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管护工试题.doc_第1页
森林管护工试题.doc_第2页
森林管护工试题.doc_第3页
森林管护工试题.doc_第4页
森林管护工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全部级别)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全部级别)单选题:1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是我国( )大高原。A、第一 B、第二C、第三D、第四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叫( )。A、夏至B、冬至C、春分D、秋分3有效积温为某一时期内的( )减去生物学最低温度再乘以该时期的天数。A、最高温度B、最低温度C、平均温度D、某一温度4比例尺是指图上线段长度(d)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长度(D)(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比6太阳以( )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周围空气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叫太阳辐射。A、电波B、电磁波C、微波D、超声波7积温是整个( )生长发育期或某个生长发育期所需温度的累积总和。A、植物B、动物C、细菌D、真菌8生态幅的大小取决于物种的( )。A、发育B、生境C、生物学特性D、生存空间9水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 )。A、凝华B、凝结C、凝聚D、凝固10任一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我国是以( )海面为水准基点(即零度)。A、黄海B、渤海C、东海D、南海11( )湿时用手捻有滑腻感,搓成粗约3mm的细条弯成环形而无裂纹;干时坚实,用小刀能划出光滑的线条。A、砂壤土B、中壤土C、粘土D、重壤土12根瘤是一种称为根瘤菌的细菌入侵某些植物根内,使根细胞增生所形成的瘤状突起,它能固定大气中的( )。A、氮B、氧C、碳D、氢13在植物生长的温暖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短时间下降,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现象叫做( )。A、寒流B、寒潮C、冻害D、霜冻14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 )程度的指标。A、湿热B、干湿C、干燥D、干热15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细胞中进行,具体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A、线粒体B、高尔基体C、叶绿体D、核糖体16主要的( )有太阳辐射、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云、降水等。A、气象要素B、天气现象C、土壤性质D、物理17生物学温度是指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 )起作用的温度。A、生态活动B、生理活动C、生殖活动D、生存活动18平原指海拔高度一般在( )m以下,地势平坦,起伏很小,相对高度通常不超过50m,偶有浅丘、孤山的地区。A、100B、200C、300D、40019( )统称半阳坡;( )统称半阴坡。A、东南坡、西南坡、西坡; , 西北坡、东北坡、东坡B、东南坡、西南坡、东坡; , 西北坡、东北坡、西坡C、东南坡、西南坡、西北坡 , 西坡、东北坡、东坡D、东南坡、东北坡、西坡 , 西北坡、西南坡、东坡20我国三大平原是指( )。A、华中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上游平原C、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华中平原21( )是生命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A、细胞B、组织C、器官D、器官系统22通常将植物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的( )称为组织。A、细胞B、细胞群C、细胞器D、细胞核23种子一般由种皮、胚、( )三部分组成。A、胚根B、胚柄C、胚轴D、胚乳24叶由叶片、( )、托叶三部分组成,并在叶芽萌发前已经分化。A、叶脉B、叶基C、叶柄D、叶原25一般认为种在居群中所有个体都具有( )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学特性,占有一定的地理区域。A、一定B、共同C、不同D、类似26从秋末冬初正常落叶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为树木的( )。A、生长期B、休眠期C、萌芽期D、繁殖期27植物的( )是在生活细胞内进行的氧化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A、生理作用B、生态作用C、光合作用D、干扰作用28种群是指一定空间中( )的总和。A、同种个体B、所有物种C、一群物种D、雌性个体29樟子松的叶排列方式为( ),杨树的叶排列方式为( )。A、束生 互生B、束生 轮生C、互生 轮生D、互生 束生30植物吸收矿物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 ),和吸收水分一样。A、叶部B、韧皮部C、根部D、木质部31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利用光能同化( ),制造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A、CO2和H2B、CO2和N2C、N2和H2OD、CO2和H2O32限制因子是指( )中最易阻挠和限制生物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A、生态因子B、生理因子C、遗传因子D、人为因子33在一定庇荫条件下( )才能正常生长发育。A、落叶松B、云杉C、白桦D、沙棘34造林树种的选择应遵循( )三个基本原则。A、生理学原则、生态学原则、经济学原则B、遗传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C、生态学原则、林学原则、经济学原则D、生理学原则、林学原则、经济学原则35在我国,天然林面积达( )hm2,人工林面积达( )hm2才能称为森林。