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四年级文试卷分析.doc_第1页
2011四年级文试卷分析.doc_第2页
2011四年级文试卷分析.doc_第3页
2011四年级文试卷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其中考试顺利结束,现将我班语文期中考试的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参考人数22人,及格14人,及格率63.6%,优秀人数4人,优秀率18.8%,均分63.8分。二、试题特点1、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适中,有一定灵活性,覆盖面较广,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2、作文命题彰显了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书写、字音、字词、字意(一、二、三、四、五、六题,共32分)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字意,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但答题情况并不如人意。特别是选择正确读音那一项,失分较多。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2、句子。(第七、八、九题,共16分)此题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学过的修辞方法、词语积累及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词语的积累不丰富,掌握不准确,如:“两全齐美”的“两”写成“二”等。另外在本题中还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考了小鸟和大树中的两个“看”分别表达了什么样意思。上课文分析课时讲过,但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回答, 3、阅读(第十一大题 共27分)这一题一共安排了两篇短文,都是课外短文。这两篇短文篇幅均不长、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阅读短文后,要回答的问题难度适中。但结果表明,此题的得分率偏低。部分学生不能静下心来通读全文,认真感悟,揣摩人物心理,故答题时偏差较大,失分较多。如有一题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评价文中的人物,有些学生不动脑筋,直接到文中摘抄人物说的话,答非所问,失分较多。第八题是作文,紧扣中年级段的训练重点、难点,安排了写人的作文内容,要求写一篇小猫过生日的童话故事。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选材新颖,颇有创新意识,能通过对整个故事的场面描写把故事叙述的完整清楚。二是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 。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不能认真审题,要求发挥想像,感受现场的快乐和刺激,但部分学生却没能突出这一特点。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四、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1、重视字词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测试中,我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今后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期中检测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很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今后要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今后在作文教学中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5、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考试,我深切地感受到专心听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天才和弱智在人群中不到1%,99%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之所以一百个孩子里,真正学习好的就那么几个,更大程度上是他们上课专注力的区别。因此,抓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不容忽视,要常抓不懈。除此之外,学生的其他习惯也要跟上,如语文方面的读写习惯,听说习惯等等。 6、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