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三).pdf_第1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三).pdf_第2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三).pdf_第3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三).pdf_第4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上机实验 三三 实验实验目的 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操作 熟悉多重组态设计的思路和使用方法 达到 利用多重组态方式进行扫描系统和多重光路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实验实验要求 要求 根据下面实验指导 完成以下两个光学系统的设计 系统一 光学扫描系统一 光学扫描镜镜系统系统设计设计 设计指标要求 1 设计一个光学扫描系统 反射镜的扫描幅度为 5 2 经过扫描后的平行光束被一材料为 N BK7 厚度 5mm 焦距为 100mm 的透镜聚焦成像 3 系统的 EPD 入瞳直径 为 20mm 波长为 0 55um 系统系统二二 Beam Splitter 设计设计 设计指标要求 建立一个材料为 N BK7 长宽高各为 20mm的 Beamsplitter 其系统的入光瞳径为 30mm 系统波长为 0 55um 如图所示 50mm 50mm 10mm 20mm 20mm 2 实验指导实验指导 一 一 多重多重组态设计简介组态设计简介 Zemax提供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功能 用来定义 分析和优化在多重组态中使 用的光学系统 一个多重组态的设计通常会参照一个多于一种模式或结构进行分 析的光学系统 对于多重组态结构的分析 最普遍的应用之一就是变焦镜头 Zoom lens 其可允许光学组件的位置以焦距或放大率为函数做改变 其它常 用的系统 包括消温差设计 Athermalized designs 多重光路系统 multi path systems 和扫描系统 Scanning systems 多重组态系统的设定与单组态系统设定非常类似 多重组态编辑器是用来表 示那些在不同组态间变化的设计参数 对于这种设计 通常将需要三种组态 第 一个组态用于建构整个系统 以至于能在片门 Film gate 上决定均匀度 第二 个组态用来优化相匹配的准直镜和聚光镜的光学组件 第三个组态将用来决定 焦距和透镜数组的间隔 下面 将通过扫描系统和分光器设计来学习定义多重结构的设计操作过程 并期望通过这两个典型实例 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利用多重组态进行光学设计的目 的 二 二 实验操作指导实验操作指导 1 光学扫描系统设计步骤光学扫描系统设计步骤 Step 1 在序列追迹模式下新建一个 Zemax文件 根据要求 设置系统的 EPD 入瞳直径 和波长 Step 2 在新建的 Lens Data Editor 中插入三个光学面 并设置初步的光学参 数 3 Step 3 利用操作实验 二 中透镜的优化方法 对系统中的透镜进行初步 优化 Step 4 面 2 添加折叠反射镜面 且使面 2 旋转 45 度 4 Step 5 使面 3 绕 X 轴旋转 5 度 并注意观察 3D 图的变化 5 Step 6 点击 Multi Configuration 或利用 F7 快捷键 打开多重组态的编辑 界面 并添加两个 Config Step 7 设置 Multi Configuration的操作类型为 PRAM 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6 Step 8 输出包含有所有组态的 3D 图 Step 9 对系统进行重新优化 再次输出包含有所有组态的 3D 图及各独立 组态的图像 各个组态间可通过快捷键 Ctrl A 进行依次切换 Config 1 Config 2 Config 3 7 Step 10 把光学面4 7 8及IMA面的Semi Diameter解依次设置为 Maximum 再次输出各独立组态的 3D 图 并和 Step9 的进行对比 Step 11 把 Multi Configuration 改为包含有 5 个 Config 的光学系统 并再次 输出包含所有组态的 3D 图 思考多重组态光学系统设计的本质意义 Config 1 Config 2 Config 3 8 2 Beam Splitter 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Step 1 输入系统参数 EPD 为 40mm Field 为 0 0 波长为 0 55um Step 2 分析系统所需光学面 并根据分析插入合适数量的光学面并修改它 们的坐标参数 Step 3 利用 Tilt Decenter Elements 工具把面 3 绕 X 轴旋转 45 度 9 Step 4 把光学面 2 4 6 的 Aperture 属性改为矩形 其半宽度 X Y 分 别为 10 10 10 10 2 10 10 思考为什么 Step 5 把 3D Layout 图中边缘渐晕光线去掉 10 Step 6 把光学面 2 6 的表面镀膜属性改为 AR 四分之一波长厚的氟化镁 防反射涂层 把光学面 4 的表面镀膜属性改为 I 50 理想的半透半反膜层 Step 7 打开 polarization ray trace Analysis Polarization Polarization Ray Trace 指定下列设置 总的光线透射强度将在窗口下部出现 Step 8 打开 Multi Configuration Editor Editors Multi Configuration 并插 入一个 Config Step 9 在 Multi Configuration Editor 中插入一个 PRAM 操作并设定坐标变 换面 5 3 号面的 关于 X 轴的偏转参数 11 Step 10 设定 Config2 的操作属性 Step 11 在 Mult Configuration Editor 中插入一个 GLSS 操作 通过 Multi Config 操作把面 4 的表面属性由 N BK7 configur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