A、0.1 ,0.067B、0.2 ,0.1C、0.5 ,0.167D、1.0 ,0.536用材树种造林的目标是( )。A、速生、健康、丰产、稳定和可持续B、速生、优质、健康、健康和可持续C、速生、优质、丰产、稳定和健康D、速生、优质、丰产、稳定和可持续 37营造混交林时混交树种与主要种之间应当尽量在生态关系上有( )。A、竞争性B、互助性C、互补性D、依赖性38通常把植物吸收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有机物质的辐射能,叫做( )。A、太阳辐射B、生理辐射C、生态辐射D、有效辐射39轮尺是测量树木( )的主要工具。A、直径B、周长C、横截面积D、树高40林班区划方式有( )三种。A、人工区划、自然区划、整体区划B、人工区划、自然区划、个别区划C、机械区划、生态区划、综合区划D、人工区划、自然区划、综合区划41林相图是根据小班调查材料,以林场为单位绘制的常用图表。图中反映的主要内容有( )等因子。A、优势树种、道路、面积B、优势树种、龄组、面积C、优势树种、河流、面积D、优势树种、龄组、山脉42树干的直径常指距根颈( )处的直径,亦称为胸高直径。A、1.1mB、1.2mC、1.3mD、1.4m43群落中每一层次个体数目最多、决定该层基本特征的植物种称( )。A、常见种B、伴生种C、建群种D、优势种44细胞分裂形式有(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B、增数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增数分裂、无丝分裂D、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增数分裂45从茎、叶上产生的根,称为( )。A、侧根B、主根C、定根D、不定根46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某些( )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幼根即为菌根。A、真菌B、细菌C、病原菌D、放线菌47下列树种中( )是蔷薇科植物。A、枸杞B、小叶锦鸡儿C、山杏D、沙棘48以下适于干旱条件造林的树种是( )。A、落叶松B、杜松C、云杉D、桧柏49在林种分类系统中,( )属于防护林。A、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B、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林C、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环境保护林D、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风景林50森林分布图是反映( )森林分布状况的图面材料,也可以( )为单位绘制。A、林场 , 林班B、林业局 , 林场C、林业局 , 林班D、林场 , 小班51植物的叶主要是进行( )的器官。A、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C、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D、吸收水分和光合作用52指示植物是指在一定地区,能指示说明环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特性的( )。A、植物种B、稀有植物种C、濒危植物种D、珍贵物种53罗盘仪是主要用来测定直线的磁( )的仪器。A、方位角B、水平角C、竖直角D、对角54在植物生长的温暖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短时间下降,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现象叫做( )。A、寒流B、寒潮C、冻害D、霜冻55生物多样性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多样性。A、分子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56植物仅在( )的成熟细胞中具备细胞分裂能力。A、保护组织B、分泌组织C、薄壁组织D、分生组织57维管束是以( )为主加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维管组织。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D、分泌组织58基本测树因子包括( )。A、树干半径、树高、树干面积、树干材积B、树干直径、树冠、树干面积、树干材质C、树干直径、树高、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D、树干半径、树高、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质59虫害大发生的类型有( )。A、连续大发生B、周期性大发生C、偶发性大发生D、以上都对60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嗜好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剂,制成各种( )诱杀害虫。A、饵料B、毒饵C、毒药D、毒品61森林病虫害的调查包括( )等方面内容。A、准备工作、野外调查、调查资料整理B、野外调查、调查资料整理、汇报C、准备工作、调查资料整理、统计D、准备工作、抽样、野外调查62昆虫具有几丁质的( ),为肌肉提供附着点。A、外骨骼B、内骨骼C、关节D、腹部63昆虫成虫胸部有( )对足,通常还有( )对翅。A、3 , 1B、2 , 2C、3 , 2D、2 , 364( )属于叶部病害 。A、锈病、白粉病B、锈病、烂皮病C、白粉病、烂皮病D、白粉病、立枯病65利用害虫的( ),设置诱虫灯,诱集捕杀害虫。A、趋食性B、趋温性C、趋光性D、避光性66利用各种( )的化学物质预防或( )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叫做化学防治。A、有毒 , 间接B、有毒 , 直接C、无毒 , 直接D、无毒 , 间接67( )使用某种药剂能使病虫产生抗药性。A、连续B、周期C、偶尔D、间断68可用熏蒸剂或容易( )的药剂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来杀虫杀菌。A、扩散B、稀释C、挥发D、吸收69( )是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A、孢囊孢子、粉孢子、接合孢子B、芽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C、分生孢子、芽孢子、子囊孢子D、粉孢子、芽孢子、接合孢子70青杨染病的症状表现为:开始在叶正面出现褪绿斑,随后在病班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物,秋季在白粉层产生初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粒状物。