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 第一节 一般名称 一 根据植物生长的场所划分 陆生植物生长于陆地上的植物 通常根着生于地下 莲生于地上 由于环境条件的多样性 陆生植物又可分 为 沙生植物 盐生植物和高山植物等 水生植物生长于湖泊 河流里的植物 一些生于沼泽的植物叫沼生植物 附生植物指那些附着生长于其它的植物体上 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养料 无需吸取被附生者的养料 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如兰科中的一些植物 寄生植物指那些寄生于它种植物体上 通过特殊的寄生根吸取寄主养料的植物 如莬丝子 肉苁蓉 锁阳等 植物 腐生植物生长于腐殖质较多的林下或由其它菌类植物提供养料的植物 如兰科的天麻 珊瑚兰等 二 根据植物的性状划分 乔木有明显主干而比较高大的树木 如松树 柏树 杨树等 灌木主干不明显 从地面即分枝形成丛状 通常高不超过 3m 如丁香 珍珠梅等 小灌木高在 1m 以下的低矮灌木 如沙区常见的麻黄属 红沙属等植物 半灌木植株中下部茎干木质化 上部半木质化或草质 如胡枝子 沙蒿等植物 草本植物植物体本质部不发达 茎草质 柔软 藤本植物一些植物茎细长 不能直立 只能缠绕或攀援其它植物或物体向上生长 根据茎的木质化程度 又可分为木质藤本 如葡萄属 和草质藤本 如铁线莲属 野碗豆属中的一些植物 两类 三 根据植物 主要指草本 生活期的长短划分 1 一年生植物的生活周期 即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 在一个生长期内即可完成 然后植株枯死 2 二年生植物的生活周期为 2 年 即种子当年萌发生长 第二年再开花结实 然后整个植株枯死 3 多年生植物体的生命超过 2 年以上 地上部分每年死去 地下部分仍能越冬 如针茅属的植物 多年生 的植物一生中大多能多次开花结实 4 短命植物 短生植物 在荒漠地区 有些植物能在短暂的降雨期间或在早春融雪期间迅速生长发育 在 1 2 个月内完成其生命周期 以种子度过漫长的干旱季节 如旱麦草 荒漠庭荠等植物 5 类短命植物 类短生植物 与短命植物相似 但它们以鳞茎 块茎 根状茎度过干旱季节 因此是多年 生的 如胀囊苔草 分枝顶冰花等 第二节 根 根是由植物种子幼胚的胚根发育而成的器官 通 常向土中生长 既支持植物体的地上部分 又可从土 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 根不分节 一般不形成芽 根的类型 根据根的发生情况 可分为 1 主根 种子萌发时 最先突破种皮的胚根所形成 的根 通常粗大而直立向下 2 侧根 由主根上生出的各级大小支根 3 须根 种子萌发不久 主根即萎缩而停止生长 由茎基部形成许多形状相似呈须毛状的根 如禾本科 植物的根 4 不定根 由茎 叶或老根上所形成的根 没有固 定的位置 二 根系的类型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总称为根系 它又可分为 1 直根系 有明显的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以及各级 分枝的侧根 2 须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根 全由须根形成的根系 三 根的变态 图版 1 一些植物的根因其功能发生了变化 引起其形态 特征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改变 根的变态可分为 1 肉质根 一些草本植物的地下越冬器官 贮存了 大量营养物质 因而肥大肉质 依其形态 又可分为 1 肥大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成 粗大单一 形状有图版 1 根 茎的变态 1 4 肉质根 5 6 根状茎 7 块茎 8 球 茎 9 鳞茎 圆柱形 圆锥形及球形等 如大头菜 胡萝卜 