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为矩阵相乘.doc_第1页
N为矩阵相乘.doc_第2页
N为矩阵相乘.doc_第3页
N为矩阵相乘.doc_第4页
N为矩阵相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论文) 目 录目录1一问题分析21.问题描叙22.问题的数学模型2二系统分析41.系统流程4三系统设计41.系统功能:42.主要数据结构53.主要函数说明64.主要算法说明6四系统实现71.运行环境72.源程序73.程序运行结果8五系统评价91.本系统已完成的基本操作92.本系统还需改进的功能9六. 心得体会9附录 A 源程序10附录 B 参考文献15一问题分析1.问题描叙高等数学中常涉及到矩阵的加、减、乘、除等算法,人工实现有一定的复杂性,现将此问题转化成让计算机实现。用户从键盘上输入需要计算的两个矩阵,然后让计算机保存起来并选择相应的算法操作,最后将结果以矩阵的形式反馈给用户。设计要求: 1.用C语言实现矩阵的运算.2利用链表实现矩阵运算的存储.3该程序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基本运算功能.4. 程序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求用函数的形式实现.2.问题的数学模型 实验要求是做一个矩阵相乘系统,而本实验所采用的是以链表和矩阵来作为媒介,来进行处理和存储,用两条链存储需要相乘的矩阵,然后用将链转化为矩阵进行相应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用链来存储。 具体问题描叙如图(此图是以三维矩阵为实例):Head | A1A链:A2 | Head | B1NULL B链:B2 | A8| 。A9 | 。B8| B9 | NULLA矩阵:A1 A2 A3A4 A5 A6A7 A8 A9B矩阵:B1 B2 B3B4 B5 B6B7 B8 B9C矩阵:A1*B1+A2*B4+A3*B7 A1*B2+A2*B5+A3*B8 A1*B3+A2*B6+A3*B9A4*B1+A5*B4+A6*B7 A4*B2+A5*B5+A6*B8 A4*B3+A5*B6+A6*B9A7*B1+A8*B4+A9*B7 A7*B2+A8*B5+A9*B8 A7*B3+A8*B6+A9*B9C链:Head | A1*B1+A2*B4+A3*B7A1*B2+ A2*B5+A3*B8| 。A7*B2+A8*B5+A9*B8| A7*B3+A8*B6+A9*B9| NULL二系统分析开始输入数据选择操作1.两个N维矩阵相加2.两个N维矩阵相减3.两个N维矩阵相乘4.退出系统5.选择操作错误输出矩阵结束1.系统流程三系统设计1.系统功能: 本系统将两个矩阵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只要输入相应的操作,就可以通过本系统实现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并将结果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同时以矩阵的形式显示出来。2.主要数据结构void Mul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 /矩阵乘法 c=a*b linklist pa,pb,pc,pd;int i,j,k,aNN,bNN,cNN=0; /为链表创建矩阵 pa=la-next;pb=lb-next;pc=(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为lc创建空间pc-next=NULL;*lc=pc;for(i=0;iN;i+) /将la中的元素转化为矩阵中的数据 for(j=0;jdata;pa=pa-next;if(pa=NULL)break; for(i=0;iN;i+) /将lb中的元素转化为矩阵中的数据for(j=0;jdata;pb=pb-next; if(pb=NULL)break; for(i=0;iN;i+)/对矩阵进行乘法运算for(j=0;jN;j+)for(k=0;kN;k+) cij+=aik*bkj; for(i=0;iN;i+) /将矩阵以链表的形式保存for(j=0;jdata=cij; pd=(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为lc创建空间 pd-next=NULL; pc-next=pd; pc=pc-next;3.主要函数说明1.创建链表 linklist Createlist()2.两个矩阵的加法运算 void Add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3.两个矩阵的减法运算 void Sub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4.两个矩阵的乘法运算 void Mul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5.输出矩阵 A B void printlist1(linklist la,linklist lb)6.输出矩阵C void printlist2(linklist *lc)4.主要算法说明1.矩阵相加 矩阵相加实际对应就是将A链和B链对应位置元素相加,然后将相加的结果保存在新开辟的C链中,然后将C链的元素以N维矩阵的形式显示出来。2.矩阵相减矩阵相减过程类似如矩阵相加过程,在此不必赘述。3.矩阵相乘矩阵相乘就是先将a链和b链中对应的元素分别转化到行和列相等的矩阵A和B中,然后将A矩阵的第n行中的所有元素与B矩阵的第n列中对应的所有元素相乘,并求和,将结果存储在矩阵C中,最后将矩阵C中的元素依次的转化到c链中存储,并显示矩阵C. 四系统实现1.运行环境DOS/WIN XP/Vista 操作系统,VC6.0编译系统。2.源程序源程序见附录A。3.程序运行结果五系统评价1.本系统已完成的基本操作 1.通过链表实现了矩阵的存储。 2.利用函数实现了相应的功能。2.本系统还需改进的功能1.矩阵的行和列的大小应该可以改变且不应该限制行数和列数,他们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2.输入完数据后,必须要输出一个字符串作为标志符表明结束输入数据。3.系统运行一次应该能实现多组矩阵相应的功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组数据。4.本系统还未涉及到矩阵的除法。六. 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C语言程序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门课程,增加了我学习软件技术的兴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感觉实训很有意思。在具体操作中对这学期所学的C语言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达到实训的基本目的,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出,在以后的上机中应更加注意,同时体会到C语言具有的语句简洁,使用灵活,执行效率高等特点。