确诊该病为( )。A、锈病B、白粉病C、梭梭白粉病D、紫纹羽病71当前国内利用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天敌提倡( )。A、“以护为主,护、养、移、引相结合”B、“以护为主,护、繁、迁、招相结合”C、“以护为主,护、养、利、引相结合”D、“以护为主,护、繁、利、引相结合”72( )灯诱虫和黄颜色诱蚜是根据昆虫对光线刺激的反应而采用的防治害虫的方法。A、黑光B、红光C、白炽D、紫外73胸部是昆虫的( )中心。A、反射B、消化C、运动D、生殖74马氏管是昆虫的( )器官。A、分泌B、排泄C、消化D、感觉75昆虫体壁的表皮通常由( )组成。A、内表皮、中表皮、外表皮B、下表皮、中表皮、上表皮C、下表皮、外表皮、上表皮D、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76农药在水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酸碱度,( )可以互相混用。A、酸性和碱性B、中性和碱性C、酸性和酸性D、碱性和碱性77防治种子传染病害和地下害虫时,拌种用的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 )为宜。A、0.1%至0.5%B、0.2%至1.0%C、0.3%至1.5%D、0.4%至2.0%78为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和林木药害。必须了解剧毒农药中毒( )。A、途径和急救治疗方法B、症状和急救治疗方法C、症状和诊断方法D、途径和诊断方法79森林病虫防治,一是通过林木检疫从法制上控制病虫害的( );二是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的( );三是直接( )病虫。A、传入和蔓延 , 发生与为害 , 消灭B、传播和蔓延 , 生长和繁殖 , 控制C、传入和蔓延 , 生长和繁殖 , 消灭D、传播和蔓延 , 发生与为害 , 控制80通过接触害虫体壁渗入体腔和血液中,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叫( )。A、触杀剂B、熏蒸剂C、胃毒剂D、内吸剂81针对松毛虫类有下树越冬的习性,可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次春幼虫上树前,刮去树干胸高处粗皮,涂刷宽35厘米、厚35毫米的毒环,阻隔和( )幼虫。A、捕杀B、诱杀C、毒杀D、触杀82物种的( )指一定面积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A、密度B、绝对密度C、相对密度D、盖度83一般森林受到外力干扰,会相继出现各类次生群落,构成次生( )。A、演变B、演替C、演绎D、演算84我国针对行道树和防护林的检疫害虫有( )四种。A、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棕象甲、冠瘿病菌B、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红棕象甲、冠瘿病菌C、美国白蛾、椰心叶甲、松材线虫、冠瘿病菌D、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棕象甲、松突圆蚧85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 )。A、外来侵入种B、有害生物C、病虫害D、检疫对象86抚育采伐的种类有( )。A、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B、透光伐、皆伐、生长伐、卫生伐C、透光伐、疏伐、皆伐、卫生伐D、郁闭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87林木病变的类型有( )三种类型。A、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B、生理病变、器官病变、形态病变C、功能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D、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功能病变88( )是有性繁殖的孢子类型A、孢囊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B、芽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C、担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D、子囊孢子、芽孢子、接合孢子89真菌的( )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A、寿命B、生活史C、生活周期D、生命阶段90林木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顺序是( )。A、接触期、发病期、潜育期、侵入期B、接触期、潜育期、侵入期、发病期C、接触期、侵入期、发病期、潜育期D、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91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 )三种头式。A、上口式、前口式、后口式B、下口式、端口式、后口式C、下口式、前口式、侧口式D、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92多数昆虫的繁殖方式是( )。A、单性生殖B、两性生殖C、多胚生殖D、裂体生殖93全变态昆虫幼虫老熟后( )取食,寻找适当场所化蛹。A、停止B、少量C、积极D、大量94我国动植物对内检疫程序是( )。A、报验、检疫、处理、签证B、报验、处理、检疫、签证C、处理、报验、检疫、签证D、检疫、处理、报验、签证95林业技术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根据病虫的( )和影响其数量消长的主要( ),通过林木栽培管理、主伐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提高林木本身抗病虫能力的一种防治方法。A、生物学特性 , 客观条件B、危害程度 , 内在机制C、种群数量 , 外部机制D、生物学特性 , 生态因子96用于防治害虫的外激素主要是( )。A、体外激素B、皮外激素C、性外激素D、生长激素97成虫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末一期,此时停止( ),成虫要行交配、产卵,故成虫期是昆虫的( )。