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概论练习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说。2、_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三种形态。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社会效果和_效果。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态。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二是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典型2、文学史眼光3、文学情境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4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文学概论练习题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_是文本的基本层面。2、_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3、塞万提斯的_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4、叙事性散文包括_、传记文学、游记等。5、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一,_;二,阅读理论;三,_;四,思考问题。6、高雅文化文本具有三种特征:语言形式创新、_、个性化趣味。6、诗按其中抒情和叙事元素比重的不同,可以分为_和叙事诗;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格律诗和_。7、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_、发生、_、成文四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剧本2、原理批评3、叙事诗4、作品批评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 2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 )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 4文学典型形象分析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特征去把握隐含在一个形象内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5抒情诗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清洁的叙述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文学写作的过程。2、怎样理解文学阅读中的共鸣?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的特征。2、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文学概论练习题3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古罗马时期的( )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A. 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艾布拉姆斯 2.( )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A. 文字媒介 B口语媒介 C. 大众媒介 D网络媒介 3( )本来是一种古代的哲学概念,最早应出自于周易系辞。 A小说 B意境 C典型 D意象 4( )是电影中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核心片种,也称艺术影片。 A美术片 B科教片 C故事片 D纪录片 5.( )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A储备 B发生 C构思 D成文 6( )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A.象征型文本 B蕴藉型文本 C. 再现型文本 D表现型文本.7美国传播学者( )提出了“媒介即情境”理论。A. 麦克卢汉 B伊尼斯 C. 麦罗维茨D海伦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俄国8( )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A. 苏格拉底 B. 塞万提斯 C. 柏拉图 D. 雨果9( )是文学写作过程的起点,指作家亲历的、观察的生活体验以及更广泛文化修养的累积。A储备 B发生 C构思 D成文10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 象征 B. 蕴藉 C. 假设 D. 模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曾提出了哪几种历史上思考文学属性的批评理论倾向? ( ) A摹仿论 B实用论 C表现论 D客观论E语言论 2中国古代散文,最初分为记言和记事两种,分别以( )为代表。 A尚书 B左传 C春秋 D论语 E史记 3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 摹仿论 B实用论 C.意志论 D表现论E语言论 4. 文学典型的特征包括( )。A. 语言性 B. 独创性 C. 历史性 D. 多义性 E. 感染性5. 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 ( )。 A审美感受 B体验作品 C阅读理论D读解文化 E思考问题6. 小说的基本特征有( )。A. 叙述故事情节 B. 塑造人物性格C. 建构时空情境D. 矛盾冲突尖锐 E.语言包容舒展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无太大差别。( )2诗只能单独创造一个形象。( ) 3在文学阅读中,读者处于客体地位。( )4文学语言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 ) 5诗歌、散文属于表现型文本。(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怎样理解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2、诗歌基本特征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1、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2、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文学概论练习题4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 A.象征型文本 B蕴藉型文本 C. 再现型文本 D模仿型文本2. 加拿大学者( )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 A. 麦克卢汉 B伊尼斯 C. 麦罗维茨D海伦3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形制,最早都是由( )发展而来的。 A民歌 B流言 C小说 D散文 4( )是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中,以包容舒展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虚构性文学体裁。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杂文5(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批评文体,因而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正体”。 A学院式 B论文式 C媒体式 D读者式6( )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A. 文字媒介 B口语媒介 C. 大众媒介 D网络媒介7鲜明生动的( )是诗中最活跃的因素。A. 形象 B. 画面 C. 语言 D. 节奏8( )一般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在声调、平仄、词语、对仗、句式、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A. 格律诗 B. 自由诗 C. 抒情诗 D. 叙事诗9( )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他运用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展开文学批评。 A. 保罗 B. 圣佩韦 C. 泰纳 D. 黑格尔10在中国,( )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A. 小说 B. 散文 C. 诗歌 D. 戏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形: ( )。 A第三人称叙述B第一人称叙述C第二人称叙述D人称转换叙述E视角转换叙述2中国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 )中已初见端倪。A刘勰文心雕龙 B钟嵘诗品 C王昌龄诗格 D曹丕典论 E王国维人间词话3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 )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 B历史情境 C拟想读者 D文学资源场E文学创新需要4. 