不是就是恐龙中的翼龙呢?生:还有什么动物是恐龙演化来的呢?师:这些问题又是我们探寻新知识的起点。同学们,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疑问,而善于思考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疑问。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该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创新周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光纤广播施工方案(3篇)
- 路基验槽施工方案(3篇)
- 江苏eps墙体施工方案(3篇)
- 英语口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辛亥革命历史题目及答案
- 家有小白800字7篇
- 有关我喜欢的的动物作文高一的(9篇)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400题)
- 轻度抑郁发作个案护理
- 巡检员质量培训
- 煤矿井下巷道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
- 护理课程思政讲课
- 2025年蜀道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课件
-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新高考英语Ⅱ卷真题听力原文
- 2026版步步高大一轮高考数学复习讲义第三章 进阶篇 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 进阶2 参数半分离与主元变换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