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居民幸福调查报告.doc_第1页
2010居民幸福调查报告.doc_第2页
2010居民幸福调查报告.doc_第3页
2010居民幸福调查报告.doc_第4页
2010居民幸福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视百姓幸福 满足百姓期待焦作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评价幸福是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对它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指美好的生活;另一是指人们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也可以称之为幸福感。由于每个个体都浸染于特定的文化,因而这种幸福体验便具有了较多的文化和个体特色。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对幸福指数研究的热潮。从目前发表的研究报告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幸福的主观感受进行研究,以居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表示居民幸福程度,形成主观幸福指数。这是幸福研究的主流,主要由一些社会调查机构在进行。二是对幸福的客观条件进行研究,以幸福客观条件的实现程度来表示居民的幸福程度,形成居民客观幸福指数。目前主要有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和部分统计部门在进行研究。我省平顶山市将其列入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的考核目标。第三是将两者进行综合,从居民幸福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心理感受两个方面对居民幸福状况进行全面反映。这是幸福指数研究的最新进展。一、焦作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幸福指数研究的最新进展,借鉴西安、平顶山统计局的研究成果,我们从居民所享受的幸福生活条件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把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民主权利、公平公正、公共安全、健康水平、精神文化生活等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研究制定了焦作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居民所享受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二部分为主观感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幸福状况调查问卷实现。主、客观两部分指标总体上有机统一、操作上相互独立,力求更全面反映居民的幸福状况。焦作市居民幸福指数综合指标体系统计监测客观幸福指数生活环境社会文明居民健康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满足感公平感归属感愉悦感和融感抽样调查主观幸福指数1客观条件幸福(简称客观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居民的幸福不是无根之水,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因此,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对现有反映居民生活状况指标进行了取舍,根据具体市情,初步确定了幸福指数客观评价指标体系,把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居民健康、社会文明、生活环境五大类作为监测的内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环保和安全等突出问题入手,确定了24项指标,其目标值参考了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其他评价标准,详细指标见附表一。2.主观感受幸福(简称主观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幸福是由需要、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设计问卷时,我们以人们的满足感、公平感、归属感、愉悦感、和融感、为架构,以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主观幸福感受的主要因素的现实表象为内容,确定了调查问卷的三十多个问题。问卷设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访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背景资料。第二部分是主体问卷,包括反映总体幸福感,生存状况、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的居住、职业、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际关系等问题,详细指标见附表二。在主、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将两个方面再进行综合得出焦作市居民幸福指数,最高值为100,90及以上为十分幸福,7589为较为幸福,6075为基本幸福,60以下为不幸福。二、焦作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结果根据评价体系,我们采用统计测算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焦作市居民幸福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如下:2009年幸福指数达到73.6,处于基本幸福的状态,其中:客观幸福指数达到80.0,主观幸福指数达到67.3。县域居民比城市居民幸福。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只有68.5,比平均水平低5.1个百分点;县域居民幸福指数76.2,比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一)客观幸福指数处于较为幸福状态从居民生活客观条件幸福指数来看,我市居民在经济发展、居民健康方面比较好,社会公平、社会文明居中,生活环境比较薄弱。1经济快速发展为居民幸福提供物质基础。2009年焦作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1.3%,超越了目标值;人均GDP达到22759元(2000年价),达到目标值的81.3%。居民生活结构大为改善,食品占居民消费的比例达到31.3%,也达到了目标值的要求。居民可支配收入距离目标值相对较大。当年城镇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为8257元(2000年价),仅达到目标值的63.5%,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2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居民健康得到一定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大力改善卫生设施,改善卫生条件。2009年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生数分别为36.2(床)和19.7(人),都超过了目标值。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居民健康得到较好保障。新生婴儿死亡率、传染病发病率都低于或远远低于目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基本达到目标值。3社会公平、社会文明方面有欠缺。