文学批评文体类型主要有( ) 。A. 以诗论诗式 B. 评点式C. 评传式D. 观随笔式E. 论文式5. 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包括哪些阶段?( ) A. 储备 B. 发生C. 构思D. 成文 E. 印刷出版6.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包括以下哪些要素?( ) A读者 B语境 C文学文本 D. 读解E.共鸣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语言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形象,但它与文学形象有密切的关系。( )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形象直接诉诸欣赏着的听觉感官,二者有着根本差别,是不相通的。( ) 3文学是人们出于本能对自然的摹仿。( ) 4文言文和白话文具有相同的文化修辞形象。( ) 5文学阅读的意义主要是社会意义,个体意义可以忽略。(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理解散文的“形散神聚”?2、如何理解文学文本?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1、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2、怎样理解平淡风格?试举例说明。文学概论练习题1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寓教于乐”说2、暗示性3、文学意境、文学典型4、个体效果、文化交流效果。5、论语6、表现型文本7、抒情诗、自由诗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典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象,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典型本是外来词,来源于希腊文,原义为铸造用的模子,后来指接近理想之型的具体模型,在文学中被用来描述那种在特殊或个别中体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形象。2、文学史眼光是指批评者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应掌握和体现宽广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视野,借以作为批评的指导和参照,以便识别作出作品的优劣,力求作出公正批评。批评者要有广博的学识,尤其是对文学史要积累丰富的知识。3、文学情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象,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的,具有韵味无穷的阅读特点的审美画面。4、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 2 34 5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参考答案: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文学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主体就必须能动地选择“具体客体”作为反映对象。如鲁迅主要选择“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为“具体客体”。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通过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生活客体终于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品。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答:在优秀的抒情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参考答案:文学媒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在这里我们简单的谈谈语境依托性。语境依托性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统、人文学科体制等。例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为例,在这篇小说发表之前半个世纪,西方机械印刷媒介就已经传入中国,但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这种机械印刷媒介的以发挥作用的合适的文化语境,具体而言,还没有合适的文化市场,来有效的利用职业新媒介。在戊戌失败后,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由于对社会危机而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变革渴望,需要合适的舆论武器,只就给机械印刷媒介支持的现代杂志的诞生创造了合适的语境。于是,当梁启超的小说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0月至二十九年7月在新青年第1号、第2号、第3号、第7号连载出版时,就立即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响。这部小说作为有意识的现代“新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以现代杂志连载这一新的机械印刷媒介形式出现的。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参考答案: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对读者发挥作用,我们把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为媒介优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此题仅需要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文学文本呈现于文学媒介。常见到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其实不确切。因为,它忽略一个在简单不过的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这种媒介优先状况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人早就做过探讨,只是没有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罢了。如庄子中的:“世之所随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中间题揭示了“书”这一文学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播语言的媒介。(二)文学写作在媒介基础上实现。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形式进行写作,是一个作家语言写作之前就已经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我国古代,作家使用毛笔在宣纸上面写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趣味生动的“古典写作”方式:“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蔡邕笔论);毛笔和宣纸是一种不利于反复修改的媒介,因此,一个写作者常常要在心中反复涵泳之后,将要写下的文字“捻熟于胸”(郑板桥语),然后落笔成文。在这里,毛笔和宣纸使”写“的个体存在向世界敞开;从运脘到走锋,从平息到畅怀,书写可以使”我“感受”我“的存在。这事实上造就中国人的生活情怀和生命理想。毛笔宣纸的文学也就相应呈现出”言约而意丰“(刘知几:史通)的特点。钢笔出现以后,许多作家一度难以适应,尽管钢笔字还是要讲究形和字体,依旧可以保证汉字以书写者所”赋予“的形式呈现在纸上。这时,采用断断续续的书写方法虽然变得更加经常,如创作副刊体的连载小说,但是,相对章节的完整还是必要的。写作内在的连贯性仍然可以立足于钢笔书写的体验之中。无论怎样,钢笔的出现为文学写作带来了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或者是多卷本、大部头文学作品得以批量”生产“出来。可见,媒介优先,在作家那里也是这样的。(三)文学媒介凸现文学文本的审美形态。不同的时代的文学具有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详细内容参照课本P78P79的内容)文学概论练习题2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语言层2、口语媒介3、堂吉诃德4、报告文学5、体验作品;读解文化6、社会关怀7、歌谣8、储备、构思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剧本是综合艺术中的语言表现因素如台词、唱词等,它是一种依托综合艺术表现其审美价值,并以语言为主叙事和抒情的文学体裁。2、原理批评又称文学理论研究类型,专指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的理论论著。从形式上看,原理批评主要是论文式文体,但又囊括了大部分文学批评样式。这种类型可以是长篇巨著,还可以是杂文体的文学短论。