A、生长和蜕皮 , 生殖时期B、生长和蜕皮 , 衰老期C、取食和运动 , 生殖时期D、取食和运动 ,衰老期98森林火灾是指林地上( )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的面积,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A、人为B、自燃C、失控D、受控99森林燃烧是指森林可燃物在一定外界( )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的放热发光的化学物理反应。A、雷电B、风C、湿度D、温度100森林燃烧必须具备( )、森林可燃物、火源。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A、气象条件B、土壤条件C、地理条件D、光照条件101预防森林火灾需要研究、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 ),采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综合防范,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 ),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A、条件 , 规律B、规律 , 条件C、概率 , 可能性D、规律 , 趋势102( )是导致野生动物正常死亡的原因。A、饥饿、天敌的捕杀、疾病B、饥饿、人类捕杀、疾病C、营养不良、意外灾害、疾病D、营养不良、人类捕杀、疾病103能维持野生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称( )。A、越冬地B、繁殖地C、栖息地D、出生地104一般森林火灾的烧林面积在( )hm2以上不足100hm2范围内。A、0.5B、1C、2D、5105林火强度指单位时间、单位( )长度上所释放的( )。A、火线 , 能量B、火线 , 气体C、面积 , 气体D、面积 , 能量106在林冠层燃烧的火称为林冠火。林冠火燃烧温度( ),火强度( ),蔓延速度( )。A、高 , 大 , 快B、低 , 小 , 快C、低 , 大 , 慢D、高 , 大 , 慢107( )属燃烧缓慢可燃物。A、生长的草本植物B、枯立木C、枯枝D、苔藓108空中可燃物指高度在( )以上所有的空中可燃物。A、1.5mB、2.0mC、2.5mD、3.0m109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为( )。A、核心区、缓冲区、生态旅游区B、核心区、实验区、生态旅游区C、核心区、缓冲区、经营区D、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10我国森林防火使用的电台是150兆赫或400兆赫的( )电台。A、超长B、中波C、短波D、超短波111内蒙古野生动物管理的“四证”制度包括( )。A、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B、猎捕证,持枪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C、猎捕证,驯养许可证、繁殖许可证,准运证D、猎捕证、持枪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112野生动物调查主要包括( )等四方面内容。A、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生活史调查、分布规律调查B、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生活史调查、食物调查C、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经济调查、分布规律调查D、种类调查、数量调查、植被调查、分布规律调查113通过动物痕迹,如足迹、粪便等,统计动物数量的方法叫( )。A、绝对数量调查法B、相对数量调查法C、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D、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104( )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A、大天鹅、雪兔、黄羊、长耳鸮B、苍鹰、黑琴鸡、猞猁、蓝马鸡C、小天鹅、大鸨、黑鹳、黑琴鸡D、小天鹅、蓝马鸡、黑鹳、貂熊115逾期不归还临时占用林地,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规定,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逾期不归还临时占用林地每平方米( )元的罚款。A、5至10B、10至20C、10至30D、20至50 116未按照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的处以( )元罚款。A、20至500B、50至1000C、50元至2000D、200至3000117森林燃烧是指森林可燃物在一定外界温度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的放热发光的( )反应。A、化学B、物理C、自然D、化学物理118林火( )包括林火蔓延、林火强度、飞火等特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控制,是森林防火、扑火、用火必须考虑的因素。A、生态B、行为C、地点D、热量119风不仅能加快可燃物的蒸发,加速干燥而易燃,且不断补充新的( ),增加助燃条件,加速燃烧过程。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氢气120防火沟是为了阻止( )而开设的沟。A、地表火B、树冠火C、地下火D、树干火121森立法规定,( )不享有森林和林地的所有权,享有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A、集体B、个人C、国有企业D、国有事业单位122营林用火是人们有计划地在事先选定的地域内,对森林( )进行有计划的烧除。 A、枯立木B、倒木C、落叶D、可燃物123林火预报一般可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 )预报等三种类型。A、燃烧B、扑灭C、方向D、行为124林火蔓延速度一般用( )来表示。 A、带速度、线速度、周边速度B、线速度、面积速度、火头速度C、火头速度、周边速度、面积速度D、线速度、面积速度、周边速度125地下火蔓延的速度( ),但( )扑灭。A、快 ,不易B、快 ,容易C、慢 ,不易D、慢 ,容易126低强度的地表火常对森林( ),可( )林木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更新、病虫害防治等。