2 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而成 肥大成块状 如甘薯 大理菊等 2 寄生根 吸器 寄生植物形成的不定根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养料和水分 称为寄生根 如莬丝子 锁阳等 3 支持根 一些植物在近地面的茎节处可形成不定根 伸入土层中 以增强支持和吸收作用 如玉米 高粱 等 第三节 茎 茎是种子萌发时 其胚芽向上生长 在地面上形成的中轴 茎的叶腋处有腋芽 萌发后形成分枝 茎和枝 上着生叶的部位叫节 各节之间的部位叫节间 叶柄与茎间的夹角叫叶腋 茎既是支持叶 花 果的器官 又 是水分及营养物质运输的通道 茎的类型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 可分为 1 直立茎 茎垂直于地面 这种类型最为常见 2 斜升茎 最初偏斜 后变为直立 如斜茎黄芪 3 斜依茎 茎基部斜依地面 如马齿苋 扁蓄等 4 平卧茎 茎完全平卧于地面 如蒺藜 地锦等 5 匍匐茎 茎也平卧于地面 但节都生有不定根 如叉子圆柏 鹅绒委陵菜等 6 攀援茎 以卷须 小根 吸盘等变态器官攀援于它物上升的茎 如葡萄 豌豆等 7 缠绕茎 茎本身缠绕于它物而生长 如啤酒花 牵牛等植物 二 茎的变态 图版 1 地下茎变态 1 根状茎 茎在地下的延伸 呈根状 常横走于土中 有节和节间 并有鳞片状的退化叶 节上有不定根 芽可形成地上如沙鞭 芦苇等 有的根状茎肥厚多汁 如莲藕 黄精等 2 块茎 短缩肥厚的地下茎 顶端有顶芽 侧面有螺旋状排列的芽眼及侧芽 如马铃薯等 3 球茎 肥大肉质而扁圆的地下茎 顶端有粗壮的顶芽 侧面有明显的节和节间 节部有干膜质的鳞片及腋 芽 下部有多数不定根 如荸荠 4 鳞茎 极度短缩而扁平的地下茎 其上着生许多 肥厚多汁的鳞叶或芽 根据其外围有无干燥膜质的鳞 叶 又可分为有被鳞基 如葱头 蒜等及无被鳞茎 如百合 地上茎变态 1 叶状茎或叶状枝 茎或枝扁平或圆柱形 绿色如 叶状 行使叶的作用 如天门冬属的植物及扁竹蓼等 2 枝剌 枝变成尖锐而硬化的棘剌 着生的位置 是枝条上芽的位置 如沙枣 沙棘 霸王等 3 卷须 一些攀援植物的枝常变态成卷须 着生的 位置常在叶腋或与叶对生处 如葡萄 草白蔹等 第四节 叶 叶是由芽的叶原基分化而形成 通常绿色 是植物 制造有机营养物质和蒸腾水分的器官 一 叶的组成部分 图版 2 I 1 叶片通常是扁平的 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它又 可分为叶尖 叶基 叶缘等部分 2 叶柄是连接茎和叶片的部分 常为半圆柱形或 扁平 无叶柄的叶叫无柄叶 其叶片基部抱茎的 叫 抱茎叶 叶片基部下延于茎上形成翅或棱的 叫下延 叶 叶片或叶柄基部形成圆筒状而包围茎的部分 叫 叶鞘 如禾本科 伞形科的植物 3 托叶是叶柄基部两侧的附属物 形状多样 有 呈叶状的 鳞片状的 针刺状的 鞘状的 等等 也 有的叶无托叶 以上三部分都具有的 叫完全叶 如果缺叶柄 托叶和二者缺一的 叫不完全叶 二 叶序 图版 2 II 叶在茎 枝上排列的方式叫叶序 可分为 1 互生每一节上只着生 1 个叶 上下叶的位置是 图版 2 II 叶的组成部分 1 叶柄 2 托叶 3 叶片 4 叶 基 5 叶尖 6 叶缘 7 中脉 8 侧脉 II 叶序 9 互生 10 对 生 11 轮生 12 簇生复叶的类型 13 单状羽状复叶 14 双数复叶 15 二回羽状复叶 16 三岀复叶 17 掌状 复叶 图版 3 I 叶形 1 针形 2 条形 3 披针形 4 倒披针形 5 矩圆形 6 椭圆形 7 卵形 8 倒卵形 9 圆形 10 菱 形 11 匙形 12 扇形 13 肾形 14 三角形 15 条状披 针形 16 心形 17 倒心形 18 鳞形 II 叶尖 19 锐尖 20 渐尖 21 钝圆 22 微凹 23 圆形 24 倒心形 25 骤 尖 26 凸尖 27 芒尖 28 尾状 相互错开的 如杨树 柳树 榆树等 2 对生每一节上相对着生 2 片叶 如丁香 梭梭 3 轮生每一节上着生 3 片和 3 片以上的叶 环绕茎的节部 