发现上机实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数组和循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终这次课程设计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刘志远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刘老师细心的指导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风格,使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通过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实践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使我获益匪浅,这些收获是我今后人生中的财富。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附录 A 源程序#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N 3typedef int datatype;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next;ArrayList;typedef ArrayList *linklist;/*创建链表*/linklist Createlist() int t; linklist head=(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linklist p,q; q=head; while(scanf(%d,&t)=1) p=(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p-data=t; q-next=p; q=p; q-next=NULL; return head;/*两个矩阵相加 c=a+b */void Add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linklist pa,pb,pc,pd;pa=la-next;pb=lb-next;pc=(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pc-next=NULL;*lc=pc;while(pa!=NULL&pb!=NULL)pc-data=pa-data+pb-data; pa=pa-next;pb=pb-next;pd=(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为lc创建空间pd-next=NULL;pc-next=pd;pc=pc-next;/*两个矩阵相减 c=a-b */void Sub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 linklist pa,pb,pc,pd;pa=la-next;pb=lb-next;pc=(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pc-next=NULL;*lc=pc;while(pa!=NULL&pb!=NULL)pc-data=pa-data-pb-data; pa=pa-next;pb=pb-next;pd=(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为lc创建空间pd-next=NULL;pc-next=pd;pc=pc-next;/*两个矩阵相乘 c=a*b */void Mullist(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 linklist pa,pb,pc,pd;int i,j,k,aNN,bNN,cNN=0; pa=la-next;pb=lb-next;pc=(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pc-next=NULL; *lc=pc;for(i=0;iN;i+) for(j=0;jdata;pa=pa-next;if(pa=NULL)break; for(i=0;iN;i+)for(j=0;jdata;pb=pb-next; if(pb=NULL)break; for(i=0;iN;i+)for(j=0;jN;j+)for(k=0;kN;k+) cij+=aik*bkj; for(i=0;iN;i+)for(j=0;jdata=cij; pd=(linklist)malloc(sizeof(ArrayList); /为lc创建空间 pd-next=NULL; pc-next=pd; pc=pc-next;/*输出矩阵 a b */void printlist1(linklist la,linklist lb) linklist pa,pb;int count=1;pa=la-next;pb=lb-next;printf(输出矩阵 a:nt); while(pa!=NULL) printf(%-5d,pa-data); if(count%N = 0) printf(nt); pa=pa-next; count+;printf(n);printf(输出矩阵 b:nt);count=1; while(pb!=NULL)printf(%-5d,pb-data);if(count%N = 0) printf(nt); pb=pb-next;count+;/*输出矩阵 c */void printlist2(linklist *lc) linklist pc;int count=1;pc=*lc;printf(输出矩阵 c:ntt);while(pc-next!=NULL)printf(%-5d,pc-data);if(count%N = 0) printf(ntt);pc=pc-next;count+;int main()char end10=0;linklist lc; int cmd; printf( 输入矩阵 a:);linklist la=Createlist();gets(end); /缓冲printf( 输入矩阵 b:);linklist lb=Createlist();printf(n); printlist1(la,lb);printf(n); printf(你可供选择的操作如下:n);printf( 1.两个N维矩阵相加 (c=a+b) n);printf( 2.两个N维矩阵相减 (c=a-b) n);printf( 3.两个N维矩阵相乘 (c=a*b) n);printf( 4.退出n); printf(n请选择你的操作: );gets(end); /缓冲while(scanf(%d,&cmd) = 1)switch(cmd)case 1 : Addlist(la, lb, &lc); printf(t); printlist2(&lc); break;case 2 : Sublist(la, lb, &lc); printf(t); printlist2(&lc); break; case 3 : Mullist(la, lb, &lc); printf(t); printlist2(&lc); break; case 4 : ex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