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姓名 邹晶姓名 邹晶 学号 学号 08001421 指导老师 邓萍指导老师 邓萍 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 2010 年年 6 月月 27 日日 2010 年年 7 月月 8 日日 目录 2 一 系统分析 一 系统分析 3 1 绘制碾磨控制系统开环根轨迹图 绘制碾磨控制系统开环根轨迹图 BODE 图和奈奎斯特图 并判断稳定性 图和奈奎斯特图 并判断稳定性 4 2 当控制器为当控制器为 c K sa G s sb 试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控制器 要求用根轨迹法 试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控制器 要求用根轨迹法 和频率响应法进行设计 和频率响应法进行设计 7 2 1 进行根轨迹校正 8 2 2 频率校正 12 3 将采样周期取为将采样周期取为0 02Ts 试确定与 试确定与 c Gs对应的数字控制器对应的数字控制器 c Gz 要求用多 要求用多 种方法进行离散化 并进行性能比较 种方法进行离散化 并进行性能比较 17 4 5 6 连续 离散单位阶跃输入响应比较 连续 离散单位阶跃输入响应比较 25 6 比较并讨论比较并讨论 4 和和 5 的仿真结果 的仿真结果 27 7 讨论采样周期的不同选择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 讨论采样周期的不同选择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 28 8 如控制器改为如控制器改为 PID 控制器 请确定满足性能指标的控制器 请确定满足性能指标的 PID 控制器参数 控制器参数 33 8 1 用最优 PID 控制法设计 33 9 如希望尽可能的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 请设计相对应的最小拍控制器 并画出校正如希望尽可能的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 请设计相对应的最小拍控制器 并画出校正 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37 9 1 采用无纹波最少拍系统设计 37 10 实验小结 实验小结 40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 一 系统分析 某工业碾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 5 G s s s 要求用数字控制器 D z 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使得相角裕度大于45 o 调节时间小 于 1s 2 准则 1 绘制碾磨控制系统开环根轨迹图 Bode 图和奈奎斯特图 并判断稳定性 2 当控制器为 c K sa G s sb 试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控制器 要求用根轨 迹法和频率响应法进行设计 3 将采样周期取为 0 02Ts 试确定与 c Gs 对应的数字控制器 c Gz 要求 用多种方法进行离散化 并进行性能比较 4 仿真计算连续闭环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5 仿真计算数据采样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6 比较并讨论 4 和 5 的仿真结果 7 讨论采样周期的不同选择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 8 如控制器改为 PID 控制器 请确定满足性能指标的 PID 控制器参数 9 如希望尽可能的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 请设计相对应的最小拍控制器 并画出 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4 1 绘制碾磨控制系统开环根轨迹图 Bode 图和奈奎斯特图 并判断稳定性 G zpk 0 5 10 sisotool G margin G 根轨迹图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5 Bode 图 截止频率为 1 88rad s 相角裕度为 69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6 N 0 R 0 Z P R 0 该系统稳定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7 2 当控制器为 试设计一个能 c K sa G s sb 满足要求的控制器 要求用根轨迹法 和频率响应法进行设计 调节前 Gs tf 10 1 5 0 Close S feedback Gs 1 Step Close S b hold on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8 设计前调节时间为 1 18s 设计前截止频率为 1 88rad s 相角裕度为 69 第一问中 2 1 进行根轨迹校正 2 2 1 2 70 2 0 8 12 4 4 2 55 25 153 75 snn n nn arctg twrad swrad s w pwjwj 取度 由知取 求得 5 取 6 要求的主导极点为 要使得根轨迹向左转 要加入零点 考虑到校正装置的物理 可实现性 加入超前校正装置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9 1 1111 11 11 a b a 2 b a2b180 40 50 c g o o oo o o c s G s s Ks G s s ss p pppp pp pp K 开环传递函数为 为了使得根轨迹通过根据相角条件 0 求得 0 140 2 90 a b 超前装置提供的超前相角为 由上图确定 a 6 512 b 11 499 上图 a 表示零点 b 表示极点 1 1 111 111 53 75 1 6 512 1 0 511 499 0 511 499 100 6 512 10 g gpj p K ppp ppp K p K 根据根轨迹的幅值条件 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0 3 3 3 6 512 11 499 6 512 6 499 c c c s G s s z p p zp 10 所以 加校正装置后 除要求的主导极点 还有一个闭环零点和 一个非主导极点 根据 5 j 3 75 5 j 3 75 0 5 11 499 第八法则 对系统的影响 例如超调量可能会变大等 但闭环系统的性 能主要由复数极点确定 100 6 512 53 75 53 75 6 499 1 C ss s R ssjsjs C ss R ss s 加校正装置后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检验性能 Ds tf 10 1 6 512 1 11 499 Gs tf 10 1 5 0 Close S feedback Ds Gs 1 Step Close S b hold on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1 调节时间为 0 863s 符合要求 G zpk 6 512 0 5 