呈轮状排列 如杜松 夹竹桃 茜草等 4 簇生在短枝上 因节间极度缩短 叶片成簇着生 如银杏 落叶松 白刺等 5 基生叶片集中着生在地表的茎上 如马莲 矶松等 6 束生松属植物的针叶 2 3 5 针成束着生在短枝上 基部有叶稍包围 叶鞘宿存或脱落 三 单叶与复叶 个叶柄上只生 1 个叶片的叫单叶 在一个总叶柄上有 2 个以上叶片的叫复叶 总叶柄又叫叶轴 其上的 叶片叫小叶 小叶有的也有托叶 叫小托叶 复叶 图版 2 III 根据其小叶数目 排列方式及叶轴分枝的情况 又可分为 1 羽状复叶小叶排列在叶轴的左右两侧 呈羽状 如叶轴上着生的小叶为单数 则叫单 奇 数羽状复叶 如甘草 小花棘豆等 如叶轴上着生的小叶为双数 则叫双 偶 数羽状复叶 如白拧条 银沙槐等 上述情况是叶轴不发生分枝 这叫一回羽状复叶 如叶轴的两侧有呈羽排列的分枝 分枝上再着生羽状排 列的小叶 这叫二回羽状复叶 其分枝称为羽片 如羽片再发生一次分叶 则叫 3 回羽状复叶 2 掌状复叶几个小叶集中生于叶轴顶端 并齐展呈掌状 如大麻 如果叶轴再发生掌状分枝 则可形成二 回 三回掌状复叶 3 三出复叶叶轴上只有 3 片小叶 如 II 生小叶有柄 侧生小叶橫出的 叫羽状三出复枝 如苜潸 草木眾 等 如三小叶集生于叶轴顶端的 叫掌状三出复叶 如沙冬青 车轴荜等 四 脉序 叶片中的叶脉主要是由维管束组成的 是叶片 中的输导系统 叶片中有一至数条较粗大的脉称主 脉 主脉上的第一次分枝叫侧脉 连接各侧脉之间 的次级脉叫小脉 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方式叫脉序 它可分为 1 网状脉 叶脉数回分枝后 相互连接成网状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属此类型 如叶片中只有 1 条主脉 侧脉在两侧呈羽状排列的 叫羽状脉 如杨树 榆树等 如叶片中有几条较明显的叶脉在 基部呈掌状排列的 叫掌状脉 如葡萄 瓜类 如 果叶片中有 3 条较明显的叶脉由基部伸出的 叫掌 状三出脉 如朴树 2 平行脉叶片中主要的叶脉平行排列 叫平行 脉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均属此类 其中主脉与 侧脉平行排列的叫直出脉 侧脉与主脉垂直 侧脉 彼此平行的叫侧出脉 3 弧形脉叶片多为椭圆形或矩圆形 主要的叶 脉呈弧形排列 如车前 玉竹等 五 叶片的形状 图版 3 I 根据叶片的长宽比 最宽处的位置及叶片的整 体形状 可将叶片分为 1 针形 细长而先端尖锐 如松属植物叶 2 条形长 而狭 长约为宽的 5 倍以上 上下 约等宽 3 披针形 长约为宽的 4 5 倍 最宽处在中下 部 先端渐尖 如最宽处在中部以上者 为倒披针 形 4 椭圆形 长约为宽的 3 4 倍 中部最宽 基 部钝圆 先端尖或钝 5 矩圆形 长圆形 长约为宽的 3 4 倍 两 边近于平行 6 卵形 长约为宽的 1 5 2 倍 最宽处在中下 部 如最宽处在中部以上 即为倒卵形 7 圆形 形如圆盘 8 心形 长宽比如卵形 基部宽圆而凹陷 如先端宽圆而凹陷者 为倒心形 9 菱形 近等边的斜方形 图版 4 I 叶缘 1 全缘 2 锯齿缘 3 重锯齿缘 4 牙齿 缘 5 钝齿缘 6 波状缘 7 睫毛状 II 裂叶 8 羽状浅裂 9 羽状深裂 10 羽状全裂 11 掌状半裂 12 大头羽裂 10 肾形 叶片宽大于长 基部凹入 11 扇形 顶端宽而圆 基部渐狭 12 三角形 叶片三边近相等 基部近平 13 匙形 叶狭长 先端宽而圆 基部渐狭 14 剑形 叶长而稍宽 较坚韧 先端尖 15 鳞形 形如鳞片 以上的叶形只是比较典型的类型 有的叶形介于上述两种叶形之间 则可用两者的复合名称来形容 如条 状披针形 卵状披针形 三角状卵形等等 此外 这些描述叶的形状也可用来描述花萼 花瓣等 六 叶尖的形状 图版 3 II 1 锐尖 急尖 叶先端为一急剧收缩的锐角形 尖头 2 渐尖 先端的尖头不是急剧收缩而形成 而 是逐渐尖斜形成的 3 钝形 先端没有尖头 而呈饨圆形 4 圆形 先端为一半圆形 5 截形 先端平截 6 微凹 叶端稍微凹入 7 倒心形 先端宽而凹入较深 8 凸尖 中咏延伸于外而形成短锐尖 