在社会公平方面,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33,略超界限;反映城乡差距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以农为1),也略超界限;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要比数据反映出来的要严重。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与目标值有较大的差距,农民养老保险是主要的缺陷,目前只有修武县在进行试点,应尽快加大财政在社保方面的支出,在全市推广农民养老保险。在社会文明方面,五项指标都没有达到目标值。犯罪率和城市离婚率偏高,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居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和财政安全支出比重偏低,低于目标值。4居民生活环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单位GDP能耗严重超标,环境质量指数和居民环境满意率偏低;每千人民用载客汽车数量只有30.1辆,不足目标值的一半。5县域客观条件幸福指数高于城市。据测算,市区居民生活客观条件幸福指数为78.6,比全市平均指数低1.4个百分点;县域居民生活客观条件幸福指数为80.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客观幸福(二)主观幸福指数处于基本幸福状态我们从满足感、公平感、愉悦感、和融感、归属感五个方面的30个小问题出发,兼顾高中低收入,采用委派调查员直接入户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评价居民主观幸福指数。结果显示:2009年我市居民幸福主观指数为67.3分,处于较为基本幸福的状态。涉及的五个方面分别得分为:满足感54.2分,公平感56.8分,愉悦感60.7分,和融感76.5分,归属感88.4分。从分组情况看,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男性高于女性。由于在性格和社会角色的差异,男性幸福感受68.1分,比女性高1.7个百分点。五个因素造成男女在幸福程度上的差异:业余生活、挣钱机会、睡眠质量、收入和事业成就满意率,男性分别比女性高7.8、4.5、3.9、2.9、4.5个百分点;五个因素的差异占全部差异的三分之二。按性别分组主观幸福指数2.60岁以上的老人幸福感最强。从年龄上来看,60岁以上的老人幸福指数最高,达到75.8分,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次是41岁到60岁的中年人,达到70.2分;28岁以下的年轻人紧随其后,达到64.7分;2940岁中青年人幸福感最低,只有62.9分。青年和中青年与老年人的幸福差异比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收入、住房、职业、教育、社会文明、生活环境和业余生活等方面,差异在1030个百分点之间,占总差异的一半以上。按年龄分组主观幸福指数3.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各种文化层次的居民对自己的要求不同,低层次的居民对自己要求相对较低,从而较易实现与满足,而高层次文化居民对本身要求相对较高,实现难度较大。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主观幸福指数分别为69.4、68.0、63.6、61.9,呈现非常不合理的态势。从具体情况看,差别主要体现在公平感和愉悦感方面。在公平感方面,差距又体现在挣钱机会、教育、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满意度差距在1020百分点;在愉悦感方面,差距体现在社会文明(包括居民精神文明和民主权利)、业余生活、睡眠质量、生活环境等,满意率差距10个百分点左右。按文化分组主观幸福指数4.中等收入的家庭主观感受最幸福。虽然很多个体认为,幸福和金钱没有多少关系,但从调查调查结果看,收入高的家庭比收入低的家庭主观幸福感高很多。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和收入在1-2.5万元的居民主观幸福指数分别为59.5和69.2,家庭年收入在2.54万元的居民主观幸福指数最高,达到70.4,家庭收入在45.5万元和5.5万元以上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分别为68.1和70.0。按收入分组主观幸福指数5.农民客观幸福指数最高。在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时,我们将居民职业进行了粗略划分,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及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和其他人员。分职业来看,农民客观幸福指数最高,达到71.2;其次为企管和工程技术人员,达到69.4;第三为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第四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由于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家庭主妇等人员包含在其他人员中,所以其他人员的客观幸福指数最低,只有61,勉强达到基本幸福。6.县域在五个方面都高于市区,农村全面高于城镇。由于近年来市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速远远低于县域,再加上中央农村在新农合、惠农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9.8个百分点,县域高于城区11.6个百分点,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平感和愉悦感方面。各县区居民客观幸福指数见下图: 从内容来看,和融感、归属感得分较高,愉悦感中平,满足感、公平感、得分较低。1.居民归属感和融合感得分较高。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焦作的建设,归属感和融合感分别达到88.4、76.5。归属感方面,作为焦作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分别达到81.5和95.3,是所有方面得分最高的。愉悦感方面,居民对婚姻、治安和家庭和睦满意率达到80以上,但人际关系满意率只有39.2,主要是目前人际交往当中铜臭和酒臭太重不满意。2.愉悦感得分中平。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来物价、房价的上涨,也带来就业等生活的种种压力,因此居民愉悦感得分不高,只有60.7,勉强及格。其中:文明满意率61.1%,业余生活满意率54.1%,睡眠质量满意率63.0%,生活环境满意率64.5%。3.满足感和公平感得分较低。主观幸福的最主要两个方面满足感和公平感得分只有54.2和56.8,是五个方面得分最低的两个方面。在满足感中,生活满意率达到69.5,但和幸福客观条件联系比较密切的指标职业满意率、收入满意率、住房满意率,分别只有50.3、44.7和52.3。在公平感中,教育状况满意率和医疗状况满意率达到63.9和65.1,社会保障满意率达到56.8。但挣钱机会满意率只有41.3,呈以下特点:男性比女性高;学历越高满意率越低;农村比城镇高;40岁以下的居民比40岁以上的居民低;市区比县域低。三、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1.将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纳入“十二五”规划和区域考核体系。幸福指数概念提出后,逐步成为评价各国或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对推动政府工作从以经济为重点向全社会各项工作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有不少地区提出了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规划,也有部分地区将幸福指数纳入了区域或干部考核体系。