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课后答案 (代万基 廉庆荣)第4章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课后答案 (代万基 廉庆荣)第4章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课后答案 (代万基 廉庆荣)第4章习题答案.pdf_第3页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课后答案 (代万基 廉庆荣)第4章习题答案.pdf_第4页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课后答案 (代万基 廉庆荣)第4章习题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4 章习题答案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思考题 4 1 1 1 不对 我们现在遇到的向量都是自由向量 可以平行移动 a与b共线的意思是a与 b平行 a与b一开始并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2 不对 我们现在遇到的向量都是自由向量 可以平行移动 a b c共面的意思是它 们平行于同一个平面 a b c一开始并不一定在一个平面上 3 不对 参考下图 水平方向的向量为c 2 一个向量的方向可用它的单位向量 方向角 方向余弦表示 习题习题 4 1 1 1 a b 2 a与b同向 3 a与b反向且ab 4 a与b为同向的非零向 量 2 证 证 因为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所以AMMB 即 OMOAOBOM 因而 1 2 OMOAOB 3 abab abab 注 因为 a a 和 b b 都是单位向量 所以以它们为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其对角线也是 角平分线 4 图略 点 A 关于Oxy面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2 4 1 点 B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2 4 1 5 A在第 II 卦限 B在第 V 卦限 C在第 VIII 卦限 D在第 III 卦限 6 1 点 a b c 关于Oxy面 Oyz面和Ozx面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 a bc a b c 和 ab c 2 点 a b c 关于x轴 y轴和z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 abc a bc 和 ab c 3 点 a b c 关于坐标原点 O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bc 7 1 从点 a b c 向x轴 y轴和z轴作垂线的垂足分别为 0 0 a 0 0 b和 0 0 c 2 从点 a b c 向Oxy面 Oyz面和Ozx面作垂线的垂足的坐标分别为 0 a b 0 b c 和 0 ac 8 234122 abcijk 9 因为ABBC 所以 2OBOAOCOB OCOBOA 求得 3 3 9 C 10 0 1 2 M 11 3 cos1 3 cos2 3 cos2 3 a 思考题思考题 4 2 1 1 不成立 2 不成立 3 成立 4 不成立 例如 0 ijji ijjijjijj 5 不成立 abccab 6 成立 因为 abc a b的混合积为0 2 ABC的面积等于 1 2 ABAC 3 四面体 1234 A A A A的体积等于 121314 1 6 A A A A A A 4 6 习题习题 4 2 1 1 解 解 2 cos8 5 cos20 3 a ba b 2 解 解 0a b 3 解 解 cos3 6 cos018a ba b 4 解 解 cos3 1 cos3a ba b 2 解 解 因为a b c互相垂直 所以0 a ba cb c 11 22 abcabc 1 222 222 2 abc 3 1 解 解 3 20 4 6 06 a b 611 cos arccos 559036 4 160 a b a b 2 解 解 3 6 3 ab b的方向余弦为 212 cos cos cos 333 a在b上的投影为 18 6 3 b a b a b 4 1 23 ababa b 2 22 abcabca ba c 3 235 ababa b 5 解 解 2 3 ABADababa b 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115 sin5 3 622 ABADa ba b 6 解 解 110 120 ijk a bk 110 121 ijk acijk 110 001 ijk abcij 0012 121 ijk a bcij 7 解 解 ij jk 是同时垂直于ij 和jk 的向量 ij 110 011 ijk jkijk 1 3 uijk 8 解 解 2311055 113 ijk a bijk 设 1055 xijk 由 200 10 10 x c 得1 所以1055 xijk 9 解 解 22 2 2 2 c dababaa bb 8 2 cos258 2 525315 3 a b 所以当5 时 c与d垂直 10 解解 32 5 24 abijk 因为ab 与z轴垂直 所以 0abk 即240 2 11 解 解 abbccaabacb cca 2 4abcbcaa b c 12 解 解 112 1104 121 a b c 13 解 解 1 4 324ABijk BCijk 因为AB与BC不成倍数 所以AB与BC不平行 