9 尾状 先端渐狭长成尾状 10 芒尖 由凸尖继续延长成一芒状附属物 七 叶基的形状 1 心形 叶柄处凹入 两侧形成 2 个圆裂片 呈心形 2 圆形 叶基呈半圆形 3 楔形 叶片中下部逐渐变狭 呈楔状 4 偏斜 叶片基部左右两侧不对称 5 截形 叶基平截 几成一直线 6 箭形 叶基两侧有 2 尖锐小裂片 裂片向下 7 戟形 叶基两侧有 2 尖锐小裂片 裂片向外 8 耳垂形 叶基两侧的小裂片钝圆 下垂 9 抱茎 叶基包围茎部 10 下延 叶基下延 在茎上形成翅状 八 叶缘的形状 图版 4 1 1 全缘 叶缘完整 没有齿裂 2 锯齿状 叶缘有尖锐的锯齿 齿尖向上 如 齿尖向外且齿的两侧近相等 则叫牙齿状 如大的锯齿上再生小的锯齿 则叫重锯齿 如齿端较钝的 为钝齿 3 波状 叶缘起伏如波状 4 睫毛状 叶片边缘有细毛 九 裂叶 图版 4 II 叶片边缘除上述几种形状外 有的还要发生分裂 裂片的深浅及排列方式也常不同 可分为 1 羽状分裂 裂片在叶的左右两侧成羽状排列 如分裂的深度为叶缘至中脉的 1 3 左右 叫羽状浅裂 如分 裂深度为叶缘至中脉的 1 2 左右 叫羽状半裂 如分裂深度接近中脉时 叫羽状深裂 还有的羽状分裂叶其顶 端的裂片特大 这叫大头羽裂叶 2 掌状分裂 裂片呈掌状排列并有掌状脉序 根据其分裂的深浅 也可分为掌状浅裂 掌状半裂及掌状深裂 3 篦齿状深裂 裂片羽状排裂 但裂片狭窄而紧密 呈蓖齿状 4 全裂叶 叶裂片彼此完全分离 很像复叶 但各裂片基部仍有叶肉相连 并没有形成小叶 又可分为羽状 全裂和掌状全裂十 叶的变态 1 叶刺 叶变为刺状 其腋部常有芽 如小檗 仙人掌等 有的植物其托叶成刺 着生于叶柄 叶轴 的两 侧 如锦鸟儿 刺槐等 2 叶卷须 有的羽状复叶先端的小叶变成卷须 如豌豆 野豌豆等 有的托叶变成卷须 如菝葜 第五节 花 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都是变态的叶 所以 花其实 是适应繁殖的变态枝 一 花的组成与形态 图版 5 I 花的组成 1 完全花纵切 1 萼片 2 花瓣 3 雄蕊 4 雌蕊 2 裸花 雄 3 裸花 雌 4 单被花 5 双被花 II 花冠类型 6 蔷薇形 7 十字形 8 辐状 9 坛状 10 高脚碟状 11 钟状 12 漏斗 状 13 管状 14 蝶形 15 唇形 16 舌状 一 花的组成 图版 5 I 一朵完全的花是由花萼 花冠 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花萼由萼片组成 花冠 由花瓣组成 花萼与花冠合称花被 花萼 花冠 雄蕊 雌蕊的着生处叫花托 二 花的形态 1 依花的组成情况划分 1 完全花 花萼 花冠 雄蕊 雌蕊均具备的花 如苹果 梨等 2 不完全花 花的 4 个组成部分中 缺其中任何 1 3 部分的花 如杨树 榆树等 2 依雌蕊与雄蕊的状况划分 1 两性花 一朵花中 不论其花被存在与否 只要 有能正常发育的雄蕊及雌蕊 即叫两性花 如豆科 蔷 薇科等植物 2 单性花 一朵花中 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 如沙棘 瓜类等 如果一朵花中 既有雄蕊 又有雌蕊 但这二者中只有其一能正常发育者 也是单性花 在单 性花中 雄蕊能正常发育的叫雄花 雌蕊能正常发育的 叫雌花 雌花与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叫雌雄同株 如 玉米 桦木等 雌花与雄花分别生在不同植株上的叫雌 雄异株 如杨 柳等 3 中性花 一朵花中 雌蕊 雄蕊均缺或均不发育 的花 如八仙花 4 杂性花 同一株植物上或同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上 既有两性花 也有单性花 如文冠果 3 依花被的状况划分 1 双被花 一朵花既有花萼 又有花冠 如桃 杏等 2 单被花 一朵花只有花萼而无花冠 如榆树 有的 单被花其花萼具有鲜艳的颜色 呈花瓣状 如铁线莲等 3 裸花 无被花 一朵花中花萼 花冠均缺 如杨 柳等 4 重瓣花 一些栽培的花灌木中 一朵花具有 2 多轮的花瓣 如重瓣榆叶梅等 