我省平顶山市为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从2005年开始酝酿调研将幸福指数纳入干部业绩综合考核体系,并已经从2008年开始试行。业绩考核出办法的出台,使组织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各级干部工作优劣的判断有了更具体的量化指标,使整个干部考核工作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有利于提高各级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各项各级干部在决策上、在行动上更加关注民生。 2.将提高居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3.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推动灵活就业。4.继续推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与强化。5.推动建议:目前,农民的养老保险,可以用土地使用权分组 分类客观幸福总指数满足感类指数公平感类指数愉悦感类指数和融感类指数归属感类指数67.3 54.2 56.8 60.7 76.5 88.4 按性别分组男68.1 55.0 57.6 62.3 77.3 88.3 女66.4 53.3 55.9 58.9 75.5 88.5 按年龄分组28岁以下64.7 50.8 52.7 57.5 73.8 88.9 29-40岁62.9 48.6 51.1 55.3 73.4 85.9 41-60岁70.2 57.7 61.3 64.0 78.5 89.6 60岁以上75.8 66.2 64.9 72.2 83.1 92.7 按文化程度分组初中及以下69.4 53.6 62.2 65.0 77.5 88.8 高中68.0 55.4 57.6 61.6 77.1 88.5 大专63.6 52.1 49.1 54.8 74.0 88.2 本科及以上61.9 52.9 45.6 50.3 74.4 86.4 按收入分组1万元以下59.5 40.1 49.6 51.2 71.8 84.8 1-2.5万元69.2 53.9 60.3 64.1 78.0 89.8 2.5-4万元70.4 61.0 59.2 63.6 78.3 90.0 4-5.5万元68.1 60.3 53.8 61.1 76.6 88.7 5.5万元以上70.0 65.8 58.1 63.1 77.0 85.8 按职业分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66.2 58.9 51.4 57.0 75.2 88.4 企管和工程技术人员69.4 62.1 56.0 60.5 77.6 90.8 工人及商业服务人员66.8 52.3 56.3 59.8 77.2 88.2 农 民71.2 55.3 64.3 66.6 79.3 90.5 其 他61.0 47.3 48.4 53.9 71.5 83.9 按县区分组全 市67.3 54.2 56.8 60.7 76.5 88.4 市 区58.5 44.3 44.7 47.7 70.9 85.1 解 放 区49.6 36.2 33.8 39.6 62.5 76.0 中 站 区44.7 29.1 30.2 31.9 59.4 72.8 马 村 区62.4 63.2 47.8 47.5 74.8 78.5 山 阳 区65.7 49.9 50.6 53.4 79.4 95.3 县 域70.1 59.7 63.4 67.9 79.5 90.2 修 武 县70.5 56.3 63.7 63.6 77.1 92.0 博 爱 县65.0 50.6 53.2 58.4 75.8 87.0 武 陟 县69.2 59.2 58.4 62.1 76.9 89.6 温 县66.9 52.5 57.0 59.0 77.1 89.1 沁 阳 市74.1 59.3 65.9 74.9 81.9 88.7 孟 州 市68.9 62.4 64.1 69.5 68.6 80.0 按城镇分组农村71.7 56.7 64.7 66.8 79.5 90.7 城镇61.9 51.1 47.1 53.2 72.8 85.6 参与调查的人员结构如下:男性占52.2,女性47.6;年龄在28岁以下的占11.8,2940岁中青年占37.5,4160岁中年人占42.7,60岁以上老年人赞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7,高中占36.1,大专占17.1,本科以上占9.1;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22.4,12.5万元占32.8,2.54万元占28,45.5万元占10.6,5.5万元以上占6.2;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占19.2,企管和工程技术人员5,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占18,农民占37.7,离退休、下岗等人员占20。表一 居民幸福指数客观条件指标指标分类二级指标计量单位目标值经济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000人均可支配居民收入%13000恩格尔系数%40城镇登记失业率%36社会公平基尼系数%0.3-0.4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2.8社会保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25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80居民健康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张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人1.5新生婴儿死亡率2传染病发病率2.86平均预期寿命岁75社会文明离婚结婚对数比-犯罪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80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社会安全指数%100生活环境环境质量指数%100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84居住地环境满意率95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27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辆/千人70表二 居民幸福指数主观评价问卷指标分类监测指标具体问题满足感生活满意度您对您现在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职业满意度您对您自己的职业满意程度收入满意度您对您目前的家庭收入水平满意程度住房满意度您对您现在的住房条件满意程度公平感社会公平满意度您对当前社会的公平程度如何评价教育状况满意度当您想到教育质量时,满意程度如何医疗状况满意度当您想到医疗卫生状况时,满意程度如何社会保障满意度当您想到社会保障状况时,满意程度如何愉悦感居民文明满意度当您想到居民文明程度时,满意程度如何文娱生活满意度您觉得焦作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程度如何睡眠质量满意度您的睡眠质量如何生活环境满意度您觉得身边的自然环境如何和融感婚姻状况满意度您的婚姻(或感情)状况治安状况满意度您觉得周边治安状况如何人际关系满意度您觉得身边的人情味浓厚程度如何家庭和睦满意度您觉得您的家庭和睦吗归属感作为焦作人自豪感作为焦作人,您是否觉得自豪作为焦作人幸福感您对作为焦作人的身份认同感如何2009年主观幸福指数县区客观主观平均全市80.0 67.3 73.6 市区78.6 58.5 68.5 解放78.9 49.6 64.3 中站74.6 44.7 59.6 马村80.2 62.4 71.3 山阳77.4 65.7 71.6 县域80.3 72.1 76.2 修武78.1 70.5 74.3 博爱81.1 65.0 73.0 武陟78.8 69.2 74.0 温县79.4 66.9 73.2 沁阳79.5 74.1 76.8 孟州80.6 68.9 74.7 2009年客观幸福指数目标值2009年2008年80.0 76.7 经济发展82.6 78.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