11 499 10 margin G G zpk 6 512 0 5 11 499 100 margin G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2 相角裕度为 48 符合要求 2 2 频率校正 详细设计 要求 静态速度误差为 20 相角裕度不小于 45 调节时间小于 1s 2 A 根据静态误差指标确定开环增益 1 00 110 lim lim220 1 5 10 vc ss Ts KsG s G ss KK Tss s K B 据确定的增益 K 画出如下增益经调整后的未校正系统的 Bode 图 G zpk 0 5 100 margin G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3 校正前的相角裕度为 28 C 计算为满足设计要求所需增加的相位超前角度 从图可知为满足设计要求 还须 25 度左右的超前相角 即令 25 m D 计算 1 sin 1 sin 2 4638 m m E 选定最大超前角发生频率 因为校正环节在最大超前相角处有 10log a 的幅值提升 所以把 m m 10log10log 2 4638 3 916 12rad dB s 处选为 F 据式 T m 1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4 计算超前环节的时间常数因子 T 和校正环节的交接频率 1 122 463818 36 pm T 1 7 645 z T H 对以上设计所得进行检验 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sGsGc 111010 1 5 1 5 z c p sTsK G s G sK Tss sss s 7 65 24 638 18 836 c s G s s I 性能验证 Ds tf 24 638 1 7 65 1 18 836 Gs tf 10 1 5 0 Close S feedback Ds Gs 1 Step Close S b hold on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5 调节时间为 0 573 满足设计要求 G zpk 7 65 0 5 18 836 240 638 margin G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6 相角裕度为 48 满足设计要求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7 3 将采样周期取为 试确定与0 02Ts 对应的数字控制器 要求用多种 c Gs c Gz 方法进行离散化 并进行性能比较 A 选用根轨迹所得到的控制器函数 10 6 512 11 499 s Gs s B 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 零阶保持器法 一阶保持器法 双线性变涣 法 零极点匹配方法确定数字控制器 Gc z Gc zpk 6 512 11 499 10 Gimp c2d Gc 0 02 imp 脉冲响应不变法 Gzoh c2d Gc 0 02 zoh 零阶保持器 Gfod c2d Gc 0 02 fod 一阶保持器 Gtustin c2d Gc 0 02 tustin 双线性 Gmatched c2d Gc 0 02 matched 零极点匹配方 法 性能比较 G0 zpk 0 5 10 Gc zpk 6 512 11 499 10 G series G0 Gc G1 c2d G 0 02 zoh 零阶保持器 G2 c2d G 0 02 fod 一阶保持器 G3 c2d G 0 02 tustin 双线性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8 G4 c2d G 0 02 matched 零极点匹配方法 G5 c2d G 0 02 imp 脉冲响应不变法 Gk1 feedback G1 1 Gk2 feedback G2 1 Gk3 feedback G3 1 Gk4 feedback G4 1 Gk5 feedback G5 1 figure margin G1 grid figure margin G2 grid figure margin G3 grid figure margin G4 grid figure margin G5 grid figure step Gk1 Gk2 Gk3 Gk4 Gk5 legend zoh fod tustin matched imp grid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19 零阶保持器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0 一阶保持器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1 双线性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2 零极点配置法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3 脉冲响应不变法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4 阶跃响应 各种离散化方法的动态性能比较 离散化方 法 rad s tp sts s Zoh45 7 78250 3640 88 Fod49 7 76200 340 86 Tustin 48 7 79200 340 86 Matched43 8 15260 3750 86 imp 8 77 4830 060 82 c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5 4 5 6 连续 离散单位阶跃输入响 应比较 连续系统的阶跃响应 Ds tf 10 1 6 512 1 11 499 Ghs tf 100 1 100 保持器采用一节惯性环节 Gs tf 10 1 5 0 Close S feedback Ds Ghs Gs 1 Step Close S b hold on 离散系统的阶跃响应 Ts 0 02 i 100 Dz c2d Ds Ts tustin 双线性变换 Gz c2d Gs Ts zoh 零阶保持器 Close Z minreal feedback Dz Gz 1 Y dstep Close Z num 1 Close Z den 1 i plot Ts 1 i Y r hold off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6 蓝色为连续系统 红色为离散系统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7 6 比较并讨论 4 和 5 的仿真结果 绘制连续闭环系统和数据采样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的曲线图 根据曲 线图比较两系统的超调量 调节时间和峰值时间 所得结果绘制成表格如下 tp sts s 校正Gs250 360 893 校正Gz250 380 9 连续闭环系统与采样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响应性能几乎一样 差距不大 但得选 合适的离散化方法才行 上图是用双线性变换法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8 7 讨论采样周期的不同选择对系统控制 性能的影响 Ds tf 10 1 6 512 1 11 499 Gs tf 10 1 5 0 离散系统的阶跃响应 Ts 0 02 i 100 把 Ts 