4 依花被的排列划分 1 辐射对称花 一朵花的花被片大小 形状相似 排列整齐 通过花的中心可以作出 2 个以上的切面把花 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如苹果 沙芥等 本类型又叫整齐花 2 左右对称花 两侧对称花 一朵花的花被片大小 形状不同 通过花的中心只能作 1 个切面把花分成 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如锦鸡儿 列当等 本类型又叫不整齐花 二 花萼 花萼由萼片组成 通常绿色 当花在开放以前 能起保护作用 萼片彼此完全分离的 叫离萼 如铁线莲 等 萼片部分或全部合生的 叫合萼 如蔷薇 甘草等 合生的部分叫萼筒 分离的部分叫萼齿或萼裂片 有些植物具有 2 轮花萼 其外轮花萼叫副萼 如委陵菜 锦葵等 菊科植物的花萼常变态成冠毛 鳞片或 刺芒等形状 花萼通常在开花后即脱落 有些植物的花萼一直保持在成熟的果实上 这叫萼宿存 如茄 天仙子等 花冠 花冠由花瓣组成 位于花萼的内方 通常有各种鲜艳的颜色 具有保护雄蕊 雌蕊及引诱昆虫传粉等作用 花瓣完全分离的 叫离瓣花冠 其花瓣上端宽大的部分叫瓣片 下端狭长的部分叫瓣爪 花瓣部分或全部合 生的 叫合瓣花冠 合瓣花冠连合的部分叫冠筒 冠管 分离的部分叫花冠裂片 有些物的花还具有副花冠 即花冠或雄蕊的附属物 如杠柳 牛心朴子等 一 花冠的类型 图版 5 II 1 辐射对称花冠 1 十字形 花瓣 4 分离 相对排成十字形 如十字花科的植物 2 蔷薇形 花辮 5 分离 无瓣片与瓣爪之分 如桃 梨等 3 辐状 花冠筒极短 裂片在花冠筒上向四周辐射状伸展 如茄 马铃薯等 4 坛状 花冠筒膨大成坛状或近球形 先端收缩 冠裂片外展 如北极果 松毛翠等 5 高脚碟状 花冠筒下部细长 上部水平扩展成碟状 如丁香 紫筒草等 6 钟状 花冠筒宽而稍短 上 图版 6 I 雄蕊的类型 1 单体雄蕊 2 二体雄 蕊 3 聚药雄蕊 4 二强雄蕊 5 四强雄蕊 II 子房位置 6 上位子房 下位花 7 上位子房 周位花 8 半下位子房 周位花 9 下位子 房 上位花 III 胎座类型 10 11 边缘胎 座 12 侧膜胎座 13 中轴胎座 14 15 特立 中央胎座 16 基生胎座 17 顶生胎座 都扩大成一钟形 如桔梗科的植物 7 漏斗状 花冠全部连合 下部圆筒形 上部扩大成漏斗状 如枸杞 打碗花等 8 管状 花冠大部分呈管状 先端裂片向上伸展 如砂蓝刺头及蒿类植物等 2 两侧对称花冠 1 蝶形 花瓣 5 最上 外 的一片最大 常向外反卷 叫旗瓣 侧面的 2 瓣较小 叫翼瓣 最下面的 2 瓣其下缘靠合 呈龙骨状 叫龙骨瓣 如豆科植物多为此类型 2 唇形 花瓣 5 基部合生成花冠筒 上部分为上唇及下唇两个部分 上唇先端 2 裂 下唇先端 3 裂 如 唇形科的植物 3 舌状 花冠基部合生成一短筒 上部扁平成舌状 如苦菜 蒲公英等 花瓣和萼片在花芽内排列的方式 1 镊合状 各片的边缘彼此接触 但并不覆盖 如茄属的植物 2 旋转状 各片边缘依次被上一片覆盖 如夹竹桃 3 覆瓦状 与旋转状相似 但有 1 片或 2 片完全在外 另有 1 片或 2 片完全在内 如蔷薇科的一些植物 二 距有些植物的花萼 花瓣基部下延成管状 叫距 如翠雀花 紫堇等 四 雄蕊 雄蕊是花的雄性器官 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一 雄蕊的类型 图版 6 I 根据一朵花中雄蕊的分离 连合 长短 着生位置等可将雄蕊分为以下类型 1 离生雄蕊 雄蕊彼此分离 2 单体雄蕊 花中雄蕊的花丝彼此连合成一束 如锦葵科的植物 3 二体雄蕊 一朵花中有 10 枚雄蕊 其中 9 枚合 生成一束 另 1 枚分离 或者由 5 枚连合形成一束 另 5 枚也连合成另一束 如豆科中的许多植物 4 多体雄蕊 一朵花中雄蕊多数 连合成多束 如金丝桃 5 聚药雄蕊 雄蕊的花药彼此连合 花丝分离 如菊科植物 6 二强雄蕊 一朵花中有 4 枚雄蕊 彼此分离 其中 2 长 2 短 如唇形科植物 7 四强雄蕊 一朵花中有 6 枚雄蕊 彼此分离 其中 4 长 2 短 如十字花科的许多植物 8 冠生雄蕊 