这三点不共线 2 2 242ABijk BCijk 因为BC是AB的2倍 所以AB与BC平行 这三点共线 14 证证 45 2 527 ABijk ACijk ADijk 因为 145 2110 527 AB AC AD 所以这四点共面 15 证 证 设AB和AD的夹角为 222222 222 sin 1 cos SABADababab 222222 22 cos abababa b 16 证证 设ab 与c的夹角为 1 a与b的夹角为 2 22222 2 2 s i n ababab 2222222 2 222 1 cosa b cabcab cab cab c a b c 17 证 证 由 00 aabca 得 abacca 由 00 babcb 得 babc abbc 所以 abb cca 18 证 证 由于bc 和ca 都与c垂直 所以 0 0 bcccac 由0 abb cca 得 0 abbccac 整理 得 0a b c 所以a b c共面 19 证 证 因为 abcd acb d 所以 ad bc 0abacdbdcabacb dcd 故ad 与bc 共线 思考题思考题 4 3 1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的形式是唯一的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一般式方程 三点式方程 的形式不是唯一的 2 有 找出交线上的两点通过三点式方程来求也很简便 3 都是线性方程 变量的个数与其所在空间的维数有关 空间解析几何中的平面方程 是三元一次方程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4 过x轴的平面的方程的特点是x的系数和常数项都为 0 垂直于z轴的平面就是平行 于oxy面的平面 其方程的特点是x和y的系数都为 0 习题习题 4 3 1 1 3 2 5 T n 2 1 1 0 T n 2 0 1 0 T n 2 解 解 所求方程为2 2 9 9 6 6 0 xyz 即296121 xyz 3 解 解 利用三点式方程来求 所求方程为 11 1 21212 1 0 1 11 12 1 xyz 即 320 xyz 4 解 解 所求平面方程为3 3 7 0 5 1 0 xyz 即 3754xyz 5 解 解 该平面的法向量为 2113 110 ijk nabijk 所求平面方程为 1 0 3 1 0 xyz 即34 xyz 6 略 7 解法解法 1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0ByCzD 将 4 0 2 和 5 1 7 代入上式 得 20 70 CD BCD 求得2 9DC BC 所求方程为920 yz 解法解法 2 所求平面平行于两已知点连线所得向量及x轴 利用叉乘积可求得该平面的法 向量 1199 100 ijk njk 该平面的方程为9 0 2 0 yz 即920yz 8 解 解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0AxBy 代入所过点的坐标 得 20 2 ABAB 所求平面方程为20 xy 9 解 解 两已知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1 1 1 1 T n和 2 3 2 12 T n 利用叉乘积可求得该平面的法向量为 12 11110155 3212 ijk nnnijk 所求平面方程为10 1 15 1 5 1 0 xyz 即2360 xyz 10 证 证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111 x y z 222 xy z和 333 x y z所确定的平面 方程为 111 212121 313131 0 xxyyzz xxyyzz xxyyzz 将 111 222 333 1 1 0 1 1 xyz xyz xyz xyz 中行列式的 1 3 4 行分别减去第二行 再按第一列展开 得 到的就是上式 习题习题 4 4 1 1 解 解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13 12 312 22 xt xyz yt zt 和 2 解 解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2 231 3 100 1 xt xyz y z 和 3 解 解 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AB 它的坐标向量为 0 1 4 T 其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 方程分别为 1 11 014 14 x xyz yt zt 和 4 解 解 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1 3 4 T 其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2 235 33 134 54 xt xyz yt zt 和 5 解 解 两条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1 1 1 1 T s和 2 2 3 1 T s 先通过叉乘 积来求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12 11143 231 ijk sssijk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14 11 3 431 1 xt xyz yt zt 和 6 解 解 两个已知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1 1 1 1 T n和 2 0 1 1 T n 先通过叉乘积 