0 02 0 04 0 06 0 08 分别代入 Dz c2d Ds Ts tustin 双线性变换 Gz c2d Gs Ts zoh 零阶保持器 Close Z minreal feedback Dz Gz 1 Y dstep Close Z num 1 Close Z den 1 i plot Ts 1 i Y r hold off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29 Ts 0 02s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0 Ts 0 04s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1 Ts 0 06s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2 Ts 0 08s 将上述结果绘制成表格如下 采样周期 s超调量 峰值时间tp s调节时间ts s Ts 0 02250 380 9 Ts 0 0430 40 40 92 Ts 0 0636 70 420 96 Ts 0 0842 70 450 98 根据表格可知 采样时间越短 性能越好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3 8 如控制器改为 PID 控制器 请确定满 足性能指标的 PID 控制器参数 8 1 用最优 PID 控制法设计 2 312 2 312 2 32 312 3223 c s p s cs 101010 0 1 0 5 10 10 10 10 1 752 15 nnn PIDG K SK SK S K SK SKGc s Gs s Gc s GsSK SK SK ITAE D sSSS 设最优控制器及前置滤波器G p s 令G1 由于 G 闭环传递函数为 当采用指标时 查表得 最优控制多项式为 为了满足调节时间的设 32 2 123 2 2 32 4 4 1 10 17 52151000 20 5 100 1 25 12 52051000 17 52151000 ns n n t D sSSS s KKK SS s SSS Gp s ITA 计要求 需要选取的合适值 由于 可选 则最优特征多项式为 将上式由于的分母多项式相比 应有 所以 为了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 在系统输入端接入前置滤波器从而 具有预期的最优 32 2 0 1000 1 0 17 52151000 80 16 480 E Gp s Gc s Gs s Gc s GsSSS Gp s SS 指标 由此得 性能验证 K1 20 5 K2 100 K3 1 25 G0 zpk 0 5 10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4 Gc tf K3 K1 K2 1 0 Gp tf 80 1 16 4 80 sys0 feedback Gc G0 1 无前置滤波器时的闭环系统 sysn feedback G0 Gc 扰动端传递函数 sys series sys0 Gp 加入前置滤波器之后的闭环系统 figure 1 subplot 2 1 1 step sys0 grid 绘制无前置滤波器的单位 阶跃输入响应曲线 subplot 2 1 2 step sysn 绘制无前置滤波器的单位阶跃 扰动响应曲线 axis 0 1 2 0 1 5 grid figure 2 subplot 2 1 1 step sys grid 绘制带前置滤波器的单位阶 跃输入响应曲线 subplot 2 1 2 step sysn 绘制带前置滤波器的单位阶跃 扰动响应曲线 axis 0 0 8 0 1 5 grid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5 无前置滤波单位阶跃响应 调节时间为 0 656s 满足设计指标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6 有前置滤波单位阶跃响应 调节时间为 0 564s 满足设计指标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7 9 如希望尽可能的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 请设计相对应的最小拍控制器 并画 出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9 1 采用无纹波最少拍系统设计 概述 无纹波条件 1 zG z zGzD zD zR zU z u zG zG zG D N zG zGz zG zU z N D u 的全部零点 应包括还必须 统的三个条件 计满足有纹波最少拍系无纹波最少拍系统的设 zGz 详细设计 10 0 02 5 G sTss S S Gc zpk 0 5 10 Gzoh c2d Gc 0 02 zoh 0 001935 z 0 9672 z 1 z 0 9048 11 11 1 0 0019351 0 9674 G 1 1 0 9048 zz z zz 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8 11 1 1 2 2 1 0 9674 1 1 z zzzF z zzF 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1 12 1 1 2 1 1 2 11 11 1 1 5 1 0 491 0 508 1 0 9674 1 1 1 0 491 262 53 1 0 9048 1 1 1 0 4 F zF z F F zbZ z F F zZ zZZ zZZ z z D z G z z 和应取项数最少而能保证上式均成立的Z 的多项式 z a 由可求得 z 0 08 由上式可得 3 通过上式计算可得 1 91z 对设计结果验算 4 1 11 1 123 1 1 0 419 1 0 508 1 0 9674 1 0 508 zR zZ Y zz R zZZ Z ZZZ 检验误差序列 E z 系统响应 由此可见 系统从第二拍开始跟踪上输入信号 具体程序 Gc zpk 0 5 10 Gzoh c2d Gc 0 02 zoh Gs zpk 0 5 10 Ts 0 02 Gz c2d Gs Ts zoh Z 0 9048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39 P 0 491 K 262 53 Dz zpk Z P K Ts 0 02 Close Z feedback Dz Gz 1 step Close Z axis 0 0 12 0 10 grid 有图可知 用两拍就可实现误差为零 调节时间为 0 04s 满足设计指标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40 10 实验小结 本实验以自控原理为基础 进行综合实验设计 对相关知识的要求较高 一 首先需要判断其稳定性 可根据奈奎斯特图 进行判定 其原理为 Z P 2N Z 是闭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护理
- 湖北省武汉青山区七校联考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电力变送器培训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杭州余杭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55课时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