雄蕊着生在花冠上 如丁香 砂引 草 二 花药在花丝上着生的方式 1 全着药 花药全部着生在花丝上 2 基着药 花药基都着生在花丝顶端 3 丁字药 花药橫卧 以背部中央着生在花丝顶 端 4 个字药 药室基部叉开 花丝着生在叉开处的 上端 5 广歧药 药室完全叉开 几成一直线 着生在 花丝顶部 三 花药开裂的方式 1 纵裂 药室开裂 绝大多数植物均如此 2 孔裂 在药室顶部裂开一小孔 花粉由此孔散出 如 杜鹃花科 3 瓣裂 药室有 1 4 个活板状的盖 雄蕊成熟时盖就掀 开 花粉由此散出 如小檗科 五 雌蕊 雌蕊是花的雌性器官 位于花的中央 它是由 1 几个 心皮 变态叶 组成 心皮的边缘叫腹缝线 中脉的位置叫背缝线 一 雌蕊的组成部分 一个典型的雌蕊是由柱头 花柱及子房三部分组成 1 柱头 位于雌蕊的顶端 有承接花粉的作用 形状有头状 盘状 羽毛状 放射状等 2 花柱 连接子房与柱头的细长部分 有些植物花柱不明显 花柱通常着生在子房的顶端 也有着生在子房 的侧面 如绵刺 或着生在子房的基部 如鹤虱 紫筒草等 开花以后花柱通常枯萎脱落 但铁线莲 白头翁 等植物的花柱宿存在果实上 3 子房为雌蕊基都的膨大部分 其壁为子房壁 即心皮的绝大部分 壁内为子房室 室内有胚珠 受精以 后 子房壁发育为果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 二 雌蕊的类裂 1 单雌蕊 朵花中只有 1 个由 1 心皮构成的雌蕊 如桃 杏 豆类等 2 离心皮雌蕊 一朵花中有几个至多数分离的心皮 每心皮形成 1 个雌蕊 如绣线菊 铁线莲等 这样一朵 花中的雌蕊可以叫做雌蕊群 3 复雌蕊 由 2 几个心皮合生形成的雌蕊 叫复雌蕊 有的复雌蕊由子房至柱头完全合生 有的仅子房 花柱合生 柱头分离 打的仅子房合生 花柱 柱头分离 在子房合生中 如果仅心皮边缘合生 则形成单室 子房 如柽柳 红沙等 如果心皮边缘向内卷曲而合生 则子房就被分为 2 数室 如苹果 梨等 三 胎座 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地方 叫眙座 它可分为 图版 6 III 1 边缘胎座 由单心皮形成的子房中 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边缘 即腹缝线上 如豆科植物 2 侧膜胎座 在合生心皮 1 室的子房中 胚珠着生在每一心皮的边缘上 如堇菜等 3 中轴胎座 在合生心皮多室的子房内 心皮边缘卷合 在中央形成中轴 胚珠着生在中轴上 如马蔺 辣 椒等 4 特立中央胎座 在合生心皮上室的子房中 中轴由子房基部突起 但不达到子房顶端 胚珠着生在此中轴 上 如石竹科的植物 5 基生胎座 胚珠着生在子房室的基部 如菊科植物 6 顶生胎座 胚珠着生在子房的顶部 如瑞香科植物 六 花托 花托是花梗先端膨大的部分 其上着生了花的各个组成部分 在较原始的植物花里 花各部分的排列呈螺 旋状 所以花托也多少伸长 如碱毛莨 毛莨等 但在较进化的植物花里 花的各部呈轮状排列 因此花托也 就相应缩短 花托有各种形状 如柱状 球状 盘状 杯状 瓶状等 由于花托形状的变化 使花的各组成部 分的位置也相应发生变化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图版 6 II 1 下位花花托凸起或呈柱状 花的各部轮状排列其上 从下向上依次为花萼 花冠 雄蕊 雌蕊 其中 花萼 花冠 雄蕊的着生点在雌蕊的子房之下 叫下位花 子房位于一朵花中央的最高位置 叫上位子房 2 周位花花托陷呈盘状 杯状或瓶状 花萼 花冠 雄蕊着生于花托的周围 子房着生于花托底部的中央 周围不与花托愈合 叫周位花 上位子房 如果子房下部与花托愈合 则叫半下位子房 3 上位花花托凹陷而膨大成各种形状 子房着生子其中 且彼此完全愈合 花萼 花冠 雄蕊着生在花托 的顶部 位于子房之上 叫上位花 下位子房 此外 有些植物花托先端环形扩大 成杯状 环状 扁平状或垫状 叫花盘 位子子房基部的周围 边缘 有全缘 分裂或牙齿状 也可分裂成疏离的腺体 七 花程式 将花的各部分用符号及数字列成类似数学方程的表示形式叫花程式 通过它 可以表明花的组成 