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30光华读书会聚会发言记录.doc_第1页
20111130光华读书会聚会发言记录.doc_第2页
20111130光华读书会聚会发言记录.doc_第3页
20111130光华读书会聚会发言记录.doc_第4页
20111130光华读书会聚会发言记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华读书会20111130 18:00 一教227室内容摘要:近来天气渐变寒冷,现在读书会讨论地点转至温暖的一教227室,时间仍为每周三的晚上6点。为了提高读书会讨论的质量,能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经大家讨论决定将读书会的自由演讲环节的两个同学由上周确定下来,以后将采取轮流分享的方式让每个读书会成员都有展现的机会,尽量以本专业的优势讲解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下次自由演讲者:牛志勇(思勉),电影中的小经济张鸿慧(国民经济学)主题演讲:计算机对今后社会的影响顾靖楠(交大计算机)主题讨论摘选 本期主题:心理学概论和社会心理学(人的非理性思维) 叶康(广告大二)、王春波(计算机研二) 心理学概论的知识框架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和测量2.解释和说明3.预测和控制心理学的对象 1.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2.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心理学的流派 1.构造主义 2.机能主义 3.格式塔心理学 4.行为主义 5.精神分析学派 6.认知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谱系1.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认知心理学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适应实践需要 提高理论水平,高度整合 树立大心理学观 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综合心理教育的兴起 社会心理学:人的非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非理性思维,是人们通过直觉、意志、欲望、本能等,认识和把握世界规律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对于某一件事情做出决定时,他是基于自己以往的经验,基于自己脑海中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既定认识,而不是根据客观事实和依据,来做相关决定的。在讨论第一个原理之前,我们先来做个试验:试验1:假设你是商店的售货员,现在有同一种商品(经济型、普通型、豪华型)推销给顾客。研究表明在哪种情况下,你的销售额会更高:A:从价格最便宜的商品开始,然后向上销售;B:从价格最贵的商品开始,然后向下销售;C:从价格适中的商品开始,然后让顾客自己决定需要买哪一种;试验2:假设有一位政治候选人最近刚刚失去民众的信任。不幸的是,你是这位候选人的竞选班子的负责人。如果这位候选人欲借严厉打击罪犯来重树他的声望,你认为下面那一个开场白是最好的:A:我的对手在打击犯罪方面做的很不够B:很多民众支持我打击犯罪的意愿,而且他们相信我有这个能力C:虽然我的对手在打击犯罪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在两个试验中,其实蕴含了同一个原理,就是对比性原理。对比性原理是指,如果两件东西很不一样,我们往往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实际的更大。比如,如果我们先拿起一样轻的东西,然后再拿起一件重的东西,就会觉得后者比单独拿起来时要重;比如如果你刚刚在舞会上认识了一位漂亮的女性,而后又遇到了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士,那么后者就会比单独见到时显得更加缺乏吸引力。再举个例子,在你面前摆三盆水,分别是冷水,温水和热水,将左手放进冷水中,右手放进热水中,几分钟后,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中,这时你的左手会感觉到水是热的,而右手却感觉水是冷的,这个小实验说明:由于事物先前的自然状态不同,我们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可能完全不同。对比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下次做决定时,一定要根据客观情况来分析判断。我们需不需要那件毛衣,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我需要则买,不需要则不买,而不是受西装的价格的影响;判断一位女性漂不漂亮要把她单独拿出来对待,而不是和别人相比较;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关于人的非理性思维的第二个原理,在讨论之前,大家还是先来做个试验。试验3:1)A:100%的获得250美元;B:25%的概率获得1000美元,75%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请在A,B间做出选择?2)C:100%的概率输掉750美元;D:75%的概率输掉1000美元,25%的概率什么都不输掉。请在C,D间做出选择?试验4:1)假设爆发了一场疾病,这场疾病可能导致600人丧失生命,现在有以下两种方案供你选择:A:如果选择方案1,则可以救活200人的生命;B:如果方案2,则由1/3的概率救活600人,有2/3的概率无法救活任何人。请问你会选择A还是B?2)假设还有另外两种方案供你选择,请你从下面两种方案中任选一种?C:如果选择方案3,则会有400人死亡;D:如果选择方案4,则会有1/3的概率无人死亡,2/3的概率600人都会死亡。请问你会选择C还是D?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3中,有84%的人选择了A,16%的选择了B,有87%的人选择了D,13%的人选择了C,也就是说,在面临获利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风险规避的,在面临损失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风险偏好的。在试验4中,试验结果相似,有72%的人选择了A,28%的人选择了B,78%的人选择了D,22%的人选择了C,原理也类似。而更有趣的一点在于,在试验4中,其实A和C是等价的,因为挽救200人实际上就意味着400人丧失生命,同样B和D也是一个意思。但是说法不同,结果就不同了。其实从这两个试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讨厌损失的,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二个原理:损失厌恶原理。损失厌恶原理是指我们避免遭受可能损失的强烈倾向。损失厌恶原理认为人们遭受损失的痛楚往往要比赚钱的快乐强烈的多,比如,你捡到100元带来的喜悦比不上你丢失100元带来的痛楚;你坐火车时火车早到半个小时给你带来的喜悦比不上火车晚点半个小时给你带来的痛楚。某个潜在损失越重要,我们对损失的厌恶也就越强烈。换句话说,所处情境越危险,我们越容易很快做出非理性的决定。接下来我们再开始讨论第三个原理,我们还是试验开始:试验5:1)假设你正坐在电脑前,眼看着自己购买的股票的价格正在持续下跌,心急如焚,这个时候你是会赶紧抛售掉这些股票以避免股票价格下跌让自己损失更多,还是会等待一段时间盼望股票价格能够回升?A:抛售 B:不抛售2)假如你正不知道该抛售还是不抛售时,你去了趟洗手间,回来发现你的妻子不小心按错了键,一下子将你所有的股票都抛售之后,这个时候,你是会赶紧将它们都买回来,还是会想不要再买回来了吧?C:买回来 D:不买回来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会选择B,以及D,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抛售和不买回来。我们稍加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持有还是不持有这些股票的问题,在第一种情况下,你不抛售股票就表示你想持有这些股票,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想把股票买回来就意味着你不想持有这些股票,我们发现,对待同样一个问题,我们竟然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其中就蕴含了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