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规律。3、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清洁的叙述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4、作品批评又称为文学评论类型,指专门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和研究,即通常所说的作品论、作家论,是文学批评的主体。从形式上看,作品批评主要是论文,也包括随笔、诗歌、点评等文体。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评定。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 2 3 4 5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文学写作的过程。答题要点:储备。是文学写作过程的起点,指作家亲历的。观察的生活体验以及更广泛文化修养的积累。发生。是指作家产生现实的写作冲动,即将某种丰沛酣畅的主体情思表达出来的冲动。构思。指作家在生活体验、文化素养储备和写作冲动发生的基础上,对于主体情思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有机的艺术形象系统的过程。成文。是文学写作的最后阶段,指作家将自己内心构想出的艺术形象系统变成完整文本的过程。2、怎样理解文学阅读中的共鸣?答题要点:共鸣是读者在阅读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共鸣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感受和理解。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的特征。参考答案:第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第二,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采一是指词语的精巧、辞藻的铺陈,二是指运用词语的才华。第三,文学要表情达意。表情是表达情感;达意是传达意义。表情达意就是表达情感和意义。文学的现代含义具体地体现在语言性、文采和表情达意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合起来构成了文学。这是缺一不可的三方面的合一。只有当三方面条件都同时满足时,文学所赖以构成的充足条件才形成了。2、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参考答案:诗的基本特征是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在此我们以大家熟悉的唐代诗人王勃一首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的版本将“川”写为“州”,两者均可)。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在短短四十字中将送别的地址“城阙辅三秦”(其中“阙”,缺也,这是古首都的一个代表。)送往的地方(五津),送别的惆怅“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而自己强烈的知己志强表露无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且在送别的过程中笔锋一跳,提到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希望和男儿志气。在这首诗中结构跳跃,起承转合表现淋漓尽致,并且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成为千古送别诗的绝唱文学概论练习题3答案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B 3D 4C5C 6、D7、C8、B9、A10、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ABCD 2AC 3ABDE 4、BCDE5、BCDE6、ABCDE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 2 34 5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怎样理解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参考答案:第一,文学总有所表现。表现,是在语言蕴藉中表达和呈现特定意义的过程。表现意味着借助语言蕴藉而使潜藏的意义得以彰显,从而可与他人相沟通。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个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别主体,而视角是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正是由于文学始终以个体角度去透视世间万事万物,才体现出它的独特的个性风貌。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文学的个体性具体地体现在生存体验上。生存体验是个体对具体生活世界的深层直觉。它是对生活中某些过程的瞬间性深层透视、领悟或洞察,有可能在人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记,令人激动、愉快或回味。正是这种生存体验成为文学书写的起点。2诗歌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情感性。2、想象性。(陆机文赋:“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3、跳跃性。4、音乐性。(尚书。舜典指出“诗言志”)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1、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参考答案:诗的基本特征是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在此我们以大家熟悉的唐代诗人王勃一首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的版本将“川”写为“州”,两者均可)。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在短短四十字中将送别的地址“城阙辅三秦”(其中“阙”,缺也,这是古首都的一个代表。)送往的地方(五津),送别的惆怅“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而自己强烈的知己志强表露无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且在送别的过程中笔锋一跳,提到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希望和男儿志气。在这首诗中结构跳跃,起承转合表现淋漓尽致,并且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成为千古送别诗的绝唱2、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文学是什么?在古代甚至今天,至少有着两种不同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 文学的审美含义 狭义文学观认为,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狭义文学观是从广泛的文化含义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这种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至18世纪。 文学的通行含义 在现代世界,文学的审美含义通行。文学的通行含义是: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应当指出的是:文学诚然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PP超薄机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75号工业防霉剂胶悬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复烤烟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三维编织型材织物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金属基耐磨复合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生物体内的协同作用》课件
- 2025瑞德堡啤酒KTV酒水供应合同
- 2025股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
- 2025合同签订流程有哪些
- 音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贝恩杯案例分析大赛初赛题目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默写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 全国各省市邮编对照表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 YS/T 837-2012溅射靶材-背板结合质量超声波检验方法
- 烧烤类菜单表格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海康威视系统图标
- 印染厂管理手册
- 保洁服务岗位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