结构 各部的数目 排列及位置等 花程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K Ca 花萼 C Co 花冠 A 雄蕊 G 雌蕊 P 花被 1 2 3 4 5 表示各部分的数目或轮数 表示数目很多而不固定 0 表示该部分缺少或退化 表示该部分合生 不用此符号者表示分离 表示同一花部的轮数或彼此有显著的区别 G G G 表示上位子房 半下位子房 下位子房 G 5 5 2 括号内第一个数字表示构成子房的心皮数 第二个数字表示子房室数 第三个数字表示每室胚珠 数 表示两侧对称花 表示辐射对称花 表示雄花 表示雌花 表示两性花 花程式举例 旱柳 K0C0A2G0 图版 7 花序的类型 1 总状花序 2 穗状花序 3 柔荑花 序 4 肉穗花序 5 圆锥花序 6 伞房花序 7 伞形花 序 8 头状花序 9 单歧聚伞花序 10 二歧聚伞花序 11 多歧聚伞花序 12 轮伞花序 K0C0A0G 2 1 桃 K 5 C0A0G 1 1 1 第六节第六节 花序花序 花在花序轴 花枝 上排列的顺序 叫花序 生干枝顶的花序叫顶生 生于叶腋的花序叫腋生 如果花序轴出自地表或地下的茎 且不分枝 不具 叶 叫花葶 花和花序基部常着生叶或鳞片状的变 态叶 叫苞片 若数枚苞片聚集在一起 则形成总 苞 花序中最简单的是 1 朵花生于枝顶的 叫单生 花 此外 花序轴上常生有多花或花序轴要发生分 枝 根据花的着生情况及花序轴的分枝方式 花序 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图版 7 一一 无限花序无限花序 向心花序 在形态上是属于总状分枝式的 顶端要保持一 段时间能分化新花的能力 因此 开花的顺序是下 部的花先开 逐渐向上开放 果花序为平顶式的 则周围的花先开 渐次向中心开放 本类花序又可 分为以下类型 1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 不分枝 其上着生多数 花柄近于等长的花 如花棒 甘草等 2 穗状花序与总状花序相似 但花无柄或极短 如车前 肉苁蓉等 3 柔荑花序与穗状花序相似 但同一花序的花 均为单性花 常无花被 花序轴常下垂 如杨树 柳树 4 肉穗花序 与穗状花序相似 但花序轴肥厚 肉质 并为一彿焰苞所包围 如天南星 玉米的雌 花序为多数叶状苞包被 5 圆锥花序 花序轴分枝 各分枝再形成总状 或穗状花序 因此 实际上为一复花序 外形上常呈圆锥状 如柽柳 芦苇等 6 伞房花序 与总状花序相似 但花序轴下面的花柄较长 向上渐短 使整个花序的顶端为平头状 如山楂 土庄绣线菊等 7 伞形花序 花抦近等长 集生于花序轴的顶端 状如开张的伞 如葱属植物 如果每一伞梗 花柄 再形 成一个伞形花序 即为复伞形花序 如伞形科的很多植物 8 头状花序 花无柄或近无柄 多花集生于短而宽 平坦成隆起的花序轴顶端 花序托 形成一头状体 外被以形状 质地各异的总苞 如菊科植物 9 隐头花序 花集生于肉质中空的花序托内 如无花果 二 有限花序二 有限花序 聚伞花序 在形态上属于合轴分枝式的 花序轴的顶端先分化形成花 然后从上到下或从中心向周围依次开放 本类 花序可分为以下类型 1 单歧聚伞花序 花序轴顶端的花先开放 然后其下面一侧的花再开放 依此下去即形成单歧聚伞花序 在 这样的花序上 如果下侧的花是左右交替出现的话 则叫蝎尾状聚伞花序 如唐菖蒲 射干鸢尾等 如果下侧 的花均出自同一侧 形成卷曲状 则叫镰状聚伞花序 螺壳状聚伞花序 如紫草科的一些植物 2 二歧聚伞花序 花序中央的一花先开放 其下侧左右各形成的花后开放 依此下去即形成二歧聚伞花序 如石竹科的一些植物 3 多歧聚伞花序 花序中央的一花先开放 其下侧形成的数花后开放 如榆树 大戟等 4 轮伞花序 聚伞花序生于对生叶的叶腋 花序轴及花梗极短 呈轮状排列 如唇形科的一些植物 第七节第七节 果实果实 植物开花后 胚珠受精发育形成种子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果皮加上里面的种子即为果实 这种果实叫真 果 果皮通常可分为三层 即外果皮 中果皮和内果皮 各层的质地 