A、不利 , 抑制B、不利 , 促进C、有利 , 促进D、有利 , 抑制127下列(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遗鸥、貂熊、蒙古野驴、北山羊B、遗鸥、金雕、雪豹、白脸琵鹭C、大鸨、貂熊、蒙古野驴、棕熊D、黑嘴松鸡、紫貂、丹顶鹤、大天鹅128从动物地理学的角度,内蒙古的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 )四个亚区。A、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B、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松辽平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C、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D、大兴安岭亚区、黄淮平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129树木在休眠期内仍有微量生命活动,休眠期的长短取决于树种的( )。A、遗传性B、树龄C、生态特性D、分布130边缘效应是指两种( )类型相交汇的地带物种要多于单一生境中物种的现象。A、生境B、条件C、动物D、植物131触角共分3节,第1节为( ),2节为梗节,第3节为( ),由若干亚节组成。A、鞭节 , 柄节B、基节 , 柄节C、鞭节 , 基节D、柄节 , 鞭节132林木病变类型之间,生理病变是( ),组织病变是( ),形态病变是( )。A、动力 , 基础 , 外在表现B、基础 , 动力 , 外在表现C、结果 , 基础 , 外在表现D、动力 , 结果 , 外在表现133雌蕊的柱头对花粉有( ),一般亲缘关系近的花粉才能进入胚囊。A、亲和性B、排斥性C、选择性D、吸引性134树木在休眠期内仍有微量生命活动,休眠期的长短取决于树种的( )。A、遗传性B、树龄C、生态特性D、分布135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 );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 )。A、干燥 潮湿B、干燥 清新C、潮湿 清新D、潮湿 干燥136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挖到( )出现的垂直切面。A、淋溶层B、母质层C、基岩层D、潜育层137( )属于森林害虫。A、寄生蝇B、舞毒蛾C、瓢虫D、蜜蜂138( )属于益虫。A、光肩星天牛B、金龟子C、红蜘蛛D、螳螂139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足型有( )。A、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B、腹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C、原足型、多足型、少足型、无足型D、腹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140昆虫种的命名采用( ),用( )书写。A、单名制 希腊文B、双名制 拉丁文C、三名制 英文D、双名制 希腊文141真菌分为( )等亚门。A、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全知菌亚门C、鞭毛菌亚门、球状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D、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孢子菌亚门、担子菌亚门142对野生动物资源威胁最大的因素是( )。A、天敌B、自然灾害C、疾病D、人类活动143松材线虫是通过( )传播的。A、青杨天牛B、光肩星天牛C、松墨天牛D、云杉大黑天牛144危害松树幼苗罪严重的病害是( )。A、苗木根癌病B、苗木立枯病C、落叶松早期落叶病D、锈病145下列动物中( )在我国没有野生个体。A、驼鹿B、驯鹿C、猞猁D、紫貂146对于多数温带树种而言,气温高于( )时生长就不能进行。A、30-35B、35-40C、40-45D、45-50147对于多数温带树种而言,气温在( )时开始萌发。A、3B、5C、8D、10148对于多数温带树种而言,气温达到( )时开始生长。A、5B、8C、10D、12149除了根之外,植物吸收矿物质的器官主要是( )。A、树枝B、叶C、树皮D、嫩枝150白桦是( )树种。A、喜阳B、耐阴C、中等耐荫D、都不对判断题:( )1限制因子因时间、地点等变化而发生变化。( )2森林中枯立木队鸟类,尤其是树洞营巢的鸟类十分重要。( )3蛹期是所有昆虫个体发育必经阶段。( )4大部分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根很发达( )5昆虫和森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6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7天气是指一定地区内,一定时间内的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8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是统计学常用的抽样方法。( )9大部分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根很发达( )10树木的年周期是指树木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变化,在生理活动和形态表现上,其生长发育的周期变化。( )11野生动物的益害会随时间、地点相互转化。( )12风力灭火机对所有类型的森林火都十分有效。( )13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是遗传决定的,不受环境制约。( )14所以猛禽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5野生动物的种类调查只靠收集资料就可以完成。( )16植物的顶芽长出侧枝,侧芽长出主茎。( )17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18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可以在检疫对象的非疫区进行。( )19国务院林业、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 )20境外人员可在我区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自由野外考察。( )21非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