来求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12 1112 011 ijk snnijk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12 123 2 211 3 xt xyz yt zt 和 7 解解法法 1 设过点 0 3 1 2 P向直线 1 1 2 xt yt zt 所作垂线的垂足为 1 1 2 Qttt 则 0 PQ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它们的数量积等于0 2 1 1 22 20ttt 解得1 t Q点的坐标为 2 0 2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3 312 1 110 2 xt xyz yt z 和 解解法法 2 过点 0 3 1 2 P且与直线 1 1 2 xt yt zt 垂直的平面的方程为 1 3 1 1 2 2 0 xyz 即 260 xyz 将 1 1 2 xt yt zt 代入上式 得11460ttt 1 t 过点 0 3 1 2 P向直线 1 1 2 xt yt zt 所作垂线的垂足的坐标为 2 0 2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3 312 1 110 2 xt xyz yt z 和 8 解 解 已知平面的法向量为 1 1 1 T n 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1 1 1 2 T s 先通 过叉乘积来求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1 11132 112 ijk snsijk 该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和对称式方程分别为 3 12 1 312 22 xt xyz yt zt 和 2 1 85 431 xyz 2 21 33 134 xz y 3 1 提示 在所给直线上找两个点 利用三点式来求 该平面的方程为2450 xyz 2 提示 先利用叉乘积求出所给直线的方向向量 它也是所求平面的法向量 该平面的方程为10 xyz 3 提示 该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 1 l和 2 l的方向向量的叉乘积 该平面的方程为20 xyz 4 提示 通过同轴平面束来做 该平面的方程为48210 xyz 思考题思考题 4 5 1 121212 0AABBCC 2 成立 cossin sn s n 3 先求出过已知点P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 再求出该平面与已知直线的交点Q 则点 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等于点P与点Q的距离 先求出过已知点M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 再求出该直线与已知平面的交点N 则点 M到已知平面的距离等于点M与点N的距离 习题习题 4 5 1 1 当6C 且 5 2 D 时 这两个平面平行 2 当6C 且 5 2 D 时 这两个平面重合 2 1 相交 交点为 3 1 2 2 相交 交点为 7 37 8 33 3 直线在平面上 3 解 解 在直线 3260 40 xyz xyzD 中 令0 0 xy 得 3z zD 所以3 D 4 证证 直线 1 l过点 1 7 2 1 P 方向向量为 1 3 2 2 T s 直线 2 l过点 2 1 2 5 P 方向向量为 2 2 3 4 T s 因为 1212 644 3220 234 PP s s 所以 1 l和 2 l共面 根据三个向量共面的条件 可求得它们所在平面的方程为 721 3220 234 xyz 即21613310 xyz 5 解 解 12 1 1 2 2 1 1 TT nn 12 12 31 cos 266 nn n n 这两个平面的夹角为 3 6 解 解 2 2 1 1 0 0 0 1 0 0 0 1 TTTT nijk 设平面2250 xyz 与 oxyoyzozx面面面的夹角分别为 123 11 11 cos arccos 33 n k n k 22 32 22 cos arccos 33 22 cos arccos 33 n i n i n j n j 7 解 解 直线 30 0 xyz xyz 的方向向量为242sijk 平面10 xyz 的法 向量为nijk 设直线 30 0 xyz xyz 与平面10 xyz 的夹角为 则 s i n0 0 s n s n 8 解 解 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12 1 1 1 1 1 2 TT ss 设这两条直线的夹角为 则 12 12 22 cos arccos 33 ss s s 9 解 解 点 1 2 1 到平面2210 xyz 的距离为 222 1222 1 10 1 122 d 10 解 解 因为这两个平面平行 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平面 1 上的一点到平面 2 的 距离 在平面 1 上取一点 12 0 0 所求距离为 222 1220206 2 1 2 2 d 11 解 解 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22xyzD 在已知平面上取一点 1 0 0 则 222 12020 2 12 2 D 即 1 2 3 D 5D 或7 D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225xyz 或227 xyz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