厚薄等随植物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植物果实的形成除子房外 还有花托或其它部分参与 这种果实叫假果 如苹果 梨等 根据果实的结构 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图版 8 一 单果 一朵花中只存一个雌蕊 由其子房形成的单个果实叫单果 根据成熟果皮干燥与否 可分为干果与肉质果 图版 8 果实的类型 1 聚合果 2 聚花果 3 蓇葖 果 4 荚果 5 长角果 6 短角果 7 蒴果 8 瘦 果 9 颍果 10 翅果 11 坚果 12 双悬果 13 核果 14 浆果 15 瓠果 16 梨果 两类 一 干果 果实成熟后 果皮失水而干燥 根据果皮开裂与否 又可分为 1 开裂干果 果成熟时 果皮开裂 常见的有 1 蓇葖果 由子房上位的单心皮雌形成 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一侧开裂 内含 1 多数种子 如绣线菊 珍珠梅等 2 荚果由字房上位的单雌 形成 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同时开裂 如大豆 锦鸡儿等 也有的荚果在 种子间收缩呈念珠状 成熟时在收缩处渐裂形成节荚 如花棒 槐树等 3 角果 由 2 个合生心皮的雌蕊形成 子房上位 中间有假隔膜 种子多数 成熟时沿假隔膜自下而上开 裂 也有些种类不裂 如果角果的长比宽大 4 倍以上时 为长角果 如白菜 油菜等 如果角果的长宽比在 4 倍以下时 为短角果 如群心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摩托游艇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私募投资基金资产代持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电缆电线合同范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套合同
- 2025版食品加工厂与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租赁公司驾驶员合同试用期考核与转正协议正本
- 2025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三方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荒山荒地承包合同范本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025年环保设施清淤泥专业清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全国总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度政府项目宣传视频制作合同
- 2025年新委托施工简单协议书
- 2025年残联招聘笔试大纲解读与备考指南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开学第一课(一周常规训练)【课件】
- 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 2025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设备维修过程管理课件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规范
- 钢材冷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坝顶拆除方案(3篇)
-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与规划方案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